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班里的男同学不知上哪弄了一辆三轮车,一趟一趟地来帮女生运行李,将人搭到校门口去。
楼下传来三轮车叮叮当当的声响,几个男同学扯着嗓子喊道:“姑娘们,行李都扔下来!我们当一回‘搬运工’!”
苏元正已经在门口等女儿了,他不停地搓着手哈气,目光在人群中搜寻女儿的身影,直到看见那抹熟悉的身影才舒展开眉头。
苏渺与同学们道了别,还顺路将孟琳琳也搭了回家。
孟琳琳家在鼓楼那一块,和苏渺住的小院不算远,从学校回去的路上正好顺道。
“叔叔,渺渺,谢谢你们,我到家了。”
“琳琳~那我们开学再见啦~”
既然已经放寒假了,苏渺就和父亲商量起回邕城的事。
“爸,我们什么时候回去呢?还是坐火车吗?”
苏渺窝在藤椅里,捧着父亲递来的红糖姜茶问道。
“我是想尽快回去了,不然越靠近过年,路上更不容易了。
之前和蒙穗聊过,他说想在过年前一周再回去,那我们回去的这段时间,店就让他管着。
至于我们,你想不想一路玩儿回去?就像之前你叶阿姨和嘉音一样。”
苏渺惊喜地说:“真的吗?爸,这么远的路你吃得消?”
苏元正爽朗地大笑:
“小瞧你爸了不是?这有什么不行的,而且我们又不是一路赶回去,中途有哪里好玩的,就停下来玩一玩休息休息。”
“可是我们不认得路怎么办?”
“爸爸去买了一张超大的地图,我们先设计路线,定好去什么地方,走一段是一段。”
“好!那我们开车回去!爸爸!我想去沪市买股票,先买它个两万块试试水!”
“啊?现在就能买吗?你上次不是说市场年底才开吗?”
“上证所还没有开,但是已经可以进行柜台交易了。现在已经有了几只股,飞乐音响,延中实业,豫园商城……”
“飞乐音响现在才98块一股!”苏渺眼睛亮得惊人,她翻出夹在杂志里的《经济日报》,股票行情表挤在第四版中缝,油墨都蹭花了。
计划定下来,接下来的准备工作就快了。
现在的交通还不是很好,上路不便,很多东西都要提前准备好。
再加上现在是冬天,北方地区经常下雪,这也是危险因素之一。
苏元正将那张新买的《交通地图》在桌子上摊开,父女俩趴在上面研究,用铅笔圈圈画画。
苏渺说:“我们还是得挑些大点的城市做落脚点,可以先到津市,尝一尝狗不理包子,然后经泉城、金陵……到沪市去。”
苏元正也点头道:“泉城有趵突泉,金陵有夫子庙,一路上都有好风景,只不过没走过,不知道具体要多长的时间。”
“那我们把行李都准备齐全,路上随机而动,天色晚了就找招待所住下。”
“好,那爸爸得先把车保养保养,中途抛锚了可不行。”
第二天,苏元正就把车开去修理厂了。
上次买车的时候来检查过车,和王师傅已经认识了,王师傅看到他来,还有些诧异。
“咦?老苏,车出毛病了?不应该啊,我不是才看不久?”
“王师傅,是这样,我打算开车回邕城,这跑长途比较费车,你帮我看看,有什么需要备着的。”
“哦哦!这样啊,从北开到南,确实得好好保养一下,防滑的轮胎你最好也备上,一些平常的修车工具你自己去买一套放在后备箱吧。”
他绕着车子继续喃喃:“防滑链、千斤顶、补胎胶…… 这些统统备上,保准一路顺顺当当。”
……
与此同时,苏渺在家中开启了 “备战” 模式。
证件和钱得准备好,她另外还去银行取了两万块的现金用来买股票,打算用不起眼的塑料袋包裹起来。
冬天冷,厚棉袄、围巾、手套和换洗的衣服都得备上,还叠好了一张厚棉被,路上累了可以在车里休息。
为了预防在路上旅途中身体不适,要准备一个小药箱,感冒药、止泻药、晕车药等等都备上一点。
地图、手电筒、备用电池、打火机、铁锹和保温水壶等等也收拾好。
路上找饭店也比较困难,所以压缩饼干、罐头、火腿肠、水果、泡面等方便食品也不能少。
他们要提前离京,店内所有的事务就全权交给蒙穗了,晚上他们和蒙穗详细交代了店里的事宜,蒙穗拍着胸脯保证好好地看着店里。
“这段时间进货你都是跟着我去的,也熟了,这是账本。再过几天工地就放假了,食材的采购量你记得减少下来。
火车票已经提前给你买好了,到时候你带着其他人把店里清扫过一遍,锁好了门就可以回去了。”
蒙穗认真地点头,不时在本子上记着要点。
苏渺和父亲决定提前给大家发这个月的工资和过节费。
一叠叠用红纸包好的钞票整齐地码放在桌上,每个红包上都用工整的字迹写着员工的名字。
店只开了几个月,年终奖暂时没有,但是过节费还是要有的,每人60块钱,让大家买些年货。
第571章
父女俩和几位要好的邻居们都打了招呼,说了要回邕城过寒假的事。
李大娘问:“你们都回去了?店不开了?”
