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女尊世界喜欢肌肉男有什么错 第183章

作者:精神状态感到担忧 标签: 成长 穿越重生

  虽然他不知道白若松到底因为什么而这么失落,但还是尽可能地安慰道:“吃了就不难过了,我给你剥。”

  白若松看着他,一下就想起了路途年,忍不住扯着嘴角笑了一下。

  帖子全部都被收到了幕台上,一摞一摞堆积在了孔翁脚下。有专人抬了一扇空白的屏风上来,孔翁在旁边唱票,那人就在空白屏风上记录归票。

  白若松手心里捏着花生,目不转睛地看着,感觉有一种从前学校里头竞选班干部的感觉。

  红楼今日的客人有很多,票数自然也有很多,孔翁足足唱了一个时辰的票,喝光了三盏茶,空白屏风都多加了一扇,这场竞选才算是落下帷幕。

  众人牢牢盯着那两扇屏风,在后头的人为了看清楚一点甚至都站了起来往前伸着脖子挤。

  白若松在二楼,再怎么眯着眼睛,也只能看见一坨一坨黑色的字迹,看不清上面写了什么。

  孔翁站在屏风前头,僵直半晌,转过身来的时候,干裂发白的嘴唇一张,发出嘶哑的声音:“花魁公子诞生了。”

  他目光复杂,扫过幕台上诸位或面色惨败,或屏息凝神的公子,宣布道:“票数最多的人是,从竹公子!”

  唯一一个因为体力不支,而搬了一张绣墩坐在幕台角落的羽新,勾起了自己殷红的唇。

  --------------------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上四楼了!这一段剧情终于要过去了呜呜呜

第202章

  事情比白若松想得顺利太多了。

  羽新成为最新的花魁公子之后,就是新任花魁今晚的竞价了。

  他在其他公子或妒忌或了然的目光下,被人带了下去,梳洗打扮过后又重新带上了幕台,进行竞价活动。

  易宁对于这次竞价是势在必得,白若松身为帮忙报价的“侍从”,还问了一句底价,结果只得了一句:“没有上限。”

  看着易宁这一挥手的豪横劲,白若松对杨卿君不禁肃然起敬。

  虽说士农工商,商人在最底层,但是像易宁这种两袖清风的官员,如果没有杨卿君,真的是连花魁的手指头都别想摸到。

  有杨卿君和易宁做后盾,白若松在楼上举手举得十分欢腾,扯着嗓子和人竞价,把就在隔壁的几个女人气得鼻子都歪了,从栏杆前探出头来就想骂人,被她一道的好友抓着腰肢往后拽:“苏娘别和她一般见识,不过是一个伎子,就是真正的从竹公子,咱们也讨得,不要在这里生事自降身段啊!”

  呸,哪里来的臭东西,还想觊觎言筠!

  白若松气得要死,有一种自己的乖乖女儿被小黄毛盯上的危机感,对着那女人比了个中指。

  那女人根本不明白竖中指是什么意思,不过也从白若松的脸上猜出了这不是什么好的手势,当下怒不可遏,一伸手就想推开隔断用的屏风,把抱着她的同伴吓得慌忙道:“你知道今日都有些什么人吗,闹起来你娘亲保准知道你逃学来红楼!”

  女人闻言终于消停了,铁青着一张脸,很不甘心地看着白若松,圆瞪的眼睛中满是喷薄的怒火,半晌一甩袖子消失在了白若松的视线中。

  那些在门口的商贾和白身是不求什么名声,才敢站在那里闹事的,二层的这些可不是。

  年少的纨绔总是担忧家里知晓自己的荒唐行径,年长的则会害怕自己晚节不保,在朝堂中名声狼藉,被御史台那群不通人情的臭篓子弹劾。

  白若松就是吃准了她不敢跟自己计较。

  易宁一边伸手示意一旁的崔简倒酒,一边掀起眼皮子看了一眼得意洋洋的白若松的背影,什么都没说。

  算了。

  她想,白若松难得有这么肆意放松的时候,就随她去吧。

  竞价的过程很迅速,坐在大堂里头的人是最先败的,二层远处也有个看起来年纪不大的女侍帮着自家主子竞价,和白若松僵持了好几个来回,生生把价格抬到了五百金,最后才收的手。

  听孔翁宣布自己最终得拍下花魁的时候,白若松忍不住捂了捂心口,疯狂心疼那五百金,尽管那都不是她的钱。

  这就是一掷千金的感觉吗?

