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 第253章

作者:小胖柑 标签: 豪门世家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崔慧文伸手捏了捏妹妹的脸:“好了,你身子还虚,别动火。我送爸爸回去。”

  崔慧文走向崔家昌:“爸,我们一起回去吧,让慧仪好好休息。”

  崔家昌眼巴巴地又看了一眼乔老太太怀里已经睡着的小宝贝,才被崔慧文推着出了病房。

  进了电梯,崔慧文问他:“我送您回去,还是您坐司机的车?”

  “你送我。”崔家昌说道。

  崔慧文推他到住院大楼门口,让保姆陪着崔家昌,自己去把车开了过来。崔家昌坐上女儿的车,保姆则带着轮椅上了家里的车。

  “慧仪跟您关系怎么样,您心里能没数吗?”崔慧文说道。

  被崔慧仪讽刺之后,崔家昌也知道自己反应过度了。

  “您何必羡慕有个随我外公姓的孩子呢?等慧书结婚了,他的孩子不都跟您姓崔吗?”崔慧文说道。

  那能一样吗?就儿子那德行,生出来的孩子能有什么出息?他心里这么想,嘴上却不承认。

  他深吸一口气:“谁羡慕了?我只是觉得慧仪太要强、太冲动。她生的可是乔家的长子长孙,却随了你外公的姓。现在夫妻关系好,公婆也疼他,又有老一代的交情在。可以后呢?以后她再生一个姓乔的孩子,能保证乔家不偏心吗?说得更严重些,就她那个脾气,能保证君慎一辈子对她好吗?到时候君慎要是在外面有了别的女人,再生了孩子。一旦出了什么事,善善身为乔家长孙,却什么都得不到,那不是让善善吃亏吗?”

  崔慧文笑出了声:“慧仪自己的身家还不够吗?要是孩子只会为了乔家的家产斤斤计较,就算给他再多家产也会败光。乔家的家业,看样子是君慎接掌,您见过君贤争产吗?生在乔家,长辈和睦,父母疼爱,兄弟姊妹友爱,家中长辈以身作则,又尽心尽力教导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才是大家族代代相传、几代都不会败落的根本。您刚发家,就急着抹去外公的痕迹,亏待扶持您起来的原配妻子,迫不及待找了俞婉媚,生了慧书。不是说你们不好好教养慧书,而是你们自己行事不端,怎么可能教养出好孩子?富不过三代,说的通常就是您这种情况。您就别为我们姊妹俩操心了,多操心操心慧书和慧铃吧。”

  崔慧文看着后座上的父亲,他涨红了脸,嘴唇不停地抖动着。

  车子开进崔家大宅,崔慧文下了车,打开后车门,把父亲扶了出来,送进屋里,说:“我回去了,等下还要和景泽带孩子们去看慧仪。”

  崔家昌坐在空旷的客厅里,呆愣愣地望着前方。慧文和慧仪虽然与他离心,但至少自己有什么事情,都是姊妹俩来处理。慧书除了要钱,基本上不会给他打电话,慧铃的钱都是她妈来要,所以慧铃连电话都不用跟他打了。他找了这么几个女人,又生了两个孩子,到底得到了什么?

  “先生要不要上楼休息?”

  “我坐会儿。”

  他一坐就坐到了吃晚饭的时候,保姆推他去餐厅,像往常一样,为他打开了电视机。

  他边吃饭边看电视,电视里乔启明满面红光地在医院门口接受采访,说起了孩子的名字,这个名字一曝光,立刻让记者们兴奋不已。

  乔启明介绍了老友当年的事迹,他说:“这个名字,就是要让孩子记住,他曾外祖父当年散尽家财,救了多少流离失所的人。”

  第二天,港城的各大报纸、电视台、电台,都在报道乔家这位小少爷的名字。

  亨通旗下的报纸,刊登了一张1942年港城人排长队买粮食的图片,将往日旧闻翻了出来。当时不仅仅是项立德,还有好几位富商也应该被记住名字,他们一起筹集钱财,在那样艰难的境地下,运来一船又一船的粮食,和港人一起熬过了那段黑暗的岁月。

  也有记者问乔启明:“乔先生,曾孙随项老先生姓,以后您再有曾孙随您姓,您会不会区别对待?”

