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 第45章

作者:小胖柑 标签: 豪门世家 美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他是害怕。”有人说道。

  “啊?”岳宁连忙安抚,“强叔,别怕,别怕!我是这么想的,既然你主打宝华楼传承。我们内地一直说先进要带后进,同行要互相帮助。而且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祖孙俩,也不想你做菜太烂,连累宝华楼的名声。以后,咱们定期拿出一道菜来,公开比试,让你能及时找到与宝华楼的差距,有改进的方向。你看怎么样?第一次的话,咱们就比拆鱼羹,就定在本周日早上,这么好的机会,你要不要?”

  “宁宁,你干脆问他敢不敢比?”花姐说,“他心虚着呢!”

  岳宁挺有耐心,但耐心也会耗尽,她皱起眉头,手里一用力,丁胜强痛呼出声,岳宁说:“强叔,别光出汗啊,问你话呢?”

  “都快被你吓得尿裤子了,他怎么回答你?”有人提醒岳宁。

  岳宁不解地问:“这么大的好事,为什么害怕呢?他主打宝华楼传承。如果公开比下来,他的口味和我们宝华楼的口味一模一样,那证明仿华楼仿得到位,物美价廉。要是有差距,教学相长,在比赛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进就好了。除非,他心虚,自己知道两边差距很大,根本仿得不像。”

  “差距确实很大,宝华楼的拆鱼羹鱼肉很鲜甜,他们的拆鱼羹鱼肉腥味重,鱼肉有时候感觉有些粉粉的。他们家也鲜,但不是纯粹鱼的鲜味,也不是用了味精。”

  “是的,是的。胜华楼的拆鱼羹,好像是那么回事,但真的差了点什么。”

  “鱼肉拆得时间太长,本身的鲜味流失了,没办法只能用鸡汤提鲜。”岳宁解释道。

  “是是是!有一股鸡汤的味道。”

  “我们都在等宝华楼重开。”

  “对啊!什么时候开?”

  “我们也不想吃胜华楼的这些,说是宝华楼传承,可好像总归缺了点味道。”

  “不好意思啊!都是因为我,爷爷去西北找我,让大家一时间吃不到我爷爷的手艺。”她手里的劲儿又加了一点,看向丁胜强,“我强叔这些天把宝华楼的好多职员都拉了过去,导致我们宝华楼暂时无法恢复到以前的规模,估计需要一个月左右才能恢复到以前的接待量。我们打算明天开始先开宝华楼的烧腊档口,届时,买我爷爷的任何一款烧腊,送一份我亲手做的脆皮烧鸭。另外,还有我的这款烧鸭的试吃活动。和我爷爷做的烧鸭不一样哦,到时候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你做的烧鸭,好吃吗?”有人问道。

  “在粤城广受好评。我刚来,不确定是否符合大家的口味,所以借着爷爷的名声,请大家试吃,给我提意见,你们的意见对我真的很重要。”岳宁真诚地说。

  岳宝华看了这么久,这才走过来:“宁宁的拆鱼羹,是她爸爸亲传,我儿子在厨艺方面比我更出色。等宝华楼重开,大家可以试试她的手艺,她做的拆鱼羹香气更醇厚。”

  “华叔,你孙女的拆鱼羹,比你做得还好?”有人问。

  “也不是啦,我和我爷爷做的拆鱼羹各有千秋,我的拆鱼羹更接近我爸爸的味道。”岳宁又拉了一下丁胜强,“强叔,周日比不比,你说句话呀!这样大家不用等宝华楼恢复接待量,周日就能尝尝我的手艺了,你也有机会学一下。”

  “小姑娘,你为什么要逼着他比,他能学到手艺,对你有什么好处?”围观的人问。

  “我想让他知道,我爷爷还是我爷爷,他师傅还是他师傅。”岳宁说完,眼神变得凌厉,看向丁胜强,“说话啊!哑巴了?不比是吧?把你们这块招牌拆了。还‘胜’什么呀!”

  他们的拆鱼羹存在那些问题,是因为用的鱼以及让阿旺婶一家提前拆好鱼茸,导致香气和鲜味流失。丁胜强自认为他的拆鱼羹还是得了岳宝华的真传,他就不信这个一身蛮力的小丫头拆鱼羹能比他做得好。丁胜强咬牙切齿地说:“我比!”

