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766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这么一请,周校长就先道:“这个金太太,口才真好。”

  “见笑!家里难得有个明白人。”四爷说笑着将人往里面让。

  金守财一见这阵仗,赶紧说老太太:“还不去备饭。”

  张根拦了:“要吃饭啥时候都行,先办正事。”看这个金四能到底想干什么。

  家里的人都在,四爷就摊开说:“虽然分家了,但是了,父母得赡养。我家四兄弟,情况不同,不能统一要求。而今又是战乱,城里面总是被轰炸,反倒是乡下更安全一些。我也不提别的了,赡养,我的意思是,我单买两亩地,这是给父母的奉养。”

  说着就问老爷子:“您看呢!而今这境况,我并不一定啥时候能回来。有时候城门一关,我就是有心也无力。再则,端别人的碗,吃别人给的饭,有差事在身,也不是随时能回家的。我预支了工钱,置办两亩地,收的粮食就是我的奉养。这事能搁住吗?”

  老爷子点头:“搁住!就这么办。”

  四爷就看周校长,“麻烦您写个契书,签字画押,诸位给做个见证。”

  周校长利索的写了,四爷签名完递给桐桐,桐桐画上自己的名字。

  四爷这才递给金守财:“您来!”

  金守财一签字,桐桐又说刘九凤:“老太太,要是同意就摁的手印。要是不同意,现在就提。”

  刘九凤在金守财的威压下,到底是摁了手印,这事就了了。奉养的事可别提了。

  四爷又说家了的侄儿:“当年我上学,家里都有供养。这一点,我得承认,我是受了恩惠了。这份恩惠我放到侄儿身上。这样吧,再给三个侄儿,一人两亩地,放在三个孩子的名下。”

  金二武赶紧摇头:“胡说啥呢?啥恩不恩的……”

  “二哥,听我说!这也就是名头,有这收成,孩子念书能供养。将来这也是家业,不会饿着。这个事上不能推辞!当年二哥出力最多,您两个儿子,每个儿子两亩,就这么定了。”

  四爷说着,就看金老大:“当然了,金宝的这二亩,不能给我大哥管,信不着我大哥。所以,老爷子您看着照看。但是,金宝放在你和老太太身边都不合适,老太太溺爱,会害了金宝……”

  说着就招手,“来!金宝,过来。”

  金宝回头看奶奶,老太太急着拉扯,可老爷子太严厉,老太太不敢。

  四爷就拉了金宝,“你不小了,得上学……”

  “俺不上学……俺就不上学……”

  “行!不上学。”四爷看他:“那这样,四叔给你找个师傅,你跟着师傅学手艺去。有地方住,有食堂吃饭,四叔就是管事的,你去不去?”

  现在找个吃饭的地方多难呀!

  金守财立马说:“你要不去,俺跟你奶也不要你,你跟你爹过去。”

  “俺不跟俺爹……”金宝说着,就看金秋,金秋点头,金宝才瘪嘴:“俺跟四叔走。”

  “给你准备二亩地,你爷管着。将来还有退路!”

  周校长默默点头,这都是真心为孩子打算:“孩子,得记着你叔你婶的恩,跟着正经人学个正经手艺,你一辈子受益。”

  桐桐又低声跟老家两口子道:“回头换个差事,挣份轻松钱。”没给地的原因是,这两口子要是留在老家,这老太太还得作践赵红云。那就干脆离远点,谁别干扰谁。

  没人不乐意,谁都获利了!

  老大家的三个孩子人家安排了,只他跟小媳妇过日子,没眼中钉肉中刺,虽然没能顺心给闺女找婆家,但从长远来说,孩子出息,他有人养老呀,这不亏。

  老二家俩儿子,能有四亩地。有这四亩地,再加上金二武肯吃苦,这就能过日子。

  老三换差事,挣个省心钱。

  老人赡养了,孩子各个都照顾到了。

  有啥不满意的?

  结果老太太嚎哭出声:“老四啊老四,你丧良心……”你们兄弟没人亲近俺了,孙子孙女也都带走,各个都恨俺,俺将来指靠谁呀?

  桐桐低头摸了摸自家俩闺女的脑门:指靠谁?呵!等着吧!好处多着呢,你慢慢品。

第833章 秋叶胜花(13)一更

  四爷给买地的时候,直接给金二武买到了其他村。

  原因嘛,无外乎是:好田难寻!

  置办家业,当然要好田。田地紧靠着村子,因着以前是瓜田,地头有一间土坯房,炕和简单的灶都有,买了直接就能住。

  这村子距离镇上只有二里路,镇上不光有小学,还有中学。便是去城里做工,这里也更近便一些,距离城里也就十几里路。

  当然了,距离草滩就稍微有些远,不特意去找,这个距离处起来跟亲戚无异。属于无事不用碰面,有事不特意通知都不可能知道。

  但是金二武很满意,一是可以隔开孩子跟老太太接触;二是田好,出门做工也方便;三是地头这间屋子,没盖在田上,那是一块三角不规则地上,咱算是白落下一个小院子可以安家。

  黄宝娣也满意,有了这地,不用处处巴着婆婆。远离婆婆,不受辖制,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多好的事呀。

  她还偷着说:“要不下次你去城里的时候,上他四叔家……”

  话没说完,金二武摁住黄宝娣一顿打,真的是摁在地上狠打。

  黄宝娣嘴里骂骂咧咧了,这打挨的,为啥的都不知道。

  “兄弟情分叫你耗完了!”老四为啥提当年他上学的花销,觉得受家里的恩了。而今给你们买房子置地,孩子都管,客客气气的,话里的意思就是:恩情还了!仁至义尽!

