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医妻驾到,冷面硬汉宠上天 第103章

作者:逍遥的妖 标签: 强强 年代文 爽文 穿越重生

  苏桐躺了一会儿,毫无睡意,索性起来想看看街景。

  虽然七十年代的城市少了现代的高科技与信息化,但毕竟是省城,规模与格局已经初成,繁华与热闹并不少半分。

  从窗户看下去,街上行人如织,公汽与自行车大军还时不时地造成拥堵,汽笛与铃铛声响成一片。

  旁边街角巷子口,有个老人守着一担黄澄澄的桔子还是橙子的在叫卖,时不时有过路的人停下来品尝购买。

  果子的味道应该还不错,因为尝过后买的人不少。

  苏桐在她有限的果木知识里搜索了一番,七十年代末橙子的嫁接技术已经进入了中国,但应该还没普及,市面上应该还吃不着。

  但是桔子的话,能保管到这个月份,倒实属不易。

  苏桐站在窗口看了一会儿,转身也下了楼,她也想去买一些。

  这季节本来水果就少,她也好久没吃过桔子了,味道好的话还可以给老头和秋玉她们带些尝尝。

  走出大门时招待所的服务员还热情地跟她打了声招呼,“这就出去啊?”

  “啊!”

  苏桐点点头,又指了指街对角的老头道:

  “对面是卖桔子吧?想去买点,买了就回来。”

  服务员顺着她的手指往外看了看,笑着道:

  “哦!是的!那个老头在这边卖好几天了,他家的桔子确实不错,挺甜的。”

  苏桐走到老头的摊前时,两筐桔子都只剩了小半筐,桔子皮薄个大,黄澄澄的,清香扑鼻,虽比不上刚摘的新鲜,但水分还很充足。

  “大爷,桔子保管得不错啊!还这么水灵!”

第162章营救

  “姑娘,尝尝吧!这是祖传的老法子,果子提前下树,用稻草一层一层隔着存在地窖里,能存一个冬天呐!”

  “瞧您!祖传的老法子您随口就告诉我了!”苏桐笑着道。

  大爷却不以为意地摆摆手,“法子很多人都会,但几成熟下树,几天洒一次水,一次洒多少,怎么堆怎么摆都有讲究的,要不果子烂了要不果子蔫了要不果子口感不对,这可是轻易学不来的。”

  “啧!”苏桐感慨一句,“要不说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状元呢!”

  老头哈哈一笑。

  等到开始挑桔子时,苏桐才发现自己是空着手出来的,这年头没有方便袋,买东西都是自备篮子或网兜。

  她想了想,指着两只筐道:

  “大爷,我没带网兜,我把您这剩下的都买了,然后您帮我送到对面招待所行吗?”

  既然是买,不如就多买点,带一些回去,顺便让秦熠他们也一起尝尝,他们忙起来也不一定有时间专门出来买水果吃。

  老头高兴坏了,手脚麻利地称起称来。

  “行!你买得多我给你算便宜点,这连筐带桔子一共还有三十六斤,除去两个筐六斤,还有三十斤,我算你一毛五分钱一斤,你给我四块五毛就行了。”

  “好!”

  虽然这桔子比应季时卖得贵些,但也在合理的范围。

  苏桐拿出一张五元的纸币递过去,老人接过钱,又从兜里抖抖索索地拿出一个手绢,里面包着零零散散的一堆零钞,准备给苏桐找零。

  苏桐刚想说不用找了,就见两个人并排急匆匆地走过来,不知怎的也不知道避让,硬是从苏桐和老人中间穿过去,把老人手里的零钞撞散了一地。

  “哎呀!哎呀!这……这是干啥啊……”

  老人手忙脚乱地去捡钱,那两人却头也不回地往前走着,丝毫没觉得自己撞着了人。

  苏桐心头火起,回头一瞥,就看见一个军绿色的背影,披肩发,小高跟,和一个男人半拥半扶着走向巷子深处。

  这背影怎么这么像胡玲?

  苏桐手里下意识地帮老人捡着钱,脑海却想着刚才那一幕觉得不对劲。

  再回头看时,那两人已经相携着迅速消失在巷子深处了。

  停顿了片刻,她把捡起来的钱往老人手里一塞,跟了上去。

  “姑、姑娘!你的桔子!?”

  老头有些不明所以地喊着。

  巷子在深处拐了个近乎直角的弯,然后通往另一条街道。

  苏桐顺着巷子拐弯一路追,很快便追到了巷子出口,看着面前人来人往的街道……

  哪里还有那两个人的影子,沉思了片刻,她果断转身,又拐进了巷子里来。

  这年头哪怕是夫妻出门都身端体正,不会半拥半扶着走路,更何况绿军装,披肩发,小高跟,这些特征加起来分明就是胡玲。

  她大老远从京市追着秦熠来鄂省,决不会一来就移情别恋。

  问题就在这里。

  如果真的是胡玲,却和另一个男人半拥半扶着,还故意引起她的注意,那便极不正常。

  她极可能是被挟持了。

  同样,如果胡玲是被挟持的,那个男人决不会冒险带着她往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去,他们极有可能——还在这条巷子里。

