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208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半个月后,木瓜丝分厂的改建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

崭新的小厂矗立在村子一头,白色的围墙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一大圈的围墙将厂子保护住,隔绝了外头的干扰,保证了厂子管理的可控性。

原来建的主屋改成了办公室,重新修葺了一排厂房和仓库。

宽敞干净的晾晒场地,若是惠姐回来看见,肯定会激动地飞起来!

第401章

新厂子建成后,苏渺和父亲商量着,整了个剪彩活动,给新厂的未来开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开端。

小胖哥收到邀请,早早的就到场了,还郑重的穿上了新西装。

如今他已经没那么胖了,原本周正的五官也凸显了出来,西装一穿发型一搞,还真有些玉树临风的样子,惹得不少姑娘偷瞄。

几个出了力的叔伯也收拾得利利索索的过来了,每个人腰板都挺得直直的,一脸的与有荣焉。

苏元正和苏渺还亲自去请了最德高望重的七叔公过来坐镇,有了他的加持,整个场面显得更加的隆重了。

七叔公今天格外的精神,提前一晚拿出了自己收藏多年的中山装,让儿媳帮忙熨烫平整,连拐杖都擦得一尘不染。

他神采奕奕的在厂子里逛了一圈又一圈,每到一处都仔细打量着,对新厂的规模和设施赞不绝口。

剪彩活动惹得半个村子的人跑去看热闹,一排人整齐的站在新厂的大门前,苏渺和七叔公站最中间。

随着众人“咔嚓”把红彩绸一剪,下一秒长长的鞭炮声就响起来了。

鞭炮的纸屑漫天飞舞,仿佛是在为新厂送上最美好的祝福,苏渺心中默默许愿,希望今后可以一切顺风顺水顺财神。

既然要庆祝新厂落成,那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宴席。

摆了十桌的好酒好菜,请亲戚们都来同乐,大家纷纷向苏元正和苏渺表示祝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所有人脸上都是喜气洋洋。

今后厂子是交给二伯母做管理,苏渺只管看账,完全放权。

厂子开工在即,需要另招6名员工,在村里现招是最合适的。

二伯母在村里生活几十年,谁是什么品行最清楚不过,所以这事交给她来办,苏元正和苏渺都很放心。

苏渺只提出了很基础的要求,6个人中最好别都是苏家的亲戚。

在村子里选好的招,有外姓人进来,更好公事公办好管理。

要踏实肯干,嘴严实一点,入厂要签保密协议,厂里的业务情况和产品制作流程都不能对外说。

虽然这里只是做木瓜丝晾晒的基础加工,但是规矩要立起来才行。

二伯母选好了人后,拿着名单来给苏渺和苏元正看。

“一共6个人,先说外姓的,这两个姓黄的是姐妹,三十来岁。

这个姓韦的,四十来岁,平时和我很要好,以前经常帮我做腌菜。

这三个的娘家婆家都是本村的,从小就在这,知根知底,不存在那种回了娘家村里到处乱讲的情况。

其他的就是我们苏家的亲戚,两个堂哥,一个堂嫂,品行都是没得说的。

安翠是你德飞哥的老婆,招她进来除了人不错之外,还考虑到一点。

你和你二伯考虑要扩种木瓜,那扩出去的地能连着现在的园子是最好的了。

德飞家就有一块地和我们连着,如果德飞和安翠都来我们这做工,那块地就闲下来了,我们直接把地租过来就能用。”

苏渺听后,笑道:“难为二伯母想得这么周到,您选的人,我肯定是放心的。

再过几天我就要开学了,之后分厂的事情就辛苦您来操劳了。”

“害!说这话,都是二伯母应该做的。现在厂子也建好了,人也选好了,要不就趁你还没有回去,开工起来?我们的木瓜都是能摘了的。”

之前苏组长说这个木瓜品种收果快,果然名不虚传。

在邕城作坊复工之后,已经陆续摘了一些了,得的瓜又大又平整,用来做木瓜丝特别合适。

也是幸好他们自己种这批木瓜,免了在年里还要奔波收木瓜的辛苦。

所以苏渺更坚定了扩种的决心,如果自种的木瓜数量,能够覆盖至少三分之二的生产需求量,那便是最好的了。

不过,这个得慢慢来,眼前采收木瓜和分厂开工是最重要的事。

苏渺说:“好,那就尽快开工,原本在城里有一台切丝机器的,但是快过年的时候,我爸拿去老师傅研究去了。

分厂开工之后,我们先采取传统手法,等我把机子要回来,速度就快了。”

“行~这么多人,手切也快。话说我还没见过你们说的那个铁疙瘩是怎么个切丝法,到时候拿回来也让二伯母开开眼界。”

在做好了要开分厂的打算后,苏渺就觉得只有一台切丝机不够用了,但是机子太贵,再买的话,肉是真的疼啊。

于是她发挥上辈子理工女的动手能力,把机子拆了看看里面的结构,不出意外,其实很简单。

结构是搞清楚,但是想复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的五金零件并没有那么好找,一个一个去搜罗很浪费时间。