  一点都不爽,反而还感觉自己冤大头。

  白若松发现自己这辈子也就是这么个穷人思维了,富不了一点。

  孔翁按照固定流程,向身为花魁公子的询问意愿,但一般来说,如果不是有什么新仇旧怨,花魁宴上的花魁,是不会拒绝价最高的恩客的。

  羽新果然没有说什么,只是睁着那双下上挑的眼睛扫了一眼探出栏杆的白若松,露出了一个笑容来。

  白若松知道他在笑什么,在笑计划的成功,也在暗示危险的开始。

  平翁来到她和易宁的雅座外头,目光扫过二人,福身说了一句:“娘子们,请吧。”

  他装都懒得装了,面上不再带有笑意。

  白若松心想,若她是平翁或者孔翁,现在也笑不出来。

  明知道她们是来搞事的,却没有办法在这么多人面前,大张旗鼓地将人拿下。

  不过其实到了四楼就不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了来着?

  白若松又突然想到,如果她是钟爹爹,肯定会派人在她们进入四楼的那一刹那,就全摁起来。

  易宁和杨卿君有想到过这些吗?

  她又偷看易宁,发现她仍然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在矮桌上放下酒盏,起了身,同她道:“走吧。”

  站在栏杆旁的白若松很自然地往外头走,在经过静立一旁的千秋的时候,袖子突然被扯了一下。

  白若松一顿,微微偏过头去,看见曾经在她肩膀上拍了一个巴掌印的高傲小少年,此刻用一种怯生生、略带担忧的表情看着她,一双秋水瞳中是想说什么但又无法说出口的挣扎。

  他微微摇了摇头,刚想说什么,外头的平翁就略带警告地喊了一句:“千秋!”

  千秋一缩脖子,垂下头去,缓缓放开了白若松的衣角。

  他在颤抖。

  为什么?是知道了什么吗?

  不过也正常,既然是派来监视她们的小公子,必然在过来之前,是被提点过的,兴许真的知道一些什么。

  他和之前不太一样了。

  白若松也说不清,但是感觉之前在红楼大门口的时候,他还戴着一张面具,只有拍她肩膀那一下是真心的,如今却也脱下了面具,展露出了内里真正的自己。

  他这个年纪,甚至比路途年还小……

  白若松叹了口气,承认自己在盛雪城的院子长了这么多年,对年纪小的少年少女都要心软一些。

  她摸了摸胸口,从荷包里掏出一点碎银子,忍着心痛,塞进了千秋的手心里。

  “你服侍得很好,这是奖励。”说着,她俯下身去,在他耳边小声道,“我不会有事的,放心,帮我照顾好崔简。”

  千秋听到崔简这个名字的时候明显愣住了,他急得自己明明没有提到过他的真名,怎么会被眼前的这个人知道的?

  下意识想回头去看崔简,结果这个温柔的客人像是知道他要做这个动作一样,又小声提醒道:“别转过头去看他哦。”

  崔简的脖子僵住了,半晌,才微微点头,顺着她道:“多谢客人。”

  白若松笑了。

  她直起身来,头也不回地跟着易宁与平翁离开了雅座的房间。

  只有两个人的隔间里头,一直不曾开过口的崔简突然道:“你刚刚不该这么做的。”

  他的嗓子因为之前吞过炭,听起来又嘶哑又难听,仿佛磨砺着砂砾。

  “什么?”千秋转身过去看他,没明白过来他在说什么。

  “你刚刚抓住了她的袖子,是想说什么?你是不是想告诉她,有危险,快跑?”崔简蹙着眉,一双眸子泛着冷光,“别人对你温柔一点,你就连北都找不着了?”

