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都不是吗?
司业立刻严肃起来。
朝中派系一向复杂,如今连国子监都这般了吗。
祭酒并未再说其他,该交代的都已经交代了。
剩下的,就看他们的。
会试那边的激烈程度,并不会逊色这里。
祭酒摇摇头,又道:“有什么拿不准的,可以去找齐学官,他心里有成算。”
齐学官?
司业思索片刻:“白台州宜孟县的齐大人?”
就是他。
纪霆也是宜孟县的。
祭酒大人的意思是?
等祭酒带着几个博士,还有一般助教,一部分学官离开。
再看看一百个对立的学生。
难啊。
都是十几岁,二十出头的年纪。
打起来都很正常。
得知祭酒他们也离开的学生们,更是肆无忌惮。
尤其是荣王孙,说话声音明显更大。
看向纪霆的目光总是带着仇视。
不过开学第二日。
这仇视的眼神暂时就看不到了。
因为广业馆五十学生从号舍起床读书时。
荣王孙他们还在家睡大觉呢。
国子监宽敞的读书堂里,已经很多年,没有来过这么多学生了。
司业看着,都颇为感动。
今日由他坐堂,提问学生们问题。
也算查漏补缺的一项。
纪霆他们自不用说。
最新来的五十人,也是有问必答,基本功非常扎实。
也就林丰宝忽然意识到。
这五十人里,好像只有他不是秀才?!
这合理吗?
林丰宝傻眼了。
等到月底考试的时候,他肯定是倒数第一吧?
不过这么多厉害的学生,谁会是正数第一?
这个问题,其实大家也很好奇。
天才学生,多多少少都会有比较的心里。
大家是佩服纪霆的,但同样好奇他的学问。
不过也不用着急,国子监每个月都有月考,到时候就能见分晓。
广业左右二堂的学生们跃跃欲试,每日上课都很积极。
他们跟万秀才刚来时差不多,无论食堂还是藏书阁,都让他们无比欣喜。
这么好的读书机会,可不多见。
而隔壁的崇志二堂就不一样了。
里面的五十个学生,一日比一日少,又恢复了老样子。
最后那崇志左堂,只剩下五个人。
崇业右堂更加不同,竟然只有阚文彦一个。
崇志跟广业两处基本挨着。
大家都能看到其中不同。
刚开始,还
有人笑话崇志馆学生懒散。
可逐渐都意识到不对劲。
因为每个堂的夫子都是固定的,即使只有一个学生,也要去上课,布置课业。
崇志馆学生少,左堂为一个夫子教导五个学生。
右堂是一个夫子,教一个学生。
这两个夫子,还是出了名的有耐心,学问好。
其中就有去年给纪霆他们制定学习方案的陈夫子。
食堂吃饭的时候,田秀才看了看身边广业馆其他学生,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
对于其他穷学生来说,这样的日子自然很不错。
但去年享受过不同待遇的万秀才,袁秀才,田秀才来讲,却能知道其中不同。
林丰宝都意识到不对劲。
打个比方,大家就知道有什么不一样了。
放到现代,分别有三个套餐。
一个是名师一对二十五。
第二,名师一对五。
第三,名师一对一。
这三个套餐,哪个最贵?哪个效果最好?
似乎不言而喻。
崇志左右两堂的学生,就是在想享受后两个套餐。
也就是去年那会,纪霆,万秀才他们的待遇。
而这一切,似乎也不能说什么。
因为在哪个堂读书,都是你自己选的,跟别人没有关系。
如果对方说一句:“当初你们选崇志不就好了,是自己没选。”
这话看似有道理,但有时候的选择,真的是没得选。
如果这些平民学生真的选了贵族学生所在的崇志,不被欺负才怪。
到时候课都上不成。
利用这些规则给自己谋好处,还要说都是自己选,怪不得别人。
这才是贵族常用的手段,让人有苦说不出。
袁秀才知道气氛不对,不过他一心想着吃鸡腿,又回去取食物,就听食堂师傅道:“没有了,一人一个,哪能一个人吃两个啊。”
“去年不就可以吗。”
“去年你们人少,自然可以,现在人多了啊。”
“那崇志馆的人,也是拿好几个啊。”
“他们学生少啊。”
又是看似合理的规则。
广业馆共有五十个学生,实到五十个,五十个鸡腿,一人一个。
崇志馆五十个学生,实际到了六个,五十人鸡腿,六个人分。
事实上,那崇志馆的其他学生,也是被挤掉了机会,成了更上层贵族的养料。
袁秀才最喜欢吃东西,没拿到鸡腿的他一脸沮丧。
隔壁崇志馆一个监生看到,嗤笑了声,故意把他碗里的五个鸡腿扔到一边,对纪霆道:“你的金翅猃呢,吃不吃鸡腿?”
纪霆想买金翅猃,买成大黄狗这事,大家都知道。
而且去年国子监人少,纪霆还把狗放到号舍里养,今年这里更规范了,也就放到外祖家中。
这事大家更是清楚。
对方故意这么说,就是为了恶心纪霆跟袁秀才。
袁秀才看到他把这么好的鸡腿,要拿去喂狗,气得眼睛都红了:“你不要太过分了!”
“怎么过分,这是国子监发给我的,大家都是国子监监生,难道不能自行处置。”
可这不公平!
你们六个人,用了五十人的预算!
这并不合理!
可这话要是说出来,剩下不来上学的四十多人,肯定会说,他们是自愿的,别人别多管。
那监生起身,直接把鸡腿扔到泔水桶里,理直气壮走到纪霆身边,笑着道:“别以为就你们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