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你说什么?”文教授猛地放下茶杯,搪瓷杯底在桌上磕出清脆一响,他几乎是从椅子上弹起来。
“这?这怎么行,我和你说这件事情,并不是要你家出资的意思,你父亲开店做生意不容易,这是一笔大钱!”
在他的印象中,苏渺是从邕城千里迢迢来京求学的,父亲跟着来京开了一个餐饮店,经济情况虽然不拮据,但没想到她张口就要出几万块钱。
苏渺并向文教授解释,自己家的买卖还真不算小,除了三家餐饮店,两个食品厂,还有很多股票。
不过为了打消教授的顾虑,她还是解释道:
“老师,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在给杂志社写小说投稿,因为长期合作,所以杂志社给的奖金很丰厚,攒了几年也有六万块钱了,我想将这笔钱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虽然,我只是一个没毕业的学生,但希望可以在寻回国宝的大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苏渺的话让文教授感动得眼眶都有些红了,多么有思想有觉悟的青年啊!
他伸手想拍拍苏渺的肩膀,手到半空又收了回去,只喉结动了动:
“渺渺,你……真的确定了?要不要再回去考虑考虑?问一下你父亲的意见。”
“老师,我确定了,这笔钱是我的私产,我有支配权,不需要经过父亲的同意。
只不过,这笔钱是人民币,不是英镑,据我所知个人无法自由兑换外汇,需要通过外汇调剂市场或特殊审批兑换,程序复杂。
这个我搞不定,得让老师和领导们来办了。”
“这个应该不成问题,我先向文物局汇报,看看能不能通过单位代办。”
“好的,老师,这笔钱我一直存着,随时都可以拿出来捐。我们和鹰国方面的沟通有延迟性,如果能尽快就好了,以免夜长梦多,宝贝早日到手早安心。”
“你放心,我一会儿就直接去找张处长。苏渺啊,可惜你现在还没到年龄,否则我一定推荐你入党。
你现在是……16岁吧?好啊,到时候我一定要做你的入党推荐人。”
“谢谢老师的肯定,我一定会坚持朝组织靠拢的!”
苏渺站得笔直,眼里的光比窗外的冬阳还要亮。
钱到位了,流程走得很快,苏渺补足了缺口后还剩下几千块,捐赠给了文物保护协会,还得了一面小锦旗。
她乐滋滋的挂在床头,晚上睡觉都更香甜了些。
嗯,钱真是个好东西,梦里她的股票总价值涨到了百万,她一手清仓,下半辈子万事不愁了。
而在将情况汇报回国内之后,林参赞也同时进行着预备工作,那就是确认文物真伪。
马老和一位文物保护协会的刘专员,在苏渺和文教授谈话的同时,抵达了伦敦。
“哟,这儿也挺冷的嘛!”马老刚下飞机就抖了抖肩膀。
刘专员跺了跺脚,语气里带着庆幸:
“马老,幸好啊我们前两个月来鹰国做过交流访问,有签证,这回走特殊流程下来得快,不然可就耽误事儿了。”
“那当然,要不是因为我们两个能进来,这么好的事儿也落不到我们头上啊,我现在梦里全是那几件宝贝。”
“马老,大使馆的人会来接咱们的吧,会不会举牌子呀?要不咱都认不得。”
“怕啥,认不得就大声喊,谁应就是谁呗。”
他们推着行李出来,还没大声喊,就有两个年轻人迎上来了。
“是马教授和刘专员吗?我是大使馆的小蒋,这是我的同事小杨。”
马老很谨慎地问:“小蒋你老家是在哪里的?”
“我是京城人。”
“那你身份证的开头是什么数字?”
