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小张翻开设计稿背面:“背面留出了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的位置,这里还可以加个'开袋即食'的提示文字,封口处按您要求设计了锯齿状易撕口。”
谢经理补充道:“包装材质我们建议使用这几种,既能保证密封性,又方便印刷。”
敲定设计后,谢经理亲自带他们去样品间看材料。
谢经理挑选了一种可用的材料,苏渺用手指着几种不同厚度的包装膜,最终选定了一款有一定厚度、反光度适中的材质。
谢经理讲解道:“这种材料耐油性最好,红油不会渗透,而且低温下也不会变脆,主要是可以用作食品包装,完全符合规范。
不过,需要万个起印,如果你们今天定,我就给你们加急插单,两天就能交货,那时候机器应该己经到了。”
“行,我们就定这个,麻烦您优先处理这个订单了。”苏渺爽快的做了决定。
两天后,苏渺和父亲刚去包装厂拿回了包装不久,一辆印着“华南机械厂”字样的蓝色卡车停在了苏记门前。
两位穿着工装的师傅跳下车,卸下一台用木箱包装的机器。
“苏老板!你们定的机器到了,现在方便去安装吗?”一个男人走进店里和苏元正打招呼。
苏元正抬头一看,这男人是包装厂的一个股长,看来是派了他去广交会。
“方便方便,是张股长吧,真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不辛苦,完成经理交给的任务嘛,这两位是机械厂的师傅,黄师傅和梁师傅,机器由他们来安装。”
苏元正让店员去后院通知苏渺,自己给他们引路:“辛苦几位跟我走,我们家作坊是在这边,专门腾了一间屋子出来放这个机器。”
作坊最东侧原本闲置的小屋,现在己经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还特意拉了一条专用电路。
当苏渺得到消息匆匆赶来的时候,两位师傅己经将机器搬进来,正用羊角锤撬开箱子。
箱子里是银光闪闪的机器主体,黄师傅很贴心的指着几个部件说:“这几个部件是会直接接触食品的,你们要不要先拿去清洁,一会儿试机的时候就不会浪费了。”
惠姐连忙和工人将部件拿出去清洗外加消毒,黄师傅拿出工具箱,开始组装其他附件。
苏渺好奇地凑近观察,发现这台立式包装机比她想象的还要精致,控制面板上整齐排列着好几个按钮和指示灯。
师傅将机器安装好后,给他们讲解:“这是计量斗,物料从这里进去。这边是卷轴,包装从这里穿过,最关键的是这个真空室……”
黄师傅还教了苏元正怎么调整参数,这个并不难,略懂些设备维修的都能很快学会,更不用说连车子都能修的苏元正了。
当机器终于接通电源,控制面板亮起绿色指示灯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先试运行一下。”
苏渺往计量斗里倒入提前准备好的魔芋爽,在卷轴上放好包装袋,黄师傅己经设定好了每包50克的参数。
黄师傅按下启动键的瞬间,机器发出类似蜂鸣的低频震动,传送带运转的沙沙声与真空泵的抽气声交织成奇特的韵律。
随着传送带开始运转,完整的包装线开始运作:
机器自动分装、抽真空、热封,一包包魔芋爽从出料口滑出,每分钟足足有三十包!
苏渺拿起一包仔细检查,封口处整齐美观,真空密封完美,用力挤压也不漏油。
作坊里的工人也纷纷围过来看,看到这么机器高效的出品,十分感慨,经不自觉的鼓起掌来。
苏元正看着不停往下传送的袋装魔芋,才几分钟的功夫就己经攒了半箱了。
他问道:“黄师傅,这个机器一天能开几个小时?开太久会不会容易坏呢?”
“一般来说八个到十二个小时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想用得长久,那就缩短些时间。
开三个小时,休息一个小时,再开三个小时,按照我刚才说的勤清洗勤维护。”
苏渺在一旁默默盘算,一分钟30包,一个小时1800包,六个小时10800包!
如果按斤数算,一包50g,10800包就是1080斤魔芋爽!
好家伙!有了这台包装机,完全不用担心包装的问题了,只用担心能不能做得出那么多魔芋爽,和销路的问题了。
对了!在包装厂定的第一批包装才定了一万个,不够造一天了,得赶紧加订了。
第678章
送走张股长和两位师傅后,苏渺和苏元正回到作坊。
将己经包装好的魔芋爽分给大家吃,按着留好的口子轻轻一撕,包装袋就打开了。
苏惠三两下吃完了一包魔芋爽,说:“好吃!这个包装一点不影响味道,而且一包的量不是很多,一次能吃完,干净又方便。”
一个婶子说:“我觉得一包都不够我吃的,要是平时跟老姐妹一边聊天,我高低能吃他个三西包才过瘾!”
苏惠一副即将要大干一场的样子,问:
“渺渺,既然机子都己经装好了,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动起来了吧?
跟李婶婆亲戚买的魔芋前几天就到了,我们昨天正好都磨成了粉,现在马上就能用。
不过,我们这个魔芋爽还没有定价呢,要怎么卖呀?”
