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晚上九点,食堂管理员开始催促大家收拾场地。
同学们依依不舍地关掉录音机,把桌椅搬回原位。
苏渺和室友们帮忙打扫,捡起地上遗落的发卡、钢笔和几张舞会时传阅的歌单。
回宿舍的路上,四个女孩手挽着手,哼唱着今晚的曲子。
槐花的香气萦绕在夏夜的空气中,远处传来隐约的吉他声。
苏渺的腿有些累了,但心里却充满了说不出的轻快。
她突然说:“琳琳~你们文学社的舞会,我也想参加~”
孟琳琳蹦跳着跑到前面,在昏暗的小道上,完全没了平日里清冷女文青的样子,她转身倒着走:
“一言为定啊!到时候你们都去,我给你们介绍我们社的舞林高手!大三的学长!和刚才邀请渺渺跳舞的那个男同学一样俊!”
“得了吧,就是你自己想和学长跳舞吧。”王映彤笑骂。
四个人的笑声惊起了路边梧桐树上的麻雀,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月光如水的夜空。
这个普通的夏夜,因为一场即兴的舞会,因为友情的温暖,因为一次小小的自我突破,在苏渺的记忆中留下了温柔的印记。
第654章
忙碌的日子过得充实又飞快,七月的北京城,蝉鸣声穿透了校园里茂密的梧桐树。
周五的午后,苏渺抱着一摞复习资料从图书馆出来,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
考试月的紧张气氛笼罩着整个校园,就连平时最热衷于社团活动的那些同学也抱着书本在树荫下念念有词。
原本这周末苏渺是不打算回家,想在学校里专心复习,下一周考完所有的科目就差不多能放假了。
“渺渺!”
当她回到宿舍楼下时,一个熟悉的声音让她猛地抬头。
叶嘉音正在一楼和宿管阿姨坐着聊天,一袭淡绿色连衣裙在夏日里格外清爽她手里摇着一把印着牡丹花的纸扇,笑盈盈地望着苏渺。。
“嘉音姐!你怎么来了?”苏渺三步并作两步跑过去,复习资料差点撒了一地。
叶嘉音接过她怀里的书本,用扇子给她扇风:“你上周不是说这周末不回家复习吗?我特意来逮你的。”
她眨眨眼,“怎么,不想看到我啊?”
“怎么会!就是太意外了,这么热的天你还跑一趟。”苏渺挽住她的手臂晃了晃。
虽然每周末她都会和嘉音一起坐唐子逸的顺风车回家,但是路上时间有限,她们都没怎么能大聊特聊,现在看到嘉音来找自己,苏渺是很高兴的。
“对了,你期末复习得怎么样?吃力吗?”嘉音问道。
“吃力倒是没有,已经考了几科了,都在掌握之中,只不过想考得分越高越好,所以要花更多的时间复习。”
叶嘉音了然地点头:“是这样啊,之前你让我帮留意四合院,我和我爸妈说了,现在找到一些不同位置的四合院。
每套的环境和保存情况不一样,得现场看。我想问问你这周末要不要和我去看,或者等考完试再去也行。”
“去去去!!!我要去看四合院!嘉音姐!周末就带我去吧。”
苏渺一听有四合院可以买,差点原地起跳三尺高,拉着嘉音急切地说。
嘉音戏谑地说:“哦~不是才刚说要花更多的时间复习吗?现在看到四合院就要跑啦?”
“诶呀~我突然觉得……在家里也是能复习的嘛!周末还是得回去看看我爸,嘿嘿嘿!”
“是看你爸,还是看四合院哟!”
“都看!都看!嘉音姐,那几套四合院是在什么位置呀?”
“分散在好几个片区,有南锣鼓巷的、国子监旁边的、雍和宫旁边的,还有护国寺和琉璃厂。大小不同,产权也有点复杂,得你和元叔看过了再拿主意。”
“好呀!嘉音姐,那下午放学我还和你们一起回去,明天叫上我爸,咱们一起看院子去!”
“嗯,明天让子逸开车就行了,他比较熟路。”
晚上,正在店里忙碌的苏元正,惊讶地看见女儿风风火火地冲进来,身后还跟着笑吟吟的叶嘉音和唐子逸。
“爸,我回来啦!”
他举着切卤味的菜刀惊讶地问:“渺渺?上周不是说得在学校苦读吗?”
“因为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呀,爸,我们不是一直想买四合院嘛,叶叔叔和叶阿姨帮忙打听到了好几个有意出售的院子,明天嘉音姐和子逸哥带我们去看。”
苏元正看向叶嘉音:“这好呀!嘉音,真是辛苦你们帮忙了,要是真有合适的能买下,我们也算是真正在京城安家了。”
“元叔,别这么客气,我和爸妈打听了一圈,把打听到的都汇总下来了。明天让子逸开车,咱们一起去看?”
“好,好!”
苏元正连连点头,突然想起孩子们还没吃饭,连忙说:“你们先坐,我给你们弄晚饭!”
