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木儿
“我在那边的时间短,认识一位秦主任,五十来岁的年纪,是个念旧又多情的人。”林荣明说着,就笑道:“他这个人很有能量,可以交好。”
“好的!谢谢。”
“不客气,又不是外人。”
挂了电话,林荣明将手机慢慢的收起来,这才看向郑艺:“那位秦主任的电话……你存着呢?”
哪个秦主任?
“就是那个……爱听小姑娘唱歌那个秦主任。”
郑艺想起来了:“怎么问起他了?”早不联系了。
“哈迈遇到了一点小麻烦!这个人……能量不小,对企业能做正方向的宣传。哈迈求上门,你说管不管?”
郑艺很诧异:“哈迈?他去找平康不是更方便?其实以她的能量,什么事处理不了?”
林荣明笑了一下,问说:“依照你的意思,不管?”
“管!当然要管。他眼里有你这个四少,能想起你来,你要是不帮着处理好,那就不合适了。”
林荣明这才又笑了:“主要是看在你的份上,他才想起我的。”
郑艺白了她一眼:“你放心,我安排。”
然后桐桐就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了念华超市的身影,它是作为行业典范出现的,在双节来临之际,念华超市全体员工,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物美价廉的物资。
同时呢,也感谢新老客户的支持,对于发现的问题,集团非常的重视,也已经做了整改。以后一定吸取教训……
这个片区经理口才相当了得,避重就轻的把问题就这么处理完了。
桐桐:“……”她都给气笑了,然后想了想:对啊!不这么处理,那能怎么处理呢?
问题解决不解决,这从来都不是重点。
重点的是,只要我们说我们没问题,管事的人也说我们没问题,那么,我们就当然就没问题了。
其实,问题从来就不是重点,把掌管问题的人掌握好了,那问题就不存了。
于是,她亲自反应的问题,就这么神奇的消失了。
四爷去一边打电话,找唐龙和宋海打听,这俩消息灵通,稍微问问就能知道。
结果得到的答案是,哈迈找了秦主任。
四爷问说:“秦主任是谁?”
“……林荣明林四少跟他很有交情,以前一起吃过饭。”这个人嘛:“比较好请,安排一桌饭局,安排几个合适的节目……”就可以了。
第1011章 豪门风云(114)一更
四爷坐回去看桐桐,桐桐也静静的看他,这么对视,她就知道他啥意思:“不用提醒!我知道,我的屁股决定了我的立场得端正。”
要不然就会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四爷点头:对的!这些东西你跟哈迈是说不通的!他的处理……你就是拿到董事会上,人家也不会认为这个处理方式是有问题的。
事实上,事情就是那么办的。
放眼看去,天下一般无二。
所以,你要解决这个问题,却不能真的拿这个问题说事。
桐桐’嗯‘了一声:“所以,哈迈不合心意,换了他也是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爷:“……”你这不还是治标不治本?他真就觉得:看你当资本家,我看的真费劲。人这个思维习惯一旦养成,这就跟基因一样,怎么就那么难改呢?
桐桐:“……”我不是不会,我就是:“我懂!利益嘛!资本等同于利益,只有趋于利益的思考方式,才符合资本家的身份。”
这不挺明白吗?
“考虑资本的问题,只考虑两个字——利益!”四爷看她:“哈迈触犯了你的利益,这是你整治他的理由!且只能是唯一理由。”
其他的莫谈!三观无法一致的情况下,别说资本家觉得你有毛病,就是大多数人都会觉得你有毛病。
桐桐’啧‘了一声,“那你叫我想想,这事怎么办。”
四爷这才笑了:“对喽!事不能急!这也不是能急的事。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式不一定在内部,也许跳出来,反而能解决问题。”
哈迈的电话打过来,桐桐扫了一眼,就把电话接起来:“哈迈先生,处理好了吗?”
“是!您有关注到吗?”
“有关注到!”桐桐语气平和:“看到了!哈迈先生的公关能力,确实不错!但是,一定得谨记,守法!”
“那当然!在哪国遵守哪国的法律,尊重对方的习俗,我一直谨记。”
“好!那就提前给你拜年,过年好!”
“也给您拜早年,过年好!”
那就好好过年!
好好过年就是吃团圆饭,走亲戚,替孩子收红包。
紧跟着一拨的就是各种的拜年潮,都是一些地方官方派人来,维护她这个重要的投资商。可以说这个年过的,像是赶场子。
便是在家,几乎也在前面,真就是抽空回后面看一眼孩子。
韩蓉最开始还怕孩子只跟保姆在一起,谁知道背着人保姆对孩子好不好的,再是看着还行,但还是留个心眼比较好。
结果林鼎山把家里的两个妈姐派了过来,这都是从十几岁就在林家,一辈子都不会离开的人。只呆了半天,韩蓉就觉得可以放心了。
回去她跟尹章说:“咱们这边呢,是从思想的根子上翻过来了。但外面这可真不是……”
“就这……也不行呀!桐桐一出差,还在放在家里,谁照看?”
