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凉亭建在了上下山路的正中间,两边是两条小道,大家都会习惯性的走靠里的那条。
苏渺看了看靠外的那条小路,由于鲜有人迹,显得格外幽静。
加之前些天接连下了几场雨,即便已至秋天,小道旁的植物依旧生长得十分茂盛,几乎将路面掩盖住了。
她觉得这样的路最是危险,平时拜山的时候,开路的叔伯们都会特意提醒后面的人。
看起来像是被植被覆盖的土地,其实一脚下去就是个坡,有的甚至还是个深洞。
人滑下去之后,上面的植物照样盖着,如果没人跟着,很难发现。
突然,她发现靠近外侧的地方有几棵草似乎侧倒了一点,像是有谁在这滑了一跤的样子。
第544章
苏渺心头一跳,想到这个不好的可能性,找到带队的学长说:
“学长,我看到凉亭外侧的草有被踩踏的痕迹,要不要从这个位置往下找一找?”
带队学长听闻,神色一凛,当机立断,立刻让行进中的队伍先停下。
他带着另外一个社员到苏渺所说的位置查看,同时对着下方大声呼喊吴槿的名字,声音在山谷间回荡。
过了好几分钟,学长一脸凝重地回来,说道:
“没有听到回音。那边确实有踩踏的痕迹,但是草太茂密,树木也多,根本看不到下面具体什么情况,得顺着山路从另一边绕过去查看。”
周围几个的同学一听,纷纷嚷嚷着大家一起下去找,带队学长却冷静地拒绝了。
“这个坡很陡,从哪里可以绕过也尚不明确,我们一群人冒冒失失去找太冒险。
我现在的任务是将你们带下山,然后去报警。这样,刚才我听声音,李想离我们不远,我把他喊过来,让他们去找。”
带队学长十分理智,没有因为看到蛛丝马迹之后就带着人一窝蜂地去找。
他双手拢在嘴边,朝着山上大声喊:
“李想,请速到凉亭位置!有线索!”
只喊了一声,便听到了李想的回音,只过了五分钟,李想和另一位社员就赶到了凉亭。
听了苏渺和带队学长的描述,李想两人立马按着方位去找路了。
苏渺一行人继续往山下走,才过了十分钟,山上就传来李想的声音。
“找到了!在凉亭垂直下方大约二十米处!请向我集合!”
陆续从不同方位传来了应答声,随后又听李想大喊:
“林江宁!吴槿右腿骨折!求助急救站派车!”
带队学长回应:“收到!”
因为要急着去打电话求助,一队人火急火燎往山下赶,苏渺走得气喘吁吁,心里想:
同学们啊,以后筹到资金请第一时间买对讲机啊,这么喊可太费嗓子了。
他们到山下的时候,司机大叔刚好也来到了。
听说有学生摔折腿了,要去打电话求助,他油门踩得飞起,带他们到最近的村子小卖部。
先是打电话报了警,公安同志听说是A大学子遇险,十分重视。
问清了具体的位置,让他们要时刻守在伤者身边,他们立刻协同医院和急救站派车营救。
将情况上报后,大家都松了一口气,坐大巴回了学校。
回到学校已经是下午6点半,大家都饥肠辘辘,便一起去食堂吃了晚饭,随后各自散去。
社员们十分担心吴槿的情况,决定到社团办公室等消息,晓洁也跟着去了。
苏渺跟何蓉回了宿舍,实在太累了,洗了个热水澡后,就打算好好休息一番,毕竟明天还要上课呢。
郭晓洁在晚上十点才回了宿舍,一脸轻松的对苏渺说:
“渺渺,真是多亏了你发现细节,学长他们才能顺利找到学姐。”
苏渺连忙问:“学姐现在怎么样了?已经送去医院了吗?”
