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386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组长给大家发了一张小卡片,原来是组委会给志愿者准备的感谢卡,上面手写着他们的名字和服务岗位,还有一行烫金小字:“亚运因你而精彩”

从中午开始,演员和运动员方阵陆陆续续到场,做着最后的准备。

下午两点,开幕式开始预热,在现场播放《亚洲雄风》等亚运主题音乐中,观众们开始入场,早就严阵以待的苏渺和其他志愿者开始忙碌了起来。

除了志愿者之外,观众台走道上有好些吉祥物"盼盼"人偶与观众互动,让观众们忘记等待的枯燥。

致词过后,人群中响起了欢呼声,苏渺旁边的一名小伙子指着一个方向,兴奋地对友人们说:

“快看那边!圣火进场了!果然是许老师举圣火!”

大家朝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为我国夺得第一枚奥运金牌的许老师高擎亚运会火炬。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就是这个身影为我国赢得首枚奥运金牌。

如今十几年过去,他的步伐依然那么坚定。

他身着印有“盼盼”图样的白色背心,手中的火苗不停跳跃,如同希望的火种,迅速点燃了全场的激情。

前女排队员张老师及跳水冠军高老师护卫在他身后两侧,跑入工人体育场。

他们在全场注目和掌声中绕场一周,然后登上了火炬台。

此时,场馆内瞬间安静,他轻轻挥动火炬,在万众瞩目下点燃主火炬塔。

霎那间,主火炬塔燃起冲天火焰,与天空的明媚交相辉映。

那一刻,苏渺感觉整个世界都被这熊熊燃烧的亚运之光点亮,亚运精神就在此刻开花结果。

周围的欢呼声形成音浪,震得她胸口发麻。

有个戴眼镜的男生激动地抓住同伴的肩膀摇晃,眼镜都滑到了鼻尖上。

紧接着的运动员入场式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按照国际惯例,3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按英文首字母顺序入场。

第一个入场的是阿富汗代表团,最后压轴的自然是作为东道主的我们。

各国运动员服装鲜艳,挥舞国旗,现场观众热情欢呼。

开幕式安排了极具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主题为《相聚在京城》的演出展现了千年文明与时代活力的碰撞。

《欢庆锣鼓》将观众们的心跳拉高,2000名鼓手表演,气势磅礴。

第一个鼓点响起时,苏渺感觉脚下的地面都在震动。

表演者宛若是在的黄土地上冲闯腾越,尘土飞扬,振奋人心。

有段节奏特别快的时候,看台上有个小男孩忍不住站在座位上跟着手舞足蹈,被他妈妈笑着按了回去。

以大地惊雷为开场,主体是西鼓和鸣:

绛州鼓乐奏出农耕文明的24节令;

安塞腰鼓腾空踢踏,红绸如烈火翻飞;

朝鲜族长鼓展现多民族元素,鼓点与主旋律形成复调;

江南渔鼓似是少女持莲花鼓演绎"细雨润物"的柔美段落。

72岁的领奏者王老先生用“凤凰三点头”技法连续击破三面鼓皮,成为之后鼓乐教学经典案例。

这一表演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体现了我国人民的热情和活力,也成为了此次开幕式的一道亮点。

高潮部分的时空对话,传统的鼓乐骤然停下,电子合成器版《亚洲雄风》前奏响起,鼓手用摩尔斯电码节奏敲击"1990"数字密码,最后全体鼓手以“万鼓朝宗”姿态完成收势。

第705章

表演的第二部分 “武术魂” 正式开始,低沉的鼓声如滚滚雷鸣,从场地西周传来,仿佛唤醒了沉睡的东方巨龙。

古琴的泛音空灵悠远,与鼓声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又神秘的氛围。

苏渺被这独特的音乐瞬间吸引,目光紧紧锁定在场中央。

多名白衣武者呈八卦阵静立,突然同时抱拳行礼,武动之际,袖风猎猎,白色的衣袂在空中翻飞,好似朵朵白云在舞动。。

北派武术刚劲如山,统一身着黄色劲装,象征黄土高原。

少林武僧表演集体棍术,棍风呼啸,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

在棍影的交织中,他们迅速变换队形,完成了 “莲花阵” 的精彩变换。

自是不可少了拳术,他们时而整齐地出拳,虎虎生风,拳影交错间尽显少林拳法的刚猛有力;

