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胖柑
现在电台里的师奶拼命地夸岳宁:“这个女孩子好可爱,也很有趣,她是懂看人的。她想亲乔君贤不是很容易理解吗?她能克制住已经不错了。”
电台里还出现另外一个声音:“是啊!是啊!这个女孩子说得好准确,她还懂那么多?很聪明的啦!我祝她早点考上港大。能够早点配得上乔君贤,那她就有勇气追乔君贤了。”
师奶们还磕起了CP?
电台又播了采访乔君贤亲妈,鸿安百货公司总经理乔叶应漪女士的录音:“大家觉得君贤好乖,那都是表象。小时候他好顽皮的啦!他最喜欢去新加坡外婆家,跟表哥表姐们玩,追犀鸟抓蜥蜴,滚得浑身是泥。最最可怕的是,有一次,他分不出什么是蜥蜴什么是鳄鱼,去追鳄鱼。我吓得魂都掉了,拿藤条抽得他小腿全是青紫。家翁家姑最疼他,我怕二老心疼。就没带他回来。以后,他就知道了,只要我打他了,他就能在外婆家多留几天。每次去,故意惹事。”
主持人问:“乔太对岳宁发表五年后追乔君贤先生是什么看法?”
乔太说:“我们家不管小朋友们的拍拖啦!只要他们喜欢,我们都支持。就是今天早上家翁没有吃到家姑做的苏州小点。”
“为什么?”
“家姑嫌弃家翁没头发,影响孩子们找女朋友。”乔叶应漪笑了一声,“君贤大概率不会啦!乔家和先生的头发还是很多的。”
后面就是重磅推荐,昨天上节目的岳宁今天要在大球场与岳宝华的徒弟丁胜强比试拆鱼羹。
等新闻里把两家的恩怨情仇说清楚,车子也到了大球场,岳宁睁开了眼睛。
跟在爷爷身后进入大球场,离开始还有两个多小时,已经来了不少人。
岳宁祖孙带了一串人来,丁胜强就带了两个小徒弟,人数上宝华楼就已经碾压胜华楼了。
有个记者冲到岳宁面前:“岳小姐,很多观众想知道,你昨天上节目的衣服是哪里买的?”
岳宁不禁佩服赵熙如,这都来了?她说:“那条裙子是不是超漂亮?本城品牌Sisi的。”
“不是,那条裙子大家都找到了。是想问你那件好华贵的上衣?”
“南京云锦面料,内地的老裁缝做的,赵熙如小姐也很感兴趣,如果大家对此很有兴趣的话,我想她会跟进的。当然如果是散客,回乡的时候可以顺带去粤城友谊商店,里面有好多好漂亮的面料。”岳宁低头看身上,她今天穿了那件黄底,龙凤呈祥团花纹的马甲,她略微侧了身,“这件是苏州宋锦,看到了没有它在阳光底下,角度不同,颜色也不一样。还有盘扣,很精美的。中国传统的面料,民间裁缝的手工。绝对不输那些国际大牌。”
这个记者问完了另外一个记者问她:“岳小姐,听说是你建议把比试放到这里?”
“是的!大家太热情了。那是对我和对宝华楼的喜爱。”岳宁才不管里面多少人是来看热闹,她微笑着说,“但是这么大的客流,不是小小的一条街道可以承受的。也许我的担心是多余,但是就怕万一吗?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平平安安,开开心心。”
“对今天的比试有信心吗?”
“拆鱼羹是我爷爷的拿手菜,也是我爸爸在粤城福运楼口碑最好的菜,我是他们的传人,我肯定有信心啦!”
记者又去问丁胜强:“丁大厨,你对今天比试有没有信心。”
“我跟随岳宝华先生学艺十七年,岳宝华先生教我尽心尽力,我也是力求完美。宁宁才十八岁,就算我赢了她,也不算什么特别荣耀的事。”丁胜强笑了笑,“师傅教了我手艺,今天有机会教一教师侄女,也算事我报答了师傅教授的恩情。”
“您认为岳宝华先生会领情吗?”记者问他。
岳宁挑眉:“我爷爷很理解强叔,涌泉之恩,滴水相报吗?”
丁胜强面皮抽了抽,伸出手:“宁宁,刚才车上已经说好了。过去的事让它过去吧!我们先过去?”
