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嬴天尘
越殊:“……”
越殊只想当场让他体会什么叫“父爱如山”。
众人说笑了一阵子,菜终于上齐,在包厢各个角落三三两两聊天的(2)班同学坐到餐桌前,有人点了啤酒,有人点了饮料,吃吃喝喝间,被保护在象牙塔中尚未遭遇社会毒打的少男少女们一个个憧憬着未来。
“我被H省工业大学录取,等着瞧吧,再过二十年,我国的飞机得是我造的……”
“这不巧了吗?我将来就要开飞机。”
“我打算女承母业当老师……”
“睡神呢?”有人喊起这个久远的称呼,“睡神生竞保送,早就通过大学招生了吧?不知道睡神去哪里,学什么专业?”
“我吗?燕大,运动医学。”
“居然是运动医学?”
……这个选择出乎大家意料,却又好像在情理之中。爱好体育的生物竞赛选手选择运动医学专业,似乎合情合理?
“那就祝睡神将来成为运动医学大拿!”
眼前是一张张朝夕相处的脸,越殊仿佛置身于电影院观众席,等待着灯光亮起的最后一刻。这一场青春的电影,即将散场。
他微笑以对:“祝大家都能得偿所愿。”
气氛逐渐被推向高潮。
“干杯!”
班长带头举杯,众人齐声相应。
电影院的灯光似乎在此刻亮起。
“祝前程似锦,来日方长!”
第77章 冠军教父32
◎据说世界冠军都是我弟子◎
七年后,帝都燕京,燕大。
毕业季的到来给燕大的校园蒙上了一层离别的惆怅,伴随栀子花香一同飘荡的是终于告别校园的年轻人企图探索远方的心。
医学院深处的某间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博士论文答辩会正在举行。坐在这里组成评审委员会的五名评委,让其他学生见了,非得大吃一惊不可。
他们无一不是国内医学领域响当当的大佬,为首的李东升老教授更是华国医学界的泰山北斗。
哪怕前几年出了另一号人物,在网络上以长生为代号,接连发布多篇论文,此后华国几项重大医学成果都源自他的启发,依旧不影响李东升老教授的地位。泰山与北斗并列,南长生,北东升,也没毛病嘛!
会议室前方的投影屏幕下,站着这场论文答辩会的主角。
二十四岁的年轻人正值最风华正茂的年纪,身姿修长,眉目沉静,漆黑的眼眸里透着洞悉万物的神采,从始至终语速不紧不慢。
他只站在这里,每一位评委却好似看到一轮朝阳横挂于中天。
而他们便是衬托朝阳的苍茫暮色。
“……我的答辩完毕,请各位老师指导。”越殊讲完最后一个字,礼貌地鞠了一躬。
迎接他的是一段漫长的寂静。
五名评委还在静静消化他所讲述的内容。事实上,除却李东升老教授勉强能跟上他的思路,其他人都要边听边思考边记录。
越殊对此并不惊讶,只安静地等他们消化新知识,并做好随时为他们解惑的打算。
此时此刻,双方的地位仿佛颠倒过来。五名评委都是学生,而越殊才是授课老师。他的毕业论文便是他传授的一门新知识。
一时间,会议室里只有笔尖落在纸上的沙沙声。直到李东升老教授第一个开口询问:“你在论文第七段提到……”
“是这样的……”
越殊不假思索地回答起来。
“原来如此,我觉得……”
一老一少将论文答辩会变成了研讨会,你来我往讨论间,其他人纷纷竖起了耳朵。
回答完李东升老教授的问题,其余四名评委也加入进来,纷纷开始向越殊提问。
而他也一一作答,并无疑难。
终于,最后一个问题解答完毕。李东升老教授带头鼓掌:“季珏同学,你的博士论文答辩正式通过,以后就是博士学位。”
越殊感谢过后,好奇地问:“不是说一般不当场宣布,过几天才能收到通知吗?”
“那你也不看看,你能是一般人吗?”李东升老教授幽默地说,“与其说是我们在考你,不如说是你在给我们开拓思路……”
其他评委也跟着感叹起来。
“没错,我今天着实有所启发。”
“要是你都不能通过博士论文毕业答辩,学校里的其他博士生估计没活路了……”
李东升老教授并非燕大本校教授,是燕大请来的外校评委。评委中的本校教授可是亲眼看着面前这个变态成长起来的。
十七岁特招入学,七年直博毕业,期间攻读运动医学在内三个医学博士学位。平均每年在顶级学术期刊发表四篇论文,数量不算最多,质量却堪称最高。
对这个年轻人一心投身运动医学领域的选择,医学界的各位大佬都感到十分惋惜。以他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完全可以接过李东升的大旗,乃至超越李东升老教授,为全世界的病患带来福音。
他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起因是去年那场蔓延全世界的突发性传染病。
这场灾难中,一直在运动医学领域埋头深造的越殊拿出《祛疫方》,震撼了整个医学界。
当然了,前世的经验不能代入到这一世,两个世界的物种虽然大体相似但并非完全相同,动植物、药性、乃至疫病来源等等都存在差异性,只是越殊进行了适应性改良。
以他在医学上深耕多年的水平,这并不难办到。何况他还有来自国家力量的支持。
华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战胜了被命名为β0314的突发性传染病,打赢这一场遍及全球的战争,甚至有余力支援其他国家。
《祛疫方》的横空出世,创造了奇迹。
越殊并没有借此牟利,而是将之上交给了国家。唯一的要求便是不对外公开他的真实身份。
因此,目前《祛疫方》创始人被挂在“长生”名下。这也导致长生的马甲不可避免脱了下来,在座的都是知情者。
毕竟越殊研究的不是什么高能武器,保密需求不高。他之所以保密身份,出发点很简单,只是不希望因为《祛疫方》受到太多打扰而已。
譬如长生那个马甲的邮箱,到现在都源源不断接收着来自世界各国从国家研究机构到私人医药集团的邀请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华国医学领域知情的大佬,怎能不为他在医学上的盖世才华而惊叹?怎能不为他肆意挥霍天赋而惋惜?
