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桐桐见他不言语,就道,“要么,咱们联系个精神病院,去里面看看。”
行吧!去看看。
于是,联系了精神病院和精神疗养康复中心,却看看这些精神都不大正常的人。
医生专门给找了人格分裂的这类病人,只能远远的看。事实上,真正的人格分裂,并不会真的就成为那个人。
从里面出来,在车上程栋就看桐桐:“觉得难驾驭?”
“人得承认自己的不足,对吧?”桐桐就说,“咱这么说吧,这种题材爱的人是真爱,就喜欢这个调调。但是不爱的人,是真不爱。容易受惊吓!所以,流量起作用,但作用也没那么大。您说的呢?”
这个题材本身就是给爱好这类的人拍的。
非要给这个加多高大上的东西,那也真没有。
就跟某国的恐怖电影一样,非说表达什么,那也挺扯的。但就是有很多人喜欢看,且成了这一类电影的经典。
“可上哪找这个演员去?”
桐桐就说,“明儿我再陪你转一天,我请你看话剧。”
这么大一明星,拒绝了还请客,这怎么好意思?“那今儿我请饭吧。”
桐桐朝路边一指,“炸酱面,就想着一口了,咱吃面去。”
嘿!忒好伺候了。
小馆子,一人一碗面,又不是吃饭的点,真就没被人发现。
第二天一看话剧,程栋便懂了,低声问桐桐:“那个女演员叫什么?”
“我不知道。我不认识她!”
程栋看她:你不知道你给我推荐?
桐桐也看他:不合适吗?演的多好呀!这种演技,埋没了。
程栋不好下这个决心!
他也很直接,“只要你加入,上午签合同,下午我的资金就能全部到位,晚上人员就全能抽出来给我用,第二天项目说启动就能启动。这种的拍出来,肯定赔不了。但是换个名不见经传的,成本降低了。给她十万,她都来拍。前期给两万,后期结账,她都干。可以说成本可以压的很低很低……可再低的成本也是钱呀,谁给投资?人员配置怎么弄?”
“那这就看你怎么选择了?”你要喜欢这种题材,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得面临其他困难。而我能帮的就这么多了!
罗群还以为桐桐天天的往出跑是要接戏,结果忙忙叨叨的,啥也没谈成,就帮一个陌生人的忙?
人家也不是骗子,对吧?
再说了,“剧本写的挺好的,能把剧本卖给程导,编剧也是个新人。”桐桐压着腿,“新人创业难,我受过这个难,能帮就帮一把呗。其实是程栋太着急了,想找大流量走捷径。回头他想想就知道了,大流量在他这种题材里,作用没那么大。他就是拍给爱好者看的,不追求品质才是砸牌子。”
“所以,你落到什么实惠了?”你推荐一个你合作过的人也算是人情吧,现在推荐了一个你都不认识的人,你可太能干了!活雷锋说的就是你。
桐桐把腿放下来,看罗群:“格局!格局!好吧?帮人一把怎么了?”
你的格局大,但你现在依旧是个就业困难户。
“困难就困难,咱也不是没饭吃。今晚炖排骨,加餐!”
罗群:“……”心态是真稳,“你知不知道,人家卫柯和屠鸿搭戏了。”
“拍什么呀?”
“就是你看不上的那个……《谍海》!”
敬谢不敏!
罗群看她要走,就赶紧道:“上点心,只佛是不行的。咱们这个月以来,已经被举报了七次了。”
举报税务有问题:“又是卫柯和屠鸿的粉丝干的?”
“是,但不局限。”谁知道你还得罪谁了。
“那这不是挺好吗?查吧,天天来查才好呢!专门机构频繁查都查不出问题,谁跟我合作能不放心?”桐桐摆手,“走了!对了……排骨是想吃炖的还是酱的,今儿按照您的口味走。”
“酱的!”
好嘞!
罗群看着她欢脱的背影,拿这种人怎么办?整的没脾气了。
可又隔了半个月吧,罗群很意外的接到一个电话,这个导演是以拍历史题材出名的,已经有十五六年不拍戏了。他的剧出品方一般都是国家台。
如今什么都市场化了,但出品方一定包含国家台。
罗群真的很意外,“辛导,真没想到能等到您的电话。”
那边就笑,“我一个学生在导话剧,我去看了看。听说这个孩子连人家演员都不认识,就给人推荐剧组……”
“啊?哦!说是新人都挺难,人家演的好,她不及人家,觉得对方更合适。”
“约个时间见见吧!我这里有个《一代贤后》的剧本……”
罗群拿着电话往桐桐的训练室去,“辛导,桐桐在练形体……我叫她接电话。”说着给桐桐示意:电话很重要!
桐桐接过来,“您好,我是林雨桐。”
那边直接问:“知道文德皇后吗?”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其名在史料中并无记载。”长孙无垢是后世杜撰来的名字,但历史上真有叫长孙无垢的人,却不是长孙皇后,而是长孙家的族人。
辛导’嗯‘了一声,“晚上见见,我把地址发过去。
第80章 但行前路(80)二更
等见了辛导,对方也不客套,直接就问:“关于这位皇后,你知道多少?”
