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76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这种事在卫大锤这里就是小事,四爷自己掏钱,只是多买些而已,有啥不可以的。听说老房子特别潮,想自己修一修,那就多弄几桶嘛。

  弄到就晚上拉过来,然后四爷就晚上偷偷干活。在厨房通往水池的方向,又开了一道门,叫人看着工程极大,其实就是给水池边上的地下重新挖了个地窖。这个地窖得藏着些,里面得放大瓮,用石板再压在大瓮上,防潮,又防老鼠祸害。

  这一窖至少得藏五千斤上下。

  因着搬过来,蔡凡民也来,王友良也来,常不常来串门子,但因着水池子的工程看起来就麻烦,又是铺石子,又是找过滤网,他们都没有发现,地下才是重点。

  也因着家里一直动工的原因,挖出来那么多土方堆在院子里,这些人还都以为是从外面拉来的。

  真就是忙了大半个月,才把这个家规整出个样子来。

  此时,天已经冷了!本来想给菜园子里撒些菠菜、香菜种子,等出苗了盖上草木灰压上草席,明春天一暖就能疯长。可现在,来不及了。

  等收拾好一切,搬到暖炕上,给孩子换上厚棉衣厚棉鞋,都快落雪了。

  桐桐养了大半个月,肚子也真的鼓起来了,孩子的发育正常。

  四爷说她:“别折腾了,轻易别出门。”

  嗯!不出门。

  桐桐站在院子里,看见四爷将这老宅子的游廊又给重新盖上草顶子子。

  游廊沿着墙根而建,为的是不淋浴。瓦片早碎的不像个样子,幸而柱子完好,盖上草泥顶子,有个雨雪的,在家里不会淋着。

  俩孩子在游廊里玩,廊下挂了秋千,金枝推着金叶玩,能吃饱喝足,能不颠沛流离,孩子脸上有肉了,也终于有了笑模样了。

  玩的好了,咯咯咯的在一边笑。

  桐桐看了一眼孩子,这才低声问四爷:“蔡凡民没再跟你谈?”

  “家里的情况还是要叫他亲眼看看。”无根无底的人在现在看就是没来历出处,无人敢深信。

  再则,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出身来历不明,这可是个大问题。

  桐桐点头,老家那些人很麻烦,但确实不能真的撇开。便是胜利了,各种成分划分,来历不明,就叫历史不清楚。不清楚就会影响方方面面。

  不仅是自己和四爷,还包括三个孩子。

  为了这个清楚明白,还真不能断了联系。

  但桐桐就不去了,四爷选了一天,买了一袋子粗粮,雇了个骡车,再买了一骡车的红薯,往草滩去了。

  四爷请了蔡凡民:毕竟嘛,老家那一大家想落户,当地的警局也得有关系能疏通。

  蔡凡民作为张家的司机,这个面子必然是有的。

  两人坐在车上,因着有车夫在,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话语,不谈论实事,说的都是造发动机的事。

  从铁到钢材,再到钢材的锻造,蔡凡民听的似懂非懂,但听来又觉得十分合理。确实是手工打磨出一些小小的配件,这一点叫这个金四能的话有了可信度。

  没走多久便是草滩。

  远远看去,在村庄的周围一片一片都是窝棚。窝棚搭建在潮湿的地方,白天却不见人。住在这里的人,白天去城里做工或是讨饭,晚上回来有个落脚的地方。

  进了村子,停在宅子前。

  金守财正在门口坐着,编着草席子。这东西能卖几个钱算几个钱,总好过什么也不干!

  看见老四一身体面的回来了,金守财手里也没停:“听说轰炸的厉害,还操心你们呢。”

  四爷没回这个话,只问说:“这么冷,坐在门口干什么?家里去。”

  “初来乍到的,坐在这里跟过来过去的本地人打个招呼,时间长了,人头就熟了。”金守财这么应着,抬头一看见还有别的人,立马就起身:“哎哟哟!有客人来呀!”

