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295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小吏瞄一眼差点儿眼前发黑。

  因为驾驭这辆战车的人不是旁人,正是他此次来的目标人物——河尹郡守、沈君!

  小吏张了张口,完全不知道这俩在干什么,只听到围观庶民激动呐喊“快快快”。

  甚至还有一伙一看就是练家子的私属精锐齐声呐喊,以双掌为鼓,引吭高歌!

  论驾驶战车的技术,明显是那个壮汉更加老练熟悉,单手也不见慌乱。

  反倒是那位沈君有些手忙脚乱。

  战车狂飙,烟尘飞扬。

  梆!梆!梆!梆!

  小吏脸上似乎冒出来好几个问号。

  “发、发生什么事了?”目送两辆战车冲着大道尽头狂飙而去,激动的庶民情绪终于稍稍稳定,小吏趁机问出内心疑惑。

  其实吧,这些庶民也不知道。

  原先是被共叔武和赵奉二人干架动静吸引来的,之后看到那么多阳气充裕的青壮,便留下来唠嗑饱眼福。看着看着,其中一人(赵奉)倏忽踏步上前,开辟出一条大道。

  那个灰扑扑的少年与另一人(共叔武)各驾一车。二人一开始还好好的,只是另一人(共叔武)驾车技术太好,灰扑扑少年远远不敌。几趟下来,少年技术突飞猛进。

  罕见超越了另一人(共叔武)。

  武胆武者都是喜欢比较的。

  沈棠一个初学者驾车比自己还快,这就不科学,于是二人渐渐搞出了火气!

  奈何这不是共叔武的长项——要知道战车这玩意儿对战场地势有要求,机动性、灵活性、切割敌军阵型的效果与冲击力都不如骑兵,也导致战场这种战车身影越来越少,共叔武在这上面下的功夫远没有马战骑术多——但被一个初学者超越也很离谱啊!

  共叔武有心一较高低。

  却被飞速上手的沈棠按在地上摩擦。

  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

  赵奉都看不下去了。

  共叔武真是给他们武胆武者丢人,驾驭战车还比不过一个十二岁的文心文士!

  丢人,真是太丢人了!

  赵奉在场下看出了火气,亲自上战车跟沈棠比赛,结果自然是将沈棠甩得老远。

  但赵奉也看得出来,沈棠武学天赋惊人。他施展的一些御车技巧,沈棠一学就会。

  学会之后还能融会贯通。

  赵奉也被激出了气血。

  二人你追我赶,争持不下。

  战车被飙得飞起,干活中途休息的兵卒也过来凑热闹,主动为自家将军助威。

  慢慢就演变成这样了_(:з)∠)_

  小吏听完整个过程,一时哑然无声。

  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大老远还能听到赵奉朗声大笑声,在车轱辘与坑洼地面亲密接触的响声之下,他冲着沈棠大喊:“老夫许久没这么畅快过了。”

  缰绳收紧,战马嘶鸣停下。

  沈棠跳下战车感觉自己双腿还有些抖,一手扶着被颠簸不轻的老腰,一手撑着战车蹙眉:“回头一定要将这路修得平整!车轱辘上下颠簸,五脏六腑都要颠出来了。”

  她个头不大,体重也轻,再怎么稳定核心,看起来也不如赵奉驾车那么四平八稳。

  回程看到这么多围观庶民。

  心生一计。

  当即让康时去写个招工告示。

  拆房子、搬运乱石碎块,甚至连木夯打地基,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重体力活可以交给武胆武者去干,加快工程进度,但搭建环节就不行了,还是需要庶民参与。

  浮姑不大,沈棠一夜间连挑浮姑七家(堂口),抄家抄来的资本不少,施展晏子赈济饥民的振兴方针(以工代赈)够了。

  征调城中庶民、城外饥民和流民,用足够的钱粮换取他们的劳动力,既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还能让他们手中有多余钱粮过冬或者买卖,也能最大限度维护治安。

  要知道走投无路的饥民多了,他们聚在一起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诸如哄抢、杀人、劫掠……

  甚至演变成新的土匪。

  沈棠可不想来年再花心思去剿匪,还不如一开始就扼杀他们落草为寇的苗头。

  穷山恶水出刁民。

  河尹更是外界有名的恶人窝。

  但天底下的庶民大多一样——他们并不贪心,吃饱、穿暖、有屋子遮风避雨就很满足。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打击接踵而至。

  谁能轻易看开?

