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 第167章

作者:嬴天尘 标签: 天之骄子 快穿 爽文 升级流 轻松 穿越重生

  夜风呜咽,回荡幽谷。光秃秃不见一分翠色的梨山深处,阵纹交织的石壁之前。

  须发染白的老道席地而坐。

  他手执拂尘,神色平和,目光始终遥望远处星月交辉的天穹,似乎是在等什么人。

  须臾之间,一抹黑点出现在视线尽头。紧接着,越来越近,也越来越清晰。但见熟悉的少年道人,身披月华,御长风而至。

  越殊从天而降,轻飘飘落在清源真人面前,歉然道:“我来迟了,让道友久等。”

  “子时未过,如何算得上迟?”清源真人起身相迎,“道友这是下定决心要走了?”

  “嗯?”越殊看他一眼,不明所以。如果不是打定主意离开,他何必提前通知清源真人,又何必半夜三更跑到这荒郊野外来?

  参加过表兄方湛的婚宴就前往沧海界,是越殊早就计划好的事。他早半个月便与清源真人说过,并不介意对方搭一趟顺风车。今夜见到清源真人,他还以为这人是来搭顺风车的,如今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看出他眼中的疑惑,清源真人轻轻叹了一声:“不瞒道友,老道近日夜夜难寐,始终难以做出决断。本以为求道之心如铁,路在脚下才发现自己竟是踌躇不前……”

  他的修仙资质并不好,若非道友点拨,至今依旧徘徊在练气三层。这样的他,去了沧海界,难道就能仙道在望吗?更大的可能恐怕不过是给同行的道友拖后腿吧……

  更何况……

  “先师将上清观交于我手,如今后辈子弟无人,老道此去,上清观便要没落了。”

  当然了,最终促使他决定留下的原因其实是越殊公开宣扬的进化之道。

  清源真人惊讶地发现,他在这方面的天赋倒是不错。本来就有习医练武的底子,这进化之道是越学越上头,越学越有希望。

  既然如此,何必继续追逐渺茫的仙道?转修进化之道,不能长生也能延年益寿。

  听完清源真人一番言辞恳切的剖白,越殊表示理解。本来嘛,是否同行就是自愿,他只是顺便给对方一个搭顺风车的机会。

  “道友既然无意,今日为何……”话才出口半截,越殊反应过来,人家这是特意来给他送行的,他莞尔道,“相识一场,临别之前还能见道友一面,也算是别无遗憾。”

  清源真人也笑道:“老道虽失了闯荡的心气,沧海界终究是多年执念。今日能见证道友‘飞升’,何尝不是了却一桩心事!”

  二人彼此打了个稽首。

  然后,清源真人转过身,退后一步,越殊上前一步,手掌轻轻按在石壁阵图中央。

  此前他同清源真人说过自己有开启传送阵的办法,具体是什么办法却不曾说。盖因这是只有他一个人才能调动出来的力量。

  也是足以替代生机灵气的另一种高等能量——源自人类集体意识海洋的心灵之力。

  嗡……

  无形的声望之火在越殊周身燃烧。

  他所积累的海量声望缓缓下降。

  旁人无法察觉的另一重世界中,深邃的海洋掀起滔天波浪,拍打在现界的壁垒上。

  同样作为能量,心灵之力的纯度是极高的,哪怕只一丝,便胜过海量天地灵气。

  石壁上暗淡的阵纹一点一点亮起,越来越亮,越殊从头到脚都渐渐被光辉所笼罩。

  “我走了,道友保重。”

  他微微侧过头,与清源真人最后道了一声别。而后整个人便消失在大放的光明中。

  “沧海路迢迢,此去觅长生。”

第188章 归一道主19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群山莽莽,绵延千里。

  山谷之间,随处可见火红的花海,宛如点燃群山的火焰,被山脉隔成一片又一片。

  隆冬时节,寒风刺骨。赤红如血的花却开得正艳,一片片舒展的花瓣中心,隐约露出虚幻的人脸。

  有的闭着眼睛一派恬然,状似沉睡,有的大睁双目,虚幻的嘴巴张开,从中发出婴儿饥饿般的啼哭声。

  啼哭声惊动了山谷中逡巡的黑衣修士,赶在他神色转冷之前,一名麻衣麻鞋的养花人便熟练地伸手握上了长满利刺的花茎。

  他的手掌因疼痛而颤抖,却不敢放松。滚烫的鲜血顺着伤口淌下,淌过花茎,淌入泥土。

  花朵中心婴儿般哭泣的人脸渐渐止住了哭声,露出满足的表情,不多时,人脸闭上眼睛宛如沉睡,只是舒展的花瓣艳丽了三分,仿佛火焰燃烧得愈发盛大了。

  脸色惨白的养花人颤颤巍巍收回手,鲜血从他的掌心滴答落在地上。

  下一刻,就听一声轻哼,然后一道流光投向他的手心。

  “量你施肥及时,未有折损一株无生花。”随手施法的黑衣修士冷冷交代道,“今年无生花种植规模扩大三分,肥料恐有不足,尔等谨记,不可再浪费一丝血肥!”

  被刺破的伤口飞快愈合,只留下道道疤痕,与从前的旧疤密密麻麻交叠在一起。

  享受着这难得的待遇,养花人面上却无喜色,反而一下子变得煞白。他不敢吐露半句心声,只是跪地,连连叩头谢恩。

  其他养花人也跪下来,口称“谨记仙师之命”。

  “仙师大慈大悲!大慈大悲!”

