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鸡爪、鸭爪、鸭脖是和专门卖禽类的摊位卖的,是按个算,鸡爪鸭爪6分钱一个,鸭脖1毛钱一根。
鸡蛋在市场上是7毛钱一斤,折下来差不多8分钱一个。
食材不算贵,但做卤水的香料可不咋便宜,随后父女俩商量,卤制要比炒制费工费料,
那就定猪心猪舌两块五一斤,猪头肉三块钱一斤,鸡爪鸭爪鸭脖鸡蛋统一两毛钱一个。
苏元正看着苏渺列单子,说:“渺渺,要不鸡蛋爸爸也回村里去收?村里才5毛钱一斤。”
苏渺问:“村里一次能收多少鸡蛋?”
苏元正一下子也拿不准:“上次回去听你几个叔叔伯伯说,这两年大家都增养了很多鸡,家里每天都能有二十个鸡蛋,他们吃不完就攒着背上县城来卖,也能补贴不少家用。”
“我们村离县城那么近,现在汽车能到了吗?”
“倒是有两路汽车中途会在村口上客,但每天也就四辆车,隔的时间长,还要买车票。所以他们很难得来一下县城,要么是借大队的自行车,要么把家里的农副产品攒一波,每次都背很多东西来,再买需要的东西回去。”
“那真是不太容易。”
苏元正想到了一个高兴事:“上次回去,你二伯说也想买一辆三轮车,不过是二手的,他说有了车方便拉东西上来卖,以后咸菜和柴火都直接拉上来给我们!”
苏渺对二伯一家的印象很好,自然也为他们高兴:“二伯家真会过日子,这就买上车了,他要是能送来,您也不用那么辛苦去拉了,不过要给一些辛苦钱才行。”
“你二伯是个实在人,多给钱他肯定不收的,不如每次给他打包一些猪杂卤味回去开开荤,反正是我们家自己做的,他也不好推辞。”
苏渺又想到了另一个省事的点子,心里算了算:“要是我们每天能卖40个鸡蛋,那就需要差不多5斤,在村里收,一斤省2毛一天就省1块。
爸爸,不如我们把在村里收鸡蛋的事儿拜托给二伯,他肯定知道谁家鸡蛋多,谁家靠谱,总好过你一家一家去收的好。”
苏元正也觉得这是帮衬堂兄的好机会,说:“这好呀!那什么时候运一趟?鸡蛋还是能保存挺久的。”
苏渺想了想,说:“虽然鸡蛋在常温能保存大半个月,但是为了保证食材的新鲜,我们最好不要一次性囤太多。
要不让二伯每周送一次鸡蛋,一次40斤,车里空余的地方还能拉柴火过来,除了鸡蛋和柴火钱,我们每次多付两块钱的辛苦费,您看这个数合不合适?”
“合适!两块钱能多买一斤多的肉回去呢,再多他就不肯收了,明天送完猪杂我就回村去和他说。”
苏渺觉得现在家里没有电话真是不太方便,有什么事情都得找到人才能说。
第二天,苏渺跟着父亲去送猪杂,昨天剩的卤味重新热过后切好,放在小锅里还浇上了几勺汤汁。
苏渺带了碟子和不少牙签,一会儿让顾客都尝尝。
刚下工小胖哥就出来了,他今天和工友们合订了一斤猪杂午饭吃,看到苏渺就和她打招呼。
“这么冷的天你也来了?守着这小锅是干啥的?”
苏渺看客人都来得差不多了,苏元正忙着给大家称斤打包,她嘿嘿一笑打开了锅盖。
浓郁的咸香气息向外蔓延,与一旁的炒猪杂不相上下。
小胖哥鼻子嗅了嗅,眼中迸发出狂热:“你把卤味做出来了?”