岳宁笑着回应:“强叔,请。”
球场中央,两家各自搭了棚子,树了牌子,灶台和桌案已经准备好了。
几张圆桌摆在边上,今天比试也就各家出五道拆鱼羹,所以也就这么点观众,可以有机会品尝到他们的菜。
既然是摆村宴的架势,却如此小气吧啦?岳宁心里愧疚。
上辈子,她为了回馈粉丝,按照粤城的习俗搞了一场村宴,她带着宁宴的厨师们,开了几千人的流水席。
不去多想了,先比完再说。
第51章 比试
一切准备就绪,鱼都是一直给宝华楼和胜华楼供鱼的卖鱼陈送来,配菜则是两家自带,全部是原料状态,说好了要从头到尾展示,保证大家都能学会。
直播开始,主持人先介绍今天请来的重量级专业评委,昨天晚上的主持人杨裕合在,还有一位胖乎乎的女士,是电视台做菜栏目的主持人乐梅姐,据说港城师奶的菜谱一大半都来自她,另外一个很有气势的男子,岳宁不知道,昨天苏小姐说,这位是港城高档餐厅的主厨。
“这个陆进勇怎么来了?”阿忠在岳宁边上悄悄说。
“这谁啊?”岳宁问。
“去年港澳几家大酒店举办厨艺比拼,他和荣哥杀到决赛,争夺厨王的头衔,荣哥的菊花五蛇羹以味道略胜一筹夺了厨王的头衔,他差那么一点点……”
岳宁打断了阿忠的话:“马上轮到介绍我们了。等下再说。”
“好。”
主持人说:“我们现在有请宝华楼和胜华楼的大厨出场。”
岳宁带着阿忠走了出去,丁胜强身后则是跟了两个学徒,他看见他们只有两个人,微微愣了一下。
主持人介绍了两家的人员,问岳宁:“你确认今天会把宝华楼拆鱼羹的秘诀教给全港的师奶吗?”
“当然。”
丁胜强则是说:“拆鱼羹没什么秘诀,唯有用心做而已。”
“那好!我们开始。”
两家各就各位,岳宁和阿忠,各自从铁皮箱里拿出鱼来,两人各杀各的鱼,岳宁的手法很快,五条鱼杀了三条。胜华楼这里到底是三个人,两个学徒杀鱼,杀一条,丁胜强取下鱼的两边,等岳宁准备片鱼,胜华楼的人已经倒油入锅准备煎鱼了。
这个时候,岳宁让阿忠片鱼,她笃悠悠地在阿忠身边解释,就算是花鲢,为什么也要抽掉两边的筋?还说师奶们要是嫌弃麻烦,就不用抽了。
等他们五条鱼把筋全部抽完,丁胜强已经在煎鱼肉了,他抬头:“宁宁,你这样大家都等着饿肚子吧?宝华楼午市和晚市各出十份拆鱼羹,就算是慢工出细活,也不是你这样慢的吧?拆鱼羹最耗费功夫的是在拆鱼上。”
“强叔说得是。我马上追上来,不会比你慢的。”岳宁拿起一片阿忠片下来的鱼,对阿忠说,“你拿一片鱼,我来教你我爸的独门绝技。”
阿忠也拿了一片鱼,岳宁问他:“做鱼生,要怎么剔刺?”
阿忠反应过来:“中间一条,鱼尾一条。”
岳宁笑:“来吧!”
她一条一条细刺剔出来,对着镜头说:“传统拆鱼羹就是强叔这样的,最最繁琐的一道手续就在于拆。我现在提前把细刺给取出来了,拆的功夫就少了。”
她看向丁胜强问:“强叔,我说过今天是教学相长,这个小妙招你学会了吗?”
丁胜强看着在油锅里冒泡的鱼肉,拆鱼羹难拆就在于,鱼肉进了油锅,煎熟之后,鱼肉和鱼骨粘连在一起,必须一根一根细刺拔掉,再把鱼肉碾碎成鱼茸。他鱼已经煎下去了,他捞起来也没办法用她的方法剔了。
岳宁和阿忠一起把肉剔了细刺,她锅里下油,下了宽油润锅之后,再把油倒出来,只留了少许底油,放了两片鱼肉下去煎:“我爸爸教我,人不可以走捷径,拆鱼羹的鱼肉不可以放油锅里炸,就跟牛排不是炸熟的,而是煎熟的是一个道理,要的是美拉德反应的这股香气。强叔,你这一步上有瑕疵了。我爷爷是教你直接炸的吗?学艺不精。”
岳宁一边煎鱼肉,一边让阿忠配葱姜水。
对过的丁胜强是听都没听过。还有这个步骤?