  苏桐冷静地分析着,眼睛快速打量起眼前这条巷子。

  狭窄而弯曲,却没有岔路,也没有什么行人,巷子里开着的门都破旧而狭小,看起来对着这条巷子开的都是住家户的后门。

  只是门都安静地关着,一眼并看不出什么异常。

  路面上有灰尘,脚印杂乱而繁多,也给不出什么线索分辨之前两个人的去向。

  苏桐沉默地往回走,仔细逡巡着巷子两边的门,同时凝神听着两边门里的动静。

  只是一扇扇门走过,眼看着已经走到巷子拐弯的地方,仍未发现有什么异常。

  再拐过去就是卖桔子的老人所在的那条街——她是眼见着两人拐弯的,那两人如果要藏身,只可能在拐弯之后的这一段路程里。

  苏桐的额上已经沁出细密的汗珠,如果自己的判断有误,那么她会失去营救胡玲的最佳时间。

  就在她开始焦急之时,她在一扇门边的墙壁上看见两道细长的划痕。

  墙是石灰墙,很容易便能划出痕迹,那道划痕旁边也有许多别的痕迹,只是这两道却更白一些,也更长一些,更像是才划上去的。

  苏桐蹲下仔细看了看墙根,还能隐约看见掉下的白灰,她把手指屈起来对着两道划痕比了比,然后便伸手从小腿上抽出了匕首。

  应该就是这里了。

  苏桐推了推门,推不动,门从里面被拴上了。

  再往旁边看,门开在一方院墙上,院墙有些高,墙角下用砖沿街砌了一圈窄窄的花坛,里面有几根枯藤,应该是之前种过葫芦之类的作物。

  苏桐踩上花坛,又把砖垫高了几块,伸手攀住院墙,临上墙时想了想,脚尖一用力,把垫高的那摞砖朝外蹬垮了,有两块滚到了路中间,十分显眼,然后才翻进了院子。

  这是一处人家的后院,后院并不大,小小的一方空间,空无一人。

  苏桐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如果是她判断错误,等会主人家追究起来……可有些说不清了。

  院子进到屋内的门虚掩着,苏桐怕打草惊蛇,并没有出声,只小心翼翼地往屋里探。只是一进屋便闻见淡淡的霉味,像是屋子里许久未通风的样子。

  进去是一个空的房间,靠床角放着一个床架子,没有床板和被褥,当下心里便肯定了几分,这里并不像住人的样子。

  出了这个房间是一个小客厅,有三四样破败的家具,同样布满了灰尘。

  苏桐迅速查看了几个房间,并没有看到人。她急忙往这房子的大门追去,大门虚掩着,在拉开房门的时候,苏桐却顿了顿,她的眼角扫到门角落里堆着什么,光线太暗看不清楚。

  待把那东西挑出来一看,竟是一件绿军装。

  这下可以肯定她的思路没有错,那人劫持胡玲确实是进了这屋,想必是怕她穿着军装太扎眼,所以给脱下来了。

  苏桐几步迈出大门,大门对着的也是一条街,只是这条街远没有刚才巷子口那条街热闹,一眼看去,笔直而空旷,只远远地能看见几个行人,步履从容。

  找不到目标……根本无从追起。

  苏桐迅速冷静下来,再捋了一遍思路,从她发现状况到追到这里来也不过短短十多分钟,那人再神通广大,也不能劫持个人消失得这样快……

  苏桐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脚下顿了顿,又折回了屋子。

  只是脚一迈进大门,便有风声当头袭来。

第163章燕子

  虽说已有预料,但距离太近,仍有些躲闪不及。

  苏桐极力避开了当头这一击,肩部仍被扫到,好在已卸了力道,并不严重。

  苏桐身形也不慢,侧身回肘,脚下一扫,对方便已被横扫在地,手里举着的那个手臂粗的棒子也咣当当滚出老远,竟是一条桌子腿。

  那人身手倒是灵活,一个翻身爬了起来,又“唰——”地亮出一把匕首。

  苏桐这才看清对面这人,肤色黝黑,虽然目露凶光,身量也不低,但面相看起来却很小,甚至还有几分稚气,撑死也就十五、六岁。

  “人呢?你刚刚劫持的女同志?”苏桐沉声问道。

  对面那人却举着匕首,只恶狠狠地看着她,并不说话。

  “你打不过我,早点交代还可以少受些罪。”

  苏桐只和他过了一招,对方虽灵活,却明显没专门练过,年龄又这样小,按说这劫持犯八成和马六的犯罪团伙有关,眼下看起来却又不像。

  以他这样的身手怕是在犯罪团伙自保都难。

  那人仍然不说话,似是犹豫了一下,竟举着匕首就朝苏桐冲了过来。

  苏桐侧身避开,然后迅速出手钳住对方手腕,稍稍一折,匕首也“咣当”掉在了地上。

  然后就势扭住对方手臂,反剪至背后,再朝他膝窝踹了一脚,这黑小子便已跪坐在地上。

  “唔——唔——”

  这时,旁边开始传来动静。

  苏桐这才发现这个客厅的角落里有个老式的大衣柜,屋子里光线暗,不细看发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