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金枝将掉的渣渣全捡起来塞嘴里,噎的直抻脖子。
桐桐:“……”这是没法子的!除非叫她们知道,再不饿肚子了,要不然,这毛病是好不了的。
四爷跟桐桐商量买房子的事,关键是家里得有地窖,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日子都不大好过。因此,存粮食,预留存粮食的地方,这不能马虎。
这个地段是不错,但人太杂了,住的太过于密集。而今只能求生存的时候,其他的经济价值别想了。
桐桐点头,四爷考量的都是最实际的问题。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还得看能不能真的在这个城里落脚。
于是,四爷每天早出晚归,回来一手的油,黑乎乎的。
两天半的时间,发动机再次发动起来,灯泡一闪,然后真的亮了。
电在而今是个新鲜玩意,发电机这个东西九成九的人都没听过,会用的都是极个别的,更别说大修这个东西的人。
之前所谓的修单纯的就是换零件,当零部件搞不到了,就趴窝了。
四爷给整好了,也明确说了:“有些零配件确实磨损严重,但要是有简单的工具和作坊,还是可以手工打磨的。”
现在最不缺的就是人力,只要有人,一天一顿干饭一顿稀饭,就有的是人抢破头来干。
张大权亲自跑过来问来了:“那照你这么说,部件能自己造,拼凑拼凑,不就是个新的发电机?咱能自己造发电机?”
“质量跟人家这个不能比,但是道理上应该是可以。”
张大权揽着这小伙子的肩膀:“你觉得造一个出来,得多长时间,多少钱?”
四爷就笑了,不往死了说了:“这个……没造过!不敢造次。”
张大权一愣,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这样,咱一件一件来……”他沉吟,“之前说,要安家,是吧?立户的事说了?”
“得谢您呐。”
“不谢!当初答应你的,那得兑现,这就叫人去办,马上去办。”张大权说着,就看司机蔡凡民,“凡民,你跑一趟,把这事给办了。”
四爷马上道:“这事多麻烦您呐!回头我找套破院子,才好立长户。”
“院子的事好说。”
四爷可不敢要他的院子,怕将来说不清楚,咱就是干活的,干活拿钱,别的可不能沾染太深,否则遗祸无穷。
他忙道:“您不知道我的难处!院子不能大,房舍不能多……否则家宅不宁。”
是说婆媳有矛盾,没房子住,父母就不会一起住,才好过日子。
“小子宁肯拿钱回去给父母盖洋楼,也不敢在一个锅里吃饭!迄今,我家闺女多吃一口都先看门口,怕奶奶看见。”四爷一脸无奈:“实在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得已!不得已!您千万别见怪。”
张大权就笑,这话也算是坦诚。
他一抬手,身后跟着的小年轻便拿了一封银元来,“这是此次工钱,往后需要维护……”他伸出手指,“只要保持供电基本正常,每月给你二十,银元。”
“谢您体谅!”
“咱这电厂得重新开业,这个厂长……”
“小子见识浅,就会点手艺,厂长需得跟人打交道,人头熟悉好办事,我初来乍到,不合适。”
上道!
拿了一百个银元,半下午的时候,蔡凡民在厂外摁喇叭:“金先生,上车,带你去看房子。”说完就道,“别误会,是我私人的关系,卖主也是我朋友,去看看。”
得咧!走吧。
车子开到东门里,绕进一处僻静的巷子。巷子里似乎是大户人家,这屋舍俨然,颇为齐整。就是年久未曾翻新,看起来陈旧而已。
蔡凡民将车停下来:“这家人呀,以前确实挺阔气。可惜,前年日本人轰炸的时候这家的男人被倒塌的墙给砸到了,伤了一条腿,活动不方便。
以前做生意在省城,现在……还是想回乡下!回去得生活,想把城里的房子换成银钱傍身。这院子太大,一家要不起,只能拆开卖。”
四爷朝西边看,从院墙看进去,能看见探出墙的杏树枝,看见院子里柿子树上还挂着柿子:“西边,是花园子?”
对喽!大户人家的花园子都在西边,中间只有一道拱门,把这门砌上,从东墙上开个门,你就是另外一户人家了。
地方大,房舍少。花园子里的房子,那都是大户人家盖好给伺候园子的下人住的。有几间,够住。
敲开大门,开门的是个中年女人:“小蔡。”
“嗳!”蔡凡民笑道:“嫂子,我给找到买主了。”
女人忙殷勤的把人往里让:“先进屋喝杯茶。”
家里有病人,必不是太方便。四爷就只道:“先看看!看看合适不合适。”
女人就带路,“那随我来。”
饶到西边去,一进拱门,就看见里面除了小道都种着菜,秋菜还未收。
女人一脸的赧然:“以前种的都是花卉,觉得没趣。倒是菜,侍弄着还挺好。”
四爷笑着点头:“内子也喜伺弄瓜菜。”
“那可太好了,这地可肥了。”
四爷跟着转悠,地方确实不小。
蔡凡民就说:“二十米乘以三十米,几乎一亩的面积。”确实没多少房子,“那便就是。”
因着只是给下人住的,房子只一排抱厦,墙皮都脱落了。
女人急切的道:“墙角有一口井,是咸水井。家里有孩子的话,还是填平吧,没啥用处。吃水得去挑水或是买水……”
四爷过去看了,这跟瞎大娘那边的水井是一样的,简单的洗漱可以用,但确实是不能吃。
但这玩意过滤过滤未必不能用!
