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246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哎呀!这是今天给高考状元送通知书时,那家给的利是!怎么那么多呀!”

他惊讶地说道,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

“这……这是利是?这都顶你半个月工资和补助了,我们收下真的没事吗?”妻子担忧地问道,眼神中充满了不安与犹豫。

邮递员皱着眉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考了片刻后说道:

“平常送喜报的时候,别人家给点利是都是正常的,但真没见过这么大的。但是收都收了,现在退回去岂不是扫了别人的喜庆?”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挠了挠头,脸上露出纠结的表情。

“那……我们就真的收下了?”

妻子又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也有一丝害怕。

“这样吧,红包放好,先不动。要是有什么问题,我们就拿出来还,说没拆开不知道里面的金额。

等过段日子,没人说那就是没问题了。”

……

话说回到苏记,送走邮递员后,苏元正简直开心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他感觉自己的身体里仿佛充满了无尽的力量,整个人都轻飘飘的。

他兴奋地朝着后厨大喊:“阿裕!去多卤一锅鸡蛋,今天来店吃饭的客人,都送一颗卤蛋!”

苏裕听了他的吩咐,笑着应了一声,便开始忙碌起来。

大家心满意足地看了热闹,又得了实惠,嘴里的夸赞一套接着一套,不绝于耳。

整得苏元正一整个下午都在“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苏渺拿着邮件回到后院慢慢翻看,这个版式和上一世她收到的还不相同呢。

隔了三年的时间,也许是随着日新月异而改版了。

如今的通知书还十分地简单,利落的交代好事项就可以了。

新生须知里要求入学时需带上录取通知书的原件,报到时需要核验,这让她想起以前听同学说过的通知书失窃事件。

当时一位同学的表姐玲玲报了一所大专,高考失利之后也没有继续复读,而是留在家里务农了。

直到五年后,她要结婚,去办手续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户口在五年前曾有过变动。

惊异之下,她们家决定深挖下去,最后发现,五年前她其实已经被一所大学录取了。

她们再追去大学咨询,发现一位与她同名的学生,已经顶替她完成了学业并且取得了毕业证。

这对玲玲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所以她的人生本不应如此,她的生活还有别的可能。

她不甘心地苦苦追查,只求一个公平和真相。

最后查到了自己亲大伯的身上!

大伯也有一个女儿月月,与她同岁,同一年参加高考,出生日期只相差10天,名字只差一个字。

两个堂姐妹同时高考自会互相询问成绩,当时月月的成绩比她要差8分。

玲玲落榜之后,得知月月考上了大学也没有多想。

只当她报的学校要分低一些,自己志愿填得不合适。

玲玲的大伯是当地的领导,平时做事都是比较高调的,可女儿考上了大学却没有摆升学酒,也对考上的学校只字不提。

在当时还让不少亲戚议论了,后来大伯升迁,离开了小镇,几年来都甚少和老家的人联系了。

玲玲以为自己即将要摸到真相了,却突然遇到了阻力。

无奈之下,她选择了报警,但这也许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警方介入了调查,最后得到的结果却是:承认学籍和户籍有被改动过,但这并不能证明户口被人顶替。

去教育局查档案,负责人称,前两年扩建的时候丢失了一批档案,很多老师和学生的档案都不见了,其中就包括玲玲的。

所以玲玲并不能找到切实的证据来表明,自己的的入学资格被人顶替了。

听到这个故事的同学们都面面相觑,问道:然后呢?

然后?哪有这么多的然后,生活照旧,玲玲继续在家务农,嫁了邻村人,生了孩子。

而她的堂妹,在父亲的操作下,将所有信息都改成了玲玲的,包括姓名、学籍、照片、出生年月日等。

冒名顶替玲玲念了三年大学,毕业之后分配到教育部门从事教育工作。

看起来被偷走的是录取通知书,实则被偷换的却是玲玲的灿烂人生。

第469章

晚上,苏渺洗完澡从浴室出来,看到父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埋着头看她的录取通知书。

他双手稳稳地捧着苏渺的录取通知书,那姿势,仿佛捧着的是世间珍宝。

时间如同凝固了一般,客厅里安静得能听到墙上挂钟的“嘀嗒”声。

因为过于认真,并没有注意到女儿已经走到门口。

他一行一行字仔细的默念着,突然,一颗眼泪滴落,“啪”的砸在通知书上。

苏元正手忙脚乱地扯起衣角,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被泪水浸湿的地方,可那被浸湿的纸张,还是无可避免地凹下去了个小小的圆点。

苏渺静静地站在门口,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她觉得自己的心,也如同那张通知书一样,微微皱了起来。

“爸爸,别擦了,没事的。”苏渺来到父亲身边,轻声说道。

苏元正闻声抬起头,满是歉意与无措地看着女儿,嗫嚅着:“对不起渺渺,通知书被爸爸弄湿了。”

苏渺在父亲身旁坐下,脸上挂着安抚的笑容,轻声安慰道:“没关系的,就一点点而已,不影响的。”

苏元正微微叹了口气,目光再次落在通知书上,眼中满是感慨,缓缓说道:

“渺渺,爸爸觉得现在的日子真好,以前好长时间,我都不敢想我的日子能过得这么好。”

苏渺看着感慨不已的父亲,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俏皮的笑容,试图将父亲从深沉的情绪中拉出来,半开玩笑地说道:

“爸爸,你要习惯才行!毕竟我们的日子以后只会越来越好的,你每次都哭鼻子的话可不行哟!”

