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柳招娣无所谓的耸耸肩,说:“我叫她拿零花钱,又没叫她拿这么多。”
头功被发卡女生抢了,另一个干巴男孩觉得自己得爆点大的才能立功,于是说:“是阿梁叫她去偷家里的钱匣子的。”
阿梁暴怒,伸手去拍他的头:“你这没义气的家伙!竟然说到我头上!”
摩丝男孩抱着头喊:“反正是你们干的!昨天我一句话也没有说,都不关我的事,别拖我下水,这么大的金额得坐很久的牢。”
阿梁这下也慌了,又指着发卡女孩说:“是她!是她威胁那个女孩的,说要是不拿钱出来就天天去门口堵她!”
这下子场面更热闹了,一群人互相推诿指责,将事情都吐得干干净净,甚至为了让对方占责任大头,还自己添了油加了醋。
只有柳招娣老神在在的坐在一边。
哼!反正她没满14周岁不用坐牢,通知家长就通知呗,反正她爸现在在牢里,去监狱通知去吧。
第206章
一个小时后,老公安带着签了字的笔录来到二楼一间办公室,苏元正和苏渺正在里面跟冯副局聊天。
老公安把笔录给冯副局看,说:“全都交代了,勒索钱财,金额重大,够判了。”
冯副局笑道:“渺渺可真是鬼机灵,前脚刚脱身,后脚就来报案了,竟然背了三千块钱去套圈,正好给他们抓个正着,无从抵赖了。”
苏渺说:“昨天听吴队长说这伙人老是惹事,总给公安叔叔们惹麻烦,可偏偏都是些不痛不痒的,抓了又放,放了又抓的,多费警力啊,这回他们能消停久一些了吧?”
“何止久一些,能消停很久了,你们猜我在他们裤兜里翻出什么?”
三脸疑惑:“搜出什么?”
“呵呵,三把小刀,现在是持械暴力敲诈勒索,且金额重大,三年以上是没跑了,具体还得看后头具体怎么判,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比较麻烦。”
冯副局问:“什么问题。”
“那个柳招娣,还差几个月才满14岁,前两年中央是有发文的,一般这个年纪的少年基本不判刑,都是以教育为主。”
冯副局点点头,对苏元正和苏渺说:“确实是这样,85年的时候上头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说是加强教育,但是文件精神很大程度上是要保护未成年人的有关权益。
要是满了14岁还好说,毕竟这次的事情不小,但是没满14岁的话,可能就是要通知学校和家长,共同进行教育了。”
苏元正眉头紧皱:“这……可是犯了罪不受惩罚,还能在外头逍遥法外,这以后不就更得意了吗?那未成年人做起坏事来岂不是更有恃无恐了。”
老公安叹了口气:“我们也没办法,也不能说这个条例不好,国家总有大格局的考量,只能说有利有弊吧。我们也是最害怕碰到少年犯的,他们什么都不懂,毫无顾忌,有时候做起事来比成年人还有狠,可我们又不能惩罚过重,一切还是得以教育为主。”
冯副局安慰他们:“出了这件事,学校一定会让她退学的。”
苏元正看着面色平静的女儿,似乎早就料到了会是这个结果。
他咬咬牙,下了决心说:“冯副局,我要举报柳招娣户口本上的出生年月有误,是故意篡改的,她其实已经满14周岁了。”
这下连苏渺都诧异了,这件事她还真不知道:“爸,柳招娣不是只比我大一点点吗?”
