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 第18章

作者:小胖柑 标签: 豪门世家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司机师傅带着他们走到车边,岳宁先上车坐在后排,乔君贤第二个上来,也往后面走,在她旁边坐下。

  岳宝华见乔君贤坐在孙女边上,只能在前面一排坐下,陈主任跟岳宝华坐在一起。

  “岳宁,昨晚回来后,我给我爸爸打了电话,跟他商量了开收音机或者电风扇厂的想法,你知道他怎么说吗?”乔君贤兴致勃勃地跟她说。

  这个乔君贤行动力可真强,昨天下午提的想法,晚上就问长辈了?她问道:“乔先生怎么说的?”

  “他说,越快越好。”乔君贤笑得很开心。

  岳宁当然知道海外尤其是北美市场有这么一个好机会。上辈子,港城有位富豪就是在这个年代用五十万港币起家,做电风扇出口到北美,赚得第一桶金。

  不过她这个西北的牧羊女,哪能轻易说出还有出口海外这条路呢?

  她问道:“是吗?”

  “对。现在美国经济滞涨,宽松政策无效,甚至出现了高达10%的通胀,通胀导致财富缩水,家庭会节省开支。我爸爸说,今年港城生产的电风扇出口量增加得很快。”

  “哇,乔先生还会关注这些吗?”岳宁有些意外。她从爷爷那里知道,乔君贤的父亲如今执掌乔家的船运事业。但按照岳宁上辈子的经验,电风扇这样一个细分行业,不至于让这样一个大老板注意到吧?

  “我爸爸会认真阅读报告,就连我大舅舅都会跟他探讨出口风向,以此来预测港城未来百货流行趋势。”

  陈主任转过头来说:“乔先生的大舅舅是鸿安酒店和商超的叶老板。”

  “哦!这样啊?”岳宁点了点头。

  “陈主任,回北京后,麻烦您帮我问一下,怎么跟蛇口工业区的人联系。”

  “好,我回去马上问。”

  才说了几句话,机场就到了?不是刚出了城门口吗?感觉还在市区呢。

  岳宁下车,看到了比上辈子县城客运站还小的机场。小机场有小机场的好处,上辈子公务机起降的都是一些小型的通用机场,登机速度非常快。

  “走了,去北京。”陈主任对岳宁说,“请你吃烤鸭。”

  “好呀!我还要吃卤煮和爆肚儿。”岳宁兴奋地跑到陈主任身边。

  “都吃,都吃!”

  机场确实很小,但是登机速度实在不敢恭维。他们提前了一个小时三刻钟到达,等办完这些手续,离登机也就只剩十几分钟了。

  没有廊桥,也不用摆渡车,直接走到飞机舷梯口。眼前的飞机比她上辈子的私人飞机大不了多少。

  “小心。”

  岳宁听见乔君贤提醒她,低下头走进客舱。

  岳宁这回和爷爷坐一排,爷爷教她系安全带,又跟她说:“宁宁,等下飞机起飞,如果不舒服,可以张开嘴……”

  爷爷给她演示如何缓解不适,岳宁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上辈子她全球开店,满世界跑,怎么会……

  飞机起飞了,耳朵好疼啊!噪音好大,说话都听不清。不对,胸口很闷,她好像晕机了?她忍着,不能丢了上辈子的脸……不行了不行了……还是吐了。

  岳宝华心疼地拍着她的背:“没事的,没事的,等下到了就好了。”

  熬过飞机降落时的难受,终于飞机落地了。

  岳宁脚步有些不稳,脸色惨白,扒着扶手下了舷梯。

  乔君贤跟在她身后,替她提着包:“你还吃得下烤鸭吗?”

  岳宁深深地吸了一口地面的空气:“乔君贤,难不成晕机和晕车不一样吗?下来了,过会儿就应该好了吧?”

  “这倒也是。”乔君贤点了点头,“缓一缓就好了。”

  岳宁的一声“乔君贤”,提醒了岳宝华。乔君贤可是从小被港城报章杂志追着报道的乔家小少爷,但凡他身边出现个年轻女孩,必然会被挖个底朝天。港城报纸无德,怎么抓眼球怎么报道,对女孩子尤其刻薄,还喜欢无中生有。宁宁又是从大陆过去的,他们家实力与乔家相差甚远,到时候被报章杂志口诛笔伐,这可如何是好?

  岳宁下地走了几步,进了航站楼,整个人感觉舒服多了。

  她说:“我没事了。”

  她看见爷爷的行李出来了,弯腰提起说:“爷爷,行李来了。”

  岳宝华回过神来,点了点头:“哦哦!”

