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嗯嗯!我也开心!”
苏渺开心的不是现在自己也有条件交笔友了,而是想起了集邮这个生财之道。
虽然这是个长期的投资项目,需要时间让邮票慢慢升值,但是只要选好邮票,涨幅不容小觑。
一些印刷未发行或是被召回的珍票错票,在市面上是不流通的,她很难找到。
她可以去找一些目前发行量大流通较广,后续升值却十分迅猛的。
而据她所知的,最符合这个条件应该是1980年出版的T46庚申年猴票。
这枚邮票是国家邮电部为了纪念庚申年发行的,是第一轮生肖邮票的第一张。
到她死的那年,单枚庚申猴票的价格已经从8分钱涨到了2500元,而且还在连年增长。
这还只是单张的价格,若是整联整版,单价会更高,这样的升值速度,在整个邮票界可以算是一段奇闻。
到了周末,苏渺决定去邮局看看,虽然一般来说邮票发行一年后邮局就会停售,上新版邮票。
但是有些邮局会有集邮专柜,或是工作人员自己有存量可以私下交易。
她向父亲支用了500块钱,苏元正二话没说就去银行取出来给她了。
“爸爸,你不问问我拿这笔钱的用处吗?”
“你自然有正经需要的,不够再叫爸爸要,才两个多月我们家又多了四千块的存款了!我现在每天都跟做梦似的,谁能想到啊!摆摊这么赚钱!”
“爸爸!可不是谁摆摊都能赚这么多钱,那是我们家手艺好!还不少亏本关张的呢!”
改革开放后,大家脱离了大锅饭,贫富差距迅速拉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当然也带来了不小的社会矛盾。
她虽然没有要成为千亿富翁的壮志雄心,但决不能被时代淘汰。
苏渺到了邮局在邮票展示柜台趴了好一会儿,里面陈列着琳琅满目的邮票,却没有她心心念念的那张猴票。
这也是在意料之中,毕竟距离这张猴票的首次发售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年。
这张票从发行之初就很热门,印刷约20万版,每版80枚,总数约1600万枚,但由于印刷问题,作废多半,发行成品仅约500万枚,整版猴票不足6万张。
这个数量在正常发行的邮票中算是少的。
卖邮票的是一个年纪将近退休的职员,他见苏渺盯着邮票看了很久,便过来问。
“小同志?你要买邮票吗?”
苏渺抬起头,礼貌的回答:“您好,请问这里有猴票卖吗?”
老职员惊讶的问:“猴票?你是怎么知道这张邮票的?”
“我听爸爸说过,上面蹲着一只小猴子,听说是几年前发售的,我爸爸属猴,但是以前没能买到这张,过几天他生日我想送给他。”
老职员了然的点头:“真是个孝顺的小同志,你说的应该是庚申猴票。可能你不知道,这张票已经涨价了,用票额已经买不到了。”
“爷爷,我知道的,现在猴票已经很贵了,但是我愿意用我所有的钱来。”
老职员看着眼前充满诚意的小女孩,心中有些动容,思索片刻后说:“孩子,邮局里已经没有猴票的库存了,不过当时刚发布时我有一位朋友买了很多,我可以帮你问问他愿不愿意出手。”
苏渺惊喜的说:“太好了!谢谢爷爷,如果您这位朋友能有四方联和整版,我都能买!”
第37章
老职员不淡定了:“小同志,你是认真的?据我所知,现在一枚猴票已经涨到了25元!单张就很紧俏了,整版猴票分发到全国各地邮局,大部分经过单个出售,整版猴票就更少了。所以整版的票可不是25乘以80的价格。”
“我明白,您只管帮我询价,我会量力而行。”
“你略等等,我到后头去打个电话,一会儿给你回复。”说完急忙忙到后头办公室去了。
苏渺在前厅转了转,欣赏各种邮票,今年的生肖票是“牛”,升值空间不大,她并不感兴趣。
她现在极其怀疑老职员口中说的朋友就是他自己,毕竟他的这里工作,对邮票的涨幅肯定很敏感。
再加上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发行之初若能按票额买下,那也只用六块四毛钱而已,现在整版出手就是几千块,妥妥的稳赚。
就一小会儿的时间,老职员就出来了,一脸的喜色:“小同志,你来,现在猴票行价是25块一枚,我朋友没有单张的,有四方联110块,整版80枚需要2400!怎么样?还是买个四方联算了,让你爸爸知道心意就成!”
“爷爷!四方联和整版的能都卖给我吗?我爸爸很喜欢这枚邮票,我要是回去告诉他,他肯定希望有机会能够收藏!”
老职员心里盘算了一下,明年儿子要结婚了,姑娘是外省的,彩礼要得多。
本来就打算要卖那版猴票的,可这是个小姑娘……
算了,他也没有漫天要价,都是说的市场行情价,不算坑人:“小同志,这么大的数额不好轻易与你交易,你若是能让你爸爸来,我可以让朋友把三个四方联和一个大版都卖给你!”
苏渺伸出小拇指,开心的说:“爷爷!一言为定!我们拉钩盖章!”
老职员一愣,随后也乐呵呵的伸出小拇指。
晚上当苏渺和父亲说这事的时候,苏元正意外的平静答应了。
苏渺疑惑的问:“爸爸,我要花将近三千块钱去买目前没有用的邮票,你不觉得奇怪吗?要是别人家小孩说不定得挨顿揍!”
