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1206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尽管认出来了,但还是要确认。

  “主上亲手绘制。”

  军中文心文士人手一份。

  宁燕:“……”

  她脑子有些乱,需要捋捋。

  这事儿解释起来也非常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敌人中间有个能力古怪的老登,为了不被对方打个措手不及,大家伙儿要提前熟悉一下颠倒后的技能。宁燕作为文心文士也要学会上阵肉搏,这套甲胄是让她提前适应。

  宁燕:“……”

  沈棠笑得有些尴尬:“原先还担心颠倒后的武胆武者数量太少,图南赶来太及时了。你的剑术可比望潮他们好得多,说不定就指望你扛大梁,冲锋陷阵,先登斩将。”

  宁燕:“……”

  尽管文心文士的体质比普通人好得多,但不代表可以穿着五十多斤的重甲,提着四五十斤的大刀,上来就大杀四方。光是走两步,舞几刀,她就感觉内衫被汗水打湿了。

  “图南有研究那几本册子吗?”

  不过一刻钟,精致优雅的文心文士已是灰头土脸,额角不断淌下汗水,沾着灰尘在脸上留下一缕缕痕迹。甲胄无法像武铠一样收走,宁燕想休息就得要武卒帮她架着,减轻甲胄重量带来的负担:“册子是主上画的?”

  “是我潜心观察之后记下的招式。”问其他人阅读体验如何,无人搭理,“我打算取其精华,制成武技秘籍,必能名扬后世。”

  说不定还能成就一段武学神功神话。

  “……但打仗又不是对招式。”

  且不说主上的画工如何,单说这些招式对于阵前斗将也没什么益处,古往今来的名将少有以技巧取胜的。他们的杀招都是在生死间磨砺出来的本能,追求的是一击毙命。

  主上画的册子她感觉没多大用处。

  沈棠:“……”

  宁燕说着叹了口气。

  “那些文士言灵,主上融会贯通多少?”

  沈棠:“……”

  不用主上回答,光看她飘忽不定的眼神便知道主上也在摸鱼,像极了自家女儿仗着天赋惊人,学习速度快,有时学习一半就偷偷走神开小差。被抓个正着就心虚顾左右。

  宁燕用了两日功夫便基本适应重甲。

  尽管身法还有些笨重,但也有模有样,用白素的评价,宁燕的习武天赋可比顾池这些人好得多。教顾池几个能将她气出病,教宁燕就不用费心太多,不走武道甚是可惜。

  “若能文武双修就好了。”白素感慨。

  宁燕倒是心宽:“贪多嚼不烂。”

  她在习武速成班只待了两天。倒不是宁燕被调去了其他战场,也不是这个习武速成班最后没派上用场,而是她加入习武速成班两天“毕业”——只因吴贤给沈棠下战帖。

  沈棠听到这个消息差点儿失态,脸上笑容都压不住了:“吴昭德终于憋不住了?”

  邀战,两军对垒。

  “怎么这般突然?”

  莫不是肚子里憋着坏?

  殊不知,吴贤这也是无奈之举。

  沈棠一个声东击西将他拖在这里,天海郡一半丢失,前去偷袭上南的兵马迄今还没好消息传回。他派兵去支援天海也被沈棠屡次阻拦。迄今为止,吴贤的损失不算多大。

  但,他的损失不大,不代表没压力。

  天海郡可是诸多高国臣子的老巢,当年辅佐吴贤的老臣基本都是出自这里。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祖祖辈辈的坟墓都在天海!一半祖业落入敌人手中,他们还能坐得住?

  更要命的是赵奉攻下一半天海就开始公报私仇,安排武卒在他们祖坟附近巡逻。

  这一举动就是示威。

  只要赵奉心情不好就能刨他们祖坟。

  一三五刨坟,二四六回填,让祖宗尸骨一遍遍“重见天日”!这消息是任何一个子孙后代听了要火冒三丈、三尸神暴跳的程度!

  “料他赵大义不敢!”

  刚收到消息,天海一系就坐不住了。哪怕理智告诉他们赵奉不至于干出这么畜牲的事情,但感情上又不敢赌。行军打仗挖人祖坟发财的事儿,哪个军阀没干过?吴贤以前不干只是因为他不缺钱,有钱祖坟又多归属于世家,犯不着为了这点儿收益得罪世家。

  “料他不敢?他有什么不敢的?你当现在还是逼死赵奉手足,将他家眷堵在府上屁话不说的时候?”赵大义不同本就出身草莽,跟天海还有仇,保不准脑子一抽就干了。

  “这、这——”

  出身天海的高国臣子哑然。

  赵奉最清楚如何撩拨天海这群旧同僚的神经,命人将消息大肆宣扬,明面打着保护世家祖坟不受盗贼侵扰的理由加强巡逻,暗地里干了什么,不为外人所知。世人最喜欢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他们自然不会将事情往好了想。

  一个个坐不住去找吴贤想对策。

  说是想对策其实就是逼吴贤出兵。

  将天海打回来!