小蒋一愣,随后知道了马老的用意,认真的回答道:
“XXXXXX”
旁边的小杨也主动回答:“马教授,我是西安人,身份证开头是XXXXXX。”
马老满意的点点头:“好好好,辛苦两位小同志来接我们了。”
晚上,林参赞接到了从京城打来的跨国电话。
将电话挂掉后,他久久不能平静,走到窗前,望着异国的夜空,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依旧有着不少纯粹的爱国之心。
次日,一行人第三次造访格雷家族的古堡。
马老和刘专员对几件汝窑瓷器进行现场清点和鉴定。
马老颤抖的手拂过瓷器,喃喃道:
“暴殄天物啊……这是这是北宋汝窑真品无疑……这两个仿品做得也很精美,也有价值啊。”
爵士站在一旁,虽然听不懂马老说的话,但是能感受到他的情绪,表情有些尴尬。
他显然没想到这些被家族忽视多年的"破铜烂铁"会引来专家们如此强烈的反应。
半个小时后,鉴定工作结束,结果和他们之前通过照片鉴定的一样。
据马老估计,如果这些藏品出现在拍卖会,起拍价至少在百万英镑,所以格雷家族提出的13万英镑己经是捡漏价了。
林参赞郑重的说:“格雷爵士,经过紧急沟通,我国政府同意支付13万英镑的文物保管费用。同时,之前说的荣誉称号和京城之邀依然有效。”
格雷爵士对于他们在短短一周内就能答应他的条件,是有些吃惊的。
他以前从各方了解到的信息,都显示华国是一个十分保守封闭的国家,和他们的政府做交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况且,他们现在似乎还很穷的样子,虽然这些外交官和留学生看起来都很体面,可他们属于上流阶层,听说华国大部分人民都还在饿肚子呢,竟然真的会用13万英镑来买这几个碗。
第722章
突然达成共识,格雷爵士结结巴巴地说:
“这...很好,那么...具体细节...”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双方律师就协议条款进行了细致讨论。
文物清单、交接时间、付款方式、媒体报道范围等等,每一个细节都需要白纸黑字地确定下来。
当所有文件准备就绪,等待双方签字时,格雷夫人突然问道:
“林先生,我很好奇,你们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解决资金问题的?你们政府这么快就同意增加款项了吗?”
林参赞犹豫了一下,然后决定说出背后的故事:
“实不相瞒,差额部分是一位中国大学生用自己的积蓄补上的。
她叫苏渺,是胡小姐的同学,也是‘荣誉置换'方案的提出者。”
会客厅里一片寂静,查尔斯惊讶的瞪大了眼睛,格雷夫人则用手帕轻轻擦拭眼角。
她夫人喃喃自语:“一个学生...用自己全部积蓄...亨利,我们真的配得上这样的诚意吗?”
格雷爵士沉默良久,终于拿起钢笔,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他抬起头时,眼中竟有一丝罕见的敬意:
“林参赞,请转告那位苏小姐,格雷家族感谢她的...慷慨。明年夏天在京城,我希望有机会与她见面。”
交接仪式定在一周后举行,与此同时,媒体报道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按照协议,中鹰两国主流媒体将同时报道这起“文化交流盛事”,突出格雷家族在促进中鹰友好关系中的积极作用。
林参赞在使馆内部会议上说:
“这叫双赢,我们拿回国宝,格雷家族重获社会荣誉。最重要的是,这个案例将为今后类似的文化财产返还开创良好先例。”
签字仪式当天,格雷古堡罕见地热闹起来。
因为己经签好了协议,过了明路,事情自然就公开了,不止公开,还作为了典型宣传。
中鹰两国外交官员、博物馆专家、媒体记者济济一堂。
在闪光灯的照耀下,格雷爵士和林参赞共同签署了最后交接文件。
当爵士将文物交给中方代表时,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查尔斯爵士在致辞中说:“今天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格雷家族很荣幸能为中鹰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将回到它们的故乡,而我们收获的是两国人民之间更深厚的友谊。”
林参赞的致辞则更加动情:“这些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
近百年的流离失所,今天终于画上句点。我们感谢格雷家族的慷慨之举,这体现了鹰国人民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对历史正义的追求。”
仪式结束后,受邀出席的胡小蝶悄悄走到古堡后花园透气。
冬日的阳光难得地温暖,照在脸上让人感到一丝慰藉。
这段时间的紧张、担忧,终于可以暂时放下了。
查尔斯走过来,递给她一杯热茶:“胡,谢谢你做的一切。如果不是你,我们永远不会知道那些'旧货'的真正价值——不仅是金钱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胡小蝶接过茶杯,热气氤氲中,她看到查尔斯眼中的真诚:
“其实我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了不起的是你们家,是林参赞他们,还有苏渺。我和你说过我们国内目前的经济情况,这一万英镑是个不小的数目。
她所学的专业是考古学,如今她真的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热爱这个专业。”
查尔斯点点头:“我知道,明年的京城之旅,我非常期待与这位特别的小姐见面,我十分敬佩她。”
胡小蝶慎重地说:“还有一件事,查尔斯,我必须要向你道歉。
你家有汝窑瓷器的事情是我告诉苏渺的,也是我将照片寄给了她,才有了随后的一系列故事,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我很抱歉。”
查尔斯温和的说:“没关系,我理解,而且,正是有你,才解了我们家的困境,在这点上,我应该感谢你。”
……
交接完毕后,文物将由马老、刘专员和大使馆的陪同人员一起护送回国。
为确保安全,马老和刘专员制作了专用的保护装箱,将每一件文物都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旅途由三人片刻不离的抱在怀中。
京城飞机场,来接文物的汽车有足足五辆,还有记者全程跟拍。
文物被小心翼翼地运往故宫博物院。
在那里,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己经做好准备,将对这批历经沧桑的文物进行彻底检查和必要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