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医妻驾到,冷面硬汉宠上天 第43章

作者:逍遥的妖 标签: 强强 年代文 爽文 穿越重生

  王桂兰一听还要赔东西,终于挣开了吴冬玲的手,挣扎着又要骂上一波儿,被吴支书指使了几个壮小伙子拖走了。

  王桂兰一走,来闹事儿的一帮子便都灰溜溜地走了。

  世界总算清静了。

  李部长叹了口气,再三问苏桐还有什么困难,苏桐只说了一句:

  “希望记者同志在报道这件事的时候多写写集体,不要突出个人,尤其不要写我的名字。”

  小张记者是含着眼泪答应的,她觉得自己的笔都在颤抖,她觉得自己这次一定能写出一篇励志又感人的佳作来。

  吴支书全程被臊得脸通红,只觉得有些下不来台,最后从兜里掏了半天,掏了十块钱的毛票出来,当着一群领导的面一把塞到苏桐手里。

  “桐丫啊!是叔考虑得不周到,让你受苦了!这是叔私人给你的,买点东西补贴补贴,以后有啥事一定给叔讲啊!”

  吴支书这一掏,其它领导互相看了看,也纷纷掏起兜来。

  苏桐一看这架势,忙开口道:

  “吴支书的心意我就领了,好歹是吴家的长辈不是,其它领导可千万别破费,我虽然是一个人单过,但请大家相信我要自力更生的决心!”

  她这一说,领导们赞许地连连点头,纷纷把手又收回来了。

  吴支书眼睁睁地看着苏桐把那十块钱揣进了兜里。

  这孩子,人情世故还是差了点,要自力更生就坚决点,还收我十块干嘛!

  小院终于安静下来的时候,两个老头才从柴房里钻出来,默默地收拾起屋子来。

  苏桐几人把领导一行人送出院子,又目送他们走出老远,才偏过头来看了看旁边的马大明。

  “可以啊!马叔!口才杠杠的啊!三两句就把房子给我解决了啊!”

  马大明得意地抻了抻脖子,“那是!你马叔我在云山村也算是一号人物!想当年啊……石头妈就是看上我……”

  “爸——你咋又开始吹了!”

  石头在一旁边打断马大明,“要不是桐丫姐让我算着时间把记者和领导喊来,你也没地方发挥啊!”

  “对!你跟你爸都是功臣!今天奖励你们吃顿好的!”苏桐笑笑。

  石头苦着个脸,“东西都砸了!怎么吃好吃的啊!”

  苏桐瞥了他一眼,“砸啥了?那几个破碗是老齐和老林的,我早就想给他们换了!”

  石头抓了抓头,有些不明白苏桐的意思,马大明也凑过来,疑惑着道:

  “对啊!桐丫,我早上还看见你厨房里挂着肉呢,王桂兰咋没找着呢?”

  苏桐啧了一声,“我明知她会来闹,会一点准备都没有吗?”

第68章混子

  等苏桐从柴仓的地窖里把东西一样样往外拿的时候,马大明父子俩都惊呆了。

  石头对苏桐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桐丫姐,你啥时候挖的地窖啊!”

  “本来就有,我第一天打扫卫生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次刚好用上。”

  马大明道:“老伍头年轻的时候打过仗,见识多,估计挖这个地窖也是为了有备无患。”

  王桂兰来闹了一场,一点便宜没占着反要赔偿吴桐的损失,回去还一连三天被大喇叭喊到村部受教育。

  砸自己闺女的屋倒是其次,主要问题是损害了村里的集体荣誉,破坏了云山村的形象,在上级领导和记者面前严重暴露了村里的短板,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

  吴支书还放出话来,现在是评“先进村”的关键时刻,大家要相互监督,不允许任何人掉链子。

  村民们不在乎荣不荣誉的,但也知道“先进村”能带来好处,就村里这台拖拉机还是隔壁村得了“先进村”配上新拖拉机后淘汰过来的。

  还有的先进村脱粒机都配上了,不像他们村,秋收的时候还得让老牛拉着石滚,一圈圈地碾。

  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王桂兰不管干啥都有村里人盯着,心想你要闹自己闺女我们管不着,但是影响我们村评先进,那就不行。

  王桂兰想再去找碴都没找着机会,在屋子里气得直打转,恨恨地跟吴冬玲道:

  “给你哥发电报,让他回来!我还不信就治不了那个丫头片子了。”

  吴家富也是云山村出了名的混子,比起吴二赖子混的可不是一个层次。

  吴二赖子虽然也是混子,但家里就一个娘,从小没靠山,典型的欺软怕硬,没啥本事尽恶心人。

  吴家富是吴大山的第一个儿子,家里几辈老人都当眼珠子瞧,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格。

  从小就欺负吴桐,吴桐小时候烧了三天三夜那次,就是大冬天被吴家富推进了池塘,结果吴桐差点丢了命,全家上下却对吴家富连句责骂都没有。

  吴家富从小娇生惯养,干不来地里的活,稍大点便跟着一帮同样游手好闲的混子坑蒙拐骗,什么都来,是派出所受教育的常客。

  今年夏天突然说认识了个大人物,要跟着去外地闯闯,然后一去三个月,回来破天荒的给了家里扔了三十元钱,说是他挣的,还说让家里给多准备些彩礼,他要娶城里媳妇了,彩礼少了对方没面子!

  给王桂兰兴奋得恨不得去拜祖坟,逢人就说她家大宝有出息了,挣大钱了,要娶城里媳妇了!

