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油爆香菇
询问沈棠近况、土匪练兵进度。
这是五郎第一次独立练兵,褚曜还是有些担心的,也怕她被琐碎细节闹得心烦头疼,处理不来。毕竟是杀人不眨眼、作恶多端的土匪,让他们令行禁止可不易。
沈棠是谁啊?
洋洋洒洒回应千余字。
这些土匪短短几日已经脱胎换骨!
若非褚曜有准备,多半会被那只越来越肥的青鸟砸头,顾池与共叔武一道回来,凑巧看到这一幕。忍俊不禁地道:“沈郎这只青鸟,噗,可真是‘劳苦功高’啊……”
褚曜听出他话中的揶揄。
并未搭话,只是问:“巡察如何?”
沈棠本来准备让顾池跟着自己,但转念一想,这些老弱妇孺的安全更重要。
他们若被河尹附近其他土匪或者河尹本土豪强发现踪迹,恐会招来杀身之祸。
顾池能听人心声,窥听范围不小,留下来能当个行走的“人形警报器”,示警敌人下落。他又一脸痨病相,每日有条件熬药就喝药,不能熬药就吃药丸子。
一番衡量还是留守最好。
顾池回答:“一切正常,只是半路收留的几个难民,有些其他小心思,得防备。”
沈棠一路走一路捡。
这世上不是所有人都有良心的。
有些人记恩,有些人只会记仇。
哪怕每日分下去的粮食都有定额,也会惹来不满——例如明明还有那么多粮食却不让他们吃饱;明明自己比另一人胖、胃口大,还比隔壁行将就木的老婆子年轻力壮,他们分到的粮食却是一样多,不公平、不合理……因此冒出了小心思,啧啧。
褚曜道:“派人盯着就行。”
若不识好歹,兴许就得“发生意外”。
顾池点头:“主公回信怎么说?”
一听顾池问这话,褚曜有些意外惊喜地道:“主公练兵有方,短短几日已有进展。”
顾池闻讯凑过来伸脖子,忽略其他废话,只看褚曜标红的重点,略微诧异。
“当真?”
仅仅六日便有如此成果?
这时候,祈善的青鸟也来了。
一对比练兵进度,沈棠明显快了一大截——赵奉和祈善练兵都是最传统的路线,哪怕面对土匪手段比以往激烈激进一些,但整体风格还是非常正统保守的。
当下进度其实并不算慢。
所以,问题来了。
自家五郎/沈郎怎么做到的?
莫非她真是个练兵奇才?
估计也只有这一理由能解释了。
褚曜二人并未在此上纠结太久。
联络康时和杨都尉,问他们“钓鱼执法”如何了——河尹附近的土匪窝点极多,有些还是当地豪强扶持的,这些土匪窝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位置更加隐秘,堪称“狡兔三窟”,跟泥鳅一样滑不留手,极其难抓。
不过家底也丰厚,肥得流油。
抓他们不亏!还有得赚!
抓一个赛三个。
康时几人的任务就是他们。
多搞几个,猥琐发育。
待任书下来便能正式搞河尹豪强。
有钱有粮,其他才能提上日程。
褚曜看着振翅飞向天际的青鸟,暗叹一声“任重道远”,但好歹迈出第一步了。
第274章 大肥羊
正值寒冬,冷风刺骨,山道。
远远能看见一支十来人的商队。
“咳咳咳——”
马车内传来阵阵咳嗽声。
“杨公,药熬好了。”
青年一手端着碗黑乎乎、冒着热气的药汁,一手掀开厚重挡风的车帘。他口中的杨公接过药汁,小心翼翼吹两口。药汁仍旧烫嘴,杨公只得捧在手心暖一暖僵硬的手。
车轱辘坏了,只得在此停留。
杨公小声问道:“可有情况?”
青年坐下扯来一张毛毡盖着腿。
略带喜色地道:“被盯上了。”
杨公挑眉:“哼,一群小贼。”
尽管不复当年之勇,但杨公也是亲手宰杀过数百悍匪的狠人,说话间也带着一股子凶狼般的嗜血狠意。据他们打听,附近这群盗匪无异于是披着一张人皮的恶鬼。
一般的土匪只求财不害命,交出财产就能保住小命,专挑有钱的肥羊商贾下手,普通人鸟都不鸟一眼,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盗亦有道”。但盯着他们的这一窝不同。
年纪都不大,二十上下,但行事极其残忍毒辣,仗着手中有武器、人也多,残害往来商贾,少有活口能从他们手中逃生。
普通百姓碰到也会死于非命,他们不仅图钱财,更享受残杀乃至【虐】杀时的快感,最后将不成人形的尸体丢到山道!