  “那就说定了。”岳宁和丁胜强并排站着,露出标准笑容,“本周日上午八点,咱们两家门口各搭炉灶,从杀鱼、片鱼到拆鱼,向大家展示宝华楼传统拆鱼羹的做法。宝华楼将提供五十人次的品尝机会,先到先得。如果您有厨艺基础,兴许看了之后,您在家也能做出宝华楼风味的拆鱼羹。我们在这里,期待您的到来!”

  “我们学会了,都不来宝华楼了,你怎么办?”有人发问。

  岳宁笑着说:“才不会呢!我打赌,就算你学会了,也会专程来宝华楼吃我做的菜。”

  “这么有信心?”

  “周日你尝过就知道了。”

  在围观人的笑声中,岳宁终于放开了丁胜强,朝岳宝华那边走去,撒娇道:“爷爷,我今天五点多就起床了,路上也没怎么吃东西,而且强叔好重哦,我扛他用了好多力气,好饿哦!”

  岳宝华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心疼,说:“我们去吃饭。”

  有人喊道:“岳小姐,你去亨通电视台考艺员训练班吧?”

  “我没去考艺员训练班,是为了你!”

  “为我?”

  “怕你笑死。刚才就数你笑得最大声。”

  在最后一波笑声中,岳宁挽着岳宝华,朝着宝华楼走去。

  丁胜强这才稀里糊涂地回过神来,胜华楼里有人冲出来喊道:“强哥,你快进去,丽姐正在发脾气呢!”

  丁胜强本想拔腿就跑,却发现腿上的肌肉不受控制地颤抖着。此时,他的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岳宝华说过的话,那只小狮子是天生的王者。

  他拖着发软的双腿,扶着扶手,一步一步往楼上走去。

  胜华楼的办公区域在三楼,他刚走到二楼,就听见张丽丽尖锐的叫嚷声:“你就眼睁睁看着我被那个北姑欺负,是不是?”

  等他来到张丽丽办公室门口,只见地上一片狼藉,墙壁被烟灰缸砸出了一个洞。张丽丽满脸涨红,表情扭曲,继续喊道:“我不过是要你给我出出气,你都不肯?是她不让你帮我?喂……喂……”

  丁胜强只能劝慰道:“岳宝华认识的人不少,坤哥的势力一时半会儿也没法延伸到港城来。”

  “难道我就这么白白受这个气?”张丽丽声音沙哑地叫嚷着。

  丁胜强在沙发上坐下,就在接触沙发的那一刻,他真想直接瘫软下去。他开口问道:“那能怎么办呢?坤哥不肯帮你出头,你又能有什么办法?那天我们打了朱友松,当天晚上咱们的橱窗就被人砸了。”

  “可那天你推岳宝华,不是什么事都没有吗?”

  “可能岳宝华也清楚,那天我没使多大劲,不是故意的。岳宝华这人,一是一、二是二,为人太过正直,不会冤枉人。”丁胜强一边说着,一边掏出烟盒,拿出打火机。点烟时,他的手仍不受控制地颤抖着。

  张丽丽问道:“他们家金鱼的水,真的是你放掉的?”

  “他下面那些小喽啰骗他呢!”丁胜强抽了一口烟,缓了口气,接着说道,“你走之后,那个小丫头要跟我们比做菜。”

  “啊?”张丽丽一脸疑惑,“这是唱哪出啊?”

  丁胜强仰头吐出烟圈,说道:“要是岳宝华亲自下厨,我还真没信心。但那个小丫头说她来做,那我得让她知道,我吃过的盐比她吃过的饭还多。”

  张丽丽也点上烟,吞云吐雾地问:“你之前说,今天早上宝华楼进货,是为了请这个小丫头的朋友吃饭?”

  “是啊!”