  说着话,就喊:“老婆子,糖水!”

  刘九凤撩开帘子看,见老四和这个客人抬着粮食下来,就笑:“快!快!屋里坐。”

  果然去倒了糖水。

  蔡凡民一脸的笑意:“叔,你这日子过起来了。”看这院子里规整的多好。柴火整整齐齐的,摆了半个院子。一瞧就是过日子的勤快人家。

  金守财也看那柴火,“俩孙女懂事,都是俩孩子捡的。”

  正说着话呢,金秋带着金叶回来了,俩孩子身上穿的跟逃难来时穿的一模一样,这会子金秋拼命的拽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后面托着的是用木料绑起来的’车‘。四根木料绑个框架,上面摆柴火,捆绑好,而后拖拽着拉回来。

  这柴火是湿的,这么些,得有好几百斤。拉的又不带轮子的车,而是木棍在地上摩擦,这么拉扯摩擦力多大?

  四爷看见本来就瘦的俩个孩子,更瘦了。

  他疾步过来,一把接过绳索,回头说金守财:“这是这么大的孩子能干的?”

  金秋猛一抬头,眼睛就亮了:“四叔?”

  金桃跟在后面,嘴一瘪一瘪的,而后大哭:“叔——”跟着您和我四婶逃难都没这么累过。

  金守财有些尴尬,刘九凤不干了:“咋跟你爹说话呢?两个妮儿,哪那么金贵?在家啥也不干,那是养小姐呢!咋这家穷这样了,讲究啥呀?”

  正说着呢,三个男孩笑闹着从里面跑出来,金贵嚷着:“奶,糖水叫他们喝了,俺都没喝上!”

  金元和金宝笑嘻嘻的:“他抢不到,怪谁嘞!”

  四爷没搭理刘九凤,只问金秋:“你爹你娘呢?”不是分家了吗?过你们的去吧,回来干啥?

  “俺爹把俺娘卖了!”

  “啥?”

  “俺爹把俺娘卖了!俺娘被那男人带去宝鸡去了。”

  宝鸡市乃秦省的一个地级市,在而今,那里是陇海线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潼关到长安下一站就是宝鸡。所以,许多豫省人便往那边去了。

  四爷问说:“你爹人呢?”

  “俺爹买了两亩地,在地头搭窝棚住,又娶了后娘。”金秋放声大哭:“俺追俺娘了,没追上。俺爹也不说把俺娘卖给谁了。俺找不见俺娘。”

  四爷:“……”

  蔡凡民皱眉,把媳妇卖了钱,用钱买地。只要有地,还怕娶不到媳妇?莫说小寡妇了,便是谁家的大姑娘,只怕也是乐意的。

  就是可怜了几个孩子,一下子便没了亲娘。这遭的什么罪呀?

  他扭脸去看这个金四能,就见他将搬进来的粮食又重新拎出去,放在骡车上。而后过来,直接就问说:“在这草滩立户,我能办!但有个条件,金秋和金桃,过继到我名下。从此跟大房再没有关系。你看这事成吗?”

  金守财:“……”他说:“你大哥卖你大嫂的事,我也不知道!这是回来买地了,我才知道的!把你一大哥一顿好打,可就是打死他,人也卖了,能咋办?

  这俩妮子干点活,这也不能说你娘的错。该给吃也给吃了,没看着饿死。而今到处都是兵荒马乱,路上饿死的多了去了。为这个,你这是想干啥?!”