苏元正被女儿的话逗乐了,点头应道:

“哈哈,爸爸知道了,以后一定不哭鼻子!后天爸爸就要路考了,要是能顺利通过,之后去京城也能开车了,到时候我们去哪里都能方便一些。

京城不比邕城去哪都近,听说有好几个邕城这么大,人也多,挤公交车的人肯定也多。”

苏元正这两个月已经去参加了理论考试和桩考,都已经顺利通过了。

后天路考通过的话,就可以拿到驾照了。

苏渺笑道:“爸爸加油!去京城有需要的话我们也淘一辆小车。

虽然现在京城的交通很便利,公交车的车次很多,有地铁,也开始有了出租车,不过自己开车还是机动性还是比较好的。”

“地铁?什么是地铁?和电影里上海的那种,在街上有轨道的那种车?”苏元正一脸疑惑地问。

苏渺想了想父亲的描述,回答道:“不是哦~您说的那种应该是有轨电车,在路面上行驶速度比较慢,载客量也比较少。

地铁的话……嗯,就好比地下的火车,拖着好多节车厢,行进速度特别快,一个班次可以坐很多人,对缓解大城市的交通压力很有帮助。”

“地底下?一辆火车能在地底下钻来钻去?是挖了隧道?太神奇了!”

苏元正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奇,心中满是疑惑,忍不住继续追问:

“在地下不用避让行人车辆,直直地往前开速度当然快。但是会不会有危险?挖得多了会不会塌方呀?”

苏元正确实是第一次听到有地铁这个交通工具,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蹦出来。

苏渺耐心地一一解答:“嗯嗯,要挖隧道的,不过都是有专业的工程师和施工团队来操作,安全方面有保障,不会有危险的。

京城从71年就已经有地铁,到现在都快用了二十年啦!到时候我们去体验体验就知道了。

不过,地铁也不一定全部都在地下,好像也有少部分在路面上的,我也没坐过路面上的。”

苏元正听了女儿后一句的喃喃自语,不禁笑了起来:

“没坐过地上的,难不成你还坐过地下的了?我们邕城还没有这个地铁呢,你是从电视里看到的吧?”

苏渺这才反应过来,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赶忙笑着打圆场:

“对对对,电视上看的,我就说看电视也能学到知识吧!”

路考这天,苏元正一大早就起来了,把自己收拾得精神利索的,还对着镜子反复整理头发,试图让自己的紧张的心情平复一些。

苏渺看着父亲紧张又认真的模样,笑着鼓励道:“爸爸,你肯定没问题的,放轻松!你平时练车那么认真,这考试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苏元正深吸一口气,用力地点点头,带着女儿的期许出了门。

此时的考场,冷冷清清的,毕竟在这个年代,驾照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考的,前来等待考试的人并不多。

苏元正放眼望去,大概也就只有10个人,而且清一色都是男人。

现在来考驾照的女同志还是很稀少的,不过他觉得,自家女儿要是学开车,肯定学得比自己还快!

苏元正的名字排在最后,所以等待是必须的了。

来考试的人都如临大敌,气氛有些压抑,毕竟学习花费了这么长的时间和精力,谁都想一次过关。

现在练车的机会难得,如果这次不过,估计又得很久之后才能重考了。

这些平日里侃侃而谈的男人们,此刻都闷着头,各自想着心事。

有人时不时地搓搓手,有人则不停地抖着腿,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缓解紧张。

苏元正找了个角落坐下,双手紧紧地交握在一起。

他在心里不断回顾着练车时的每一个步骤,从上车调整座椅、系安全带,到启动车辆、换挡、转弯……

他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镇定下来,可心跳却依旧不受控制地加速。

一个接一个的考生被叫上了场,回来时,有人兴奋得满脸通红,一边走一边挥舞着拳头,显然是通过了考试;

有人则垂头丧气,脚步沉重,满脸的失落。

苏元正看着他们,心里五味杂陈,他努力地调整呼吸,告诉自己不要被其他人的情绪所影响,可目光还是忍不住追随着每一个进出考场的人。

可是等着等着,天空突然乌云密布起来。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