  “刚来港城第一天就急着请客?问岳宝华,他说她年纪小,不是男朋友。既然不是男朋友,那会是什么样的朋友呢?你不是说岳宝华的儿子是托付给他师兄照顾的吗,估计是他师兄那边的人,以前帮过这丫头?不管怎样,肯定是重要的朋友。”张丽丽从鼻孔里喷出烟来,“他不肯帮我出气,我也没别的办法了。等他们宴客结束,跟着她这个朋友,打断她朋友一条胳膊或者一条腿。然后,给她送只死青蛙、死鸟过去。不用明说,让她明白,港城可不是西北,不是光靠一身蛮力就能横行霸道的。”

  说到这儿,张丽丽的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她捡起电话机,试了试,发现电话机没坏。电话那头是那天殴打朱友松的两个混混,她吩咐他们立刻过来,守在宝华楼门口,留意哪个是那死丫头请的贵客,她要打断那个大陆仔的一条腿。

  在港城,打断一个大陆仔的腿,警局根本不会当回事。

  安排妥当后,她坐了下来,把穿着高跟鞋的脚翘在桌子上。低头时,她看到自己胸口被纸币刮出的一道红痕,顿时又火冒三丈。她脱下脚上的高跟鞋,使劲地敲着桌子,“哐当”一声,鞋跟终于承受不住,掉了下来。

  本就疲惫不堪的丁胜强看着张丽丽,心中暗自叫苦,自己到底是倒了什么霉,才会跟这么一个蠢女人合作?

第40章 豉油鸡

  宝华楼平时一百来张桌子总是座无虚席,可今天只有四桌客人。此时,师徒四人、在一旁的花姐,还有一个切墩和一个打荷都围在正在吃煲仔饭的岳宁身边。

  今天这一番经历,让他们全都喜欢上了这个刚到港城的小姑娘。这些日子所受的气,岳宁都替他们出了。

  岳宁吃着岳宝华小徒弟做的煲仔饭,一碗吃完又来一碗,她是真的饿了!

  自从离开小杨沟,她就没饿过肚子。今天错误预估了从粤城到口岸路上所花的时间,路上只准备了水,没准备干粮,她终于又体验了一回饥饿的感觉。

  花姐看着心疼,怜爱地端了排骨汤给岳宁:“宁宁啊,慢慢吃,来喝口汤。”

  五指毛桃排骨汤,也是岳宁格外喜欢的一款汤品,味道醇厚,带着五指毛桃特有的中草药香气。她喝了两口,便继续吃饭。

  “你阿明叔做别的菜可能不怎么样,但煲仔饭在咱们宝华楼那是数一数二的。好吃吧?”花姐说道,“咱们可不像对面那家,为了出餐快,直接把米浸泡了,那样做出来的饭,米香都没了,米饭也不爽口。”

  这点岳宁也吃得出来。煲仔饭是宁烧腊的主要品类之一,她和研发团队调整了无数次,才将口感调整到满意的状态,最后还制定了标准操作手册。

  就像花姐说的,即便有了标准操作手册,有些喜欢赚快钱、追求降本增效的企业,照搬过去后依然会做改动。上辈子,他们的竞争对手为了节省时间,也改成先浸泡米。

  “好吃,好吃!”岳宁把最后一口饭扒进嘴里,看向爷爷的小徒弟,“阿明叔,真的很好吃哦!尤其是你在里面加了土豆,我在西北一日三餐,土豆都当饭吃,这一口下去,有种回到西北家里的感觉。”

  “煲仔饭哪有加土豆的?阿明就喜欢瞎加这些。”阿松说自己的小师弟。

  “不是哦,不是哦!阿松叔,我也喜欢乱加东西,我爸爸也是。”岳宁摇着头,像是想起了什么,“阿明叔,我爸爸教我做煲仔饭,他有个诀窍,一半用马坝油粘米,一半用泰国丝苗米,两种米混合,吃起来更有层次感。淘完米后,不光要在锅底刷油,还要在米里加猪油和一点点盐搅拌均匀。这样米粒更润,还有底味,又不影响米饭的干爽,锅巴的焦香也会更浓郁一些。在西北没有这些材料,回到粤城后我试过一次,我爸爸的老食客周爷爷都说特别好吃。”

  实际上,这是宁烧腊的研发团队经过一次次改进后总结出来的标准做法。

  阿明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我怎么没想到呢?我马上试试,等下你们尝尝?”

  “嗯,试试。”岳宁摸了摸肚皮,“我应该还能再吃一碗。”

  “我马上去。”遇到岳宁这样既给面子又能友好提建议的食客,阿明兴致高涨,马上走进厨房。

  岳宝华在福运楼厨房就见过岳宁教大家做菜,她就喜欢这样在不经意间指点别人。

  花姐见岳宁吃完了,热情地说:“宁宁,我带你去房间。”

  “等一下,我得先把鸡腌入味。”岳宁站起来说。

  岳宝华拿出全新的厨师服,岳宁去换上。

  宝华楼所在的街区虽然比较老旧,但楼内装修比较新,设施也不错,从大厅到厨房都装了空调。不像福运楼,穿上厨师服,一个晚市下来,里面的衣服全湿透了。港城啊,到底不一样,难怪大家都想来这里。

  岳宁一进厨房就闻到了煲仔饭的香味:“阿明叔,好香!”