韩蓉愣了一下:“你叫我内退?条件达不到呀!”不满足内退的条件。
但也确实得考虑两孩子的情况,韩蓉就跟桐桐商量:“如果有需要,我可以辞职。”大不了不干了,对吧?!孩子是最要紧的。
桐桐咋能让人家不满五十岁就退休?结婚早,作为父母他们还很年轻。
“我姥姥、姥爷过来!”她之前都说好了,他们退休了,不接受内聘,就基本没啥事了。家里表哥表姐在读研,也不用他们管:“回头我给接过来。”
那这再合适不过了:“我跟你爸下班就上这边来,替换替换。”
桐桐今年肯定是要忙的,最近东省的蔬菜基地来拜年,给她带了那边出的蔬菜,并且拿了各种检测的检测报告。
这给了她一个思路,哈迈的事还得换个方向来解决。
于是,没过正月十五,天上还飘着雪花呢,桐桐飞东省,去看在东省发展起来的蔬菜大棚。
负责人是个四十多岁的人,叫邱东。
一路都是邱东陪同,他指着窗外:“前年咱们开始做的,也就是前年冬天,咱出了第一茬蔬菜。去年春节,咱们的反季节蔬菜就出口了,价格很好,效益也很好。
从去年夏季开始,陆续周围的几个镇子就开始学着种植……面积还不算大,陆续成规模了。现阶段都是朝新国出口,这个检测标准很高,不按照咱们的种植方式种植和管理,人家不收货。”
桐桐点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看着外面的塑料大棚,笑道:“是不是多了许多其他的行业。”
“对!从塑料的生产、销售、再到回收,这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了保暖,咱们在尝试双层薄膜,三层薄膜。有竹棚子,有钢棚……需要的话,得专门生产一种毯子,遮挡在上面,晚上保温……”
车子进了基地,停了下来,邱东在前面带路:“林小姐应该没种过菜吧!我们这里有试验棚,您可以来看看……”
桐桐只笑,跟着去看了。
其实看不看都行的,真的当过农民,种过菜的就都知道,这玩意不施肥不打农药,是真不成。
只要虫子起来了,稍微不及时,完蛋了!全都是虫眼。
一进试验棚,桐桐都笑了,这是没打农药的,满地的莲花白叶子被虫子吃成了网状。
邱东也跟着笑:“如果纯天然种植,就是这个效果。”
桐桐点头,她知道,其实这种菜就是一层一层的打农药,要不然,长不起来。
“去年冬天,有人收购了便宜的菜,想蒙混过关,谁知道人家检查也检查菜心,结果菜心农药指标超标,几乎是一批的货人家给退回来……”
换了一个棚,种的是长豆角,没打农药的,豆角上全是虫眼,摘一个豆角下来,一节一节的掰,几乎是人吃一半,虫吃一半。
但是换个棚就好了很多。
桐桐自己上手摘了一把菜,这个豆角跟市面上的豆角不一样。外面卖的都是一般长短、一样粗细,但这个不会。
“对植物调节剂类的药物使用严格控制剂量……”邱东说着,就叫一个小伙子:“你去把另一个实验棚的豆角摘些来……”然后跟桐桐解释:“这个实验棚种植方法和管理就是现在最普遍应用的。”
这么一对比,很明显。
小伙子拿来的各个看着都是嫩生生的,一个颜色,一个长度,一点畸形都没有,卖相特别的好看。
小伙子说:“也有不齐整的,那都是药没有喷到位,所以看着参差一些。”
桐桐把两种都递给小原,这个是要拿回去自己做检测的。
另外,又去周围普通农户家种植的各种蔬菜都买了一些,看看跟基地里种植的差距有多大。而后在对比看看,相同的种植和管理之后,成品的差距大不大。
检查结果是乐观的,没有基地控制的那么好吧,但浮动都不大,在标准之内。
紧跟着,她又马不停蹄的飞各个基地,看情况。
直到五月份,她转了一圈之后,才朝哈迈发难。
为此,她飞新国,提前告知那边,请求召开董事会。
这是她第一次提出这种要求,到底是为啥的,这么突然,连林鼎山都不知道。
但林鼎山也没问,他一边牵着阿昆慢慢的散步,一边跟桐桐通电话:“……你回来把小豪带上。”
让带就带着吧!
小豪小名叫’满满‘,家里的几个老人都这么叫,这个名儿也就叫起来了。
许是觉得他一出生一切皆圆满?
用姥爷的话说,诗词上有’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的话,’满‘就是人生的至高之境。
孩子这人生开端,何止是一个’满‘,于是,就叫满满。
满满马上七个月了,七个月的孩子长的白嫩嫩,肥嘟嘟的,大眼睛黑溜溜的,见人就笑。
飞机降落机场,桐桐抱着孩子上了车。
上一篇:穿越古代被迫成为联姻工具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