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第575章
苏元正拍了拍手上的灰尘,站起身来说道:
“还好出发前准备得周全,后面有两个备用胎,我换下来就行了。”
出发前去修理厂还是很有必要的,王师傅让他买的备用胎,到这也是用上了。
他打开后备箱,搬出千斤顶、工具箱和备用轮胎。
看着父亲熟练地操作着,苏渺在一旁帮忙递工具,说道:
“爸爸,上次你说学开车的同时也得学修车,那你考驾照的时候也考修车吗?”
苏元正一边拧螺丝一边说:“考呀!现场就让考生修车,每个人考的不一样,你爸我刚好就是换轮胎,也算是有实战经验了。”
他的动作干净利落,几分钟就把轮胎给取下来了,让他仔细看了破损之处后,脸色有些凝重起来。
“爸爸,怎么了?”
“渺渺,你看,不止扎了一根钉子,有好几根呢!幸好这个车胎质量不错,只是慢慢漏气,没有爆炸,不然可就有危险的。”
苏渺凑过去看,那几根钉子不小,都深深的扎进车胎里,这样的情况,能不漏气才怪呢。
但她有隐约觉得有些不对劲,说道:
“爸,你说这大冬天的,路上车都不多见一辆,怎么路上会有这么多钉子,还刚好扎了我们的车,感觉像人为似的。”
苏元正动作一顿,直起身子,警觉地朝四周张望了一下。
他的动作也让苏渺紧张了起来,不会吧,难道是有人撒钉子意图抢劫?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要是真被抢了,叫破嗓子也没人来救。
不过爸爸说车胎不是扎上之后马上爆炸的,而是开了一段慢慢漏气的,他们是不是已经开出了那些的控制圈了,毕竟停下来这么久了也没见有车子跟上来。
“渺渺,你到车上去,我赶紧把轮胎换上,抓紧时间离开这里。”
苏渺抄起一把扳手,说:“没事儿,爸你快换,我来放哨,自从又上山又下地之后,我觉得自己打架可能也有点厉害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赶快把轮胎换好上路,所以苏元正也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加快了手上的动作。
好在这段时间里并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情况,轮胎顺利的换好了,他快手快脚整理了东西就继续驱车前行了。
车子启动后,父女俩都松了一口气。
才又行驶了几分钟,他们就看到前面有一个修车铺。
就在路边,一间简易低矮的木头房,前面靠路边的树干上,歪歪斜斜挂着块褪色的招牌,上面用红漆潦草地写着“补胎修车”四个字。
棚屋外停着两辆轿车,一辆银色面包车的后备箱敞开着,地上散落着工具和轮胎,三个男人正蹲在车旁忙碌,站在一旁看的应该是车主。
“好巧啊,这里有修车的,要是我们没带备用胎,倒是可以到这边来修。”
车子平稳地从修车铺前驶过,苏渺透过车窗,看到修车的人中,有一个抬起了头来。
目光追随着他们的车,有一丝探究。
“不对,爸爸,我看那两辆正在修的车子都是轮胎出了问题。换轮胎用不了多长时间,那就意味着,在短时间内路过这里的几辆车都被扎了车胎。”
苏元正也回过味来了,脸色紧绷地说:
“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如果车胎坏了,要么自己换,要么只能找到他家来换了。
这种情况下,报多高的价格别人也得硬着头皮接受,确实有可能是他们自己布下的钉子。”
苏渺这会儿想起刚才那人看自己的眼神,说道:
“爸,幸好你早有准备,能自己换轮胎,不然我们肯定要被他们宰一笔了,路过的时候我觉得那人的眼神不对劲,就像是煮熟的鸭子跑了的感觉。”
“嗯!不管是不是他们撒的钉子,这个地方少呆,还是赶紧到人多的路段比较好。”
苏元正说完之后,默默加快了车速。
刚才他们过的那段路,村镇很少,又开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又看到村子。
村口站着一个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正伸长了脖子往这边看。
见到有车来,便兴奋地朝他们招手,看样子是想要搭顺风车的。
苏元正没有减速,朝他们摆了摆手就开过去了。
出发前,叶家请父女俩去家里吃饭,聊天的时候就和他们说过。
有些村子出行不便,有时候一天就一辆班车路过,有时候村民想要去周围村镇,会在村口招手拦车。
给个几毛钱的车费让司机搭一段路,这本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有些坏人混入其中,假装村民对司机抢劫掠夺,每年都会出不少这样的事情。
苏家父女就两个人,又没有配枪,她建议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最好不要停车。
