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我辈学生,应当身先士卒,方能知行合一。”
让他选自己的会试策论,还是殿试策论。
他选了前者。
即使这样大概率会丢掉一甲的名次。
在丢掉一甲名次之后。
又让他选,承认自己是锦绣文章,还是努力实践知行合一。
纪霆选了后者。
即使这会让他这个天才的新科进士,派到毫无希望的地方,甚至一辈子都磋磨到那里。
无论做的好与坏,都无人知晓的。
可这是他的选择。
纪霆也愿意为自己的写的文章付出实践。
都说天下学子都知道的。
也知道新科进士在效仿他。
那他就不能独善其身,只为自己考虑。
纪霆并不觉得自己有多重要。
可他的所有选择,都是保持本心。
虽说第一个选择,让进士们都拥护他。
第二个选择,却让一部分进士深恶痛绝。
纪霆话音落下。
大殿内外一片安静。
在不少人眼中。
他每一项选择都错了。
既然写了足以独善其身的殿试文章。
那在皇上问起时,直接说更相信自己殿试所写即可。
就没有后面的事了。
他以为牺牲自己的名次,就能保全其他人。
后面不还是跟多数人背道而驰?
太傻了。
怎么会有这么傻的天才。
可另一群人,却目光灼热的看向纪霆。
爱恨同源。
有些人,因为那些理由恨他。
就有一些人,因为这些理由爱戴他。
因为归根到底。
纪霆的所有选择,都不是为了自己。
一个为了辛苦读书这么多年的同年。
另一个为了辛苦生活的百姓。
他但凡有一点自私,都不会说出这种答案。
“可惜了,科举的名次不会好,以后的外放更差。”
这么傻的天才。
古往今来也不多见吧。
他甚至没用自己的聪明,也没用自己的辩才。
那些东西在此地用处不大。
已经有人怀疑。
皇上他们,是不是讨厌纪霆啊。
才会给这种必输的选择。
到底想要他怎么样!
不少进士甚至有些愤怒。
可惜他们距离大殿太远,没看到皇上脸上浮现的笑意,甚至笑着看了眼程首辅。
作为皇上的恩师,程首辅却有了难以分辨的表情,他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
等他看向纪霆的父亲纪伯章。
这父子两个,确实是一类人。
皇上看了看老师的表情,意外多了高兴。
以前皇上跟首辅的想法总是一致。
也就在这几年里,悄然有了变化。
故而有了今日的局。
昨日勤政殿内。
皇上夸纪霆,以及郑平等人的文章。
程首辅还是那句话:“过刚易折,年轻人还是太过冲动。”
锐气很好,但这般锐气,实在不行。
纪伯章是就个例子。
皇上并未赞同。
师生两个陷入沉默。
直到皇上开口:“可纪伯章的当年提议,大力整顿的军务,尤其是兵马粮饷的运输。”
“首辅也觉得气势太过,一切都要徐徐图之。”
结果呢。
当年的雁门关兵乱,问题就出在粮饷上面。
如果真的按照纪伯章所讲,要大力整治里面的贪污。
雁门关大概率不会失守,更不会有那么多百姓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程首辅张张嘴。
这事是他的失误。
并未想到战事来的那么快,那一代的官员竟敢如此隐瞒。
可是太过冒进。
朝局不稳,对天下也是无益的。
两人争执之后的结果。
便有了今日的殿试。
这些凭借锋芒毕露出来的新科进士们,是只会喊一喊改革,还是会能够知行合一。
明知前面有千难万难,依旧能够坚持自己的想法。
程首辅以为,他肯定会赢。
因为那些选项并不复杂。
想要好前程,就知道怎么选。
而且这也并不意味着妥协,无非是缓缓推行罢了。
在这点上,他还是相信纪霆的。
看到他殿试文章时,程首辅更是松口气。
但接下来的事,就不一样了。
纪霆的每一个选择,都让他狠狠皱眉。
跟他完全相反的,肯定是皇上了。
皇上看向纪霆的眼神里,带着不用分说的欣赏。
就在大殿上一片寂静时,皇上直接站起来,大笑道:“好,不愧是国子监的学生,不会是本届会试的会元。”
“朕来看,你这般学生,若不是今年殿试状元,就无人可是了。”
状元?!
此话一出,让殿内外众人抖三抖。
纪霆都说自己更喜欢会试文章了,还能得状元吗?!
皇上怎么想的。
“你虽说更喜欢会试文章,朕却觉得两种都好。”
“方才讲的话更好。”
“南正国正需要你这样的天才。”
众人理智终于回来。
纪霆也意识到了。
方才的种种选择,与其说陷阱,不如说是测试跟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