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1506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刚才,他说什么?喊他什么?”

  年纪稍长的青年将罩衫给她披整齐了。

  “喊外祖。”

  崔龙心乱如麻:“但外祖不是早就……”

  她不怀疑崔孝是搞抽象,占自己便宜,毕竟天降外祖也不是不可能。有崔孝在城中当靠山,自己安全更加有保障,她乐见其成。乱世之中,近距离的靠山可比家世靠谱。

  只是——

  不免想到外祖母。

  他,知道外祖母的消息吗?

  其他三人也松了口气。

  是主君外祖,总比是主君新人好得多。

  一夜过去,崔龙派人给崔孝传信。

  她会认真考虑崔孝的提议,只是利益脉络错综复杂,不是一两日就能梳理的。希望崔孝给她点时间,待她整理出账目。这份果决利落的狠劲儿,让崔孝心情阳光好几日。

  【阿姊,这孩子可真像你。】

  不仅样貌相似,脾性也相似。

  一模一样的果决,一样的快刀斩乱麻。

  崔孝一边处理永生教兵马的琐事,一边想着其他事宜,时不时还会发笑,看得友人鸡皮疙瘩都要掉一地,怀疑崔孝被谁下蛊了——没事笑这般瘆人作甚?又不是寥少美。

  “你懂什么?”

  崔孝心情绝佳地摇着刀扇。

  慢悠悠道:“我崔氏,要后继有人了。”

  老友:“……找到你儿子了?”

  崔孝刀扇差点儿掉地上。

  脑中浮现儿子少时唇红齿白以及现在堪比毁容的相貌,扫兴道:“他,他不行。”

  不像自己,也不像阿姊。

  软弱可欺的一团,只能当个富家翁。

  老友:“……”

  跟着崔徽一同赶来的,还有戚国新主被逼孤城、康国四路兵马高歌猛进的消息。

  崔孝利用目前掌握在手中的永生教资源,康国兵马每到一地,他便利用永生教圣子在信徒中的影响力搞事情,借力打力,先让永生教叛军跟本地军阀干仗,康国再趁虚而入。

  要是不奏效,再利用信徒舆论扩散谣言。说是谣言也不准确,西南各国境内确实很缺粮食,打仗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天时了。

  今年战争频发,各地发生天灾无力救援。

  难民越多,加入永生教叛军越多。

  叛军规模越大,各地兵防更加扛不住。

  内忧外患再加康国压境,压力可想而知。

  永生教的影响力可不止在底层,许多世家军阀也是信众,不过这些信众喜欢利用永生教更好牟利。为了能从兵灾之下逃生,不少人干脆倒戈永生教,整个西南基本废了。

  那些不肯倒戈的?

  沈棠现在根本没空处置他们。

  “全部先关着,回头算账。”

  大军争分夺秒攻城。每下一城,稍作整顿就立刻动身。有人从中嗅出了机会:“吾等假意投降,待沈贼率兵过去,咱们联合四方,集结兵力偷袭其后方,断了她生路。”

  行军打仗可不是攻下一城就算完事儿,最要紧的是站稳脚跟,将攻下的城池变成自己的堡垒。进可攻,退可守!光顾着打下来,其他都不管,她前脚走,人家后脚就反。

  一旦深入腹地,很容易被敌人包饺子。

  算盘打得听响亮,直到——

  他们瞧见接管城池的武将,不是崔氏门生,便是受过崔氏恩惠的……他们期待的永生教难民暴乱也没发生,康国兵马每到一地就设下赈灾点,粮食就跟不要钱一样乱撒。

  这手笔,崔氏家大业大也撑不住两日吧?

  崔止:“……”

  真是太高看崔氏了。

  整个西南地区众神会分社的积蓄也撑不住两日,崔氏更别说。粮食从地里长出来要时间的,地不给面子,再有钱也买不到。他以为康国军粮供应很极限,却没想到人家打算靠着赈灾发粮,解决数百万的粮食缺口!

  用粮食直接收买数百万永生教叛军。

  粮食镇压,远比十九等关内侯武力镇压更有效果,后者再强也有不怕死的前赴后继血战到底,但前者不同,谁会跟吃的过不去?

  永生教叛军规模能扩张到数百万,可不就是因为饿到没活路?谁给他们吃的,谁就是他们的神!唯有神才会不图回报给他们吃的。

  更骚的操作来了。

  永生教圣子请命归位。

  “吾受神谕,终身侍奉沈君身侧。”

  公羊永业蹭了顿赈灾粮,浓稠粥水还有些烫嘴,他嘲笑道:“装神弄鬼的把戏。”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吃我的还损我,这就不太体面了。”沈棠一身粗布麻衣的贫民装扮,跟着另一个不起眼的赤脚铃医在粥棚不远处喝粥,除了粥还有两个粗面馒头。

  一个馒头有两个拳头大。

  “哪个上位者不给自己脸上贴金,弄些玄而又玄的神迹?否则怎么哄骗普通人?”沈棠不过是干了前人都会干的事情,“西南这地方,不是湿冷就是湿热,真要人命。”

  她还是喜欢西北。

第1306章 迎王师(中)

  沈棠的回应差点儿将公羊永业整不会了。

  他怎么没发现沈棠脸皮这么厚?