苏元正摇摇头,讲起来十几年前的往事。
原来当时吴花生柳招娣的时候没有去医院,是在家里生的,所以并没有出生证明之类的证件。
出生之后柳明嫌弃她是女孩儿,一直都没给她起名字,也没去上户口。
等到她快十个月的时候,柳明去找师公算了算,说是柳招娣的生辰八字与他相冲,户口本上不能写真实的日期,要改掉,柳明就按着师公给的日期去上了户口,比真实年月晚了九个月。
之后上学什么的也都是按着这个来,估计连柳招娣都不知道。
冯副局说:“这个情况我们得让宁县当地的公安同志帮调查一下,如果情况属实那就好办了,到时候该怎么判就怎么判。”
市里发的协查通知,宁县的响应也很快,毕竟柳家在同一个地方住了几十年,周围全都是老邻居,两个日期相隔得又很久,不少邻居都是知道的。
这个年代不按实际出生日期上户口其实不在少数,大家都不怎么当回事,所以街道办去询问的时候,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事情全都调查清楚了。
吴花现在每天都焦头烂额的,丈夫被抓,家里也没钱了,大姑姐在姐夫那说不上话了,只能私下里接济他们一点点。
她本身就没有稳定工作,养两个孩子,很是捉襟见肘,特别是儿子被富养惯了,骤然贫困下来天天怒骂哭泣。
所以当她接到女儿牵扯到刑事案件被抓的通知时,第一反应竟是松了一口气。
如果真的被抓,至少牢里头有饭吃,饿不死她,自己能少养一个也轻松一些。
再说了,这赔钱货自从去了市里读书,像发瘟的似的,天天惹祸,她是不想再去给女儿擦屁股了,进了少管所有人盯着就老实了。
过几年出来也到了可以打工的年纪,挣了钱还能补贴家里,不算坏事。
柳招娣被扣下之后,着急忙慌的给柳絮打电话,想让姑父出手捞她。
但是自从柳絮因为柳明的事情和王大锤吵了一架后,关系就降入了冰点,现在更是一周都没有回家了。
她正忙着想怎么把自己的饭票哄回来呢,不可能还能去救柳招娣了。
又是周末,冯副局带着老婆孩子来苏记喝生滚粥,顺便和苏家父女说了柳招娣的事。
“已经核查清楚了,确实满14周岁,接下来就看法院具体怎么判。”
苏元正问:“这大概要判几年呢?”
“现在还说不准,照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3年以上10年以下,具体要看开庭的具体情况。当时的情况比较复杂,敲诈勒索是肯定的,渺渺没有交出财物,法院有可能是判未遂。
但是他们追出来,当场使用暴力并当场抢走财物,有可能构成“转化型”抢劫罪,他们身上还带着利器,暴力抢劫量刑会更重。”
听到更重两个字,苏元正放心的点点头。
苏渺带着小朋友在玩铁青蛙,扭一扭链条,放在地上就能自己往前跳,巷子里不少孩子经常人手一个拿出来玩“赛跑”。
冯副局的妻子知道苏渺跳级考了中考状元后,更喜欢她了,也愿意自己的孩子与她亲近些,毕竟靠近聪明人,也能变得更聪明。
她摸了摸苏渺的马尾,说:“可怜的妞妞哦,明年春节再去江边可别只顾着看花灯了,得进庙里拜一拜,你看看都遇上多少倒霉事了。”
这句话苏渺点头应下了,却没有放在心上,但苏元正倒是记下来,想着到时候要买市面上最粗的香去烧,再给功德箱多供奉一些。
第207章
上个星期刚和茶餐厅的老板聊到乐乐牛奶,这周就有销售员到她们居民区推销订奶了。
在巷口树下摆了两张桌子,上面放着价目表,有两个销售员坐在椅子上,身后还放着好几个大箱子,里头都是玻璃瓶装的牛奶。
看到有人路过,销售员就会招呼两声:“乐乐牛奶搞活动了!订月票送两瓶,订季票送八瓶!”
居民区里之前也有一些人家给孩子订过乐乐牛奶的,月票是三十瓶,会有工作人员到家门口去装一个小奶箱。
每天下午4点过后就会陆续送奶,要是孩子在家,听到奶瓶发出碰撞的清脆响声就会开心的跑出门去,不等送奶工将牛奶放进奶箱,就迫不及待的接手了。
插上一根吸管,在巷子里一边逛一边喝,从巷头到巷尾,不知道惹得多少小朋友的羡慕。
之前要订奶得到市中心的供销点,现在销售员直接到了巷口,不少家长都想看看是什么价格,如果不是很贵,也订上一个月让自家孩子补一补。
一些刚放学的孩子,也回家把家长拉出看,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家长,希望自己也能喝上醇香的牛奶。
摊位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销售员拿着价目表跟大家讲解:“如果想要每天送货上门的,就是30瓶起订,也就是月票,到时候给您家装一个奶箱,每天送的都是玻璃瓶装的当日鲜奶,现在还可以免奶瓶的押金,只要每天喝完放在奶箱里就行。”
说着转身从大箱子里拿出两瓶奶,说:“就是这个样子的,蓝色瓶盖的是原味鲜奶,绿色瓶盖的是酸奶,发酵过的。”
很多人都是没有喝过酸奶的,销售员开了一瓶让他们闻闻。
一个大妈叫到:“哎哟!还真是有股酸味,像是过期了似的,这能好喝吗?”