苏渺回答道:“我和爸爸先回去,穗哥再守一周的店也要回去了,这段时间都闭店休息,开业的时间还没定,最起码要过完年才会回来的。”
李大娘压低了声音说:“放大半个月的假,你们员工的工资发不发?”
苏渺坦荡的点头:“照常发的呀。”
“我看其他外地人来开店也是要闭店半个月,毕竟过年回家团圆是大事。但是他们过年是只给员工发一半的工资,毕竟什么活儿都不干呢,你们家全都发是不是太亏了。”
“没关系的李大娘,在我们家不一样,和员工谈好的工资和福利,只会多不会少的。
我们既然招了员工来店里,就要给他们提供工作条件。过年放假是我和我爸的决定,不能把这个盈利缺口转到员工身上,让人寒了心不是。
再说了,我们家能这么顺利在京城开店,多亏了几位员工尽心尽力的帮扶,现在虽然刚起步福利还不是很多,但是最基本的工资还是有保障的。”
李大娘不由感叹道:“这高材生就是不一样啊,格局眼界真是宽,能遇上你们家这样的老板,他们几个也是都幸运的了。”
“李大娘,到时候穗哥也回去,我们院子就空了,劳您帮忙留意着点。”
“没问题,你们呀,就安安心心回家团圆,胡同里都安稳着呢,没什么事儿是我不知道的,我给你看着。”
除了和邻居打招呼,苏渺还得和嘉音、子逸打电话说一声。
嘉音让她别卡在开学才回来,最好提前几天,这样可以再带她去玩儿,还能带她去自己家的四合院看看。
嘉音平时和父母是住在单位大院里的,但是早几年已经在外头购置了四合院,已经重新翻修好了。
她知道苏渺一直都想买,所以想带她先去看看。
苏渺一听四合院,耳朵立马竖起来了,兴奋地说:“好好好!!嘉音姐,我肯定提前一周回来。”
大学的寒假真是比高中长不少,能有35天呢,够苏渺挥霍的了,今年春节得在宁县住久一点,让宅子长长人气。
出发那天,为了养足精神,父女俩都没有调闹钟,睡到自然醒才起床。
不过生物钟在那呢,即使关了闹钟,他们就没多睡多长时间,7点钟就醒了,再睡了回笼觉,8点钟就实在熬不住地起床了。
美美的吃了一顿早餐,父女俩就开始将行李搬上车。
当苏渺将零食袋放到后排位置时,发现副驾驶座位底下,很隐秘的塞着一个小布包。
“爸爸,这个座位下好像有个什么东西。”
“嘘,渺渺这是爸爸放的。”苏元正低声说道。
“是什么呀?”苏渺也低声问。
“是应急资金呀,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怕路上遇上什么紧急情况,我把好几个地方都塞了几百块钱。”
苏渺立马竖起大拇指:“爸!你可真细心。”
发动机的轰鸣声在胡同里格外响亮,苏渺系好安全带,透过车窗向站在路边的邻居们挥手告别。
李大娘刚才还硬塞了两包点心到他们手里,说是路上垫肚子用;
王大爷则背着手,笑眯眯地点头,轻轻的摆了摆手;
几个小孩子蹦蹦跳跳地追着车跑了几步,被大人笑着拉了回去。
“小苏,渺渺,一路顺风啊!”
“一路顺风!过完年还要回来哟!”
“院子不必担心,我们看着呢!”
虽然来胡同里只住了小半年,但是父女俩已经完全融入进了这个温暖的社区。
“爸,我们这小半年胡同没白住,邻居们真好。”
苏渺把点心放进车门储物格,调整了一下座椅角度。
苏元正熟练地打着方向盘,将车缓缓驶出胡同:
“是啊,都说远亲不如近邻,你平时在家少,要是多呆感觉会更深的,等回来要记得给邻居们带些邕城特产。”
胡同里“磨剪子戗菜刀”的吆喝声慢慢听不到了,他瞥了眼后视镜里逐渐变小的送行人群,嘴角挂着温暖的笑意。
车子驶上大路,冬日的阳光透过挡风玻璃洒进来,苏渺打开车窗一条缝,让新鲜空气流通。
她打开地图,看着上面的路线说:“第一站津市,爸爸,我们是走104国道吧?”
“对,一百多公里,不过现在路况一般,滑得很,最多只能开七八十的车速,得两个小时多小时才能到的。”
“没事儿,我们又不急慢慢来,这才刚出发呢~”
出了市区,车子开上了国道。
两边的白杨树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摇曳,诉说着冬日的寂寥。
路面不时出现坑洼,苏元正小心地避让着,几个农民赶着驴车慢悠悠地走着,驴蹄踏在路面上,发出 “嗒嗒” 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