  不知过去多久,料想黑衣修士己经远走,渐渐有胆子大的人抬起头来,见山谷入口果然空无一人,又纷纷大着胆子站起身。

  腰才直起一半,天边流光一闪,但见一道人影自远及近朝这片山谷的方向落了下来。

  不少人立时又忙不迭地跪了下去,唯恐慢了一步便“冒犯”仙师,徒惹祸事。

  深深埋下头去的众人没能看见,流星般从天而降的少年道主在接近山谷时由急转缓,恰如一片轻飘飘的落叶掠过山谷上方,他用好奇的视线打量着下方的花海。

  “这是给我传到哪里来了……”

  想当初启动传送阵时,越殊不仅以心灵之力为能量,耗费了一笔声望,还献祭了一波功德之光,为自身加持上命运垂青buff,这才放心启动传送阵前往沧海界。

  之所以如此,盖因他对沧海界的现状一无所知。

  无论是龙种的记忆传承还是上清观祖师的手札,提供的都是过时至少千载的情报。焉知今时今日的沧海界可还是本来模样?

  更不用说传送阵是太清宗所设,另一边的出口纵然不是直接设立在太清宗的山门,想必也在太清宗的势力辐射范围之内。

  昔日太清宗如日中天之时,这样的安排自是方便太清宗弟子往来沧海介于小界之间。

  但此一时彼一时。

  越殊不知太清宗究竟遭遇什么劫难,连门内弟子都只能前往小界避难,且千年来再未有太清宗门人下界收徒,种种迹象让他过得不往坏的方向想。

  万一曾经的正道圣地已经变成了龙潭虎穴,他毫无防备传送,岂不是“送货上门”?

  为免发生才出“新手村就遇大boss”的悲剧,落地成盒,他索性加持上一波命运垂青。

  而现在,望着下方燃烧如火的花海,以及其中垂首跪地的农人,越殊好奇又茫然。

  他谨慎地将心神之力放出体外,只觉浓郁到极致的灵气中掺杂着阴沉沉的煞气。并非天地灵气受污,而是他的感觉被干扰。

  灵气浓郁是这方天地能量层级颇高的直观反应,煞气却是这片山脉带给他的感觉。

  灵气浓度如此之高的地方,本该是传说中的仙家府邸、洞天福地。然而,越殊却有置身魔窟之感,甚至隐隐听到鬼哭之音。

  那并非真正的鬼哭,而是此地死过太多的人,流过太多的血,风水上形成的势。随着他望气术的精进,这份感知越发敏锐。

  好家伙,充值十万功德的VIP通道就给他带到了这里?究竟是氪金不够,还是说他低估了自己的实力,此地于他并不危险?

  越殊选择相信自己的实力。

  他闭目默算片刻,眼中闪过一缕惊诧:“利在东方。难道这里真是我的福地?”

  轻轻低喃一声,少年道人身形一闪,根据直觉的指引,化作一缕流烟落向东方。

  从他降临到离开不过须臾之间,宛如飞鸟掠过无痕,跪地的人却许久才抬起头来。

  ……

  越殊落在某处空旷无人的山头。

  这一路,他仿佛在水盆中养了许久的鱼终于入得大海,“久旱逢甘霖”之感涌动于百骸,四周浓郁的灵气几乎无需吸纳便自动向他体内涌来,一身修为短时间噌噌上涨。

  嗯,从低浓度的灵气环境来到高浓度的灵气环境,有这样的反应大概是正常的吧?

  急着找地方闭关修炼的越殊暂时没心思想太多,他现在最要紧的是适应此方天地。

  与此同时,悬在腰间宛如玉佩的龙种一路都在发烫,虚幻的小白龙绕着他左三圈右三圈,意念中传达出即将孵化出世的兴奋。

  越殊分出一缕心神之力安抚地摸了摸它。而后便用最快速度来到自己算出的最佳闭关地点,挥手凿开山壁,身形一闪而入。

  下一秒,临时凿开的山壁化作移动石门缓缓合上,严丝合缝,仿佛从未有人来过。

  越殊开始了来到沧海界的第一次闭关。

  这一次闭关足足持续了一年。

  久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久到周边山谷热烈的花海开过新的一轮,久到兼顾血肥出产的养花人倒下一茬又来一茬。

  这一日,春雪方消,晴光普照。

  表面浑然一体的山壁突然被推开一道门,迎着久违的阳光,羽衣星冠的少年道人走了出来。

  他的容貌似乎始终定格在筑基之日,却不显青涩稚嫩,反而像是天生地养的神灵,与山水气脉相合,钟天地万物之灵秀。

  闭关一年,越殊筑基境的修为进度条已顺利推至巅峰,随时能突破到下一个境界。

  他一步踏至半空,俯瞰群山万壑。少年道人黑白分明的眼眸里绽放出熠熠的光彩。

  越殊的视线落在下方一处水潭。

  他并未忘记一年前占得的卦象。只是当时急于闭关,现在他终于有心思仔细琢磨。

  ……利在东方么?

  此时,无论是徘徊于水潭上空的“气”,还是心神映照中的画面,都明晃晃提示着他:

  “看来是应在了这里。”

  越殊身形不动,一条拇指大小的小白龙突然从他袖中飞出,殷勤地直扑水谭而去。

  不多时,小白龙得意洋洋地破水而出,向越殊展示他腰间多出的一条“腰带”,仔细去瞧才会发现那是一枚古朴精致的戒指。

  心神映照下,一抹属于人类的魂魄气息缠绕在戒指表面,死气沉沉中透出一抹生机。

  越殊的表情渐渐微妙。

  ……难不成他这是拿了一回古早男频的主角剧本,遇上了传说中的随身老爷爷?

  通往凡俗小镇的山路上,越殊缓缓而行,一旁外表与银蛇无异的小白龙上下飞舞,一枚古朴的戒指几乎被它玩成了呼啦圈。

上一篇:北宋县令庶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