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逍遥的妖
“宋少扬?你怎么会在这里!”
宋少扬站直身子,盯着苏桐两眼放光。
这姑娘跟大半个月前相比,脸颊丰腴了些,轮廓更柔和了,肤色也红润了许多,美貌已初见端倪,看来买回去的那些补品没白补。
“嘿!还真是你啊!苏桐!”
苏桐一愣,这才想起她当时卖药时留的名字就是苏桐,虽然她很想叫回这个名字,但眼下却不合适。
这里的医生护士包括文教授他们都知道他姓吴。
宋少扬移开目光凑近病房的玻璃门,往里又确认了一下,回头挑了挑眉,道:
“还真是你给东东看病的啊!早知道你能治东东,我也不用大老远地把文老爷子送来了,每天还得车接车送地伺候着……”
“咋?这才几天你就伺候烦了!”文教授的声音从后面传过来。
宋少扬忙一回头,眉开眼笑。
“哪能呢!哪能烦呢!我这会儿才发现送您回来是多么正确的决定,要不咋能碰得上小桐呢!”
“小桐?”
文教授也有些惊讶,“你是说你也认识吴桐?”
“吴——桐?”
这会儿是宋少扬惊讶了。
苏桐这会儿顾不上去惊讶宋少扬和文教授认识的事儿,急忙地朝宋少扬使个眼色,示意他别追问了。
然后走到文教授跟前道:
“文教授,我前些日子在宋同志舅舅的药店里买药时碰到过他,所以有一面之缘,以前不认识的。”
宋少扬看着苏桐,嘴角微微勾起,得,这丫头不简单啊!
连个名字都是假的!
要么在骗老头,要么在骗我,但是照眼前的情形看,八成骗的还是我!
宋少扬摸了摸鼻子,凑近苏桐道:
“小桐啊!你别急着撇清咱俩的关系嘛!要不是天天要陪着老头治东东,我早就去青峰镇找你去了!”
苏桐差点气笑,“宋同志,我跟你只药店见过一面,我想不出来我们还有别的什么关系?还有,请称呼名字,别叫小桐,容易让人误会。”
“名字?”
宋少扬玩味地一笑,“吴桐?还是苏……”
“宋同志!”
苏桐出声打断了他的话。
“啧!老头儿!她欺负我!瞧瞧!这翻脸不认人的样子!”
宋少扬没有继续往下说,却扭头告起状来。
文教授似乎很习惯他这副嘴脸,没有生气的意思,反而一本正经地板起脸。
“行了,别油嘴滑舌的了,人家都说跟你没关系了。”
宋少扬转头看着苏桐,似笑非笑道:
“小桐啊!我觉得我还是叫你小桐的好!咱俩可不是什么关系都没有!你明明在药店门口路见不平,救我于危难,我还没来得及报恩呢,你咋能这么绝情呢!我这一颗心可拔凉拔凉的!”
第81章治疗
宋少扬说着夸张地捂了捂胸口,一脸悲愤,“就算你不认,我不能不记得啊!那样我不就成忘恩负义之人了吗?”
苏桐看着宋少扬跟个戏精似的在这表演,忍住了上前呼他一巴掌的冲动,对旁边同样目瞪口呆的文教授说了句。
“文教授,您家孩子这样的,没事儿就别放出来了!容易招打!”
苏桐说完施施然走了。
文教授一张脸绷着,有些哭笑不得,最后恨恨地伸出手指点了点宋少扬。
“该!回头挨打的就是你!”
宋少扬嘻嘻一笑,道:
“老头儿,要说您可真厉害!我这段时间正想着法子找她呢,您就把人弄我眼皮子底下来了!这回您可一定要把人给多留几天啊!”
文教授见多了他这痞样,又伸着手指点着他,“你这孩子一天到晚没个正经!这人可不是我弄来的,我也不会帮你瞎胡闹!”
“哎哎——您这就不地道了!今天姚老头骂我半个小时,还不是我替您挡住了!一把年纪的人了,定好的讲座说不去就不去,人家全院的专家医生都等着呢!”
一提这个文教授也怂了,“那个……老姚后来咋说来着……”
“别提了!姚老头气性比您还大!看我空车过去急得直跳脚,恨不得没打我一顿!后来我答应他把讲座延长一个小时再由他重新定时间,他才放过我!哎!您老这边……没问题吧?”
“行行!没问题!那个老姚惯来会得寸进尺!这回可让他抓着机会了!”
文教授突然又想起什么似的,突然拉着宋少扬笑得慈眉善目。
“哎!那个吴桐姑娘啊!对医学很有悟性也很有天赋!不能让她埋没了啊!我帮你留几天有什么用!要留就留长久些……你找机会问问她……想不想接受系统的全面的学习?最好是……去京城学?”
宋少扬的第一反应就是,他老舅的徒弟梦算是彻底落空了,这国内医学界谁抢徒弟抢得过文老头啊!