青年他们会知道这么清楚,因为有个当地百姓侥幸逃生。只是人虽然逃出来了,但双手双脚伤口溃脓发烂,浑身上下几乎没一块完好人皮,回来没撑几天便含恨而亡。
百姓哪里还敢靠近这条路?
青年与杨公听说此事,哂笑连连,带着十几人的商队专程跑这么一趟,结果车轱辘在半道坏了,车队被迫停下。冬日天黑得快,一番思量,便准备原地夜宿一宿。
青年道:“盯上是盯上了,但愿不愿意上钩还不好说,这些小贼倒是谨慎得出奇。”
杨公勾唇嘲讽:“哼,还嫩。”
显然不将这种小贼放眼里,倘若他武力还在,这种不入流的小毛贼,他一人单枪匹马就能杀穿。至于上钩不上钩,杨公就没担心过。这一伙小贼肯定会上钩,迟早的。
药汁稍微凉了点。
秉着长苦不如短苦的原则,杨公闭眼,一口气闷掉,五官苦得皱成一团,忍不住抱怨一句:“季寿,这也太苦了。”
青年笑道:“杨公,良药苦口啊。”
杨公试图嘴硬两句自己身子骨多好,但一想到现状,只得怏怏作罢——以往最冷的时候,他能光着膀子,冰天雪地中舞刀弄枪不带哆嗦,现在少穿一件都打寒颤。
还非常丢人地染了风寒。
杨公裹紧御寒的氅衣,神色失落。
青年便是康时。
康时口中的“杨公”自然就是杨都尉。
二人奉命出来“钓鱼”。
准确来说是康时奉命出来“钓鱼”,杨都尉不甘心被当做老弱妇孺照顾,主动请缨帮忙。他年纪越大越固执,不想欠人情——
虽无人这么说,但杨都尉心里不爽快。
二人首先盯上这一窝土匪。
因为这窝土匪太特殊。
杨都尉丰富的剿匪经验告诉他,真正穷凶极恶的土匪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流窜作案,几乎不可能干这么凶残,还蹲在一个地方不挪窝的。若有,个中必有猫腻!
一来,土匪也害怕惊动郡府,派兵力剿匪,草台班子如何跟郡府正义之师硬碰硬?
二来,即便他们真的头铁不怕郡府派兵剿匪,土匪也要考虑收入问题啊。如果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百姓靠老天爷赏脸吃饭,土匪就是靠往来商贾的钱袋子吃饭。
来一队搞死一队,还是那般血腥残忍的【虐】杀。久而久之,商贾宁愿绕远路也会绕开这条道,保住小命最重要。商贾不来,百姓也吓得避而远之,还能有收入?
土匪没收入还不肯挪窝……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有猫腻啊。
说明这窝土匪背后有金主支持!
用这样残忍手段,还让活口“侥幸”逃出来,极有可能是故意为之,迫使商贾百姓避开这条路。再加上土匪年纪二十上下,全是青壮,种种线索叠加就很耐人寻味。
简而言之——
是一头肥羊!
极有可能还是肥的流油的肥羊。
天色渐暗,车外飘起浓浓食物香。
伪装成商队护卫的狸力端着食案,屈指敲了敲车厢木框,经过允许才掀起车帘,弯腰入内:“康先生、杨公。”
康时道:“多谢。”
这顿飧食很简单,但几张烤得微焦的饼子加上一大碗撒上肉沫的浓稠米粥,此时已是难得的美味。狸力坐在车外,简单用了一顿,连手指沾着的饼沫也不浪费。
康时弯腰从车厢走出来,顺道叮嘱说道:“狸力,你去陪着杨公,我去安排人。”
马车外,那十几号看似普普通通的商贾护卫,其实都是杨都尉帐下武胆武者。
孝城一战,杨都尉帐下属官全部战死,兵卒仅剩四五十人,他们也是精锐中的精锐,基本每个都是武胆武者,实力在二等上造到四等不更之间。杨都尉为孝城力战至最后,不贪生、不怕死,连家眷都顾不上,幸存兵卒心下感激,愿继续跟随。
不过杨都尉实力已废,这些人便被他交给沈棠“暂管”。说是“暂管”,其实跟交给她没区别,帮着带新人,也算有个落脚处,不至于混到“累累若丧家犬”的程度。
至于狸力——
沈棠让他出来“赚军功”的。
上一篇:天灾降临:我靠捡破烂当大佬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