  这一晃吴家富又出门快三个月了。

  吴冬玲始终惦记着吴桐的那个没到手的铁壳暖水瓶,虽然大哥一回来她也没好日子过,但是想想能让吴桐遭殃,她还是从抽屉翻出半张写着地址的纸头,兴冲冲地去发电报了。

  王桂兰没再来找碴,苏桐也乐得清闲。

  马大明只用了一天就盘好了炕,往里加了细柴,用小火慢慢烘着,待半干的时候还得再糊一遍泥、修整烟道,然后再用大火烧……

  趁着烘炕的功夫,马大明又帮着把屋顶和院子里的几处破漏修补了一下,尤其是院子门。

  等炕完全烘干的时候,郑良平的篾匠活儿刚好也收了工。

  苏桐好吃好喝地招待了几人好几天,最后按最高标准给郑良平和马大明结了工钱,马大明死活不收,可是又拗不过苏桐……

  最后不光是他,连帮着打了几天下手的石头都被塞了份小工钱。

  父子俩是又惭愧又高兴,但是按着桐丫说的回到家把钱往石头娘面前一递,果然早就准备好了的扫帚就没落下来。

  郑良平虽然结工钱的时候没说啥,但隔了几天却默默地送来一堆筐啊篮啊篓子什么的。

  最让苏桐高兴的是还有一个背篓,比她以前那个旧的精致好看了许多。

  翠芬婶子喝到第四天药的时候就挣扎着下了地,佝偻着身子开始里里外外地忙活。

  苏桐见了翠芬婶也没多劝,她知道庄户人家都不是金贵命。

  吴二赖子不知又跑到哪去混了,一连几天人影都没见一个,家里家外都是活,硬要她躺着也躺不住。

  只交代她一定注意保暖,少沾凉水,她肺上有问题,一旦反复更麻烦。

  这天苏桐从翠芬婶子家出来,还没走出多远,吴二赖子便从路边的树丛里窜了出来,大喇喇地往她面前一拦。

  苏桐皱了皱眉,上次是晚上看不清楚,这大白天一见,吴二赖子顶着油腻打结的头发,穿了件胸前油光发亮的破棉袄,也不知多久没洗了,还真是让人“退避三舍”。

  “哟!桐丫妹子啊!这是又去替我娘治病了!”

  吴二赖子的语气居然透着一股子得意。

  苏桐厌恶地看了他一眼,她今天心情好,不想脏了手,绕过他准备直接走。

  “哎!哎!别走啊!哥话还没说完呢!”吴二赖子转身想拉住她。

  苏桐嫌他脏,忙后退一步闪开,怒道:

  “有事说,没事滚!”

  “啧!别发火啊!你看咱这不都是一家人嘛!要真算下来我还是你堂哥呢!”

  苏桐朝前后看了看,这条路上没什么人,挺好。

  吴二赖子见苏桐没反对,嬉皮笑脸地朝她伸出手指,捻了捻。

  “那个,妹子啊!哥最近手头有点紧,你看能不能……”

  苏桐抬腿便踹出一脚,正中吴二赖子胸口。

  吴二赖子没防备,一下子飞出老远,蜷着身子在路上哀嚎。

  苏桐在旁边枯草上蹭了蹭鞋底,眼神都没多给一个,径直走了。

第69章大仙

  牛棚旁新盖的房子已经修整好了,宽敞又大气,比之前那个棚子好了不知多少倍,前两日老林和老齐已经搬了过去。

  苏桐还趁机给俩老头都换了新铺盖,说是庆贺他们乔迁之喜。

  为了不打眼,被子褥子在镇上便请人缝了深蓝色的棉布套住了才往回拿。

  自己也顺便多打了套新铺盖备用,省得像王桂兰上次那样,没啥拿得拿铺盖,一卷走她就得睡光板了。

  另外,苏桐把他俩的一小堆红薯留下了,美其名曰要搭伙,让他俩吃饭就过来这边院子吃。

  两个老头这些天已经习惯听从苏桐的安排,每天跟着锻炼,跟着喝中药,顿顿跟着苏桐吃白面,吃大米饭,吃兔子吃山鸡吃排骨,几人的脸色肉眼可见地红润了起来,但是看这丫头似乎手头也没拮据过。

  最终老林拍了拍老齐的肩膀道:

  “这丫头是个有本事的,咱欠她的也不止这一顿两顿饭了,就听她的吧!”

  每年冬季,公社都会组织各村轮流出人手加固水库及水渠的堤坝,这是年前最后一桩大活,轮到云山村的时候已经快要收尾了。

  腊月初六开始,为期十五天,村子里的人是自由报名,只要壮劳力,工分比平日都高。

  村里的男人除了老的小的基本上都去了,谁都想在过年前再卯着劲儿多挣点工分,好安安生生过个好年。

  以邢东阳为首的知青也去了不少,虽然知青不像村里人那样在意工分,但这年头凡事都讲个热情讲个态度,在这种大规模劳动中知青更是不甘落后的。

  老林和老齐是臭老九,是改造对象,虽然没工分,但也年年都要去。

  每年的这几天都是两个老头最难捱的时候,每次都险些回不来。

  今年好在遇到了苏桐,身体调理得好了不是一星半点,这一次应该会好过一点。

  苏桐大早上地蒸了屉馒头,用罐头瓶子带了一罐咸菜,一罐肉酱,用布袋装了给两个老头带上,工地上的饭不一定吃得饱,即便是能吃饱也不一定轮得到两个老头。

  笼屉是新打的,这次刚好用上。

  待两个老头走后,苏桐收拾完牛棚,便扛着新买的三角网出了门。

  三角网不同于可以撒出去的那种渔网,这种网更像一个大型的勺子,只是勺柄是根长竹竿,优点是不用什么技术便可以操作,扔出去再拉住竹竿拖回来就行,缺点是不容易网住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