“不着急,我们慢慢来,今天做一批出来,明天试卖,我去让会计核算一下成本,再定售价。”
魔芋爽的生产环节比较复杂,从魔芋粉的加工、魔芋爽的调味再到机器的购买成本都要核算进去。
除了这个包装机,苏渺还买了一个大冰柜,在她找到可以对魔芋进行快速冷冻的设备前,先拿这个顶上。
再来就是一台打粉机,这回买的可不是家用的了,效率比家用的大多了,价格也才两千,和其他机器比起来己经算是平价了。
这些零零总总的计算起来就比较麻烦了,好在她家现在有专门的会计了,那就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最后,在经过核算后,他们将每包魔芋爽的价格定在了两毛钱。
这是散装卖的价格,还有按件购买的,10包算为一件,有另外的一个软纸盒装,一块八一盒,算打了九折。
在前几天确定要做魔芋爽之后,苏渺一边着手筹备包装与订购机器,一边在找原材料。
打听了一圈,邕城周边确实很少人种植魔芋,只联系到了一个村子里有零星几户人家在种。
苏渺在与这几户订购的同时,也托李婶婆向她那位亲戚家购买。
据李婶婆说,她亲戚嫁去的那条村子,因为有食用魔芋制品的传统,所以半个村子都有在种,苏渺也就放下了心来。
不过,其实现在还并不是魔芋最佳的采收季节,李婶婆的亲戚,之前也是抱着让拿些邕城少见的东西过来探望的想法,提前收的那一筐。
最佳的采收期应该在十月份,离现在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到时候挖出来的魔芋会更大只。
既然如此,苏渺就改变策略,目前先进行少量收购,将这两个月作为宣传期,和以前木瓜丝一样先进行限购。
除了本店售卖,主要是给长期合作的零售商进行试卖,当然价格上会给更高的折扣力度。
在这两个月内,看情况进行后续的生产及销售安排。
如果试卖情况良好,她打算凑一条生产线。
对,是凑!现在想定制一条从0到10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基本不太可能,那她就将生产的步骤拆分开,寻找每个环节可以使用到的机器,先实现半自动化。
先将机器和生产流程安排好,到了10月份就可以大批量的购入魔芋进行加工。
在采收季将鲜魔芋加工成魔芋粉,可以供给接下来的生产需求。
第679章
苏渺和惠姐趁热打铁制作出了一批魔芋爽,因为冰柜能力有限,这天她们只做了200斤的魔芋爽,也就是2000包。
不过,没关系,足够第二天的试卖了,再持续产出就是了。
次日,苏记营业时,木质柜台上己经摆好了试吃盘。
苏渺用毛笔写的“口袋零食-魔芋爽 新鲜上架”红纸招牌贴在墙上,旁边还挂着块小黑板,用粉笔写着价格:
魔芋爽 散装 0.20元/包
盒装(10包) 1.80元 送精美包装盒
才刚开门,就有好几位邻居来买了,原来是李婶婆昨天得知了今天要试卖,早就将消息传了出去。
这几天大家都有在试吃苏渺摆在店里的魔芋爽,真的上瘾又上头。
但那是放在店里给客人们试吃的,他们觉得吃不够又不好意思多吃,于是盼着赶紧推出售卖,好让他们买回去解解馋。
还别说,这个魔芋爽真是男女通杀,连一些平时不怎么喜欢吃零嘴的大叔也被俘获了,说是买一包回去下酒也是舒服的。
有位常客这几天没来,看到这么点的功夫,店里就出了新鲜玩意儿,好奇地问旁边的人:
“这卖的是什么?新的木瓜丝?”
“这几天你没来吧?小老板刚弄的新零食,用魔芋做的。”
“魔芋?魔芋豆腐我倒是吃过,这还能做成零食呢?”
“能不能做的,你试试不就知道了?喏,柜台那里有试吃的,你去尝尝。”
他将信将疑地到前台,拿了旁边干净的牙签试了一根,刚一嚼就瞪圆了眼睛:
“这……这是魔芋?怎么和我吃过的不一样呢,我之前吃的魔芋豆腐是软趴趴的,这个倒是脆爽!”
苏渺在柜台后面介绍说:“您好,我们新出的魔芋爽使用了独家工艺,所以吃起来格外的爽脆入味。
您看,这样一包的分量一次就能吃完,才两毛钱。”
老食客大手一挥:“确实好吃,给我来两包。”
今天是第一天试卖,购买魔芋爽的基本是街坊和到店的熟客。
就在这还没有进行太多宣传的情况下,销售量也还算可观。
到了晚上,苏渺开始盘点今日战绩。
“散装卖了186包,收入37.2元;盒装的卖出5份,收入9元,加起来一共卖出236包,收入46.2元。”
才刚试卖就有这个销量,苏渺己经满足了,这也说明了,现在大家生活条件好起来了,肯花钱买零食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而第二天她有新的宣传方向,先去抓住零食消费大群体!
如果是一个月前,她可以送些魔芋爽给王鑫,让他帮忙在学校里分一下,可现在己经放假了这个策略得延后了。
她决定先在团餐上下功夫,中午送到各个单位和工厂的团餐,都附赠上几包魔芋爽,让大家试试味道。
目前,苏记总店工作日有三个单位和三个工厂的固定团餐订单,大约两百多份盒饭和五十多斤的卤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