一旁等打包猪杂的顾客也纷纷围上来看,这家也是真厉害,又出好吃的新花样了。
周围已经改卖热食的小摊贩也很惊讶,他们卖的煮粉煮面也是放不少调味料挺香的,但是隔得老远竟然还能被那家的香味盖了过去。
可见这新吃食是多么的香醇霸道。
小胖哥赞叹:“我吃过卤肉,家里也自己试着做过,煮的时候也挺香,但比不上你这个,然后放凉了之后感觉味道就一般了,不知道你做的这个怎么样。”
苏渺将事先切好的卤味盛一勺放到碗里,鸭脖和爪子也都已经砍成小段了,再拿出一筒牙签。
“这个卤味还确实比我想象中的复杂,香料的配比,食材的选择,卤制的时间和火候都有讲究,我也是费脑子调整了几次才成的,来来来!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都来尝一尝,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经常来买猪杂的仓库大婶笑道:“哎哟!你家可真大方啊,还没开始卖先送呀?而且还切得这么大块。”
苏渺没有像别家试吃一样切的极小粒,她觉得这样没有诚意,而且根本尝不出味道。
小胖哥看着油亮亮的卤味,迫不及待的试了一截鸡爪。
哇塞!太好吃了,鸡爪已经卤得软糯,饱饱的吸进了汤汁,他嚼在嘴里连骨头都不舍地吐出来。
再试了猪头肉,入口即化,香而不腻!
一看他这样,所有人都忍不住了,纷纷试吃,无一不拜在卤味的可口醇香下。
有人问:“这卤味是怎么卖?”
苏渺将昨晚和父亲商量好的价目表背出来,大家也都不觉得贵。
一个大叔说:“这价格在熟食里真便宜,昨天家里来亲戚,我去肉联厂熟食铺子买了半只烧鸭,就一斤多一点儿,还带着个屁股,你们猜多少钱?”
旁边的工友说:“得六块钱吧?我过年也买过。”
大叔比出一个手势喊道:“七块!给我心痛得哟,看到下面搭的那么大个鸭屁股我真是两眼一黑,愣是给吃完了!”
“哟!那还比年初的时候涨价了呢!那会儿是四块一斤。”
第51章
小胖哥又试吃了鸭脖和猪心,嗦着手指头问出关键问题:“什么时候开始卖?有了这个猪杂还有吗?可别断了哇!”
苏渺回答:“炒猪杂依旧是一天限量50斤,卤味的话要是大家觉得还行,我们明天就能做,不过还不知道销量怎么样,所以先做一锅,以后卖得多了再加。”
“才一锅呀?那明天我得早点来买了。”
……
带来的卤味还不少,除了让买猪杂的顾客品尝,苏渺特意挑了好嚼的猪头肉和卤鸡蛋给王大爷,再送了其他的给周围的摊贩和商户,做生意就是要以和为贵,广交好友,这些都是潜在客户嘛。
因为不摆自助粥,不到一个小时他们就可以收摊了,苏渺和父亲先去市场定明天的货。
要做新品,食材就要另找,猪舌猪心照样和大胡子师傅拿,鸡蛋在村里收,现在要订的是鸡爪鸭爪这些。
那么大的市场里有两家是卖生禽的,客人整只买回家自己杀的那种。
杀好分买的也只有两家,每天的货量有限,再者一只鸡鸭只得一双爪子,一根脖子,所以还得两家凑上一凑。
这个点没有什么客人,两个摊位的老板娘凑在一起嗑瓜子聊天。
趁苏元正去买今晚要吃的豆腐,苏渺过去问价:“阿姨,请问你们也是上午杀一批鸡鸭,下午杀一批吗?”
穿红色波点纹衬衫的老板娘说:“是啊!早上天没亮就开始杀了,一次我家要杀十几只不定,鸡比鸭多。”
另一位稍瘦的老板娘也说:“我家比她们家要少一点。”
“如果我把上午那一批鸡爪鸭爪鸭脖都包圆了,能不能给我个友情价?”