偏偏这位奇才却一心一意扎根运动医学领域,企图探究人体进化,突破人体极限。甚至决心在毕业后留校,进入燕大运动医学研究中心,继续深耕运动医学。
哪怕越殊今天这篇论文让评委们耳目一新,看到他在运动医学领域不俗的潜力,他们依旧希望这个前途远大的年轻人能投身更广阔的医学领域,开创出新的天地。
只可惜,能在每一个领域走到顶端的人物都有自己的主见,不是轻易就能动摇的。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坚持,挺好的。”对此,李东升老教授作出乐观的展望,“等他在运动医学领域走到一定地步,发现再无前路可走,自然会开拓新的领域……”
“也是,人体进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这方面,全世界都只是黑暗中的摸索者,他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碰壁,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未来未必用不上……”
已经离开会议室的越殊自然不知道答辩委员会居然针对他的未来展开了一场讨论。
他脚步轻快地走在校园笔直的长道上。凋零的梧桐花朵朵飘舞,宛如乘风之鸟。
不时便有路过的学生将目光落在他身上。哪怕是在人才辈出的燕大,这个在校园论坛上自带流量的男人依旧是风云人物。
“是医学院的季师兄……”
“听说今天就是季师兄的博士论文答辩会,看来季师兄在燕大呆不了几天了。”
“???不要啊!我当初就是冲着季师兄才会上燕大。一堆重点大学宣传视频中,拥有季师兄的燕大简直是门面担当……结果来了才发现这个男人神出鬼没,社交绝缘,看到他的机会99%都在论坛上Orz。”
“……多少有点离谱了吧你。”
“不要用这种‘花痴少女为爱缀学’的眼神看我好不好?燕大本就是国内Top1,学习之余还能看男神养眼,傻子才不来!”
人走远了,路边长椅上的两名女生才窃窃私语起来。
说说笑笑间,留着短发的女生点开手机,看到燕大的校园官网,赶紧戳了戳闺蜜:“快上官网,不用再担心没人给你养眼了。以后季师兄要留校任教。”
长发的女生惊讶地“诶”了一声:“博士论文答辩这么快的吗?前脚答辩,后脚就出结果了?”
她边说边点开官网,果然看到一则新鲜出炉的学校公告:“季师兄不仅留校任教,还进了运动医学研究中心?连职位都安排这么迅速,我怎么感觉学校迫不及待啊,不会是担心被挖墙脚吧?”
“大概这就是大神的特殊待遇吧!”旁边的闺蜜露出“真相只有一个”的犀利眼神。
此时此刻,登录官网的燕大师生都看到了新鲜出炉的公告。他们只觉得理所当然。
没有人对越殊的“非常”待遇叫嚷不公。
从他入学起到现在七年时间,创造了太多非人的成绩。他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告诉每一个考入燕大的学生,天才亦有高下。
而能进入燕大的学生几乎都是天之骄子。面对一个比自己优秀十倍百倍的人,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都是奋起直追,而不是像小丑一样控诉人家凭本事获得的待遇有失公允。
兜里的手机发出轻微的震动。
越殊拿出手机一看,发现基本都是来自燕大同学群的消息,有同学的,有老师的。
[厉害了,我的哥!同届博士生第一个脱离苦海的,我至少还得熬一年呢……]
[恭喜留校,以后是不是就该叫季教授了?你应该算是燕大最年轻的教授吧?]
[6啊老季,破记录了属于是!]
[请客,必须请客!]
越殊在群里统一回复表示感谢。
至于鼓动他请客的消息,来自同样今年博士毕业的隔壁宿舍邻居汪年,就读临床医学,今年28岁,算是标准的博士生年龄。
越殊回了个“下次一定”,便点开手机中的另一个小群#青澜一中王牌篮球队#。
这个透着淡淡中二气息的群名出自吴刚之手。毫无疑问,群成员就是当年那支校篮球队。此外,还有一位特殊的编外人员。
此时,这位编外人员正在狂@全体成员:[新书已上架,是兄弟就来捧个人场!]
群里一片不感兴趣的声音。
还有人替他的钱途担忧:
[大作家,你实体书写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写起网文来了?别换赛道扑街啊!]
李瑜表示:[去去去,好不容易财富自由了,不兴我写点喜欢的篮球小说?写作只是工作,篮球才是我的真爱!要不是没有篮球队收我,用得着只能在小说里yy吗?我这篇小说灵感来自大家并肩作战、热血光荣的岁月,兄弟们就没点兴趣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