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听着家人的话语,感受着这质朴的关怀,她觉得此刻的温馨比任何美味都要珍贵。
“以前啊,没有电的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在煤油灯下过日子。”
二伯回忆起往事,眼神中透着一丝感慨:“那时候虽然条件艰苦,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也觉得很满足。”
“是啊,现在生活好了,有了电,各种电器也多了,可偶尔这样停电,点着煤油灯,倒也别有一番滋味。” 苏元正也笑着说道。
吃完饭,二伯母和儿媳开始收拾碗筷,二伯和父亲谈论着果园里的事情。
苏渺则陪着小宁玩起了简单的游戏,三婆抱着小花猫在摇椅上半眯着眼睛,脸上挂着微笑。
在这小小的煤油灯旁,欢声笑语不断,仿佛隔绝了外面的风雨,只留下这满满的幸福与温馨。
第441章
一整个漫长的夜晚,狂风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天地间肆意奔腾,呼啸着席卷而过,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密集的雨点如子弹般噼里啪啦地砸向大地,打得窗户玻璃 “砰砰” 直响。
到了凌晨四五点,雨势稍稍收敛了一些,不再是先前那般倾盆而下的疯狂模样,但风却依旧不知疲倦地呼啸着,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
二伯不放心,天刚亮就想去果园里看看,刚想穿上雨衣,就被苏渺眼疾手快的拦了下来。
“二伯,这么大的风,出门太危险了。昨晚您都去过一轮了,也喊了德飞哥回家去,怎么现在自己又要跑去。
风现在刮着呢,即使真的有树倒了也处理不了,白白地让自己着急上火。
还不如安安稳稳地在家里休息,等风彻底停了再去果园查看。要是真有树倒了,到时候再立马去抢救也不迟呀。”
“是啊,二哥,你就别忧心了,这么大的风,去了又能做什么,还不如好好休息。”苏元正也劝道。
二伯虽然嘴上应承了下来,但心里却始终放不下果园里的那些果树。
一整天都在家里坐立难安,就像热锅上的蚂蚁,隔一会儿就忍不住跑到廊下去,抬头望天,眼神中满是焦虑和担忧。
风从细缝中吹过,发出呜咽声,听得二伯心里着急,只得团团转。
就这样一直煎熬到了下午三四点的时候,那肆虐了许久的风才终于慢慢小了下来。
二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急切,一把拉上苏渺的父亲,火急火燎地朝着果园跑去,想要赶紧看看那些果树的情况。
等他们回来的时候,两人的脸上皆是一副如释重负的轻松之态。
“爸,二伯,园子里怎么样?”
二伯高兴的说:“放心吧,看着没有树被吹倒,没白费我们忙活的这几天。有几棵歪了的,我们也已经扶好了,应该问题不大。”
这些小树也算是扛过这次风雨了,二伯说之后几天就要着手育新苗的事情了,他带苏渺和苏元正到后院的一间屋子里看,这里培育着一些小苗。
“台风季之前苏组长已经给我们提过醒了,那时我就开始培育树苗,上次台风之前我把苗都收到屋里头,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就是长得慢些。
不过也就一个多星期也不碍事,天一晴我就弄到地里去,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定植,定植一个月后,我就按着渺渺的法子来压弯。”
苏渺在心里默默算了算日子,那个时候自己应该已经去上学了,于是她略带歉意地说:
“二伯,树苗压弯的具体操作,我已经和苏组长说了,也记在了您的笔记本里,到时候我应该已经去上学了,只能辛苦你们了。”
二伯笑着点了点树苗嫩绿的叶子,说:“你呀,放心去读书,一切有二伯在呢!”
次日,天完全的放晴了,天空像是被洗刷过一般,湛蓝湛蓝的,苏渺和父亲告别了家人,随着虎子叔的货车回了邕城。
这几天,店铺和作坊的运作总体来说还算平稳,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岔子。
只不过店铺受了不小台风的影响,前晚的倾盆大雨,让市里不少地方都内涝了,西区是最严重的,他们这里还好一些。
巷子里也积了水,漫上了三级台阶,他们搬了沙袋堵在店铺和作坊几个门口,好在没有进水。
天气恶劣,路上行人稀少,出门吃饭的人锐减了一大半。
苏裕提前做了预判,将食材的准备量减少,到了闭店的时候只剩下了一点,晚餐的时候大家一起解决了,倒也没有造成食材的浪费。
作坊那边倒是正常运转和出货,只不过员工们这两天上下班确实是吃了不少苦头,风雨交加的天气让他们的出行变得异常艰难。
所以即使有人迟到了,苏惠也能够理解,并没有去苛责他们,还相应减少了他们工作时长,让他们能早点下班。
苏渺回到家后,第一时间就给胡小蝶和孟佳佳打了电话。
两两在电话里叽叽喳喳地聊个不停,兴奋地约好了明天一起去烫头发和打耳洞。
她们约好各自骑自行车,先在学校碰面,然后再一起出发。
距离高考结束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但是当三人在学校碰面的时候,依旧像从前一样亲昵,仿佛昨天才刚刚见过面似的。
孟佳佳问:“小蝶,我们去哪里卷头发?我对这个可不是很了解。”
“你们跟着我走就对了!民生路有一家国营理发店,我妈都是在那里做头发的,几个师傅手艺都很好,保准不不会让你们失望的。”胡小蝶自信地说。
三人骑了半个小时的自行车,一路上有说有笑地到了胡小蝶说的那家理发店,把车锁好之后就一起往店里走。
嚯!进店一看吓一跳,客人还真是不少!