  千秋其实和崔简算不上什么朋友,他之前替崔简道歉,纯粹是年纪小心地善良,看不得人挨罚,内心其实觉得自己和崔简这样性子的人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的。

  “和你又有什么关系!”千秋冷哼,“我就觉得那位客人是好人,我就爱提醒他!”

  “进红楼来的,能是什么好人?”崔简冷嗤,“也就骗骗你这种傻子。”

  千秋气得胸口剧烈起伏,一甩头想一走了之,走了几步又想起了白若松的那句“帮我照顾好崔简”,脚步一顿,不情不愿地回头,道:“快点,一起回去了!”

  崔简一愣,不再口出讥讽,垂着头默默跟了上去。

  另一边,平翁带着白若松与易宁从二层平台上方下到大堂,走的是另一侧靠近幕台后方的楼梯,在经过那个奇怪高瘦女人的隔间的时候,白若松还看了一眼,发现这个隔间里面空无一人,可几张靠着矮桌摆放的腰凳却翻到在地,靠着地板上一个已经七零八落的瓷壶。

  怎么回事,是喝醉酒摔了吗?

  白若松扫了一眼,心里冒出这么个疑惑,但很快就置之脑后了。

  几人来到大堂和带着新任的花魁公子的孔翁汇合。

  平翁明显看起来矮孔翁一头,面色及其不好看地跟在孔翁的身后,一道领着人经过大堂后方的隔断间,顺着楼梯往上。

  花魁宴结束,所有来参加,但是却没有竞到花魁的人都要找别的乐子,二层已经到处都是调笑声了,三层要安静一些,没有醉鬼在嚷嚷,几人停在了三层通往四层的楼梯口。

  楼梯口有带着长刀的护卫在把守,她们目光凌厉,如鹰隼一般扫过白若松和易宁。

  一瞬间,白若松都以为自己和易宁会在这里被就地格杀,可没有,那几个盛气凌人的护卫只是默默让开了把守的楼梯口,说了一句:“钟爹爹有令,只允许花魁公子与客人上楼。”

  平翁与孔翁只得站在楼梯口,看着其他人前往四层。

  白若松硬着头皮往上走了几步,发现并没有人拦截自己这个“侍从”之后,才跨步跟上了易宁。

  羽新的情况看起来真的很不好,走两步就晃一晃,走两步就晃两下,好几次白若松都想搀她一把,最终还是忍住了。

  她一个侍从,去搀主子花五百金包下的伎子实在是不合适。

  转过两截楼梯,在四层的阶梯口,也有挎着刀的护卫在守着,见了人上来,面带缓色,道:“诸位跟我来,钟爹爹有请。”

  “不是要点天灯么?”易宁不疾不徐问了一句。

  那护卫面色不变,只道:“点天灯在钟爹爹会客厅外头的天台上。”

  易宁看向羽新,见他垂着眼不说话,便只道羽新大概也根本不清楚点天灯的位置究竟在哪里,只得跟着那护卫走。

  红楼已是奢华,四层是极尽奢华。

  从刚一从楼梯跨上四层的位置,便铺有厚厚的毯子,可以让人走在上面发不出一点声音。

  回廊里头三步一个摆件,五步一个瓷瓶,里头全都是盛开的,芳香馥郁的绚丽花朵,每一扇漆红色雕纹的窗棂外头挂着龙凤呈祥的料丝灯,底下垂着的一圈流苏里头居然还挂着环佩,每一个都价值不菲。

  白若松想起了杨卿君,他总爱在各种地方挂价值连城的珍珠幕帘。

  几人行了一段路,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大堂,大堂门栅大敞,灯火通明,居然一侧直接连着露天的天台,有一扇门栅半开着,微凉的晚风拂入,拨动了梁柱上悬着的轻纱。

  白若松目光透过那通向外头的半扇门栅,恍惚地发现,外头的天幕已经是沉黑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