  恩情都还给你了,你还想咋?你上门去想干啥?

  “老四两口子有学问,人家是体面人,就你那几根肠子,人家不知道?都把话说到明处了,你还想往上凑?”

  金二武一拳一拳的往黄宝娣身上砸:“活干不了!孩管不了!跟俺娘好不了!跟妯娌处不了!只剩下一肚子坏坏心眼。搅家精一个!再这么下去,也提脚把你卖了,你看老子能不能换个十六的大姑娘回来。”

  黄宝娣连骂也不敢骂了,只嚎哭着。

  金二武就骂:“滚!下地去!要不愿意,爱上就去哪去!这家里不容你。”

  黄宝娣连骂也不敢骂了,起身抹了眼泪:“吃罢饭就下地!当家的,你想吃啥?面条中不?俺给你烩面。”

  四爷也没把金宝往家里带,直接塞到厂里去了。

  厂里有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师傅,姓曾,叫曾虎!这人腿不方便,小儿麻痹,走路瘸拐的厉害,但手上有技术。对零件的打磨,这不是蛮力能干成的。

  四爷把金宝给送去!因着这人手艺好,在厂里吃的小灶,住着套间。

  曾虎看见这个金技工,黑沉着的脸稍微缓和了一些:“来了?”说着就看向他带过来的孩子,养的细皮嫩肉的,像是谁家的小少爷。

  他又低头去忙去了:“不要!不收!下不了苦功夫的娃子,我不要。”

  四爷蹲下看金宝:“曾师傅一月能挣五十个大洋。”

  金宝瞬间睁大了眼睛。

  “你爹把你娘卖了,卖了十八个大洋,换了两亩地。”四爷盯着孩子的眼睛,“你要是能吃苦,就留下!要是吃不了苦,我给你换个师傅。可能挣不能这么多,但肯定能有你一碗饱饭吃。”

  金宝低着头不言语。

  四爷起身,拉着他:“那就走吧!给你找个中医大夫,你学抓药去。”

  金宝坠着不走:“俺娘……没不要俺?”

  嗯!

  “俺娘只值十八个大洋?”

  四爷:“……嗯!”

  金宝憋着嘴,撕扯开四叔的拉扯,转身跪在曾师傅面前,咚咚咚的磕头:“师傅,你收下俺!俺能吃苦……俺要学本事,俺要挣钱,俺要寻俺娘去,俺要把俺娘再赎回来。”

  曾虎看着这孩子半晌,指了指边上的锤子:“把大锤子给我。”

  金宝赶紧爬起来,把最大的锤子拉起来,艰难的递过去。

  曾虎皱眉:“递锤子举那么高干什么?失手砸到人了!放低!”

  金宝笨手笨脚的给放低,然后递过去。

  四爷:“……”他沉默的看了半晌,桐桐便是报复人,也总兼顾的周到。几个孩子娇惯的不懂事,但孩子本质不坏。

  用她的话说:大人的事,牵扯孩子干什么?

  明知道孩子那么下去前途堪忧,岂能看着不管?要是管不到的是没办法,这几个孩子明明就是伸手就能管的。

  于是,她就管了。

  桐桐说金宝这个孩子:心里知道远近!在最后下决定的时候看的是他姐,所以,这孩子心里清白着呢。

  在老太太那里,他不是唯一的孙子。

  和金元金贵玩的再好,那是隔着房的,知道那哥俩才是亲兄弟。

  但她姐不是,她姐就是打了他,他也知道要紧的时候找他姐拿主意,他懂他姐不会害他的道理。

  这样一个孩子,有个好人教着,他将来便是不成大才,至少会是个好人。不会学老太太那一套,也不会跟金大文一个德行。

  这就足够了!

  回到家的时候,她且忙着呢。

  大着肚子坐在凳子上教金秋做酸菜:“一层一层码上,高出瓮也没事,用大石头压结实,一出水就下去了……”

  四爷就笑:“又腌菜?”

  “叫金秋和金桃学着吧,将来总得自己过日子。”桐桐就问:“曾师傅收了?”

  “收了。”

  桐桐就说金秋:“学着做针线,以后金宝的穿戴你得上心。家里还有酸菜,明早割点肉,炖了给曾师傅送去,你也去见见。”

  金秋低着头——应着,她说着就抬起头:“婶儿,您跟我叔回屋吧,我这马上就得了。”

  “那我做饭去!烙个酸菜馅儿饼,成吗?”

  成!

  晚上了,四爷看着桐桐在灯下做针线,这是给没出生的孩子的。这么丁点的孩子是没有成衣可穿的,都得自己做。

  “歇着吧?非得自己做?”

  “雇人不合适!现在雇人,图省事。以后就麻烦了……”这叫剥削。

  四爷:“……”这人,死心眼呀:“不雇人,还不能请裁缝?”这是做生意,谁剥削谁呀?

  桐桐看看手里的活:“……”怀个孩子,是脑子不大好!现在可以请裁缝,为啥要自己做呢?

  对!明儿就去裁缝铺子去!

  吃了早饭,四爷上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