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 第172章

作者:小胖柑 标签: 豪门世家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吴志海夹起一筷子干炒牛河,河粉入口,最先触碰到舌尖的是其表面那微微的焦脆感,随后河粉本身的爽滑劲道便在齿间蔓延开来,软糯却不失韧性。咀嚼之际,咸香中还带着些许回甘,醇厚悠长。

  他自认为爆炒的本事已经到家了,可跟这位阿邦大师傅的手艺相比,却还是自叹弗如。难怪那天直播里,那道桂花炒鱼肚会让嘉宾们惊叹不已。

  “香,太香了!”范秀琴吃着吃着,突然转头说道,“我说哥哥,我能跟阿邦学吗?”

  “可以啊!咱们和他一起当班的时候,你向他请教就行。阿邦很乐意教人。”

  范秀琴歪着头想了一下,又说:“哥,我是说我跟着阿邦倒班学,这样可以吗?”

  陆培德停下手中的筷子,佯装嗔怪道:“你嫌弃我?”

  “没有,我大翻勺都会,我拉面比你拉得还细呢。”她伸手挠挠头,解释道,“我觉得,咱俩倒班碰上了,我跟你学。但长期学的话,我还得跟着像阿邦这样的大师傅。”

  “所以,你可千万别老说我二叔嫌弃你,成天让你去相亲。就你这张小嘴,能把他气死。”

  “哥……”范秀琴轻声唤着陆培德。

  “把你让给阿邦,我不是少了一份收入?你可是很快就会出师的。”陆培德半开玩笑地说。

  范秀琴垮着她那圆嘟嘟的脸蛋,模样十分可爱。陆培德见状,笑着说:“本来我就头疼怎么管住你!这样也好,让阿邦去头疼。等他们午市结束,我去找阿邦说。”

  “谢谢哥哥!”

  “少一份收入是什么意思?”吴志海疑惑地问道。

  陆培德便向他大致解释了一下宝华楼后厨师傅带徒弟的规则。带徒弟竟然还有钱拿?而且徒弟做得越好,师傅拿的钱越多,徒弟够多的话,光靠徒弟就能有不错的收入。这些都是吴志海从未听过的,可细想之下又觉得很有道理。

  “你进来干两天就知道了。宁宁把你分配给阿星,说明她很重视你,阿星和阿邦都是她从福运楼带过来的人。”

  吃过饭,陆培德带着他们去购置了日常用品,随后送他们回了宿舍。之后,陆培德自己先去了趟店里,跟何运邦说好,把师妹交给他带。

  后厨的人也是刚刚才知道新来的这个姑娘有多厉害,居然当场做起了俯卧撑,还是单手的。

  “他们家几代人都在北京天桥卖艺,练的还是横练的硬气功。小丫头从小跟着练,力气大着呢。她肯学,我二叔思想守旧,觉得姑娘家,把面食做到家了,有口饭吃就行,真不用那么累。她可不乐意,就跑出来了。跟我太熟了,我骂她,她也未必会听。阿邦你带着她,我放心。”陆培德跟何运邦说道。

  “我没带过女徒弟。”何运邦坦言道。

  “你带带就知道了,除了可能担心骂不过她、打不过她之外,没别的毛病。”陆培德坐到何运邦身边,拉着他说,“哥。”

  何运邦看着他,点头道:“让她来吧!”

  “谢了!”

  陆培德把师妹安排妥当后,便坐地铁去中环。自从地铁开通,出行方便多了。中环的宁宴陆府正在装修,岳宁约了他下午一起去看看。

  浅水湾的宁宴是接手辉煌的盘,装修风格延续辉煌的,内部改动不大。而中环的这家店,岳宁花了很多心思。考虑到这家定位为北派粤菜,她想要装成上辈子宁宴北京店的风格。岳宁希望以中式简约的几何线条为主,有恰到好处的留白,采光通透,除了天水碧、烟灰等柔美的颜色,还要加入辰砂、丹朱那样热烈的色泽。

  在这个年代,要么是西式的现代室内设计师,要么是传统的木匠,擅长做庙宇祠堂之类传统繁复工程。既要现代摩登,又要有中式元素,还要简约,这简直是在为难设计师和工匠。设计方案确定后,还得不断沟通。等这家装修公司积累了经验,以后就好办了。

  苏菲、岳宁和陆培德正跟装修公司老板商量细节。陆培德认真地听着岳宁的沟通方式,岳宁跟他说,以后内地开店,他会被派回去,到时候他就是开疆拓土的人。

  陆培德望着窗外,这家店位置极佳,透过大玻璃可以看到维港。这一切真的如同做梦一般,自己一个从北京过来,差点连饭都吃不上的小子,如今突然就要成为一家高级餐厅的总厨。他不禁暗自思忖,自己真的能做好吗?

