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逍遥的妖
两个老头在修竹枝,马大明在院子角落码土坯,还有一个黑瘦的青年正单脚踩在板凳上锯竹子,本就不大的院子挤得满满当当的。
看到苏桐出来,院子里的人把目光都投向她,马大明先开了口,“桐丫啊!听说你昨晚在二赖子家忙了半宿,咋不多睡会儿!”
苏桐这才想起,昨晚石头跑来说过,马大明今天要带人过来帮她盘炕和打家具来着,她笑笑道:
“已经睡好了!差点忘了今天你们要过来了!”
苏桐看了看那个黑瘦的篾匠师傅,觉得眼熟,发现正是出院那次跟他一起坐过拖拉机的年轻后生,又在脑海里搜寻了一会儿,才想起他是谁,开口道:
“这位就是郑师傅吧!上次坐车没认出来,不好意思啊!今天要辛苦你了!”
“不、不……别……”
那青年似乎很拘谨,慌乱地放下锯子,手摆了好一会儿,也没说出一句完整的话。
马大明在一旁笑了,“桐丫啊!我记得你和良平还是同学吧?不用这么客气!”
郑良平忙跟着道:“是、是!不用客气!叫、叫我良平就好!”
苏桐笑道:“同学那会儿还小,现在咋说也是手艺人了,称一声师傅应该的!”
郑良平明显有些局促,手脚有些不知往哪放,更有些不知该如何接话。
苏桐看在眼里,转身往厨房走,“那你们先忙着,我去做早饭去!”
心里却有些疑惑,老郑家几代人都是篾匠,按说都是行走在外吃百家饭的,比起一般的村民见过更多场面,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啊!
马大明在后面喊:“桐丫,我们吃过早饭来的,你烧点热茶就行!”
“知道了!”
苏桐嘴上应着,手下却仍刷了锅,下了几个荷包蛋。
乡下的规矩,请师傅上门除了工钱,还要管一日三顿饭,他们既然吃过了早饭,她便一人下碗鸡蛋茶,总不能失了礼。
等她把四碗热腾腾的荷包蛋分几次端出来时,院子里的人都惊呆了,荷包蛋加红糖,一碗还四个……
这、这是村里的媳妇坐月子才能吃上一回的东西,这丫头就这样大咧咧地端出来了!
两个老头默默地接过了,他们已经习惯了这丫头的“败家”,主要是习惯了给啥就吃啥,也不敢多话啊。
马大明却心疼地直咂舌,“你这……糟蹋东西啊!这、这留着补补身子多好!给我们几个糙爷们吃这……这……”
“没事儿!马叔!我昨天才赶了集,刚好家里有,你们吃着啊……我去村口找一下老堂爷,还要去趟翠芬婶家。”
苏桐提了个装着几个鸡蛋和几斤白米的布袋往外走,没留意郑良平的视线从碗沿上抬起,紧紧跟着她的身影,直到院门关上……
“良平啊!这是个实在丫头啊!她做都做了,咱就吃了吧!吃完赶紧干活!”
马大明叹了口气,大口大口吃起来。
郑良平小口咂着碗里的红糖水,半天才重重地点头,“嗯”了一声。
离年关越来越近,村里人去镇上采买的多,牛也休养了一阵子了,老堂爷的牛车便又开始跑了。
苏桐到的时候,牛车已经坐了不少人了,苏桐把一张药方和一张购药单连着五块钱递给老堂爷,请他帮忙把翠芬婶的药抓回来。
老堂爷自然知道昨晚发生的事,把药方和钱都收好后叹了口气,“丫头啊!你是个好的!回头老堂爷再往你家多跑几趟,定让你妈把你接回去。”
“不急!堂爷!我现在过得挺好!过段日子再说吧!”
苏桐笑笑,也没过多解释。
老人们的眼里,孩子总是离不开娘的,殊不知她家的娘恨不得吃孩子的肉喝孩子的血。
苏桐转身提着布袋去了翠芬婶家,其实翠芬婶的病并不是大病,说白了一大半是被吴二赖气的,一小半是因为心疼钱拖的,加上平日里也没什么营养补充,生生拖成了现在这个状况。
但这也显得翠芬婶当年救济两个老头有多不容易,自己家本就是个滥摊子,还能牙缝里省出口粮来接济两个被全村人唾弃的老人,就冲这一点,苏桐也愿意帮助她,当然,能顺便教训教训吴二赖子就更好了。
家里果然没有人,吴二赖不知道又跑哪里去了。
苏桐给灶上生了火,把米粥熬上,才坐到翠芬婶的床边帮她施针。
一趟针还没行完,石头就风风火火地找来了。
“桐丫姐!桐丫姐!找你一大圈了!出大事了!”
苏桐皱眉,把手指立起来“嘘”了一声,“小点声,婶子病着呢!出什么事了?”
“记、记者来了!说是要采访英雄和英雄的家乡!还、还说要领奖,打锣打鼓的都要来,吴支书说让你准备准备……”
石头满脸兴奋,跑得直喘气。
“咋也没通知一声?说来就来了?”
“说是昨天吴支书到县里去开会,今天记者就顺道跟着一起来了,知青点那边的老操场正在搭台子呢!一会儿公社的锣鼓队要来,还有什么颁、颁奖仪式来着……还有县上的领导也要来呢!”
第62章惊讶
石头激动得不得了,把他知道的叭嗒叭嗒都说了。
苏桐伸手给翠芬婶拔针,翠芬婶虚弱地张开眼,“桐丫,多亏你了!你快去忙你的吧!我已经没事了!”
“没事的,婶子,记者有吴支书他们招呼,颁奖有我妈去领,上回都说好了的,我去不去都行。”
“桐丫姐!你、你真不去啊!听说记者采访了就会登报纸呢!”