  “你不该咬死说自己承天之命,遵神之谕,降世拯救世人?也不怕老夫哪天喝大,将你这番话传扬出去?”公羊永业嘴上不饶人。

  沈棠都想翻白眼:“说得好像现在有多少人相信一样,私底下蛐蛐我的人还少?”

  一些聪明人已经看出永生教叛乱有她授意成分了,也清楚圣子是沈棠的人,但光知道有个屁用?他们能拿出供应数百万灾民的粮食?沈棠是在秀良心?不,她在秀肌肉!

  她能拿出供应数百万灾民的赈灾粮食,并且承诺在灾民安顿下来、自给自足之前,赈灾会一直持续,那么她就能拿出供应数十万精锐长久作战的本钱。但凡沈棠道德底线别这么高,无耻一些,她完全可以拿出打草谷战术。

  隔三差五找个借口率领大批量武者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闪击各处,破坏他们农耕作业,劫掠民间粮草财物,一年到头来几遍。她拖得起,西南哪个国家有底蕴跟?

  这次赈灾,安抚灾民是第一层。

  震慑攻下的占区,使其安分是第二层。

  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第三层。

  沈棠不用派人去盯着,她都知道有多少人背后骂自己。她也无所谓,骂就骂吧,反正这些人真正见了她,该折腰俯首还是要折腰俯首,嘴上还得恭恭敬敬称呼一声明公。

  心里不爽、仇恨、敌视?

  全都得憋着。

  他们爽不爽的不知道,但沈棠是真的爽到了:“说起来,侯爷怎么会跑来这里?”

  沈棠是公羊永业见过最礼貌的主君。

  先不管立场,这声侯爷听得他非常顺耳。

  “不是你授意崔止找老夫?”公羊永业不顾烫嘴,一口气炫完一碗热粥。粥水见底,木碗底部也不见异物,发下来的馒头不仅分量充足还无异味,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别说施粥赈灾,许多人家平日都吃不了这么好,也看得出康国在这方面的用心。转念一想也是,康国主君自己都时不时闪现各地粥棚蹭吃蹭喝,底下人也不是各个都认识这张脸,要是被她喝到掺了沙石的劣质粥水,不说三族了,全家消消乐都是板上钉钉。

  有这么一个喜欢视察工作的主上……

  康国王庭臣工压力挺大。

  公羊永业一边啃着馒头,一边一心二用——幸好天气凉,要是夏日时分,怕是施粥速度还赶不上粥水馒头馊臭速度,万一被身边这位吃了……那可真是最冤枉的死法了。

  沈棠将木碗放回粥棚。

  “什么叫我让崔止找你?别冤枉人。”

  随着自己人的成长与罗杀等人的加入,沈棠这边的顶尖战力已经不算很缺,要是实在不行,她还能道德绑架魏城叔侄,不一定非得将公羊永业拉进来。她底线很低,公羊永业不帮敌对就行,其余时候爱跑哪儿跑哪儿。

  公羊永业也猜到是崔止自己的打算。

  “啧,世家大族族长手忙脚乱自救的模样,倒是头一次看到。”这番刻薄的话要是让崔止听到了,人家估计要破防,“崔氏此番暴露诸多底蕴,是怕你没有容人雅量?”

  康国占区太大,不得不面对人手不足的窘境,崔氏此番援手示好有讨好成分,但力度拿捏不到位,就给人威逼的既视感。西南这片地界,未来是沈棠的天下,还是崔氏的后院?这么多人都偏向崔氏阵营,沈幼梨真不忌惮?

  公羊永业一番分析。

  他认为崔止用力过猛了,不得不二次上门请他出来给收拾烂摊子。真不知道老狐狸一样精明的崔止,怎会突然犯浑?脑子被摘了?

  当然,槽点最大的还是崔止又来请他。

  崔至善忘了上一次是谁临阵跑路吗?

  要不说世家子弟脸皮厚,崔止的脸皮真是堪比城墙拐角,坑他一回,居然还敢上门第二回 ?公羊永业原先不想搭理,最后还是来了。

  希望崔止别震惊老人家第二次。

  沈棠道:“这倒没有。”

  崔氏估计是西南地区势力最稳的一家。

  崔止的老婆是崔徽,老泰山是崔孝,次子崔麋早就投资化身乌有,要不是苗讷提前跑路了,崔氏未来宗妇也会是沈棠心腹阵营……

  就说这阵容,想上吊找死都挺难的。

  将公羊永业扒拉出来,估计是崔止的人脉真要用完了却还是缺人,沈棠表示理解。

  公羊永业:“……”

  沈棠不担心崔止,倒是好奇崔止这次是用什么人情将公羊永业扒拉出来。不是说实力到了他这种境界,很难请人出山吗?为什么崔止能逮人薅两次羊毛,而沈棠贵为一国之主却很难打动隐者相助?有什么是崔止能给,而自己给不起的?她生出莫名其妙的好胜欲。

  对于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