  “文琪,你怎么来了?”苏菲看见沈文琪探头探脑地进来,开口问道。

  “苏菲姐、岳小姐,正好你们都在呢!”沈文琪跨过电线跑了过来,“我打电话到苏菲姐办公室,李小姐说你们在这里,我就过来了。”

  “什么事?”苏菲问道。

  沈文琪说:“卢卡斯回到法国后,在采访中用惊艳来形容咱们的比赛,并且和有厨神之称的奥利弗一起看了咱们的节目。里昂下个月初有个烹饪交流活动,他们想邀请您去参加。”

  “宁宁没空,最近几周她都要考试,你们都知道。”苏菲跟沈文琪说。

  沈文琪点头:“知道的,是蔡先生让我来问问。他认为机会难得。而且这次他们也打算制作节目。”

  法餐能有如今的地位,除了法餐本身丰富多样,也跟现代法餐特别擅长营销有关,尤其是对厨师的营销。

  了解法餐的历史就会知道,就在二三十年前,厨师只能在后厨挥汗如雨,米其林这个评价体系,也只针对餐厅进行评价。

  直到近些年,由厨皇博古斯等法国厨师引领了厨师走向人前的风潮。整个过程堪称令人拍案叫绝的营销,

  所以说法餐是最懂营销的餐饮。

  法国人又有种迷之自信,认为法语是最优美的语言,法国礼仪是最优雅的礼仪,当然也觉得法餐是世界上最好的。他们能给出这样的机会,那绝对是超级给面子了。

  在餐饮界,得到法国人的认可,对餐厅知名度的提升有着莫大的好处。就像上辈子,米其林给个评价,就能让餐厅身价倍增。

  岳宁当机立断:“沈小姐,我们去电视台谈。”

  “我先走了。”岳宁说道。

  岳宁跟沈文琪一起前往HTV。两人直接去了蔡致远的办公室,蔡致远把翻译整理的资料全部拿给她看。

  “我知道你最近要把时间放在考试上,去一趟法国一来一回要十来天。而且是去交流,你还要准备菜品,两边兼顾你能行吗?”蔡致远问道。

  蔡致远当然希望能抓住这个机会,这不仅意味着他们电视台又有了高收视的契机,从内心来讲,他也希望中餐能让更多老外认识,打破中餐低档的偏见。

  岳宁看完时间安排,发现时间刚好在她最后一门考试之前。最后一门是会计学,她下周连考两科,下下周一科之后,还要间隔两周才考这一门。她放下翻译的文件,肯定地说:“可以!”

  “真行?”

  岳宁点头:“当然。”

  有了岳宁这句话,蔡致远立马让亨通旗下的报纸、电视台、电台进行宣传,称岳宁受法国厨师卢卡斯的邀请,即将前往法国交流。

  这一年来,师奶们从一开始看乔君贤顺带看岳宁,到现在反了过来,看岳宁顺带看乔君贤。毕竟乔君贤代言电饭煲、电风扇跟她们有些距离,岳宁却是天天出现在电视上,还是做菜节目,热度超级高。

  如今宁宁出息了,要去法国,大家都感到与有荣焉。岳宁热度正高,又是受到法国米其林三星大厨的邀请,新闻一下子火爆起来。

  上次台湾和日本直播德祥大饭店的宴席,效果不怎么样,但是背后的故事却让人津津乐道。

  尤其是一开始陈德祥还批评岳宁,后来没想到他们那边灰头土脸,岳宁这边却大获成功。

  这个年代,台湾和港城演艺圈交流十分频繁,这条新闻也传到了台湾。看到这么一条新闻,德祥大饭店后厨的人怎么会不议论。

  “这个岳宁才十九岁,厨艺怎么就这么高?能让法国大厨邀请去参加交流。里昂啊!那可是每个厨子心目中的圣地吧?”

  “这个年纪,不都是做学徒的年纪吗?能够上灶台已经很了不起了。”

  陈锦莹淡淡地说:“那不就证明人家是有真材实料,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厨师吗?”