他想起那张被吴桐改过的方子,啧!能教她的老师怕是也不好找……
东东接受针灸后的下午,比平日多喝了两次“饮料”,少吐了一次粥,苏桐觉得还不错。对彭慧说,两天后应该就能吃下药膳了,那样恢复起来会更快。
宋少扬又寻到了病房,没等苏桐开始赶他,他便扬了扬手里的报纸。
“啧!今天才听说你就是救东东的那个见义勇为的英雄!那这上面说的就是你吧!”
苏桐接过报纸,这是张鄂州省报社出版的鄂州日报,日期已经是十多天前了。
不过云山村也没有谁订报纸,公社这段时间忙着组织修河堤的事,消息滞后也很正常。
报纸上大幅的版面都报道了一位农村姑娘身陷险境却仍然挺身而出以身犯险见义勇为的事迹,歌颂和赞美占了很大的篇幅。
小张记者也没有食言,突出集体不突出个人,提及“吴桐”的位置都用“这位姑娘”代替,并专门写明了英雄不愿意突出自己,不让写出实名。
据说报社这段时间收到的群众来信如雪花一般,大家都被这位不愿意留名的姑娘所感动和激励,以至小张记者还写了后续报道。
苏桐觉得很满意,就这样最好。
这上面云山村可是被反复提到了,吴支书应该也很满意。
不提“吴桐”的名字,田青蓉这位“革命伙伴”就更不会提及,张知青应该也不会拿着报纸来责怪她对不起邢知青了。
苏桐轻舒了一口气,这英雄当得着实累人,后面待时间一长大家慢慢淡忘就好了。
她没打算给眼前这位带着求知欲的宋同志讲述英雄事迹或是获奖感言,起身往医院的食堂给东东熬“饮料”去了。
东东经过两天的针灸和吃药,第三天早上成功地吃下了一小碗药膳,虽然也是粥,但营养和药用效果都和白粥是不一样的,也意味着东东的脾胃在恢复,证明苏桐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
可是东东的心理问题却没有进展,他大部分时间都睁着空洞的眼睛发呆,听得见别人对他说的话,但是只搭理他愿意搭理的……
比如吃饭、喝水、睡觉,或是跟着护士去院子里散步,除了打针或是不高兴时会大声哭喊挣扎,其它时候大多数都安安静静地封闭在他自己的世界里。
彭慧每天都会过来陪他,按文教授教的方法引导他说话,给他讲故事,或是和他一起回忆以前印象深刻的事,只是收效甚微。
东东对父母的反应并没有比护士强多少,甚至因为彭慧有几次失控后抱着他哭,而对她比护士更抗拒。
————————
云山村村西头的土路上,吴冬玲穿着肥大的棉袄,手里挎着个竹篮,走得气喘吁吁。
她刚刚从离这里七十多里地的劳改农场回来。
为了让李友栓不供出她收买他们祸害吴桐的事,她答应李友栓每个月去看他一次,还答应他出来后同意跟他处朋友。
因为她妈颁奖那天大闹了一场,导致云山村因为一分之差没有评上“先进村”,煮熟的鸭子眼睁睁飞了!
吴支书气了个半死,天天喊王桂兰去村部受教育。
趁这个空档,她赶紧找了个借口去了一趟农场,生怕再不去李友栓在里面熬不住了改口供。
想起今天还被一身邋遢的李友栓狠狠摸了几把,现在还犯恶心。
吴冬玲边拖着步子边琢磨,等大哥回来还是得好好巴结巴结他,要不等几个月后李友栓出来非要和她处对象,那可咋整?
正想着,冷不防看见前面空旷的土路上站着四五个男人,膀粗腰圆的都是生面孔,一看就来者不善。
前面还站着个推着自行车的姑娘,距离有点远,看着应该是村里的张知青。
村里就那么几辆自行车,女同志只有张雅萍常常借邢知青的自行车骑。
这条道是往西的,和村东头那条通往镇上的道不一样,平时来往的人很少,眼下这么几个人橫在路中间,还拦着张雅萍,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儿。
吴冬玲才不想惹麻烦,想着先躲躲再看,猫下腰正准备往旁边树林子钻,就看张雅萍突然远远地抬手朝她一指,然后几个男人都扭头朝他看来。
吴冬玲气不打一处来,这女的咋这么卑鄙,这是想把祸事往她头上引呢!
正准备扯着嗓子先骂她几句,就听张雅萍朝她喊道:
“冬玲!这你家亲戚来了!正到处找人打听呢!”
吴冬玲一怔,亲戚?!
这哪门子的亲戚?
她咋一个也不认识!
第82章老汉
吴冬玲心里直犯嘀咕,但眼下也不好再朝树林子里钻,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走近了才发现这群“亲戚”手里居然还拿着家伙。
为首的是一个秃顶的老头。
尖瘦脸,脸上有几道明显下垂的纹路,面相显得阴冷而刻薄,手里拿着一把镰刀,刀刃锃亮。
见吴冬玲过来,目光粘腻地从上到下在她身上逡巡了好几遍,才冷哼了一声道:
“行啊!爷几个大老远地赶到云山村,总算是见到老吴家的人了!我还以为王桂兰神通广大,知道我要来提前躲出去了!”
上一篇:七零美人到西北,硬汉红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