作者:林木儿
整个环境就是这个样子,一般的投资商玩不转,就不敢来。你那么大的项目,从哪变出钱来?
人家会说,南边糖厂多的是,而且甘蔗、木薯等都是很好的原料,好项目放在南边也一样,为什么不选投资环境更好的地方呢?
四爷伸出两只手,“这现在是个死结,你要么去改变这个大环境,要么就扎进这个环境里,当一只大闹天宫的孙猴子。想引别人的水灌溉自家的庄稼,行不通!没人敢给你这一桶水倒是在其次,就怕你的意思一露出去,别人在南边做的更快,更好!那才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桐桐苦笑,“大环境……要能变不早变了吗?”改革多少年了?开放多少年了?一直都这样,走到这一步了还这样,谁能撬动?怎么撬动?得站在什么高度才能撬动?有那个时间吗?
是啊!所以,唯一的路子就是:“扎进这个环境,杀出一条路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桐桐啧啧啧的,“要真这么干,得想想,那个见鬼的厂子,现在负债六个多亿,负债率百分两百。头一件事不是想着怎么有新项目,上马什么高科技,而是还债,叫它先活下来。科研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它撑不过去就得破产。破产之后又没人来投资,那厂子……能卖的都卖了还债,剩下的就会是废墟,成为不良资产,啥也不剩了。”
一旦破产,这个还没开始的项目在春城就算是死了!要想发展,就得换地方。
四爷点头:“对!就是这样!你得想法子去那厂子,然后再想法子把它盘活了,之后才能把想踢开、该踢开的,都彻底踢开的,这才能腾出手干你想干的。”
桐桐往边上一坐:“怪不得……后来一蹶不振呢!这玩意真的就是打了死结的死路!”没一条路是通的。
“难吧?”
难!
“难出新高度了。”四爷抻了抻懒腰,“走吧!找找灵感去!”看看那破厂生产点什么能赚点给它续命。
在家里也是坐困愁城。
两人见天的在外面溜达,转、看、品、尝,可灵感在哪呢?
嘿!结果灵感很快就来了。
它还是来自一场婚宴。
林雨耕要结婚了!
桐桐是心里装再多的事,可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在生活的事上,不管是她还是四爷,两人从不马虎。
这堂哥要结婚了,大伯和伯娘人又挺好的,在家里最难的时候,人家又诚心诚意的给予过帮助,那这就不是能马虎的事。
桐桐先一天带着父母回,开着自家的车。
第二天天不亮,四爷和金思明,在加上周鹏和周鹏家的司机,又有赵大美挺会做人的,她的一辆很少用的车,连同陈广那边的几辆面包车,都给配上司机,一块回老家。
现在农村结婚,新娘子一般是要求有个接亲的车,且最好是吉普,觉得吉普最体面。
这种车很难借,托关系借到,那也得给人大红包。要是谁家有个两三辆吉普,那真是特别体面的事。
很多时候,去的车如果不能叫女方满意,人家就不愿意上车。
这边新娘子提的要求也是,至少得两辆车,她和她父母都得有车坐。
所以,田易阳才想用四爷那辆,还不好意思叫四爷去,毕竟去了还得给礼金。啥关系都没有确定,来这么一出都觉得挺不好张口的。
桐桐回去帮着布置新房,车上有了土了,又洗了洗。连夜里,弄些红绸子、红气球把车打扮起来。
她喊着伯娘:“多准备点,明儿来的车多。”
“哎哟!来几辆呀。”别只准备打扮车的东西,还得给人家司机烟酒红包,毕竟跑一趟费油。
桐桐专门打电话问了四爷,四爷说是:“再去八辆车,一共九辆,长长久久吧!”
九辆车!王娥给乐的,跟来帮忙的四邻笑道:“看我家这姑娘把事办的多体面。”
正说着话呢,黑灯瞎火的,有马车来了,马车上的人吆喝帮忙的人:“卸货了。”
卸的啥货桐桐也没在意,左不过是第二天婚宴要用的东西。
早起天蒙蒙亮,一队车进了屯子,是林守道天不亮就起身去镇子里等着去了,怕他们找不到道。
桐桐听到响动才起来,燕燕也才翻身,她咕哝着:“累死人了。”
边上的恬恬却一骨碌爬起来,“快!人家都来了。”
起来赶紧洗漱,家里人已经在招待四爷他们了。
周鹏在院子里看,“还是乡下好,乡下这空气多好啊!”早上起来,清新的很。
家里给端了荷包蛋,一人先垫三个糖水蛋。
王娥亲自给四爷端,然后一个劲的打量,“是小晔吧?”
“是!”
“长的真精神。”王娥说着端详的更仔细,然后进了厨房就跟人说,“那个年纪最小的……是我家桐桐的对象。”
是吗?
然后一群大姨大婶子围观。
金思明:“……”已经没人看出来我俩是孪生了吗?烟熏火燎的,我都整憔悴了。他撞了撞弟弟,“这回帮你了。”
想怎的?
“我要国外进口的擦脸油。”
啥?
“要好的!”好好的擦一擦!分明就是一样的脸蛋,咋就都觉得你好看,没一个人说一声:这俩长的一样,到底是哪个呀。
没有一个人说这么一句话!气人不?