只见岳宁把煎得金黄的鱼肉,浸泡进葱姜水里。
丁胜强的鱼肉已经一锅出了,两个学徒接手开始拆骨。
丁胜强呵呵一声:“拆鱼羹吃的就是这个香气,你这么泡了鱼肉香气全跑了。”
“慢慢看就知道了。我说了,一定会教会大家,包括你。不要着急。”
岳宁又两片鱼出锅,阿忠已经把头尾给切好了。
岳宁开始跟他说猪油豆油的调配比例,让他起另外一个锅子,岳宁这里鱼肉煎好,立刻过去煎鱼骨鱼头鱼尾,熬鱼汤。
每做一步,她既是跟阿忠讲重点,也是跟电视机前的观众讲重点。
丁胜强也在熬鱼汤,他的鱼汤步骤倒是跟岳宁如出一辙。
岳宁盖上锅盖,转身过来,跟阿忠一起切配菜。
丁胜强的两个徒弟正在认真拆鱼刺,以前在宝华楼的时候,拆鱼羹食材普通价格却很贵,好些食客都是冲着岳宝华的手艺来吃的,一天就卖那么几份,他们轮到拆鱼刺的机会也不多。到了胜华楼更加没机会了,这都是阿旺婶的活儿。
今天是比试,让客人吃出鱼刺,那是输定了。
就这个速度?比丁胜强预想中的要慢了很多,他只能认命地自己去弄配菜。
岳宁不满意阿忠的基本功,让他剥笋壳,去胜瓜皮。她也认命地自己切配菜。
摄像头对准岳宁,案板上刀切得飞快,都有虚影了。主持人拿起一根笋丝,放到一个有宝华楼牌子的白瓷盘里。
主持人又到丁胜强那里,丁胜强刚刚配菜去完皮,开始切笋丝,主持人就等在那里,等他切了笋丝下来,放在胜华楼的白瓷盘里,还问:“岳小姐、丁大厨,你们认为你们俩的刀工谁好?”
“我不敢跟强叔比刀工,他说他进宝华楼学艺十七年,到现在做厨子都快十九年了吧?我还没满十九岁呢!我比他可能强的一点是,我爸爸的天赋要比我爷爷强,我的天赋也很高,所以做菜的手法上要好。但是基本功,那是要靠岁月磨炼出来。”岳宁说道。
丁胜强听她这么说,他说:“我看不到你切得到底怎么样,但是你这个岁数,有这个手法已经了不起了。”
主持人请了专业评委下来,评断两根笋丝,电视里的观众都看得清清楚楚,虽然都很细,但是粗细总归有差别。
杨裕合看向岳宁:“刀工了得。”
“其实我们中国厨师有些过于在刀工上追求极致了。切得再细,没有美感,有什么用。”陆进勇评价。
另外一位专业评委乐梅姐说:“在港城,陆大厨是唯一能做到色香味形俱佳的中餐厨师。”
阿忠见他们走了,撇了撇嘴,偷偷跟岳宁说:“还不是输给荣哥,所以不服气。他就是摆盘花哨吗?”
岳宁已经切完了,放下刀,赏了他一个爆栗:“你说谁花哨?”
阿忠恨不能拍烂自己的嘴,去年荣哥参加比赛,他们可是一期不落地看了。看过岳宁给那群少爷小姐做宴席的摆盘,那陆大厨的摆盘,也就稀松平常吧!
“我错了,我错了!”阿忠连忙认错。
“给我换干净的案板来。”
“要案板做什么?”
“教你宁式拆鱼法。”
“哦!哦!”阿忠换了干净的案板过来。
丁胜强还在努力切配菜,岳宁笑呵呵:“强叔,加油哦!”
岳宁拿出一块浸泡过的鱼,花鲢鱼鱼块大,岳宁把鱼一切为二,她用刀侧面往下一压一捻,鱼肉已经成鱼茸了,她问:“看清楚了吗?”
“看清楚了。”
“你来压。”
阿忠压了一块,岳宁很满意,让阿忠压鱼茸。
两家都在炖汤,这里又没有抽油烟机,鱼汤的香味飘散开来,观众评委都来不及比较两家厨子谁切的丝更细,头都往这边看来。
岳宁揭开锅盖,白雾带着醇厚的香气蹿了出来。岳宁悠闲地舀起一勺汤。她再次盖上了锅盖,往爷爷那里看去。
岳宝华带着徒子徒孙观摩,阿松他们早就见识过了岳宁的厨艺,知道她肯定藏着绝招,果然吧?
尤其是阿明,他平时最多跟岳宝华搭档烧拆鱼羹,他煎鱼拆鱼,宝华楼数他拆鱼最熟练,现在看丁胜强那两个徒弟拆鱼,看得他不能忍。就算是手工拆鱼刺,也没这么慢吧?
岳宁把换下来的案板洗干净,放边上,拿了抹布擦了案台。
“宁宁,我好了!”阿忠叫。
上一篇:师父每天求我别破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