苏元正当时也点头说,不止有劫匪假冒村民的,有些村子一起来抢的也发生过。
厂里的大货车晚上运货,上坡时走得慢,这个时候最容易被人跳到车上偷东西。
一箱一箱的往下扔,接应的人多,根本追不到,要是停下车来,那损失就更大了。
所以,这一路上,遇到有人想搭便车的,他们都摆手示意,没有停过车。
出了村子不久,忽然,前方的路边出现了一个人影。
一个穿着厚重棉衣的男人路边,拼命朝他们挥手。
“爸,又有人拦车!”苏渺下意识地看向父亲。
苏元正的目光扫过那个男人,对方看起来四十多岁,衣着整洁,鞋子很干净,裤脚也没有沾上雪泥。
奇怪的是,这荒郊野岭的,他身边既没有车,也没有行李,也不知道他一个人在这是干什么的。
“我们不停。”
苏元正沉声道,加油一踩,让那人吃了一脸的尾气。
后视镜里,那个男人的表情瞬间阴沉下来,他放下挥舞的手臂,站在原地冷冷地盯着他们的车,突然间指着车尾破口大骂起来。
“这人也不对劲,怎么今天遇上的事情都奇奇怪怪的。”
苏元正点点头:“这条路不太平,好在往前不远就要到泉城,进了市区就安全多了。”
第576章
父女俩一路疾驰,终于在下午两点的时候进了城。
城市的喧嚣让紧绷的神经渐渐放松下来,苏渺趴在车窗上,看着外头穿梭而过的人群,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路过火车站时,那座别致的建筑吸引了父女俩的目光,两人停下车进去参观了一番,并以此为背景合了个影。
这曾是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典型的德国风格日耳曼式建筑。
一眼看去,最显眼的除了售票厅门楣上方的拱形大窗,还有高高的钟楼。
圆顶下装饰着四个圆形大时钟,据说设计者是用此替代只可用听觉感知的教堂钟声,既增添了视觉观赏性,又为旅客提供了看时的方便。
屋顶瓦面下檐开出的三角形和半圆形上下交错的小天窗,如同灵动的音符,为建筑物增添了曲线美,同时也让室内充满了明亮的光线。
墙角方形的花岗岩石块、高高的基座台阶、棕褐围栏,共同赋予了这座洋式老车站玲珑剔透之感,又彰显出厚重坚实的恒久性。
再往前面的大道开了一段路,苏元正指了指前面一家看起来很新的招待所,说:
“渺渺,我们就住这个招待所吧,看起来很新,还是国营的。”
招待所是一栋灰白色的三层小楼,门口挂着“青年招待所”的牌子。
办理入住时,前台的中年女服务员看了他们的证件,知道他们是千里而来后,热情地推荐道:
“同志,你们来得巧,我们招待所离趵突泉很近,这两天正好有灯会,晚上去逛逛正合适。”
招待所的环境还不错,虽与昨晚的不能相比较,但是干净整洁,够用就行了。
两人中午只将就吃了点干粮,放了行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要去找点好吃的。
前台大姐给他们指路:
“往前走到路口,往东再走两百多米就是芙蓉街了,咱们泉城的特色那儿都有。你们逛好了就往反方向走个二十多分钟就到趵突泉公园了。”
往市中心离住好就好在这点,商业和景点密集,不用跑老远,走着就能到了。
但是当父女俩走到大路时,看来看去懵了,东边是哪边?
他们平时之路习惯说上下左右的,东南西北还真是分不太清楚。
苏元正看着女儿,有些无奈地问道:“渺渺,这……东边是往哪儿走呀?”
“爸,你别急,先让我掐指一算……”
苏渺抬头,想要根据太阳的位置判定方向。
好家伙!早上晴空万里,现在云层比她脸皮还厚,找不着一点太阳。
苏渺放弃地说:“爸,我们还是问路吧,普通话普及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让我们有嘴走天下。”
得了本地人的指引,终是顺利到达了人流不断的芙蓉街。
芙蓉街中芙蓉泉,两旁都是老式商铺和老房子,本地有句话,“三座大山看不见,一条路上皆黄金”。
这可以体现出芙蓉街在泉城的地位,这里邻近历代两大府衙、贡院、府文庙及古城主干道,也是古时候文人墨客饮酒赋诗之地。
不过饥肠辘辘的父女俩此时还没有心情欣赏,扑面而来的是各种食物香气,让苏渺的肚子发出了响亮的抗议声。
“爸,我觉得自己现在能吃下一头牛!”
两人停在一家看起来很红火的餐饮店前,店门口的大锅里,酱红色的卤汁正咕嘟咕嘟冒着泡,大块的肉在浓稠的汤汁中若隐若现,已经被煮得透透的了。
苏元正咽了咽口水,说:“要不,我们就在这家吃吧,看起来……应该好吃!”
现在已经过了饭点,但是店内还是有不少食客,父女俩选了一张空着的八仙桌坐下,一个系着白围裙的服务员就过来了,语速极快地问道:
“两位来点儿啥?”
“你好,请问你家的特色菜是什么?”苏渺问。
“外地来的?要不试试九转大肠、把子肉?泉城的传统菜。”
苏渺指了指门口那锅香喷喷的肉,说:“那一锅就是把子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