时而又轻盈地腾挪跳跃,身形如燕,每一个动作都流畅自然,衔接得天衣无缝。

其中有一12岁的小武僧表演“头断钢板”硬气功,引发全场惊呼。

京城武术队演绎的《破阵刀》同样精彩绝伦,百人方阵刀光如雪,寒光闪闪。

他们动作整齐划一,口号声震天动地。

最后,在一声嘹亮的呐喊中,百人同时摆出姿势,拼出了一个巨大的 “武” 字队形。

那气势,仿佛千军万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势不可挡。

南派武术的登场,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风格。

身着青色长衫的武者们,象征着温婉秀丽的江南水乡。

太极拳师们同步展示 24 式简化太极拳,动作轻柔舒缓,如行云流水。

背景台适时翻出阴阳鱼图案,与太极拳的刚柔并济相得益彰。

领武者身姿矫健,一个 “白鹤亮翅” 的高难度腾空动作,如同一支离弦之箭,直冲云霄,又缓缓落下,动作优美至极,通过电视传送到了全世界。

佛山代表团表演的木人桩咏春拳,更是别具一格。

108 个木人桩整齐排列,武者们在桩间穿梭腾挪,击打声此起彼伏,形成了独特的节奏,仿佛在演奏一曲激昂的武术乐章。

进入高潮阶段,南北武者交叉换位,象征武术流派融合。

百名儿童武者从场边跑入,与共同完成"薪火相传"造型——托举儿童形成"人塔",儿童手中展开"以武会友"书法卷轴。

背景台同步翻出长城图案,寓意武术是“中华长城的精神铸就”。

苏渺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传承的希望。

这个节目,是我国第一次这么系统又大规模的向世界展现我们的传统武术。

电视播出后,激起了巨大反响,全国武术培训班报名人数激增三倍,直接促成了1991年首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举办。

小日子新闻社评论:“这不是打斗技术,而是流动的哲学。”

开幕式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当来到压轴节目《亚洲雄风》时,全场气氛达到高潮。

几百名少年组成的 “亚运会徽” 方阵,用手中的道具快速变换图案,令人眼花缭乱;穿着传统服饰的舞者们翩翩起舞,将华国千年的文化底蕴展现得淋漓尽致。

此届的会徽由一轮太阳和长城组成,雄伟的长城被设计得形似字母“A”,看起来也很像中文的“力”字。

体现日照下的长城,各族同胞团结起来,具有冲破一切阻碍并最终获得胜利的力量!

当《亚洲雄风》的旋律响起,全场观众自发合唱,歌声冲破云霄。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

苏渺跟着哼唱,喉咙发紧,眼中泛起了泪花。

这是她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和国家的脉搏,正在同频跳动。

她心中满是身为华夏儿女的骄傲与自豪,这一刻,她深刻体会到了国家的强大和团结的力量。

其实,此届亚运会的主题曲是《燃烧吧,火炬》,《亚洲雄风》只是宣传曲目。

但是《亚洲雄风》一经发表,传唱度极高,影响范围迅速扩大,渐渐大家就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视为亚运会的代表曲目了。

在苏渺看来,这首歌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正是因为它唱出了亚洲人民的心声,唱出了团结与奋进的精神。

……

苏渺站在场边通道处,眼睛却一瞬不瞬地盯着场中央的表演,注意力却要放在西周。

她本应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但此刻却被这气势恢宏的文艺表演深深吸引。

好在,观众们也都在看表演,并没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

歌声渐渐平息,天色也开始昏黄,开幕式圆满结束。

观众们依依不舍地离场,苏渺和志愿者们开始清理场地。

狂欢过后的场馆显得格外安静,这种落差让苏渺感到一丝莫名的惆怅。

“苏渺,你负责检查一下北侧通道,看看有没有观众遗留物品。”组长拍了拍她的肩膀。

“好的。”苏渺点点头,走向指定区域。

通道里己经没什么人了,只有零星的工作人员在收拾设备。

她仔细检查每一个座位下方,捡起几面被遗落的小国旗和节目单。

当她走到靠近后台的通道时,发现了一个满脸焦急的小武僧,他背着小布包正在西处张望。

“小师父?请问需要帮忙吗?”苏渺走过去,轻声问道。

小武僧猛地抬头,努力做出镇定的样子:“施主,我...我找不到师父和师兄们了,我出来如厕,一转身他们就不见了。”

他的普通话带着浓重的河南口音,声音里透着惊慌。

苏渺注意到他的僧衣背后绣着“少林”二字,胸前别着演员证,上面写着“明心”。

“别着急,明心小师父,场馆太大你只是迷路了,我是志愿者苏渺,我会帮你找到师父的。”苏渺放柔声音回答。

按照这个时间,表演者们都陆续离场了,大巴会统一在3号门接送。

苏渺带着明心小师傅往3号门走去,还没到门口就遇上了匆忙回来找人的两位少林师傅。

“师兄!师兄!你们是回来找我的吗?这位姐姐己经把我带出来了!”小明心跑过去高兴的说。

两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多谢施主相助,明心年纪小,给你添麻烦了。”

苏渺连忙回礼:“不麻烦不麻烦,这是我应该做的,师父们的表演非常精彩。”

告别时,明心突然从僧衣口袋里掏出一根红绳手链,递给苏渺:

“施主,这是我在少林寺求的平安绳,送给你。谢谢你帮我找师兄。”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