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老爷子亲自用软布擦拭着碗碟,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瓷器上,釉面泛着温润的光泽。
厨房里飘出红烧肉的香气,混合着院子里槐花的清甜。
秦老爷子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地道的京味儿菜,他的孙子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爷爷炒菜:
“爷爷,国外开的中餐馆的菜,都没您这个香!”
“哈哈哈!看你又哄爷爷开心,能驻店的厨子都是专业的,我这家常的手艺哪能比?”
“是真的!等回去后我就带您去吃,到时候您就知道我是不是哄您了。”
“好好好,到时候我也是见识见识,后退后退,可别烫着了。”
秦老爷子系着围裙,动作娴熟地翻炒,酱爆肉丁在锅里翻飞,油星四溅,他笑着把凑得太近的孙子往后推了推。
酱爆肉丁、宫保鸡丁、醋溜白菜,还有一碟自家腌的糖蒜陆续上桌。
他又掏出一坛珍藏的美酒,泥封拍开的瞬间,浓郁的酒香弥漫开来。
他忍不住先自己小酌了一杯,笑道:“小时候家里雇着厨子,我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少爷。后来嘛……什么都得自己动手了。”
而他的两个儿子虽然在海外多年,但是做起家乡菜也是有模有样,京酱肉丝、葱烧海参、砂锅白肉十分地道。
而秦家两位儿媳则是在海外出生的华人,中文带着明显的口音,平时做西餐比较多,煎了牛排和整了个土豆泥,这个牛排还是她们大清早去菜市场才抢上的呢。
不过,与一桌子的中式美味一对比,她们有种露怯了的感觉,顿时不好意思起来。
小儿媳丽莎小声对丈夫说:“早知道应该再做一道烤肉,但是不知道那里有黄油卖。”
令她们感到意外的是,秦老爷子对她们做的菜十分的捧场。
他舀了一勺土豆泥,眯着眼睛细细品尝:
“呜!这个土豆泥好啊!你们看看我牙齿都掉了这么多了,吃这个最合适了,要把土豆煮熟又压得这么绵密得费时费工啊,真是有心了。”
两个儿媳对视了一眼,紧绷的肩膀明显放松下来。
大儿媳艾米笑道:“爸,您要是喜欢,以后在家里我们每天都做给您吃。”
“哈哈哈!好啊,那我这老头子可就享福了。”
几句话下来,两个儿媳心情也放松。
艾米悄悄对丽莎说:“公公比我想象的和蔼多了,我之前听说中国老人都很严厉……”
在回国前,两人对于以后要和素未谋面的公公生活都很忐忑。
丽萨之前还想跟丈夫商量,要不要在家附近另租一套房子。
现在看着老爷子慈祥的笑容,她突然庆幸自己没有真的将话说出来。
艾米之前生怕会像一些朋友们说的,与长辈一起生活摩擦会越来越大。
特别是老一辈的要是很喜欢挑刺的话,日子就更难熬了,觉得还是像真洋人那般保持距离的好。
艾米的闺蜜就曾因为婆婆总挑剔她不会做中餐而闹得不可开交。
不过,这两天相处下来,她们深深感受到了公公的豁达、文雅与智慧。相信以后一家人可以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一顿饭,边吃边聊了很久,收了桌子后,大家在院子里喝茶。
秦老爷子回屋里取了一本老旧却能看得出用心保存的本子,他递给苏渺,说道:
“渺渺啊,多谢你能让我们一家人能在祖宅里度过出国前的最后一段时光,这本册子是我家祖传的,送给你。”
苏渺接过来一看,竟是一本手绘的《京派建筑彩绘图谱》,里面详细记录了和玺彩绘的纹样、配色和工艺,甚至还有秦家祖上修缮皇家建筑时留下的笔记。
“这……太珍贵了!秦爷爷,这是您祖传的宝书,我不好收下的。”苏渺又惊又喜。
秦老爷子摆摆手,笑道:“拿着吧,这手艺现在没几个人会了。你们要是以后修缮院子,用得着。
我们家这门手艺已经断在我这里了,你是学考古的,我希望通过你,能将这门手艺再延续起来。
当然,我不是说一定要你去做,你眼光好,又是这个专业的,以后会认识不少行业里的人,若是遇上觉得合适的,就将这个册子交给他。
若是这本册子能对传统彩绘的发展带来帮助,我也能稍稍对得起祖先了。”
苏渺将册子收下,十分郑重地说:“秦爷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保存这本册子,让它有用武之地。”
第663章
又过了两天,回学校拿了最后一科期末考的成绩,就算是正式放暑假了。
苏渺已经通过叶嘉音的介绍,联系上了那一队很专业的“装修队”,他们现在还在做一个小项目,大概一个多月后能完工。
算算时间,那个时候秦老爷子一家应该已经出国了,正好就可以装修了。
而且一个多月后,暑假也差不多结束,苏渺和父亲刚好也是要回京,一切都是刚刚好!