  “是哦!老板当时还说人家不懂。”

  “别废话,快干活。”陈锦莹催促道。

  这个厨师抬头,看见陈德祥阴沉着脸站在门口,便做了个鬼脸,继续干活。

  办公室里的一个接线小妹过来:“五小姐,星光百货来电话,说一定要找您。”

  星光百货?陈锦莹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已经好些日子没逛百货公司了。

  陈锦莹从她爸身边走过,心里还在琢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拿起电话接听,对方说道:“陈锦莹小姐。”

  “是。”

  “您上次要的那个烟斗已经帮您从港城调到货了,您今天下午有空的话,来我们岳小姐这里取一下,我们吴先生为您千方百计才调到的货。”

  听到“港城”“岳小姐”和“吴先生”这几个称呼,她立马反应过来,说:“我午市结束立马过来。”

  “那就约两点半,可以吗?”对方问道。

  “当然,当然!”陈锦莹说道。

  对方给了她一个办公室地址,陈锦莹挂了电话。

第202章 陈德祥的好主意

  午市结束,陈锦莹脱掉厨师服,骑上机车来到星光百货。她拿着写有地址的纸询问里面的职员,职员疑惑地说:“那是我们总经理办公室。”

  总经理办公室?不管了。陈锦莹上到三楼办公区域,朝着那间办公室走去。一个穿着职业装的小姐迎面走来:“陈小姐,您跟我来。”

  这位小姐把她带进一间会客室,还帮她拨通了电话,然后拉上门离开了。

  陈锦莹拿起话筒,话筒那头传来吴志海兴奋的声音:“师傅,我是阿志。”

  “阿志,你怎么样?”陈锦莹问道。

  “我跟宁宁说了,我要给您发个电报。宁宁怕电报短短几个字说不清楚,她安排我打这个电话。星光百货有新加坡鸿安集团的股份……”吴志海在电话那头跟陈锦莹讲述自己到港城后的经历。

  徒弟说着在港城的种种,可这才去了几天就亲昵地叫人家“宁宁”了?

  “岳小姐安排你跟马大厨学手艺?”

  “是啊!阿星人很好,我已经学了好几道粤菜了。不仅是阿星,其他同事也都很好。”吴志海兴奋地说着宝华楼的情况。

  台北发展得虽说不错,但比起港城还是差了许多。不过,一个厨子在港城能拿那么高的薪水,她着实不敢想象。而且岳宁让厨子上榜、出名,她难道真不怕厨子会离开吗?哦!原来她让厨子拿股份。

  吴志海介绍完宝华楼,说:“宁宁的意思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说得再好也不能替代您自己的判断。还是得您亲自来看看。她跟我商量,让我写信给以前的同事,让同事在德祥的后厨说说这里的情况,您趁机跟老板说,您想利用我在宁宴偷师,说来港城跟我聊聊。这样您可以顺利来港城,了解宝华楼的情况,再决定是否加入宝华楼。要是您想留下,那就留下;不想留下,回德祥,也不会跟老板产生嫌隙。”

  陈锦莹一心想离开德祥,根本没想过退路。没想到岳宁这个素未谋面的人,还为她留了一条后路。

  “帮我谢谢岳小姐。”

  “师傅,您来了以后也叫她‘宁宁’,整个宝华楼都这么叫,甚至港城好多人都这么称呼她。”吴志海笑着说。

  陈锦莹笑了笑,不过对一个从未见过面的人,用这么亲近的称呼,她一时还叫不出口,嘴上应道:“好的。”

  “哦,对了!师傅,别忘记买烟斗。我是用这个借口把您叫过来的。”

  她爸的生日确实快到了,去年她在烟斗和茶具之间选了茶具,今年买烟斗倒是正合适。她笑着挂断电话,走出会客室的门,跟那位小姐道别。

  那位小姐给了她一张名片,让她留了一个电话,说如果港城有消息或者她想跟港城联系,都可以来这里。

  陈锦莹下楼,去柜台挑了一个烟斗。算是给她爸买的最后一个生日礼物吧!

  刚回到饭店,前台小妹看见她就说:“五小姐,老板在问您去哪里了?”

  自从她爸让她赶走吴志海,似乎心里很不踏实,一直在试探她的口风,不太相信她能如此平静。

  她微微叹了口气,走到她爸的办公室门口,门开着,她爸、陈锦龙正在和一个朋友,就是她爸说的那种道上的朋友抽烟喝茶。

  她叫了一声:“泰叔,好难得。”

  “五姐,您去哪儿了?”陈锦龙走了出来。

  陈锦莹笑着看了他一眼,提起手里的礼袋,说:“你啊!你还记得爸爸的生日吗?也就玉莲记得吧?”

  陈锦龙一下子尴尬起来,坐着的泰叔哈哈大笑说:“德祥,还是女儿贴心啊!”

  陈德祥像是松了一口气,笑着说:“也不是,锦莹是几个孩子里最贴心的,也最像我。”

  陈锦莹在她爸身边坐下,拿出礼盒递给她爸,陈德祥看见这个烟斗,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

  “泰叔好久没来了。”陈锦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