  “一样是孩子,金元金宝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四爷就看他:“少穿一件衣裳,够这姐俩吃一个月的饱饭了。”

  刘九凤直接跳脚,哭天抢地的:“俺金元金宝那可都是小子!是你们金家的根!这俩妮儿是谁呀?嫁出去就是旁人家的人了!为了俩外人,你把拉来的粮食又拿走,你这是要诚心委屈我的大孙。老四,你丧良心!你丧了大良心了!你不孝顺……你狼心狗肺……”

第831章 秋叶胜花(11)二更

  “你住嘴!”金守财呵斥了刘九凤,而后看着蔡凡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家丑!家丑!见笑了。”

  蔡凡民摆摆手,并不搭话。

  四爷看金守财:“您的意思呢?给个痛快话。”

  金守财就站住脚:“这样,三天以后你再过来,我通知你三个兄弟,我也正好有话说。”

  四爷看俩侄女:“我先把孩子带回去,跟我小住几天,这总可以吧?”

  金守财看俩孙女:“那就收拾收拾,先跟你四叔去住几天。”

  四爷也没再留,说俩孩子:“走!跟四叔回家。”

  俩孩子有啥收拾的?金秋拉着金桃,转身就走。

  回去的路上,蔡凡民看看坐在车上的俩孩子,也是叹气:“你这负担也不轻。”

  每月二十块看似不少,但这么多人吃饭。城里这个,啥都得花钱。吃的甜水一担都得五六十个钱。添一口人,绝对不是添一双筷子的事。

  四爷朝蔡凡民打了个手势,不叫她言语。

  金秋低着头,拉着妹妹的手,攥的紧紧的。车进了僻静的巷子,四爷从车上下去,敲响了门。不大功夫,门打开了。

  四婶挺着肚子,牵着金叶开的门。

  金秋拉着妹妹站在外面,不好开口。谁家添一张嘴都不容易!

  四爷指了指俩孩子:“你瞧瞧。”

  桐桐朝边上一看,有些愕然:“金秋?金桃?”她赶紧过去拉两个人,啥也不问,拉着就往家里走:“回家!回家!”往里走着,才招呼蔡凡民:“蔡兄,饭得了,先吃饭。”

  这境况蔡凡民就不留了,“改天吧!别见外了。”

  桐桐没强留,其他的先不管,先带孩子过去:“洗手!洗手了好吃饭。”

  黑乎乎的手,在水池边的小池子里洗了一遍再一遍。

  金枝在厨房的侧门喊:“大姐——二姐——我妈喊吃饭。”

  白菜豆腐粉条做的二合面包子,一人给拿了俩,又给盛了红薯稀饭,不敢给的多了,长期吃不饱,撑到了会伤胃。

  金桃要抓包子,金秋一把给把爪子打下去了,而后才道:“四婶,喝粥能饱!我们吃不多,一天一碗粥就饱了。”

  这孩子!

  桐桐说她们:“要能吃完,今儿就留下;要是吃不完,就不好养活,我跟你们四叔可不敢要你们!”

  金秋猛的抬起头来,桐桐示意:“吃!吃完。”

  金桃赶紧抓了包子往嘴里塞,塞的满满一口,嘴里含含糊糊的说话:“婶儿,我好养活!”

  金秋一边掉眼泪,一边把包子往嘴里塞。

  见两人吃了,桐桐才给灶膛塞上柴火,热着水一会子给洗漱。见火旺盛起来了,这才从厨房出来,四爷将粮食又给放瓮里,红薯下了菜窖。

  桐桐到园子里,四爷才说了,王菊花被卖了。

  应该是卖了二十个大洋左右,要不然换不了两亩地。有了地了,就有女人肯跟他过日子,这又顺势换了个媳妇。

  桐桐就真生气了,问说:“卖哪里去了?”

  顺着火车带走了,上哪找去?不过那是个大人,但凡有办法,总能跑回来找孩子的。

  桐桐叫四爷:“你先在家,我去董掌柜那边,拿两身成衣去。”洗漱了总得换吧。

  董大顺的铺子炸没了,现在盖房花那么些钱,再被炸了怎么办?干脆就不如租了铺子做生意。铺子就在东门里,五分钟就走到了。

  半大姑娘穿的成衣,里里外外的都给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