  能看开的,那已经不是普通庶民了。

  沈棠来河尹之前,对河尹的印象并不好,在及格线以下,但真正接触了这里的人才发现,其实他们跟天底下其他人都一样。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想让河尹百姓“弃恶从善”,不需要教给他们多少大道理,甚至不用给他们洗脑,只需要让他们吃饱穿暖,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道德水准自然而然就会提高。

  康时闻言照做。

  先前高台审判各家地头蛇,沈棠便试着招工,也顺利招上来一批人,但数量远不如预期。这次再招工,陆续又有庶民上前报名。沈棠便让康时多写几份,张贴各处。

  沈棠又拉了一批建筑垃圾。

  累得浑身冒热汗。

  “阵前干仗都没这么喘的。”

  沈棠脸上灰尘被淌下来的汗水打成一缕一缕的印记,再加上她时不时用脏袖子擦,脸蛋脏得与平日判若两人。康时稍微凑近,还能嗅到她身上略微发酸的汗臭味。

  不重,但对于五感比常人敏锐的文心文士来说,着实是一个不小的折磨。

  康时:“……”

  希望他那位祈善表弟看了别失态。

  这时候,眼熟的小吏小跑上前。

  “见过沈君。”

  沈棠起身胡乱擦了擦手。

  “治所收拾好了?”

  小吏邀功道:“沈君那些都挖出来了。”

  “……我的挖出来了?那其他人的呢?”

  小吏回答:“还在挖呢。”

  甚至因为埋得太深,有俩上了年纪的老官吏准备提前下班回家,明天过来继续点卯上班也一样。他们可以早退迟到,因为他们的事情不要紧,但沈君不行啊!

  一切先紧着沈君的!

  沈棠:“……”

  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开始吐槽。

  她甚至怀疑这些老官吏是故意的。

  只是她没有证据。

  沈棠想抱怨,但一想到自家四个文心文士忙的内容,那点儿苗头立时熄火。

  她在内心撇了撇嘴。

  顾池带着人出门丈量记录土地去了,褚曜忙着安顿沈棠从四宝郡带回来的难民,顺便坐镇西南监工,祈善忙得不见人影。至于康时,他重新登记户籍才刚忙了个头。

  回去路上,沈棠跟康时专挑小道。

  这也是为了更加清晰直观了解浮姑城底层庶民的生活,了解他们当下最缺什么、最需要什么,才能对症下药。

  见得越多,沈棠心下越沉。

  尽管七家地头蛇被一锅端,但遗留在外的“漏网之鱼”还有几条,庶民的生活也没有获得肉眼可见的改善。看着一张张穷苦麻木的脸,她在内心宽慰自己慢慢来。

  这一情绪也被跟在身后的康时捕捉。

  “主公已经做得很好了。”跟先前死寂沉沉相比,现在的浮姑可算有了丝丝生机。

  这就好比一棵枯萎多年的老树——

  在这年春风到来之际,光秃秃的枝头萌发出点点新翠。尽管这点翠色还不显眼,但可以预见许久之后,必将翠满枝头。

  那一日,便是涅槃重生之时。

  沈棠叹气:“我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是身处这种环境,不可避免生出消极情绪。季寿,我突然想到一个点子。”

  她眸光遽然亮了起来。

  康时遂问:“什么点子?”

  沈棠猛然转身,双手负背倒着走,一边走一边道:“还有一个来月不就要过年了吗?我在想要不要办一个活动给冬日添点喜气,不仅手底下的兵卒能参与,最好让浮姑城的百姓也能参与进来,人多了才热闹嘛。”

  新年是一年结束,也是一年开始。

  康时略微一想,猜测:“是集会?”

  或者灯会之类的活动?

  这些倒是可以。

  说起这,还得派人去鼓励浮姑内的商贾或者其他庶民,去外地进一些年货回来。浮姑太穷了,物品匮乏,真是要什么没什么。

  康时在内心默默将这件小事记下来。

  沈棠摇头,马尾左右乱甩。

  “办集会是可以,但效果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