  “泰国香米的米香更浓郁,加进去确实增添了香味。”阿明走过来,“你要做什么?”

  “我先卤一锅肉,做我们西北的肉夹馍。”

  岳宝华按照岳宁的要求,把五花肉和猪蹄放在清水里泡着,带着岳宁过来看:“你看这肉怎么样?”

  岳宁提起肉看了看:“肥瘦刚刚好。”

  岳宝华从冷藏柜拿出四只鸡:“已经处理干净了,鸡腹油在冰箱里,现在要用吗?”

  “鸡腹油不用,我先把鸡腌一下,让它入味。”岳宁问道,“爷爷,鸡丁和肉丁切好了吗?”

  “切好了。”

  上次在北京,岳宁做了一次东平鸡饭,崔慧仪一直念念不忘,乔君贤也被崔慧仪勾起了兴趣,上次在粤城就一直念叨着要吃鸡饭。岳宁考虑到周爷爷年纪大了,中午吃了蚝仔煲仔饭,晚上应该吃清淡些,而东平鸡饭又是鸡油又是五花肉,太过油腻,对身体不好,所以就做了牛肉汤粿条。虽然周爷爷和乔君贤都说好吃,但两人还是惦记着那碗鸡饭。

  再说今天她还不能做乔君贤最喜欢的拆鱼羹,因为过两天她要通过和丁胜强比试做拆鱼羹,揭开胜华楼拆鱼羹偷工减料的真相。她那一手剔鱼骨的手艺,怎么能让三个叔叔看见呢?人多嘴杂,到时候丁胜强知道了,就麻烦了。

  所以总得让乔君贤吃到他念叨了很久的东平鸡饭。

  花姐站在旁边看岳宁腌鸡,问她:“宁宁啊,你真要和丁胜强比做拆鱼羹?拆鱼羹可是丁胜强的拿手菜,就像你阿明叔的煲仔饭一样。”

  “我有爷爷的传承,还有爸爸的窍门。”岳宁俏皮地笑了笑,“花姐,咱们先尝尝阿明叔改进后的煲仔饭?”

  这时,阿明揭开了锅子,将一勺宝华楼秘制的煲仔饭酱汁浇入饭中。酱汁渗入锅底,伴随着“滋滋啦啦”的声音,米香、腊味香混合着酱汁被炙烤的美妙香气散发出来。即便岳宁已经吃了两碗煲仔饭,此时也忍不住馋了起来。

  阿明关火,再次盖上锅盖。岳宁盯着砂锅嚷嚷:“碗筷,碗筷。”

  看她这副模样,阿明成就感满满,先给她拿来了碗筷。

  阿明再次揭开锅盖,拿着木铲子开始拌饭,米饭、腊味和酱汁逐渐融合在一起。锅底的锅巴被铲了起来,焦黄的锅巴,木铲一碰就裂成了碎片。他接过岳宁手里的碗,给她盛了半碗。

  岳宁挑起一块锅巴,轻轻吹了吹,一口咬下去,口感酥脆。阿明叔这样有经验的厨子做出来的煲仔饭,到底比宁烧腊那些按照标准操作手册做出来的煲仔饭更有灵魂。岳宁向阿明叔竖起了大拇指。

  岳宝华也在吃。阿明别的菜做得一般,就是煲仔饭做得好,在煲仔饭这方面,阿明已经完全学到了岳宝华的真传。

  志荣的这一点点小改动,确实为这锅煲仔饭增色不少。米香更加浓郁,原本砂锅底部刷油,总是不够均匀,所以锅巴的酥脆程度不一致。现在米粒上有了油,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锅巴酥脆得更加均匀。同样的道理,煲仔饭是翻拌的,总会有没拌匀的米粒,有了些许咸味的米粒,也让味道更加均衡。

  “米饭兼具油米的油润和丝苗米的香气与爽口,锅巴更酥脆,味道更好了。”阿松也称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