苏元正双眼埋在报纸上,说道:“前几日看杂志,就有看到一位作者说自家用收藏的邮票换了辆小汽车,不过倒是没有明说是什么邮票。”
“应该就是我要买的这枚“猴”,5年前发行的,已经从8分涨到了25块一枚以后还会持续涨。”
“猴票?猴年发的那张吗?就只有一只猴子在上面的那个?”苏元正把报纸放下,眼睛亮亮的看着女儿。
“对呀!就是那张……爸,你该不会也有吧?”
苏渺的“吧”字还没说完,苏元正就翻箱倒柜起来,好一阵从床头柜下面翻出一个笔记本。
“就是这个了!当时你妈妈想给外省的亲戚寄信买的,用了四张,寄去信都石沉大海了,这些就没再用了。”
苏元正将笔记本翻到某页,打开给苏渺看。
里面是全新的四方联猴票,猴票背景为红色,图案是黑墨绘制的金丝猴。
怀着激动的心,颤抖着手接过笔记本,苏渺在灯光下仔细的品鉴着。
猴票侧光下能泛起一层淡淡的金光,这是真猴票油墨印刷特有的,小猴的毛发十分清晰,还带有凹凸感。
“没想到啊!我们家还能有这好东西呢!爸爸,有了这个真品做对比,明天我们就不怕买到假货了,我们得仔细的看。”
“好!爸爸也仔细的看,既然我女儿说值钱,那我就得好好的收藏起来。”
第二天,收摊之后,苏渺带着爸爸来到老职员的家里。
今天是他休息,也为了避免人多嘴杂,他直接把家庭地址给了苏渺。
是邮局新建的职工宿舍,他分到了三楼最左的那间。
苏渺和父亲提着一袋果上门,正要敲门的时候发现门没有关紧,开着一条缝,里面传出老职员和妻子的交谈声。
“老头子,真要卖了?你不说还会继续涨?”
“唉!没办法!我们家只分到了这一居室,儿子明年就要结婚了,两千块的彩礼给出去就不够买房子了。”
“要不和亲家商量商量?”
“没用!小吴家还有两个弟弟,就等着这彩礼去相看姑娘,少一分都不肯啊!”
“唉~”
“老婆子你宽宽心,当初让你直接在柜台买的,一张也就8分钱,才短短几年就涨了这么多,我们也不能贪心,该知足了,缘分到了,这邮票自有新去处了。”
……
等里面的谈话声结束,苏渺和父亲对视了一眼,抬手敲了敲门。
“来了!来了!”
老职员出来开门,请他们到客厅坐下,让妻子去倒点水来。
装水用的玻璃杯是整套的,上面用红字印着宁县邮局赠与先进同志的字样,应该是单位发的。
“李爷爷,这是我爸,跟我一样姓苏,爸,这是邮局的李爷爷。”
李爷爷和正在找茶叶的李奶奶都笑了:“这小丫头,是你和你爸一样,还是你爸和你一样,哈哈哈!”
苏元正摸摸女儿的头,笑道:“李叔,我女儿有些调皮,莫见怪。”
李爷爷摆摆手:“这样机灵的孩子才有出息,昨天我已经和小同志约好了,如果她真的带爸爸来,我就将邮票卖给她,现在我要和你再确认一下,这么贵的邮票你们真的要买吗?”
“李叔,我们确实是很想买的,如果您能割爱,我们一定好好珍藏。”
得了苏元正的准话,李爷爷当即进房间拿出了一本厚重的集邮册。
“这本集邮册是加大加厚的,是专门为了展示猴票买的,也一并给你们,你们先看看票吧。”
他很专业的拿出两个放大镜递给父女俩。
李爷爷将猴票保护得与刚出版时无二,看起来比苏元正夹在笔记本里的成色更好。
两人都是第一次看到整版的邮票,八十枚红彤彤的猴票排列在一起十分的壮观,让他们大开眼界。
仔细看过每一张邮票的细节,对比自家的那几张,父女俩确定这些都是正品。
苏渺对父亲说:“爸爸,那我们按谈好的价格把钱给李爷爷吧。”
李爷爷一愣:“你们直接带钱过来了?我以为你们还要考虑考虑。”
苏元正从随身的挎包里拿出一叠钱放在茶几上,说:“李叔,既然渺渺昨天已经谈好了价格,那我们今天就是诚心实意的过来的,这里一共是2730块钱,您数一数。”
李爷爷略伸了伸手,又缩回来:“你们这就付钱了?不再讲讲价吗?”
苏渺回答:“李爷爷,猴票的市场价我们也有打听过的,您没有卖贵,这些邮票,值这个钱,您数数。”
“好,我是遇上敞亮人了,那我也敞亮些,其实这些邮票就是我家的,因为邮局里有规定职工不能私自囤票,所以当初是我老婆去买的,好,现在我们现场点清,之后就是钱货两讫。”
李爷爷叫来妻子和他一起数钱,数目刚好。
第38章
之后李爷爷再和父女俩分享了一些保存邮票的心得。
他拿出厚厚一叠护邮袋,有大有小不同尺寸:“今天是为了方便鉴赏,把邮票放到集邮册里了,你们回去最好是分开放进护邮袋里,我都给你们准备好了。”
随后又絮絮叨叨的交代了很多,比如护邮袋每年最好更换一次,邮票必须放在屋子中较通风干燥处,离地面一米以上;在回南天的时候往放邮票的柜子四周放一些干燥剂。
整理邮票、制作展品都要养成用镊子夹票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