“让我先喝点水,慢慢和你们说营救细节……”
第545章
郭晓洁喝了一大口水,润了润嗓子,把刚才了解到的情况和舍友们详细地说了。
李想嗷了那一嗓子之后,在山上找人的社员们都聚集了过去。
他们发现吴槿确实和苏渺猜测的那样,不小心踩空,从小道外侧滑下去的。
幸好那个坡虽然比较陡,但不像悬崖那么垂直,还有很多野草小树枝做缓冲,与其说摔下来,用“滑”这个动词确实更合适。
郭晓洁比划着手臂,说:“学姐穿着的外套被划破了,手臂上也全是擦伤。
最严重的右腿,小腿骨折了!李想学长回来和我们形容,可把我们吓坏了。”
吴槿向下滑了好一段,身体有多处划伤,右腿骨折,头还撞了一下。
浑身像被万根针扎着,疼得要命,脑瓜子嗡嗡响,冷汗一个劲儿地往外冒,躺在那喊都喊不出声。
过了好一会儿,吴槿隐隐约约听到了社员们呼喊她的声音,她强撑着,试图给出回应。
但是头被撞得晕乎乎的,加上腿上的剧痛,令她发出的声音比较微弱,社员们并没有听到。
就在她感觉自己快要撑不住,意识逐渐模糊的时候,却惊喜地发现社员们的呼喊声越来越近。
于是,她用尽全身力气,拼了命地大喊一声:“啊!”
就是这一声,让不远处的李想听到了。
这片区域坡度很陡,所以极少人来,草丛里荆棘丛生,李想和社友只能一边艰难地用工具开路,一边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奋力靠近。
“吴槿!你在这边吗?”
“吴槿!听到我们的声音就回应一下!”
终于,又传来了吴槿那虚弱至极的声音:“在这!我躺草里了!快找找我!”
李想和社员们瞬间精神一振,加快脚步,在那片草丛中仔细搜寻,终于找到了躺在草堆里的吴槿。
此时的吴槿,面色惨白如纸,满头冷汗。
右边小腿以一种极其不自然的弧度弯曲着,折断的腿骨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皮肉戳出来,场面触目惊心。
“吴槿,你怎么样了?” 李想焦急地问道。
吴槿虚弱地摇了摇头,疼得几乎说不出话来,只能从喉咙里发出几声低低的呜咽。
看她情况这么严重,李想两人也不敢随便挪动她,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只能让社员们赶快集合过来。
这次参加活动的社员中,有两位是医学院大三的同学,需要他们来检查一下吴槿的具体伤势。
那两位同学到后给吴槿做了检查,说:
“按目前观察应该是没有严重的内伤,具体还要到医院用仪器判定。
现在需要马上处理她的腿,将骨折的部分固定好。
如果我们能做简易的担架把她运送下山,那么可以节省公安同志他们上山的时间。”
大家听后,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上山带着开路的刀,手里有现成的木制登山杖。
便将登山杖砍成了适合的长度,用大家脱下来的外套做辅助,将吴槿的患肢固定好。
他们虽然经费困难,但是一些必要的登山装备也是有准备的。
社长和几个社员背包里都有长绳索,又去砍了长木棍,齐心协力制作了一个绳索担架。
大家动作缓慢地将吴槿抬上担架,每一个动作都格外小心,生怕碰到她受伤的腿。
抬着担架,大家沿着下山的路艰难前行。
这山路难行又抬着担架,这山下得并不轻松,但大家都咬紧牙关坚持着。
一路上,社员们轮番替换抬担架,确保能快一点将吴槿平稳地被运送下山。
两位医学专业的同学还时刻注意着吴槿的情况,提醒她要保持清醒。
因为这里的位置需要从大马路拐进来,所以刚才确定吴槿的位置后,社长就先派了两个人下山接车了。
等他们好不容易快要走到山脚的时候,恰好碰上了上山寻人的公安和急救人员。
这下可好了,进程一下子加快了。
吴槿上了救护车,去医院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查和治疗。
在李想回来的时候,她的腿骨已经接好了,有轻微的脑震荡,因为处理及时,没有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不过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吴槿接下来肯定得长时间休养了。
带队回来的学长将事情上报给了学校,学校派了老师去医院陪同,也通知了吴槿的家长。
可是她家离京城比较远,家里人也很忙,没办法马上赶过来。
社里商量后,决定每天派一个或者两个女同学过去陪护。
听完郭晓洁的叙述,舍友们都松了一口气。
何蓉心有余悸地说:“我在山顶刚听说有同学掉队,就好紧张,我最怕发生危险事故了。”
郭晓洁点头:“是啊,大家也是担心得很,幸好渺渺观察仔细,真是再晚一点下山天就黑了,更难把学姐运下来了。”
“学姐没事就好,我也是因为家乡的山多,每年都要爬,所以看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就直觉那里比较危险。”
郭晓洁眨巴眨巴眼睛,一脸神秘地说:
“对了渺渺,我刚才还偷偷听到社长跟副社长商量,说你今天是立了大功了。
虽然你没有加入的意愿,但是他们想以社团的名义给你发奖状,授予你一个荣誉社员的称号,以后你想来参加活动,随时都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