四爷点头,“行!回头给你买进口的!好好擦吧。”癞子擦成麻子,可好看了。
桐桐从厨房拿了个花卷,出去塞给四爷,把四爷没吃的荷包蛋偷偷给恬恬端进去了:“吃吧。”
恬恬:“……”给我了?
“吃吧!”这姑娘读初中,开学都初三了,一直住校,在学校吃饭就是白菜土豆,土豆白菜,老嘴馋。
果然,一给她就接了,“我只吃蛋,不喝汤。”
为啥?
“晌午有好喝的。”
桐桐以为是宴席上有什么汤水叫她惦记,也没多问。里里外外的都忙起来了,桐桐作为司机,今儿她得去接新娘子。
十点钟出门,新郎和媒人坐她这辆车,四爷他们跟在后面。
新娘子家不远,十几里路的村子罢了,这么大的排场对方觉得有面子,根本就没耽搁,前后十几分钟新娘子就上了车。
杨园穿着的红裙子是桐桐给买的,一上车她就笑,“你买的咋这么合身呢?有这新裙子,我就没穿照相馆租来的婚纱,觉得没你买的这个好看。”
“喜欢就好。”桐桐开的不快,尽量避免颠簸。她问媒人:“叔,亲戚都拉上了吗?”
拉上了!拉上了,这么多车都坐上了。
车不到门口,鞭炮就放起来了。有专门的乐人在院子里吹拉弹唱,耍的是个热闹。村里的司仪嘴皮子很溜,说着逗新人的俏皮话。
男人们出面招呼新亲,女人们都在帮忙整治酒席。
酒席就摆在院子里,四爷帮着招呼这一桌子司机,出于感谢,在屋里单开一桌,是包间待遇。
桐桐自然也就坐在屋里的炕沿上,凑活的吃点算了。
林守正专门来敬酒,桐桐就推了:“可不能喝酒,今儿还要回去呢!这一桌不要酒,回头去城里,叫我哥单请,那时候再喝。”
不喝酒也行!林守正就指派外面的人,“上点别的喝的。”
桐桐哪好意思再坐着,“我去!我去!”自家的事,不能当客人一样坐着。
结果去了一看,好家伙,家里专门腾出几口水缸,水缸里全是罐头,罐头瓶摞在篱笆墙边,那么些。
而这水缸里是罐头,橘子罐头。边上放着水瓢和碗,不喝酒的女客给安排的是罐头!
新亲觉得事办的好,这招待真是上上等的。
一般这喜宴,就是酒。能喝的就喝,喝不了的是那种冲的橘子水,一袋子橘子粉冲好些橘子水。
像是开这么多罐头的,很少见。
桐桐一碗一碗的往里端着,心里琢磨的是——女性饮料。
糖厂之下有酒厂,鸡尾酒这玩意现在是新东西!而且是颇受追捧的新东西!
可鸡尾酒造起来并不复杂,它最常用的基酒是伏特加,伏特加是用谷物、薯类酿造的,最常用的是土豆,这玩意当地产的挺多的。而且,它不用陈酿,蒸馏出来就是九十五度上下,而后用蒸馏水淡化度数,就直接可以饮用了。
所以,链条是这样的:土豆——伏特加——鸡尾酒!
第570章 人生向暖(79)一更
婚宴结束,让周鹏他们先走,四爷和桐桐多留一天。
林守道和田易阳也不能这么快的就离开,早一天回去,晚一天走,这表达的都是重视。
但四爷和桐桐是真有事,因为要干的事与农业息息相关。农产品作为原材料,着眼其实还在农村。
农村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只是听说,没有真正的沉下来看一看。
晚半晌,客人走了,村里的人帮着收拾喜宴后的一片狼藉,桐桐和四爷就出来了,顺着河边的小路一路走着,看地里的庄稼。
恬恬半大不大的孩子,坠在后面,跟着一起玩。
桐桐就问恬恬:“你现在一个星期得多少生活费?”
恬恬折路边的野花,“五块钱左右!我带干粮的。咱们屯子距离镇子近,我周三能回来一趟,取点馒头饼子,在学校放在灶上热一热就得了。我们班的同学都带小咸菜,我妈说不吃菜不成,叫我买学校的菜吃,花的比别人还多呢。”
“五块钱……还比别人多?”
“嗯!”恬恬把手里的一把野花递过去又重新去采,“春上都是白菜土豆,不咋贵!等白菜吃完了,土豆也长芽了,菜苗该间了,多出来的菜苗跟豆腐粉条炖了……我们就吃那个。要是不带主食,一星期也就是十块钱的样儿吧。”
桐桐看着一望无际的田野,四爷轻轻的拽了她,她脚下跟着一挪,才发现差点踩到马粪上。
是了!看这车辙印,现在农家大部分的农耕工具依旧是牲口。
桐桐还真没注意过:“拖拉机多少钱来着?”
看多大的,一般的农家用的,“一万七八到两万。”按照一万八算,这个价格相当于叫农户用五万斤玉米去换。
种出五万斤玉米,这里面得含有各种成本以及农业税收,把这些都扣除掉,得留够一家子一年到头的开销,试问还能留下多少换成钱购买大型的农业生产资料呢?
恬恬朝村头指了指,“他家有两个儿子在南边打工,出去三年,今年春上回来买了一台拖拉机……听说在外面一年能挣一万多。”
看了一圈,天黑了才回来。
桐桐说林玲,“小姑,你搁家里给我多养几头猪呗。”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