  “每个孩子的性格、喜好都不同,肯定会被区别对待。但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健康地成长。”乔启明微笑着,“乔家从上海开埠起就发迹,家族几经兴衰,只要根本没丢,乔家就还在。能把‘德’传承下去,比姓氏更重要。这才是我让承善随他曾外祖姓的缘故。从家族继承的角度,我当然希望承善能像他父母一样出色,继承方达集团。”

  港人表达情感的方式非常朴素,那就是去购买立德旗下的产品,圆仔面一时间脱销。立德食品感谢大家的厚爱,呼吁大家理性购买,不要浪费。

  崔慧仪出了月子,乔家为项承善小朋友举办满月宴。生产后第一次露面的崔慧仪胖了一圈,不过更胖的是乔君慎。

  崔慧仪看向乔君慎:“家里长辈还有宁宁,天天给我准备好吃的,我们家又不许浪费。我吃不完的,就全给他了。”

  善善也被养得白白胖胖,这一家三口,把福气满满地写在了脸上。

  莫维文和庄宝如夫妇来港赴宴,岳宁和乔君贤陪着他们,与南洋的亲戚坐在一起。

  席间,叶蕴娴提到乔君贤和岳宁的新房已经竣工,房子很有特色。

  大家都来了兴趣,岳宁和乔君贤便带着他们去参观新房。

  他们的宅子就在乔园隔壁,当年建造乔园时一起买下的地,总共十亩不到。

  两栋宅院中间砌了围墙,有一道门相通,这道门直接连通隔壁大宅的花园。不过这道门过去,不能领略全貌。两人带大家从正门进入,粉墙黛瓦的围墙映入眼帘,此时大门敞开,卡车正在卸装修材料。

  这片区域是一个停车场,左右两边设有六个车位的停车库。

  前方是一个影壁,绕过影壁,才是这栋宅子的真正大门。

  走进大门,中间是一个大池子,从边上引入山泉,水为财,既聚财气,也有顺势而为之意。与大池子相伴的是如画的庭院造景,亭台水榭无一不缺,铺地的鹅卵石拼花出自苏州香山帮老师傅之手。

  两边的风雨连廊直通两侧副楼,再与中间的九曲桥汇聚,通往主楼厅堂。

  主楼大厅挑高八米,明代样式的抬梁式木构架下,悬挂着水晶灯。

  楼下的西式厨房和餐厅连通,采用开放式设计,中式厨房则是独立空间。

  “厨子家的厨房,总归要大一些。”岳宁解释道。

  二楼的房间还在装修,看不出太多名堂,顶楼的空中花园请苏州师傅打造,已经完工。青瓦铺就的曲径两侧种满花草树木,往下望去,整个宅子的景致尽收眼底。

  叶蕴娴问家中长辈:“我们的思维还整天停留在西班牙大宅、法式庄园的概念里,这样的中式大宅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考虑?”

  几家旗下都有房地产公司。

  岳宁摇了摇头:“姐姐,这只是我的个人审美,目前还不是主流。”

  “你带个头,就会流行起来。”蔡致远说,“现在港城豪华酒楼新装修,哪家不模仿你的宁宴陆府?”

  余嘉鸿点了点头:“我认为可以试试。只是要看宁宁怎么想,如果她希望自己的大宅独一无二,我们这样做就不太好了。”

  “当然不会!如果新中式能在港城流行起来,那也是一种文化宣传,能增加港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中英正在谈判港城回归问题,英国人主张港城留在英国手里是最好的选择。但港城的根,从来不在别国的旗帜上,而是在每一个为这片土地流汗的中国人心里。”岳宁说道。

  余嘉鸿转头说:“那就试试?”

  大表姐余思齐点了点头:“我们这几天商量一下,还需要宁宁给我们提建议,你这栋大宅,传统与现代结合得很好。”

  “好啊!我把设计师团队叫上!”