石头在一旁有些着急。
“石头!去厨房看看粥熬好没?好了就给婶子盛一碗来!”
“哦!”石头悻悻地去了厨房。
翠芬婶不住地用袖口擦眼角,“丫头啊!别因为我这不值当的耽误了你的事儿啊!”
“没事的!我本来就不想去!不过婶子,你这身体以后可要好好调养,这次幸好缓过来了,再有下次还指不定出什么事呢!”
“还能出什么事呢?我早就看开了,贱命一条,他爹去得早,二宝又不争气,我活着也没什么意思……”
苏桐默了默,道:“您别多想,先养身体要紧。”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房门口有人探头探脑,等苏桐回头,人又缩了回去。
“德全婶、大有婶,你们站门口干嘛?”
石头刚好端着粥过来,看着门口的人好奇地问。
“石头也在这啊!吴支书让我们过来照看会儿你翠芬婶子!来来!把粥给我!你、你快带人过去吧!”
德全婶边说边朝石头使眼色。
苏桐心知这是吴支书让这两个婶子来换她过去呢,那德全婶和她闺女吴小芳上次拖拉机都不愿意和她一起坐,这会儿肯定不愿意跟她待一个屋子了……
苏桐交代了翠芬婶几句,便起身出了屋子,一旁的两个婶子一下子闪得远远的,生怕沾上了晦气似的。
自从治了胖墩之后,关于吴家大丫的传言是越演越烈,一大部分人认为吴家大丫最近越来越晦气也越来越厉害了,可以随心所欲的克人,谁要惹着她不高兴,她说克就克,谁被克谁倒霉。
这传言传得人心惶惶,这下子村里人但凡崴个脚落个枕都能联想到吴家大丫身上去。
还有一小部分人则相对清醒,觉得吴家大丫自从当了英雄后就转了性子,不仅给村子争了荣誉带来了好处,敢跟自家妈对着干了,一去牛棚牛就治好了,还不知啥时候学了医术,救了胖墩和翠芬婶,眼见着这丫头精气神都变了,再也不敢小觑了。
当然,不论是好还是不好,苏桐对这些议论一无所知,即便是知道……她也不会放在心上。
苏桐出了门,却没去村部,直接往自己的院子走,石头跟着她后面跑。
“桐丫姐,你真不去啊!多好的机会啊!”
“我不去了,你爸还在帮我盘炕呢!我今天忙着呢!”
“那、那我也不去了,我去给你帮忙。”
“不!你去吧!你帮我看着点,有啥事回来给我讲一声!”
苏桐打发走了石头,她得回家做些准备,今天王桂兰要是领不着奖金,一会儿指不定要怎么闹腾。
回到小院的时候,马大明已经把需要的土坯都用独轮车运过来了,泥浆也打好了。
郑良平那边也把竹子都去了枝,锯掉了没用的竹尖,修剪得整整齐齐码成一堆备用。
苏桐也是这回才知道,篾匠是个细致活儿,竹子得劈成竹条,竹条还得用松香和木沥青混着的什么水浸泡,说是能增加韧性还能防虫防腐,根据用途不同还得分浸泡时间长短,最后才能用来编制。
见苏桐回来,几个人才开始商量着炕的朝向、大小以及打哪些家具,什么数量等细节。
云山村地理位置南不南北不北的,这边大多数人都喜睡床,少部分家里则盘得炕,炕虽暖和,但是费柴火,还有就是夏天炕面容易返潮。
但是云山村紧靠云山山脉,山高岭峻,冬天比周边地区都要冷,家里有条件的烧炕的也不在少数。
苏桐早些年在野外执行任务时经受过寒潮,挨过冻,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盘炕,先热热乎乎地过了这个冬再说,明年夏天,再说吧!
马大明是个话唠,即便是干活的时候嘴巴也闲不住。
“桐丫啊!你这屋子里的东西现在越置办越多,我得提醒你一句啊!老伍头走了后,这屋子虽然没了主,但也还没属到你名下,按理说这破屋子也没人跟你抢,你跟村里象征性交点钱,让村子给你办个手续,把这屋子正规划到你名下也可以……”
“但是啊!你是老吴家的闺女,又还没成家,还不能出来单门立户,这个手续能不能办成就是个事了?回头你可得问问清楚,要不屋里这些子东西……都花的是钱啊!”
马大明虽是惯常唠叨,但苏桐听进了心里,想着回头就去问问。
几人各忙各的正忙活着,老齐和老林推开院门进来,脸上的表情有些奇怪。
苏桐一大早要去给翠芬婶子看病,两个老头就把牛棚的活揽下了,忙到这会儿才回来。
苏桐还没开口问,老齐开口道:“丫、丫头,外面有人找你。”
苏桐放下手中的活计,到院门外一看,也有些惊讶,难怪两个老头是那副表情。
来的人居然是张雅萍。
“张知青,你是找我的么?”
苏桐心中也好奇,除了昨晚上说过一句话之外,她和这姑娘从无交集,她不是一向跟着邢东阳跑的么,怎么找她这里来了。
张雅萍脸上带着笑,只是明眼人一看就知这笑容有些僵硬,她开口道:
“吴桐,今天村里有给你准备的颁奖典礼,还有记者专门来采访你的英雄事迹,我怕你不知道,所以过来跟你讲一声。”
“哦!这事儿我已经知道了,谢谢啊!还麻烦你专门跑一趟。”苏桐客气地回道。
“那、那你怎么还不去啊?”
张雅萍见苏桐一脸平静不慌不忙的,语气顿时有些着急。
“哦!你可能不知道,我前阵子就跟吴支书说了,领奖的事有我妈去,我就不用去了!”
“可是记者还要采访你呢!你怎么能不去呢!”张雅萍急得快要哭出来。
上一篇: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