老板娘好奇的问:“包圆?你拿这个来做什么?平时我们要搭给客人他们可都要生气的。”
“我们家要用来做卤味,需要的量比较大,想和你们订早上的那一批。”
红衣老板娘不太相信这个小姑娘的话:“你家要做卤味?你家店在哪?”
“我们还没有店面,现在每天固定在糖厂门口做猪杂外带的生意。”
瘦老板娘一听,连忙凑过去和红衣老板娘说:“她家就是那个自助粥啊!哎呀,你不是常叫你老公去买猪杂回去吗?”
红衣老板娘顿时眼前一亮,态度也热情了不少:“就是你们啊!我还听说老板的女儿不仅能干活,还是一小的第一名呢,就是你?”
苏渺十分淡定的点头:“嗯,是我。”
“你家要做卤味?猪杂不做了?”
“还做的,都做,现在天气凉了暂时不摆自助粥了,就增加了新样式。”苏渺解释道。
“那就行,每天早上那批应该有差不多三十个鸡爪,十几只鸭爪,鸭脖就少一些。这样吧,每样都给你按市场价少一分钱,鸡爪鸭爪5分钱一个,鸭脖9分钱一根。”
苏渺对这个价格不太满意:“不能再少了吗?您看您摊子上的鸡鸭都快卖完了,还剩这么多边角料没搭出去呢,我一大早就给第一批包圆了多省您的事儿啊!”
红衣老板娘一拍大腿笑道:“哎哟!你这小姑娘还会讲价呢,真少不了了就几分钱呐。你看这样行吗?你们放锅里卤是不是得处理干净?你说需要怎么处理,我来弄,你让我挣点手工钱呐!”
苏渺想了想,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能把前期清理工作外包当然最好,要是什么都自己做太费功夫了。
“鸡爪和鸭爪的指甲要剪掉,鸭爪外面的硬皮要剥掉,鸭脖外面的皮也要剥掉的,您看能不能做?”
“能做!能做!我们干这个十几年麻利的很,三两下就能收拾完。”老板娘心想要是能多卖价钱,让她去摘星星也肯啊。
苏渺点点头:“好的,那就按您说的价格,每天早上我爸来进货,要是哪天休息不需要进货的话,会提前一天来说。”
见她们俩把生意都说定了,瘦老板娘连忙说:“还有我家呢,要不要!我也给一样的价!我也能帮收拾干净。”
“都要,都要,欸!我爸过来了!”
苏渺招手让爸爸过来认认门,说今后就来这订货。
苏元正已经习惯了女儿闷声干大事的性格,这不一眨眼就把货源谈下了。
第二天早上七点半,苏元正就去把食材都采购回来了,从今天开始多了不少东西。
做卤味要花时间,所以他先和苏渺一起把卤味的食材收拾干净下锅,再去弄猪杂,好在东西都不复杂,半个小时能搞定。
新的一锅卤味不能单纯的往老卤里加生水烧开,得用香料重新配一小锅新卤水后,把老卤倒进去。
为了防止失手,苏渺只倒了三分之一老卤,留着一些保险。
有了老卤水的加入,新卤水很快就出味了,卤起东西来也格外的顺利。
当苏元正炒好猪杂的时候,卤味也能出锅了,正好11点。
把卤味装进保温桶里,倒些卤水进去继续泡着,父女俩又要出摊了。
今天的小摊子可不一样了,苏渺搬下一块一米高的木板,上面用粉笔写着苏记食铺。
菜单
老友炒猪杂——2元/斤
卤猪心、卤猪舌——2.5元/斤
猪头肉——3元/斤
半斤起售!
鸡爪、鸭爪、鸭脖、鸡蛋——2毛/个、根。
除了装猪杂的两个保温桶,今天还带了一张小桌子和小马扎,还有张切卤味的案板放桌上。
经过昨天的预热,一下工苏记的生意就来了。
父女俩分工明确,苏元正称斤、切卤味,苏渺打包、收钱、讲解一条龙。
熟客们都说苏渺越来越厉害了,小小年纪就能独当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