唐子逸摆手说:“元叔,不用忙,我和嘉音回家去吃,等明天再来您家蹭早餐吧。”
“行!那明天就辛苦你们了。”
苏元正是很想买房子的,虽然现在租住的小院子也不错,但毕竟不是自己的家,要改动点什么也都是不方便的。
他还是觉得能有一个自家的固定住所,才有安定的感觉。
次日上午,嘉音和子逸10点准时上门,在苏家饱饱地吃过早餐后,嘉音拿出笔记本给苏渺和苏元正看,上面记录着十几个四合院的信息。
叶嘉音说道:“我们能打听到的四合院都在这里的,不过有些看着不太合适,比如这两个,不是三进的院子只出售后院,前边儿是公屋大杂院。
虽然开了独立的入户门,但平时还是有点吵。
然后这三个,产权不太明确,买的话要费一些功夫,还有这个……”
苏渺和父亲根据本子上的信息,最后选出了四个比较合适的打算今天去看。
唐子逸说:“以前买房子的人很少的,基本都是分配着住,后来慢慢多起来。我觉得现在买还是挺合适的,因为大多数院子都年久失修,一些人想卖掉,换到高档小区去住。
不过,能个人拥有整个院子的人数量还是比较少了,而且这两年不少港商和外资高管也有意向买四合院,所以想买到合适的确实不容易。”
“子逸哥,你们家买四合院了吗?”苏渺问道。
唐子逸笑道:“我家不用买,祖上给传下来一个几进的大院子,原本是要给我爸和我叔分的。
后来我叔不是调到你们邕城去了吗?就把院子直接给我家了,不过我爸说不能白拿,用一套单位的三居室换的。”
苏渺羡慕的说:“真好,子逸哥和嘉音姐家里都有四合院了。”
唐子逸爽朗地笑道:“不用羡慕,现在我们都住在单位大院,那个院子烂得不像样了,也就是房子没倒下而已,连人都住不了。
不像嘉音家的已经重新翻修好了,下半年就能舒舒服服住进去!她在邕城住了几年院子,回京城住单位楼房总是说憋闷,都给养刁了!”
见唐子逸打趣自己,嘉音飞给他一个白眼,说:
“元叔,渺渺,你们要不要先去看看我家的院子,好有个参考。因为现在找到的这个院子基本都是要重新翻修一下比较好的,去看一看我家院子好有一个整修的概念。”
“好呀!嘉音姐,我想去参观你家的院子,要是能有和你离得近的就最好了,这样我就可以经常找你玩儿了!”
说定之后,一行人就坐着唐子逸的车先去叶嘉音家的四合院参观。
第655章
唐子逸的车缓缓驶入国子监附近的一条胡同,停在一处朱红色的大门前,门上的铜环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要说不说,京城的城建规划得确实是板正,大部分的路都是直直的,就是胡同里稍微拐点弯。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在北方可以用东南西北来指路的原因吧。
“到家了,就是这里。”叶嘉音说道。
苏渺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兴奋地说:“嘉音姐,你家四合院竟然是在国子监附近,听说这里以前都是文人贵臣。”
“再怎么金贵也是古时候了,现在得是我们群众来住。不过,这边的环境确实很好,商业,医院,学校都有。往前面走十分钟,可以坐到地铁。”
现在京城已经开通了1号线和2号线,两毛钱的车票与路程和时间成本相比,算是比较亲民的了。
苏渺奇地打量着胡同,几个穿背心的老人正坐在槐树荫下的小马扎上摇着蒲扇下象棋,听见汽车声都抬头张望。
一个推着二八自行车的中年人小心地从吉普车旁经过,车后座上绑着个泡沫箱子,隐约透出冰棍的凉气。
叶嘉音掏出钥匙,轻叩门边的抱鼓石:“这门墩儿上面的狮子浮雕还是乾隆年间的刀工呢,前边的人拿水泥把雕花糊了大半,我们铲了三天才见着真容。”
说罢,把家门打开:“快请进。”
随着木门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面上雕松鹤的影壁,按照上面的圆润纹路来看,不像是新做的。
“院子在修缮时我们尽量保留了能保留的,这个影壁就是原本就有的,不过之前上面的砖雕有破损,我们请了师傅来做修复,弄了一个月呢。”
叶嘉音带他们绕过影壁进入前院,影壁后的荷花缸有半人高,缸沿刻着缠枝莲纹,水面浮着的青苔里,突然窜出尾金鳞闪闪的锦鲤。
苏渺凑过去看的时候,那鱼突然甩尾潜入水底,惊得莲叶上的露珠纷纷坠入缸中,在水面漾开的涟漪里,苏渺瞥见缸底沉着枚生了绿锈的铜钱。
“前院主要就是客厅,厨房和饭厅,院子的面积要小一些。”
从游廊相接的四柱垂花门再往里走,就是内院了。
内院果然要宽敞许多,苏渺觉得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方正的四合院展现在众人面前,和外院一样青砖铺就的院落干净整洁,四周是红柱灰瓦的回廊,屋檐下的彩绘虽已褪色,却能辨出 “八仙过海” 的图案。
阳光穿过雕花雀替,在青砖地面投下菱形光斑,与游廊红柱的影子交错成棋盘格,恰好有只花蝴蝶从 "楚河汉界" 上翩跹而过。
正房坐北朝南,东西两侧是厢房,围合出一个方正的天井,太阳晒下来明亮又通透。
“我爸妈住正房,这边是书房和茶室,这边是我的房间,也带有小客厅。”
苏元正环顾四周,不住点头:“整修得真好,柱子上的漆都是新刷的吧?”
叶嘉音点头:“是的,元叔。修缮时我们尽量保留了原有的木结构,做了必要的加固和重新上漆。
地面也保留了原来的青砖,把已经损坏了的重新铺设一下。去年刚收拾时,屋里全是蜘蛛网,房梁上还挂着俩马蜂窝。”
唐子逸补充道:“嘉音家这院子算是幸运的,之前是用作街道办公室,虽然内部有些改动,但整体结构没遭到破坏。现在大多数四合院被分割成十几户人家住,那才叫一个面目全非。”
在院子里参观了一圈,因为叶家还没有正式搬进来,虽然硬装都已经完善了,但是软装还没有布置,少了生活的气息。
他们来到堂厅稍坐,厅上挂着一副写着“修身养性”的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