  岳宁对此乐意之至。上辈子,富豪们开始爱上中式宅邸,从北京的四合院到苏州园林,再到岭南大宅,各有特色,岳宁便是其中入迷的那一个。这套大宅就是按照她上辈子的大宅,结合她上辈子开的隐世餐厅设计的。整个设计团队被她折磨得欲哭无泪,不过一回生二回熟,从宁宴陆府到这套大宅,再到金碧辉煌的宁宴荣馔,这位设计师在中式设计的道路上越走越顺,浅水湾宁宴的重新装修,设计改动已很少。

  陪了亲朋好友几天后,又到了春交会的时刻。岳宁知道风口来了,猪都能吹上天,却没想到现在是大象都能飞上天。

  他们的进出口贸易公司,明明已经够努力了,却仍被内外因素推着往前走,每个月都在招聘新人,却还是不够用,短短时间内,这家公司的人数已达百余人。

  这不是乔君贤的益美工厂,那里都是生产线工人,而这里都是接单发单、做咨询的职员,单个人手里的业务量都不小。去年一年做了两千多万的业务,今年头几个月,就已突破去年的总量。

  去了一趟春交会,又拿回来不少项目。跟着岳宁一起创立联众的同学们,一个个痛并快乐着,岳宁眼看着胖强都忙瘦了。

  这就是背靠十亿人口的大市场,且只有港城这一个进出口渠道所带来的红利。

  他们赚得盆满钵满,港城人却被另一个消息震惊,开始陷入恐慌。

  今年4月,阿根廷军队通过突袭占领了英军守备力量薄弱的马岛。

  英国本土距离马岛较远,相比阿根廷处于劣势,英国军方对收复马岛持悲观态度。但那位铁娘子首相力排众议,坚决捍卫国家领土。

  英军长途奔袭,横跨南大西洋,历经两个多月的时间打败阿根廷军队,夺回了马岛。

  这一战,让英国朝野上下士气大振。英国人趁着大胜的余威与中国人谈判港城主权问题,中国人寸步不让,双方谈判陷入僵局。

  然而,1982年9月,英国首相在人民大会堂门口摔了一跤,举世瞩目,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港城问题上,英国不过是虚张声势,外强中干。

  港城股市从1981年底见顶以来,一直在反复震荡横盘,楼市也是如此。这个消息传来后,股市楼市出现了恐慌性抛盘,港城移民人数创下新高。

  岳宁不禁感慨,英国对港城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让某些港城人对宗主国的认同已刻入骨髓。

第310章 岳宁毕业

  股市从1981年的高点1800多点,到1983年年头下挫至680点,跌掉了三分之二。楼市情况稍好,楼价普遍跌去三分之一,市场一片萧条。港城不少富人加快移民步伐,纷纷变卖本地资产。

  宝华楼在此时宣布回购宁小厨股票,以稳定股价。

  1983年年中,与乔家并称“四大船王”的李家,因错误预判船运行业危机的严酷性,尤其是石油运输领域寒冬的持续性,资金链出现问题,开始变卖资产。他们在尖沙咀有一栋落成仅一年的商业大楼,正急寻买家。此时市场低迷,多数有实力的买家仍在观望。

  岳宁听见这个消息,决定去看看。

  她创立联众之初,仅是为解决内地与海外沟通不畅的痛点。

  然而1982年,联众成为首家在春交会上设立专业展台的港资公司,凭借对内地的熟悉度,成为众多想进入内地市场的企业的首选合作方。从一家企业交付代理权开始,便有了第二家、第三家……

  加之乔家是港城船王,南洋余家为东南亚船王,岳宁具备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许多他人难以打通的环节,在联众却能迎刃而解。

  周明轩、赵佳颖和胖强等人刚毕业就被推上管理高位,面对庞大的业务摊子,他们在压力下迅速成长,却也异常艰难。

  所幸有岳宁作为后盾,他们始终不明白,为何岳宁总能迅速提供解决方案。

  岳宁上辈子经营的隐世餐厅,曾是商界大佬以菜会友、交流合作的场所,她常为缺资金或寻找项目的人牵线搭桥。那个时代互联网蓬勃发展,电商的核心环节,物流被反复探讨,而岳宁正是这些商业模式的受益者,否则宁烧腊也无法实现全球开店。