  乔君贤也取到了行李,岳宁从他手里接过提包,四人一起往外走。陈主任笑着说:“小岳又活蹦乱跳了。”

  “现在我吃得下一头牛。”

  陈主任抬腕看了下表:“直接去吃饭?吃烤鸭?”

  “好呀!”

  四人上车,陈主任这回坐副驾驶位,跟开车的李师傅说道:“李师傅,带客人去吃烤鸭。”

  李师傅问道:“陈主任,去吃便宜坊呢,还是全聚德?”

  陈主任转头看向岳宁:“小岳,你知道这两家有什么不同吗?”

  “全聚德的挂炉烤鸭,皮脆的特点更加突出。”

  “哟,丫头,你还真懂这里面的讲究?在吃上,你可真是个行家啊!”陈主任说完,又对李师傅说,“李师傅,去全聚德。”

  “好嘞!”

  “那是,爸爸为了让我了解焖炉和挂炉的区别,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吗?”岳宁问道。

  “怎么做的?”岳宝华很想知道儿子到底是怎么教孙女的。

  “做酸菜的陶罐,你们知道吧?在陶罐里生火,把鸭子挂进去烤,这叫焖炉;把家里灶台的铁锅拿开,将鸭子挂在火塘上烤,这叫挂炉。”岳宁嘴角带着苦涩的笑容,“这是一个父亲在最艰难的时刻,努力教孩子烹饪手艺的无奈之举。”

  听到这话,车内除了汽车行驶在马路上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爸爸跟我说,陶罐散热太快,会导致鸭子外熟里不熟;火塘烤的话汁水流失太多,鸭皮虽脆但肉质变老。他让我有机会一定要去尝尝正宗的北京烤鸭,尤其是挂炉烤鸭,品尝那一口脆皮。他还说广式烧鸭也可以试试这种脆皮的做法。”意识到出来吃饭却让大家情绪低落了,岳宁调整了一下情绪,打了个响指,“烤鸭,我来啦!”

  刚才还吐得脸色惨白,这会儿就眉飞色舞了?

  到了店门口,岳宁抬头看了一眼那块金字招牌。上辈子,这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在市场都在比拼质量、创新和服务的时候,三年内亏损了七个亿。那时的她也不免为其感到遗憾,毕竟儿时那一口脆皮烤鸭带来的惊艳,仍留在她的脑海中。

  为了做出那一口脆皮的味道,她反复试验,推出了那款玻璃皮烧鸭。

  陈主任作为东道主点了菜,一只烤鸭,外加四个菜。

  岳宝华做烧腊,在港城颇有名气。他还真没想过要去研究北京烤鸭的特点并改进广式烧鸭,在他看来,那样做简直是欺师灭祖。

  当然,儿子这么教宁宁是出于无奈,却也体现出儿子懂得变通。

  这个年代,没有厨师推着烤鸭现场片皮,而是服务员端着餐盘上菜。看到盘中那焦糖色、晶莹油润的鸭胸皮,就知道这块金字招牌的含金量。

  服务员介绍道:“这份鸭皮,您可以蘸着白糖吃。”

  岳宁夹起一片鸭皮直接放入口中,岳宝华也跟着夹了一片鸭皮。牙齿咬下,鸭皮断裂,油脂爆出,香气在口中四溢,那酥脆、油润、浓香的味道,实在美妙。

  “太酥太脆了,简直入口即化!真绝了!”

  上菜的服务员听岳宁这么说,脸上露出骄傲的神情:“小同志,你这只鸭子可是由祖孙三代都做鸭子的老师傅烤制的,当然绝啦。您还是得试试蘸着白糖吃。”

  岳宁听从服务员的建议,将鸭皮蘸了白糖后塞进嘴里。服务员看着她问道:“味道怎么样?”

  “酥香、油润和甜蜜交织在一起,非常好吃。”岳宁回答道。

  等服务员走后,岳宁小声说:“我们家也是祖孙三代做鸭子的。爷爷,您说是不是?”

  岳宝华还在品味着鸭皮的味道,乔君贤倒是先笑了出来。岳宁给他包了个卷饼,放在他的盘子里:“大哥,你笑点别这么低,快吃烤鸭。”

  吃过饭后,陈主任把他们送到宾馆,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陈先生,谢谢您!一路辛苦您了。”岳宝华握住陈主任的手说道。

  “哪里的话?有小岳在,这一路特别有意思。”陈主任笑着看向岳宁,“还真有点舍不得呢。”

  岳宁笑嘻嘻地说:“陈主任,等您来港城,我们爷孙俩亲手给您做菜。”

  “我记住啦。小丫头!”