他看上这里了,一是僻静,二是人少,真就是有意外了,没几个人挤来挤去的。跑出门要不了百米就是城墙根。
四爷问蔡凡民:“那么些难民,怎么没人往这边来?”连讨饭的都不见。
“挨着墙根住着警局不少人,一般人哪里敢过来?”蔡凡民就问说:“怎么样?这地方,八十个大洋。”
地不值钱,因为没盖房子,才要这么一点价钱。
四爷觉得可以,也没有什么要跟桐桐商量的,当时就把钱给交了,明儿过的契书,该收拾的就得叫人帮着拾掇了,烘干之后,下个月就得搬进来。总不能把孩子生在别人家。
这事办的特别的利索,干脆请托蔡凡民帮着把拱门封上,又在另一边的墙上开个大门。屋子重新粉刷,炕都重新盘起来。厨房也是得重新做灶台,务必要规规整整的。
也因此,跟蔡凡民走动的近了起来。
晚上没事了,蔡凡民就会上家里来,带瓶好酒,买点卤肉,过来找四爷喝酒。
桐桐招待的诚心诚意,现在住的这个空间,也没有回避的地方。跟其他人家一样,孩子在炕上玩耍,她坐在炕边做针线,四爷陪客人。
蔡凡民说的是那边的进度,然后四爷也聊,聊电厂的情况。
“金老弟,这发电机真能自己造?”
四爷还是那个话:“没造过,说不好!但理论是行的。”
桐桐一边纳鞋底,一边心说:这蔡凡民必是秦北的人。
他藏在警备司令的身边,做的是司机的活。偶尔知道四爷有啥本事,应该是故意靠近,套近乎的。
换言之,他是否将这个情况汇报过了,然后奉命接近四爷,进而发展四爷。
就听对方问说:“家里其他人……境况怎么样?有需要帮忙的,只管言语。”
桐桐自动翻译:肯定要摸清四爷的根底,看他的社会关系。
四爷给对方倒酒:“最近忙,才说买些粮食给送回去!弟兄四个,分家了。都是两肩膀扛个脑袋,各自带上媳妇和娃讨生活去了。
你也看见了,我这边负担重。孩子小,耽搁事。跟兄弟们走的太近,他们怕拖累。爹妈总也还得管!等哪天闲了,找个车……买两袋粮食送去。”
桐桐就插了一句:“给老人奉养,我不反对!但是,不能一次给的多了。老太太不是个懂道理的,我这肚子里要不是个小子,她敢把她那宝贝孙子都给你送来,叫你这当叔叔的养。”
四爷就’啧‘了一声,然后又对蔡凡民苦笑:“你看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蔡凡民就笑:“也不怪弟妹,孩子都是娘的宝!丢孩子这个事,是老人做的不对,这个不能偏袒!男女平等嘛,咋能这个样子。”
桐桐就起身,“男女平等,这个观点我特别赞同。”说着就去倒酒:“为这个话,得敬蔡兄一杯。”
“好!敞亮。”
酒并没有喝多,蔡凡民晚上有个八点半就离开了。
回到在省城的住处,门就被敲响了,是个拉黄包车的兄弟,其实是上级。
他大声道:“大哥来了!”说着话,却悄悄关了门,将人往内室带。
一进去,这个’大哥‘便摘了头上的毡帽:“这个金四能的情况,基本属实。草滩那边咱们调查过了,跟他说的情况基本一致。
他说的那个读过的学校,咱们那边的同志也给了反馈,学校是真的!只是更具体的,因为学校被轰炸,资料留存多少还不知道!相关的老师学生,现在还没有联系到知情的。
但就现在掌握的情况看,这个人没有什么问题。这个金家一块逃难出来的人很多,同村同镇还有乡邻村镇,都有人认识他们。确实是豫省封县本土本乡的人。”
第829章 秋叶胜花(9)三更
这一天,跟往常一样。
早起四爷得去挑水,长安城的甜水井很少,多是咸水井。老太太这个院子里的井水也是咸的,只能去挑水。
给老太太一桶,自家一桶,只做饭和饮水的话,基本是够的。
桐桐早起给俩孩子梳洗,收拾的干干净净的,再从烧水的水壶里捞出水煮蛋。
这壶里的水是为了洗漱勾兑的,不能喝,但往开的烧,趁着这个热乎劲儿煮个鸡蛋是可以的。
正给孩子把鸡蛋泡在水里晾着呢,听见四爷回来了。
瞎大娘还在说:“昨儿的水还有,又去挑了。”
隔壁的老板娘汪人美还在外面搭话:“金先生是真勤快!我家那口子,那是天不亮透不起床。”
周围的人该出门做工的要做工了,该上班的都准备上班了。有些孩子在学校里念书,这个点也该上学了。
桐桐把孩子放到院子里,可以玩了。她拿了扫帚正准备扫院子,问四爷说:“今儿挑水的人不多?”
“没有太排队!”
汪人美在外面接话:“你家金先生多勤快,你看我家这老万……”说着话,朝里面喊:“老万——起来进货了!”
对面的成衣铺子掌柜董大顺出来倒垃圾,还说汪人美:“你家老万昨晚怕是累着呢。”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