  联众从事贸易物流,恰巧是岳宁的专长所在。

  如今联众发展迅猛,与宁宴陆府合租的一层写字楼已不够使用。若继续租赁,联众目前在七楼,仅剩十六楼有办公楼层,一家公司分处相隔开的两层,既不方便,也难以满足联众持续快速发展的需求。

  此外,联众员工从中环前往葵涌码头办公不便,加之宁小厨上市后扩张加速,宝华楼管理公司的办公场地也捉襟见肘。岳宁原本就计划将联众迁至九龙,一直在寻觅合适的办公地点。

  此次看中的新大楼不仅直面维港一线景观,底层设计气派,内部空间也十分宽阔。

  旺角的宝华楼总店虽承载着爷爷多年的回忆,但街道狭窄、环境欠佳,周边停车位稀缺,长期承担大量客流,压力极大。

  而且宝华楼缺乏能承办大型宴会的门店。岳宁与爷爷岳宝华商量,是否买下这栋大厦,将底楼和二楼作为新的宝华楼总店,楼上用于管理公司和联众办公,多余楼层则对外出租。

  岳宝华倒是看得开,当年他挣钱后买下那栋唐楼,也是从一家小店面搬到这家店,如今宝华楼发展到新高度,搬迁实属正常,届时将唐楼出租收取租金即可。

  祖孙俩商议仅两天,或许是因市场不景气,卖家唯恐他们改变主意,主动再次降价。价格实在优惠,岳宁当即决定购入。

  由于李家正处于困局,是财经追踪报道的焦点,而岳宁又是媒体关注的商业新星,在港城前途未卜、地产交易低迷之际,这桩交易成为市场热议的话题。有人认为,岳宁此时回购宁小厨股票尚可理解为稳定股价,但购入商业大楼的行为未免过于激进。

  岳宁坦言:“我对港城的未来有信心,相信当前区域市场处于阶段性低点。”

  没想到这一观点竟引发争议。有评论者以“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影射她,称这位商业新星被成功冲昏头脑,只怕发家容易败家也容易。更有人指出,她背后有豪门支撑,而被她“哄骗”买房的人,恐怕会吃大亏,还赠她“厨房毕业的经济学家”这一头衔。

  恰逢岳宁三年本科毕业,再次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

  “能站在这里,至少说明我是正儿八经的港大毕业生,而非‘厨房毕业’。”

  台下传来零星轻笑,岳宁扫视全场:“但我想问在座各位,有多少人曾去码头数过堆场上的货柜?又有谁留意过口岸进出内地的卡车数量?”礼堂逐渐安静下来,岳宁列举了一系列港城对内地的运输数据:近三年货运量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增速进一步加快。

  她继续说道:“‘知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这句话本身没错,但对‘时’的理解却因人而异。有人关注股市、楼市,盯着各大领馆门前排队等待移民审批的人群;而我看到的是,自第二次石油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衰退,尤其是船运行业陷入危机以来,港城对内地的运输业务不仅未降,反而飞速增长。中长期投资看十年二十年,短期投机看几个月一两年,角度不同,结论自然相异。”

  分享完感想后,岳宁以这样一句话收尾:“用今日的选择,为明日的港城添一块坚实的砖、一束温暖的光。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值得我们如此付出。”

  今日,爷爷和乔君贤一同前来参加她的毕业典礼。岳宁走出礼堂,让乔君贤为自己拍照,早已等候在旁的记者立刻围上前:“听说宁宁会继续攻读研究生?”

  “是的,会继续念书。”岳宁笑着回应。

  又有记者看向乔君贤:“那是否意味着二少还要等很多年?”

  乔君贤满面笑意:“没有,我们的婚期定在今年年底。”

  众人更关心的是岳宁与乔君贤的婚礼宴席将是何种规格。当初乔君慎与崔慧仪的婚礼令人印象深刻,作为餐饮行业从业者,岳宁的婚礼自然要展现实力。

  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婚宴将在新的宝华楼总店举办。”

  在众人的认知里,宁宴才是高端餐饮的象征,身为老板的岳宁为何选择宝华楼总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