  乔君贤和陈主任握手:“我就不说那些道别的话了,以后我们接触的机会还多着呢。”

  “是,应该很快就会再见面的!”

  和陈主任挥手告别后,三人一起等电梯。岳宁兴奋地和岳宝华讨论着如何推出新菜品。

  “我能插句话吗?”乔君贤打断了他们的讨论。

  祖孙俩这才意识到只顾着自己讨论,冷落了乔君贤。乔君贤虽说要去西北重走乔老板当年的路,但实际上他是陪着岳宝华去接岳宁回来的。

  “二少,不好意思!我们俩聊得太投入了。”

  “华叔,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想站在食客的角度,说说今天吃的烤鸭。”乔君贤拉着行李箱走进电梯,伸手挡住电梯门,等祖孙俩进来后继续说道,“烤鸭确实好吃,但我还是更喜欢华叔做的烧鹅,连皮带肉,还能啃骨头。烧鹅的皮虽然没有烤鸭皮这么脆,但香味浓郁,最主要的是肉质鲜咸。这个鸭胸皮刚开始吃觉得油润,可吃多了就会觉得腻。就像日本和牛、法国鹅肝,第一口觉得很好吃,吃两口就没什么胃口了。带一点肉的鸭皮,如果蘸酱卷饼吃,甜面酱的味道会太浓;但如果不蘸酱,单吃烤鸭肉的话,又觉得淡而无味。”

  乔君贤的这番话,让岳宝华陷入了沉默。刚才岳宁说烤鸭特点的时候,他一直顺着岳宁的思路。可港城的人大多是从外乡来的,且以广府人为主,口味偏向南方,北方的口味到了南方,真的能被接受吗?

  看出爷爷的犹豫,岳宁微微一笑。她上辈子推出的那款玻璃脆皮烧鸭,在各大平台上引发了不少争议。北京烤鸭派、南京烤鸭派和广东烧鸭派的那些美食博主,都骂她做出来的是个四不像。

  他们骂得越凶,却不知道她为了做出这款鸭子,从广东吃到南京,又从南京到巢湖,再从巢湖到北京,一路品尝。在口味上经过无数次的调配,才做出了这款普适性强,又保留了传统风味的烧鸭。

  好不好,销量说了算。他们吵得越厉害,反而给她带来了更多的流量。

  电梯门开了,三人走出电梯。岳宁对爷爷说:“爷爷,原本北京的烤鸭和南京的一样,采用的是焖炉烤制。全聚德开创了挂炉烤法,是因为北京鸭比南京的麻鸭和水鸭更肥,用挂炉烤的话,水分和油脂会流失一部分,使得表皮口感酥脆。我的想法是把这种酥脆的表皮特点引入到烧鸭中,采用北京的烤法,结合广东的腌制方法,这样既不丢掉我们的传统风味,又能有所创新。”

  岳宁拿起钥匙对照了一下房号,就是这间了。她打开门,笑着看向乔君贤:“我炒的洋芋饼饼味道怎么样?”

  乔君贤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听你这么一说,我很期待你做的新菜。”

  “我请你试菜呀?”

  “求之不得。”

  岳宁正准备走进房间,乔君贤问道:“岳宁,来的时候华叔急着找你,我们拉着陈主任一路赶到西北。现在总算有时间可以看看北京了,放下行李后,我们一起出去逛逛?”

  岳宝华心里暗暗一紧,这才几天时间,称呼已经从“岳小姐”变成“岳宁”了?现在还当着他的面约孙女出去?

  “好啊!半个小时之后怎么样?”岳宁想了想,又问岳宝华,“爷爷,您有没有午睡的习惯?要是有的话,您先休息一下,我和乔君贤先去附近逛逛,三点钟回来,然后再和您一起出去?”

  宁宁也直接叫人家名字了?

  原本岳宝华打算打个电话回港城,不想出去了。但现在让他们俩单独出去?岳宝华说道:“我不用休息,我也想去逛逛,等我打个电话,咱们一起去。”

第21章 见到那个人

  岳宁和乔君贤陪着岳宝华打了长途电话后,一同出门前往故宫。岳宝华说起港城的事,阿松看着电视台轮番播出宝华楼吃出胶布的新闻,急得都快哭了。

  “华叔,我打个电话回去,让他们停播这个新闻。”

  “哇哦!”岳宁惊叹道,“一个电话就能让新闻停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