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桃花白茶
谁料那边转而换了个口风。
说那家人就是来骗钱的。
他家娇养的女儿,本来就是当扬州瘦马培养。
自己觉得卖亏了钱,想要讹诈买家,故而找上来门来。
什么一家子好人。
其实都是人贩子。
荣王府做的是正常买卖,甚至还有买卖契凭。
还说这家勒索不成,故而状告荣王一家。
他们早就把“人证”“物证”坐实了。
说是谁来查都不怕。
估计在这家人上京之后,荣王这边就在做伪证。
甚至把这家的邻居也找过来,证明这女子根本不是良家女子,更证明平日里他家对女儿并不宠爱。
还说他家日子过的越来越好,靠的就是卖女儿。
这话着实恶心。
明里暗里说这女儿实则为暗娼。
但越是这种离谱的说法,越是有人信。
那女子家人原本住在衙门附近的客栈,因这些风言风语,只好搬到偏僻点的酒楼去住。
就算这样,也有人时不时上门辱骂。
说他们卖女求荣,如今又改了口风云云。
因为就算接回女儿,但根本没有大夫敢来医治。
还是齐大人请了相熟的大夫,偷偷过去开了些药。
否则那女子早就没命了。
而这一家人也根本抬不起头。
甚至也回不了家。
就在老家,那名声也臭了。
一家人终日以泪洗面,根本不知道做什么好。
眼看风向变了。
皇上也松口气。
这事情跟他有些牵扯,还是早点了结了好。
就在他要暗示知府赶紧结案时。
翰林待诏纪霆过来了。
作为翰林院的人,还作为皇上身边的人,他倒是有资格来侍奉笔墨。
不过一般来说,皇上不想看见他,他也懒得过来做事。
故而基本上不出现。
他这一来,皇上本能皱眉,深觉不妥。
可纪霆却只是说了几句不咸不淡的话,最后问了句:“皇上,您认为扬州女子被拐走的案子,应当怎么处理。”
皇上皱眉看他,开口道:“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你还有旁的想法?”
作为皇上,说出这种话,已然是有了偏向。
纪霆不语,等退出勤政殿时,跟大皇子擦肩而过。
大皇子十分紧张,他刚从母后宫殿出来,这会看到纪霆,却也不意外。
在太庙待了近半年时间,大皇子俨然变得不同。
但让他这么做,还是有些为难。
只是想到母后,想到雨儿,还有他自己。
似乎别无选择。
等纪霆离开皇宫,门口等着的众人,纪霆微微点头。
只等着消息吧。
当天晚上,大皇子要亲审扬州女子被拐案的消息,当真出来了。
大皇子说的有理有据。
一则,若那扬州女子真被家里当瘦马养,就要追究他家的责任。
以良做娼,便是重罪。
二则,若不是这么回事,便要找到那拐子,治那拐子重罪。
以此震慑天下间的人贩子,让他们不敢太过猖狂。
这两条内容合情合理。
无论谁来了,都要说一句公正。
故而皇上都没法反驳。
但皇上喷着怒火的眼神,却是不能变的。
放在以往,大皇子肯定不会坚持下去。
可现在不行。
为了很多人,他也要这么做。
父皇。
实在是老糊涂了。
母亲跟妻子的哭诉,让他必须硬气心肠。
而此时的后宫当中。
纪雨看了母后递来的后宫名册。
短短半年里,竟然添了三十多人。
作为晚辈她并不能说什么,可皇后让她看,必然有其原因。
那就是给大皇子吹枕边风。
让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深受其害。
纪雨跟皇后都没有大皇子想象中泪眼婆娑,反而异常冷静。
皇后看向纪雨的眼神颇为欣赏,取来一串珍珠亲手给她戴上:“好孩子,接下来看你的了。”
纪雨温言应下,看了看时辰道:“母后,妾身先去接大皇子回来。”
从勤政殿出来,大皇子身上冷汗津津,皇上另找了其他事骂他。
吓得他险些松口。
还好坚持下来。
刚走没多远,就看到雨儿在风口等他,见他过来,快步上前:“可还好?”
话虽简短。
却给了大皇子莫大安慰:“还好还好。”
“你眼睛怎么红了。”
“担心你。”纪雨并未多讲,只道,“先回去吧,这里风大。”
大皇子叹口气,先给纪雨披了披风,看向宫外:“就看你三哥哥收集的证据够不够充足了。”
“三哥哥一向细致,他说的话,从不作假。”
见大皇子还看向勤政殿,纪雨又道:“申鉴有言,进忠有三术:一曰防,二曰救,三曰戒。”
意思是,奉献忠诚有三个方法。
一是情还没发生时,就事先防范。
二是事情发生了,赶紧补救。
三是事情过后,加以警戒。
此话为东汉大家荀悦所讲,这荀悦面对汉灵帝时隐居不出,面对汉献帝时日夜谈论,实为忠臣典范。
他所说的进忠三术,实乃肺腑之言。
纪雨以此来宽慰大皇子,果然有效。
他并非对父皇不忠,而是要补救这件事的过失。
好让父皇的名声不至于受损。
他这么做,是对的。
第103章 第103章太子
京城知府恨不得立刻辞了这官职。
当这个官又有什么用。
还不是受夹板气。
这次更是离谱。
一面是皇上,一面是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