已经有五六个人正在做头发了,有年轻女孩,也有中年女性,而一旁的座位上,还坐着几个看起来和她们差不多年纪的女生,正满心期待地等待着。
胡小蝶熟门熟路地走到一个正在帮客人卷发的发型师面前,甜甜地说道:“王姨,这么多人在烫头呀?我们需要等多久呢?”
王姨抬头看见是她,笑道:
“终于高考完了?可以美美的弄卷发了?你看看那边几个女孩子,也是和你们一样,刚高考完就来的,照现在这个情况,估计还要等一个多小时呢。”
“这么久啊,我还带了两个同学来呢。”胡小蝶有些无奈地说道。
“这也没办法嘛,我们店里只有三个理发师,这些天生意特别好,可全都出动了。要不这样,我帮你们排着队,你们先去逛逛街再回来吧。”王姨提议道。
苏渺想了想,说道:“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去打耳洞呢?”
王姨却摇了摇头,说:“你们最好还是先烫发,再打耳洞,要不耳朵刚受了伤,过来又容易粘到水,容易发炎的。”
三个姑娘听了王姨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最终决定先去百货大楼逛一逛,反正百货大楼离这里也不远。
第442章
苏渺特地去看了一下卖自家商品的柜台,购买的客人依旧是这么多,怪不得现在百货大楼的订货量已经在初始基础上翻番了。
胡小蝶说:“渺渺,你们家的木瓜丝和软姜糖现在可出名了。
我爸单位有几个外地的叔叔来公干,回去的时候要买特色产品,很多人都推荐你们家的这两样,然后他们提了不少回去呢。”
苏渺笑道:“当初给百货大楼专门制定的这一套礼盒,确实很合适当作特产买回去,自己家吃或者送人都是合适的。”
三人在百货大楼逛得不亦乐乎,主要是看衣服和鞋子。
按照老师帮她们估的分数,觉得应该都是可以考得上自己的第一志愿的。
想到即将踏入大学的校园,她们都想穿得漂漂亮亮的,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生活。
毕竟在高中,衣服款式都是以舒适休闲为主,很多都是千篇一律的。
高考结束后,胡小蝶和孟佳佳觉得自己突然变成大人了,能做些大人做的事,穿些大人穿的衣服了。
苏渺倒是不缺好看的衣服,因为有阿四伯在呢,总会送给她很多漂亮的衣服。
不过女生的衣橱里永远都少一件衣服和一双鞋子,看到喜欢的她自然也是想买的。
逛了一个小时,三人提着大包小包赶回理发店,这时排在她们前面的那一拨正好弄完。
王姨笑容满面地递过来一本册子,热情地说:“来吧,看看想烫哪一个款式?”
册子并不厚,也就两三页的彩印,上面有不少图片,都是烫着不同卷发的年轻女孩的照片。
那些女孩的发型各异,有的是大波浪卷,有的是小卷,还有的是螺旋卷。
苏渺仔细地看了看,眉头微微皱起,觉得都太卷了,没有一个是她喜欢的,她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也没选出来,心中有些失望。
胡小蝶兴奋地说:“王姨,能不能帮我弄那个《庐山恋》女主角的发型?就是那个张瑜!”
她的脸上满是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变成电影女主角的样子。
“哦~你喜欢那种呀,就是披肩的大波浪,只超过肩膀一些,散发和扎起来都好看。”王姨微笑着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对胡小蝶眼光的认可。
胡小蝶开心地点头,说:“对对对!就是那样,我就喜欢那个,我觉得这图上的都太成熟了,不太适合我们。”
孟佳佳也跟着说:“那我也和你烫一样的吧,我也喜欢那种!”
“好呀!我们烫一样的发型,苏渺你呢?要不要也烫那一种。”胡小蝶转头问道。
苏渺回想了一下《庐山恋》,那时候播出的时候她年纪还很小,看不太懂,不过对女主角的形象也是有印象的。
她在电影里时尚靓丽的装扮,在当时似乎还掀起了一阵模仿的浪潮。
不过苏渺还是摇了摇头,表示并不是很喜欢。
这时,王姨仔细打量了一下苏渺,问:“你是小蝶的同学?长得真漂亮,像明星似的。”
胡小蝶着说:“对呀,这是我的同学,她跳了好几级,比我们小三岁呢,但是长得比我们还高。”
“哟!那你才15岁吧?对了!我想起来像谁了!”
王姨“噔噔噔”跑回柜台后面翻找着什么,然后拿了一张明信片过来。
“看看!你是不是和这个香港的明星长得很像呀!你干脆别卷发了,直接剪一个这样的发型就好看极了!”
苏渺接过明信片一看,这不是关之琳吗?确实是很出名的大美女,自己……和她长得像?
胡小蝶和孟佳佳在明信片和苏渺的脸上来来回回看了几遍,点头道:“还别说!真是挺像的,眼睛也是这么大,脸型也差不多!”
王姨也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的说:“你就像图片上的那样,剪一个碎碎的刘海,头发剪到肩膀做一个内扣,肯定好看。”
“那我……就这么剪?”苏渺询问两人的意见。
胡小蝶和孟佳佳皆是赞同的点头。
要做发型得先洗头,但是店里忙得很也就是用水一冲就可以了。
而苏渺的发型是靠剪的,干脆连冲的步骤都免了,王姨亲自操刀,拿小壶往她头发上喷水,将头发打湿就可以剪了。
王姨手法娴熟,剪刀在她手中上下翻飞,发丝纷纷飘落。
苏渺静静地坐在镜子前,看着自己的头发一点点变短,心中有些紧张,又有些期待。
她从未尝试过这样的发型,不知道最终的效果会如何,到后来干脆就不盯着镜子看了,静静等待最后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