那我知道的可太多了。
简单来说嘛,就是:“颇有传奇色彩。长孙一族乃是北魏宗室之长,’门传钟鼎,家世山河‘说的就是长孙家。而长孙皇后的父亲长孙晟乃是名将,一箭双雕说的就是他。”
出身显贵,将门之后。
辛导就点头,“塑造这个人物,你觉得难在哪。”
难就难在:“考虑观众的感受,尤其是现代的女性思维之下的观众感受。这就给本来不难理解的事情加量,需要给她的感情找一个支点。”
“那你觉得支点在哪里?”
桐桐就说:“支点呢,就在于他们的婚姻本身。长孙氏的伯父长孙炽欣赏唐国公李渊的妻子窦氏,认为睿智的女子教养的子女必然出色,因此有意促成这桩婚事。
长孙氏与李世民乃是幼年定亲,大约是在她六七岁的年纪。因为定亲后不久,也就是她八岁那年,她的父亲长孙晟过世了。从这里大致就可以判断出她具体的定亲时间!
唐时定亲礼仪繁多……所以,长孙氏六七岁时,与不满十岁的李世民定亲,属于娃娃亲。
长孙晟死后,长孙氏从千娇百宠的世家幼女,转眼变成了孤儿。八岁丧父,被异母兄长赶出家门,她随母亲和哥哥长孙无忌回到舅舅高士廉家。便是高士廉待其亲厚,说到底也不过是寄人篱下。
而后,高士廉知道外甥女与唐国公之子有婚约,便想办法在孝期满之后,促成了这段婚事!当然了,彼时李世民已经快十岁的少年了。少年的世家子豪爽英武,高士廉看中其人。他是想尽办法促成这桩婚事。
我觉得,长孙氏后来对李世民的感情里,一定是有感激的。
她无父亲可依仗,父族给不了太大帮助。而母族呢,舅舅能照顾他们,已经是仁至义尽。若有廉耻之心,又怎敢奢求?那时她哥哥也只是与李世民交好的朋友而已。
就那时天下的形势而言,她除了出身显赫之外,给不了李家太大的帮助。以唐国公家的家世,若是要悔婚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当时这婚事完全没问题,就不会记载,说高士廉想法子促成此事。可见,这婚事当时一定是存在一些议论之声的。
但是,李渊和李世民在那样的情况,没有选择悔婚,而是遵从了婚约。这一点,长孙氏应该是有感激的!且这份感激成了她和李世民感情的基础。
少年结发,相互扶持。有年少浓情蜜意,执卷共读。也有青年时期危机重重,同赴生死。一直到后来执掌天下。他们生儿育女,命运相连,只能荣辱与共。他们是夫妻,但更是伙伴。
在她死后,李世民说,他失去的是’贤妻良佐‘!可见,长孙氏不仅是妻子,更是辅佐帝王的女人。”
辛导就问说:“所以,你说的贤后,并不是说长孙皇后不涉政?”
“哪有皇后完全不理政事的?那话就是说说而已。”这真的是实话,“任何一个称得上是贤良的皇后,就没有不涉及朝政的。她若不懂朝事,为什么总在恰当的时候替丈夫出门周旋?她若不管朝政,为何大臣触怒皇帝,她总是能恰当的劝谏。”
所谓的贤良,那是说出去哄天下人的!皇后之位想坐稳,对朝政一点都不懂,这不可能。
长孙氏不是不懂朝政,她的种种作为其实就是因为太懂朝政了。
作为能影响帝王的人,她难道没有她的政治立场吗?
“我觉得,长孙皇后是在她那个时代里,展现了她的女性力量和女性影响力的人。她所处的年代是隋末唐初,不是明朝受理学影响的那个时期,这跟而今咱们理解的从四德,不一样。”
“所以,你觉得长孙皇后是一位政治家?”
“当然!她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女性政治家。”
“那么,你对不干涉朝政的看法是……”
“不干涉朝政——未尝不是一种参政的法子。”
辛导点点头,再重新打量桐桐,“你是我约见的第二十个女演员。这项目从前年就开始着手了,可是人选难物色。这位皇后十六岁便薨逝了。找到好几个女演员,但是创作理念相近的,你是唯——个。
而且,你二十来岁,长孙氏也是二十多岁开始陪着丈夫一步一步走向顶端。在这之前,我看过你演的花蕾,十几岁的女孩你把握的很好!我也看过你中年的妆造和状态。你能扮演好她的不同年龄状态”
桐桐点点头,“明白。”
“那回头咱们试个戏,再看看妆造。”
好!
“你说试演谁?”四爷正换衣服呢,手顿住了。
“文德皇后。”桐桐举着苹果咔嚓咔嚓的咬,靠在衣帽间的门口看他,“我想去试试。”
四爷将衣服挂起来,回头看她,“谁演李世民?”
“女主的戏,帝王是配角。”
配角?四爷哼她,“哪天去试?”“明天!”桐桐跟着他往出转,“明天过去试试妆造……”
“我陪你去。”
“陪我?你不忙?”
“不忙!特清闲。”
桐桐就斜眼看他,只笑不说话。
四爷就说她:“我明儿陪你,也只笑不说话。”
结果第二天两人一去,酒店的一整层都被剧组租下来了。桐桐被分了一个房间,有专门的妆造师等着呢。
辛导就说,“秦王妃的扮相看看。”
换了衣裳,对着镜子,妆容和配饰一上身,桐桐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有了分恍惚。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