“大姐,这不是过期的,是经过发酵的,喝起来酸酸甜甜,很开胃,特别适合不喜欢吃饭的孩子。我家孩子就是从小不爱吃饭,瘦瘦小小的,我拿订回去给他喝了一段时间,胃口好多了,也不怎么挑食了,前几天回了趟老家,他奶奶见着他,说脸圆了一圈呢。”
这话可说到不少家长的心坎里了,这牛奶也不便宜,买回去可不就是为了孩子嘛,特别几个“喂饭难”的家长立马就动心了,问价格怎么算。
“酸奶月票12块钱,现在是30+2等于32瓶,折下来一瓶也就三毛七分五厘,季票34块钱,90+8等于98,折下来一瓶才三毛四分,订越多越划算哦!”
大家都知道肯定是季票更划算,但是一下子34块钱还真不是一般家庭舍得的,有两个咬咬牙订了月票。
张大爷带着老花镜仔细的看着价目表问:“那我家是大胖小子,是不是喝鲜奶就好了,好像比酸奶便宜。”
“是的阿公,您家孩子胃口好可以喝鲜奶,补钙可以长高,月票比酸奶便宜1块,季票便宜4块。”
……
苏元正去邮局帮女儿存稿费回来,看到这么多人在这里围着,也过来看看是什么好东西,正好听到销售员对犹豫不决的家长说:
“您要是实在拿不准,要不今天先买一瓶回去给孩子试试,要是爱喝明天您再来订,我们今天带了不少现货过来。单买的话贵一点点,酸奶4毛钱一瓶,鲜奶三毛六分,不过要还要交两毛的奶瓶押金,明天您拿瓶子来还的时候再把钱退给您。”
苏元正买了四瓶奶,回到家正好看到苏渺和叶嘉音在院子里,就把牛奶给她们。
“渺渺,嘉音,刚才看到巷口有订奶的,我就先买了几瓶回来让你们试试,要是你们喜欢喝的话,明天我就去给你们订。”
叶嘉音接过牛奶道了谢,苏渺问:“爸,怎么买了这么多瓶。”
“哦哦!这是不一样的口味,蓝盖子是鲜奶,绿盖子是酸奶,我都买了,你们一人两瓶。”
两个姑娘试喝之后,苏渺喜欢原味鲜奶,嘉音则更喜欢酸奶。
苏元正要去订奶前,嘉音要把钱给他,他不收:“就那点钱叔叔还出不起吗?就当做是包含在伙食里的吧。”
把钱一交,下午就有人来装奶箱了,一些没能订奶的孩子羡慕的看着。
到了晚上,好几个院子鸡飞狗跳的,都是孩子吵着要订奶。
“妈!我好几个同学都订了!我也要订!”
“你那几个同学都比你矮,他们要补一补,你不用。”
“我用我用!喝牛奶又不只长个子,还能补脑的!”
“哦!那更不用了,你脑子和你爸是一样的,补不进去。”
……
“爸,我能不能也订牛奶啊?”
“你奶奶生病了,这几个月家里没剩钱了,等下个月再看看吧,要是有钱了再给你订。”
……
“……我也想喝牛奶。”
“别人喝你也想喝,你怎么这么馋!那些说牛奶好的都是骗人的!我们以前都没喝过牛奶,还不都是长得好好的!”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单瓶牛奶看起来并不昂贵,但是天天都喝的话,也不是每家都负担得起的。
过了一个多星期,巷子里就发生了牛奶失窃事件。
张大爷吃饱了饭,到院门口想拿牛奶进来给孙子,却发现奶箱上的锁环被破坏了,奶箱里空空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