什刹海那边的院子,郭老师两家只花了三天时间就已经腾好了院子,并且很费心的把里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
苏元正不晓得京城有没有师公,便自己翻黄历定了个搬家的时间,就在他们要离京前两天。
搬进去之前,苏渺还对院子进行了全方位消毒,唐子逸和叶嘉音来帮她喷消毒水的时候,看见她的装备都笑了。
“渺渺,你这从头到脚的装备也太完善了吧,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要打什么细菌战呢。”叶嘉音饶有兴致的打量起这套防护服。
“嘉音姐,我这身行头可不容易整呢,跑了几个医院才买齐的,有的还不愿意卖呢。我们洒消毒水,应该都是有些腐蚀性的,还是小心一些好,能不直接接触的就尽量不要。”
“行了行了,你们俩别弄了,让我这个糙汉子来吧。去!拿着这个西瓜蹲院门口吃去,等小爷我喷好了,带你们吃好吃的去!”
唐子逸把手中的西瓜往叶嘉音手里一塞,接过消杀工具开始赶人。
“啊?这……怎么好意思让你一个人干。”苏渺嘴上这么说,往唐子逸背上套水箱的动作一点没迟疑。
见他穿好后,叶嘉音拉过苏渺的手,说:
“你就让他表现表现吧,小唐同志,这个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唐子逸脚跟一并,大声答道:“定不辱使命,完成任务!”
叶嘉音拉着苏渺坐到门前的石阶上,用小刀切了西瓜,递给苏渺一块西瓜:
“尝尝,唐小爷亲自挑的,可甜了。”
西瓜的汁水顺着手指流下,夏日的甜香在唇齿间蔓延开来。
远处传来唐子逸哼歌的声音,混合着蝉鸣奏成了一首夏日的交响曲。
苏渺望着阳光下闪闪发亮的水雾,心里满是对新家的期待。
消毒两天之后,就到了搬家的日子。
今天“苏记”停业一天,所有员工都到来帮忙搬家和吃酒。
苏家在胡同里住了一年,邻里关系很不错,大家也过来搭把手,送送他们。
苏渺也给大家发着姜糖,感谢大家这一年来的照顾:
“婶子,大爷,虽然我们住的地方搬走了,但是铺子还在原处的,以后欢迎大家继续来铺子里吃饭,我们还能时常见面。”
李爷爷嚼着姜糖,笑道:“那感情好呀,你可得常来店里看看哟。”
这边的小院子,当时是租的一年,还有大半个月过期。
房东知道他们不再续租后觉得很可惜,主要是租给他们确实很省心。
房租水电从来没有拖欠过,院子也打理得井井有条,干干净净。
这个院子有过很多任租客,就属苏家是最讲究的了。
不过,话说回来,新院子哪哪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离铺子有一点距离。
租的这间院子骑车几分钟就能到,新家要花几倍的时间。
所以,蒙穗和苏元正商量,这半个月还是先住在小院里,等到期了再搬到新院子里住。
既然是蒙穗自己提出的,苏渺和苏元正自然是没什么意见,新家也早就整理出了他的房间。
对于这位从邕城跟随他们来京城打拼的员工,苏家父女给了他最大程度的自主权和管理权。
之前蒙穗还说要不就在铺子小院里清出一间小房间给他住,够睡觉就行。
这点苏渺和苏元正是万万不能同意的,那个院子这么小,还堆放了各种东西,要真让他住的,岂不是真的把他当长工对待了。
为了说服他去住好房子,苏渺笑嘻嘻地将他拉到铺子门口,指着对面和隔壁的铺子,说:
“穗哥啊,咱们别总想着压缩自己生存空间做贡献啊,扩展思维,你说要是这边有另一合适铺面,能让我们像在邕城那般盘下来,店铺空间不就翻番了吗?
到时候我们能挣得更多,需要请的员工也更多,要是能像咱们隔壁那间带二楼的,不就可以把二楼的房间保留做员工房间了吗?”
蒙穗顺着苏渺的视线看向隔壁家铺子,那是一家生意越来越冷清的打铁店,老板正坐在门口打瞌睡。
恍然大悟,啊!小老板这是点他呢!
“渺啊!这事儿交给我去打听,等我打听情况了来告诉你,那我们是要租还是要买呀?”
蒙穗摩拳擦掌,他已经开始盘算着怎么跟铁锅店老板套近乎了。
“这得看他们的开价,如果价钱都合适,买肯定要比租更好。毕竟我们原本的这件就是买下来的,正常情况下店铺不会搬迁,只会扩充。
现在就是怕他们觉着我们生意好,喊高价,你先去打听清楚我们再做决定。”苏渺说道。
她比了个“嘘”的手势,示意他先别声张。
京城的事情处理好,苏渺和苏元正就要启程离京了。
这次的行李很简单,父女俩每人一个背包和行李箱就好了。
不过,他们这次的目的地不是邕城,而是先要去深城将股票卖掉。
这大热天的,他们是不会像之前那样自驾游了。
“渺渺,我们是要坐火车回去吗?”
“爸,坐火车好累哦,而且还要好几天的工夫,你以前不是说想体验坐飞机吗?那我们就坐飞机去吧。”
“真的?北京有去深城的航班?”
苏渺想了想,说道:“好像……还没有,据说现在深城机场的候机楼刚开始动工,最早也得明年才能通航。”
“真可惜,那我们又坐不上了。”
苏渺灵机一动:“没关系,爸,我们可以先坐飞机到羊城,在转车到深城,虽不是直达,但也比直接坐火车要省几天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