  吴贤的意思则是再等一等。

  等上南消息传来,三路夹击更有胜算。

  他勉强将这伙祖坟即将不保的臣子安抚下来,只是还没安稳多会儿,天海又传来一则山体塌方的消息,塌方地点正是某个靠山面水的世家祖坟。要说这是巧合,谁信啊?

  不仅天海这群人不信,吴贤也不信。

  于是,他就被逼着出兵了。

  别看天海一系的影响力因为迁都导致的资源倾斜,以及吴贤的打压小了不少,但他们抱团之后依旧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特别是吴贤跟沈棠干仗这个节骨眼儿。吴贤若能对祖坟危机坐视不管,回头也不要怪他们出人不出力。话没说的这么难听,意思都是一个意思,吴贤的脸色刷得一下比锅底灰还黑。

  似乎没想到多年老臣会让他如此难堪。

  殊不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天海一系的怨气更不是一日积累的。

  他们在高国的处境像极了当年的秦礼一系,为了牵制天海一系的人,吴贤提拔重用新贵。这些新贵没少给他们使绊子,一次两次还能忍,次数多了,摩擦矛盾自然升级。

  从高国定都到如今,积怨颇深。

  见吴贤对他们祖坟一事还无动于衷,说不心寒是不可能的,情急之下就说了重话。

  哪怕理智归拢后意识到自己说了大逆不道的话,心虚又恐惧,但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吴贤眸色阴沉看着他们,最终还是松口出兵,却无人能松口气。

  “乌合之众。”

  营帐内,不起眼的文士发出冷嘲。

第1071章 万人坑

  这四个字威力犹如一滴水掉进热油锅。

  与之不同的是,后者是滚烫油花四散飞溅,前者是瞬间落针可闻!这种安静只是维持了极短时间,便有暴脾气挺身而出:“国师这话是什么意思?嘲讽吾等乌合之众?”

  说话间隐含几分威胁。

  他也知道这个国师邪门又实力高强,但不意味着对方可以贴脸嘲讽,将他们的尊严踩在脚下折辱。若是今日闷不吭声,忍了这句“乌合之众”的羞辱,还有何颜面立足?

  被称之为国师的男人不惧反笑。

  “尔等连‘乌合之众’是什么意思都不懂?还需要老夫亲自给你们解释?”男人发色银白,声音苍老如八十老叟,却生了张极其年轻的脸,仅从外貌判断不过二十五六。

  此话一出进一步激发对方的怒气。

  “老、老匹夫欺人太甚!”

  他气得说话都哆嗦了。

  在怒气促使下,他刷得拔出了佩剑,剑锋直指国师,铁青着脸大喝道:“不管你是什么人,今日之辱唯鲜血能洗清。你敢不敢?”

  说完环顾四下,视线扫过吴贤。

  见自己和家族忠心耿耿效忠多年的主上,此刻只是旁观,丝毫没有阻拦或者安抚的意思,一颗心瞬间沉底,如坠冰窖,哇凉哇凉。

  他蓦地共情了当年的赵奉和秦礼。

  想来他们那日也是这般寒心。

  他压抑着忿火,再问:“敢不敢?”

  吴贤这时才喝断这场闹剧,上前一把打落他的剑,却只是警告自己,对国师一句重话也没有。此刻,他脑中似乎有一根弦啪得断了。顾不上吴贤是国主,当面摔了剑鞘。

  他直接拂袖而去。

  其他人面面相觑之下,也接连告退。

  他们对吴贤的不满也达到顶峰,但还不能跟人直接撕破脸,毕竟他们还指望吴贤派兵将天海打回来,拯救岌岌可危的祖坟。有出头鸟替他们表明了立场,也算达成目的。

  至于矛盾这么大,为何不干脆降了康国?

  “没想到吴昭德如此教人寒心……”

  “倒不如降了沈幼梨!”

  赵奉总不能还好意思动他们祖坟。

  有人冷不丁说了这句话,却无人附和。

  “降沈幼梨?怎么降?且不说赵奉和秦礼与我等有仇,人家会不会信,即便他们不计前嫌,吾等就能舍王都亲眷和宗族亲人?以吴昭德如今的心胸气量,吾等前脚降了,他后脚就敢将人屠了杀鸡儆猴!”这也是牵制他们的一大原因,谁身后没有一大家子?

  若他们都是沈幼梨帐下那些光棍汉,一堆人凑不出一对爹娘,他们也能干脆利落,说走就走。偏偏他们不是,不仅不是孤孑一身,作为家中顶梁柱还要顾及家人的处境。

  当年的秦礼和赵奉不也因为老弱妇孺才一忍再忍?将人全部安顿好了才敢摊开说?

  寥寥几句成功打消了他们的念头。

  众人还未商议出结果,一则噩耗传来。

  帐外吵嚷不断,隐约说是谁畏罪自杀了。

  “外头吵吵嚷嚷什么?”

  亲信急忙上前:“家长,大事不好。”

  刚刚与国师起冲突的人死了,服侍的人进去送水才发现鲜血淌一地。几人闻言,匆匆忙赶过去。他们到的时候,不少同僚闻讯赶来,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眼底惊惧与愤怒。

  什么畏罪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