苏元正以前在手表厂的时候,和一个技工老师傅特别的要好,那个老师傅是能徒手造汽车的实力,也有门路能搞到各种尺寸的五金零件。

那个老师傅已经退休了,于是趁着过年木瓜丝厂停工的这段时间,把切丝机拉过去,让他复刻一个。

苏元正当天就往宁县跑了一趟,带回来一个好消息。

“渺渺,我去张师傅那里看了,已经做好了一台,图纸也画出来了,明天你虎子叔来拉货的时候,就能顺便拉过来了。”

“那真是太好了!明天分厂正好开工,让大家见识一下机械化生产的效率。”苏渺兴奋的说。

“好,还有一个就是,之前我们跟张师傅说让他过年加加班,做一台给200块钱的辛苦费,材料钱另外计算。

张师傅是实在人,材料费都按市场价收,但是我知道有几个部件的尺寸是需要定制的,外面买不到。

张师傅是自己用机子磨出来的零件,这可是个技术活啊,没有他这样的技术是做不了的。

我们和他定了三台,我打算每台给他多加100块钱,你觉得可以吗?”

“可以的!爸爸,我买这个机器的时候可贵了,现在就用个零头价格就拿下了,你别说多给一百,我觉得多一千也是值得的。”

苏渺爽快的答应道,现在她觉得自己赚翻了。

第402章

苏元正此时也是乐开了花:“哈哈哈,没想到啊,一台这个贵的机器,这做起来这么便宜!

加上工费和材料钱,也就500出头,他们可真是赚啊。”

苏渺接话道:“值钱的不是机器本身的材料构件,而是技术。在有市场需求的时候,别人没做出来吗,而他做出来了,那头号技术是最值钱的了。

就像之前冯叔叔带冯爷爷去香港做心脏支架手术,花了好几万。

其实贵的不是搭在心脏上的那一小个支架,而是搭支架的技术。

技术不断在更新,他们肯定得在独有的时候大赚特赚啊,不然等别人研究出来了就没得赚头了,就像现在一样,他们赚不到我们的钱了。”

苏渺说完,又陷入了片刻的思考,随后补充道:“不过我们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申请专利,所以我们造出来自己用着就是了,不拿去销售。”

苏元正听后,深以为然地点头道:“张师傅也和我说了这个,一般他们仿出来的东西猫着用就行了,不然容易引起纠纷,毕竟也是属于非常手段。”

第二天一大早,虎子叔就着车,拉着两台切丝机来到了分厂。

虎子叔一进分厂的大门,就被宽敞的场地和崭新的厂房惊艳到了,赞叹的说:“元哥!你这厂子气派啊!这么大的地方呢,这买下得花费不少吧。

之前你说用自家老院子改建,没想到另外拿下了这么大块地方。”

苏元正笑着解释道:“这里原本是村里人的废弃院子,我们接手过来改建的,所以投入没有想象中那么贵,除去买院子的钱,改建用了三千多。

最贵的其实不是这几间厂房,是围墙,这么大一圈花了不少的材料。”

虎子听后,连连点头:“我猜这也是,地块大,围墙就修得长,加起来可不得比几间房子花钱大呢!

不过我觉得值啊!之前给一个邕城市郊的老板送货,他那还没你这大呢,听说光是买地就花了五千块。”

苏元正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我们这是村里,和市郊的地价没得比的,好在离邕城也不远,还算方便。

今后要拉的货更多了,你就得多辛苦了。

以后所有需要拉到邕城的东西都统一放到厂子来,你直接到这边上货就行了。”

虎子叔爽快的应道:“元哥你别这么说,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还得感谢你让我来拉货呢!

这个位置真挺好的,我直接从大路直接进来,装了货就走,也不用走村里的小路,方便许多。”

两台切丝机一装进厂房里,立刻引得所有工人的瞩目,大家纷纷围过来,好奇的看着这个不停吞吐的铁疙瘩。

安翠惊叹道:“哎哟,确实是快啊!一台能顶好几个工人。”

“哪只好几个,能顶十好几个!你看,丢进去咔咔咔就切好了,切得又好又细。”黄小梅围着切丝机上上下下的打量着。

“这吃电吃油的就是比我们吃粮的要厉害啊,重点它还不会累,就像拖拉机比老牛车厉害。”

韦婶子不由的感慨,心里觉得现在的机子真是太了不得了,以前的生产力完全没得比啊。

二伯母对这两台机器真是爱不释手,她兴奋地对工人们说:“今后有了这两台机子,我们干活就快多了。

如今木瓜已经长好了,我们要赶紧摘了,可不能再拖了,再在树上挂两个月可就软了,做木瓜酱菜用的就得是青木瓜。

所以我们要排好时间,一会儿就开始摘木瓜,下午就先做一批出来晒。

之后就一直是这样,哪批晒好了收起来装袋好,然后去摘木瓜回来处理。

等我们自家的木瓜摘完了,开始去跟别人收的时候,大家就不用去摘了。”

厂子和木瓜园子的一个产业链,所以这几个员工除了要做厂子里的活儿,还要协助做木瓜园的工作。

有固定员工在,平常的活计就不需要请零工了,除非需要大面积种植的时候。

给他们的工资是75一个月,是远超于他们务农的收入的。

周休一天,一天八小时工作制,因为大家都是自己村里人,都是回家吃饭,所以也就不存在包餐这一项。

这个待遇让其他人羡慕极了,不是什么重活,离家又近,这比去城里打工还舒服啊。

苏渺和苏元正也到了木瓜园子,加入了采收的队伍。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