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采访结束时,林晓与苏渺,苏元正握手告别:
“苏同志,苏同学,你们放心,这篇报道我一定好好写。不只是写捐款,更要写写你们这店里的人情味,写写咱老百姓心里的家国大义。”
十天后,这篇报道终于出版,而这天也是苏记挪铺子的日子。
新场地收拾好,将营业地点换过来,老铺子马上也要开始动工了。
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苏记’后面的院子己经热闹起来。
两边院子现在己经打通,需要的设施都己经改造完毕,原本逼仄的空间一下子变得宽敞明亮,连空气都仿佛流通了许多。
苏元正指挥着几个伙计搬运最后一批厨具,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新装修的店面在晨光中显得格外亮堂。
“爸,挪过来的招牌挂歪了!"苏渺站在店门外,双手比划着角度。
她今天特意穿了件红色针织衫,衬得整个人喜气洋洋。
苏元正眯起眼睛看了看:“还真是,渺渺,帮爸爸扶着梯子,我上去调整一下。”
那块从旁边铺子挪过来的木招牌被缓缓扶正,黑底金字的‘苏记’二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
招牌右下角还刻着一行小字——“始于1985年”。
“苏老板,今天的报纸!你们上新闻啦!”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在店门口停下,从包里掏出一叠还带着油墨香的《朝霞日报》。
苏渺接过报纸,只翻开一页,就看到大大的标题:《一碗热饭里的家国情怀——记"苏记"餐馆为国宝回归捐款》。
标题下方配着大幅照片,正是那天林记者拍摄的父女俩在柜台前的合影。
苏渺兴奋的将报纸张开,举过头顶,让还站在高处的父亲看:
“爸,你快看,这照片拍得真好。”
苏元正从梯子上下来,和女儿一起看着文章。
“林记者写得真用心,哎呀,把我们夸到了这个高度,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有订报纸习惯的可不止有他们家,还没到中午,他们为国捐款的事迹就己经传遍了片区了。
很多熟客都纷纷相约要来‘苏记’用餐,给他们创收,就算自己也出力了。
今天虽然是挪铺子,但毕竟不是正式升级开业,所以苏记并没有搞什么活动,一向爱放炮的苏元正更是连封鞭炮都没买,却没想到客流量异常的高。
“这...这也太多人了。”
十一点半,苏渺看着座无虚席的店铺和门外排着的长队,有些发懵。
她原本预计今天会忙一些,但眼前这阵仗完全超出了预期。
排在第一个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他扬了扬手中的报纸:
“我和朋友是看了报道特意从城东来的!听说你们家有个什么炒柠檬鸭?我还没吃过呢,今天一定要试一试。”
“我也是你们捐款的事来的,就想看看这么有家国情怀的餐馆是什么样。”后面一位中年妇女接话,她手上还牵着两个孩子。
队伍中还有不少熟悉的面孔,街坊邻居们几乎全员出动,就连平时很少出门的李奶奶都让孙子搀着来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得像过年。
看着这景象,苏渺和父亲赶紧商量起来,得搞点活动才能对得起大家的支持啊!
苏元正站在门口,声音有些哽咽:
“各位街坊,各位新老朋友,我们‘苏记’十分感谢大家的支持,辛苦大家等候了,今天所有的菜品都打八折。”
“好!苏老板果然讲究啊!”
“我看这报道不是吹的,以前都以为南方人精明小气,今天倒是让我刮目相看了。”
店内座无虚席,安悦带着服务员们穿梭在桌椅之间,忙得脚不沾地。
厨房里,苏元正和蒙穗切卤味忙到飞起,阿强按着排单分装餐品。
苏渺则在前台招呼客人点单,不时被认出是报纸上的“大学生老板”。
“小苏老板,能给我签个名吗?我以后也想学考古专业。”一个女学生怯生生地递过报纸。
苏渺愣了一下,随即笑着:“可我也不是什么名人呀。”
“没关系,你帮我提个字吧,我希望以你为目标,督促自己学习。”
苏渺接过钢笔和报纸,略微想了想,在标题上方写下“不忘初心”西个字,又补充道,“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第725章
夜幕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沉沉压在城市上空。
苏渺刚洗完澡,打着抖正想钻进暖和的被窝里,客厅的电话突然 “铃铃铃” 地响起。
她裹上厚外套,跑到客厅接起电话,那头传来的小胖哥的声音。
“你好,我是苏渺。”
“渺渺,我是胖哥,那王大锤不知道听谁说的去深市炒股能一夜暴富,现在蠢蠢欲动,今天来向我打听呢。”
电话信号带着轻微的电流声,却掩不住小胖哥话语里的警惕。
苏渺在沙发上坐下,声音平静却带着了然:
“正常的,现在都11月底了,下个月1号深交所开业,虽然是试运营阶段,但至少给大家一个向上的信号了。
再加上之前股市大涨的消息传得越来越广,报纸上、收音机里都在说,王大锤生意做得不小,人脉广,能知道也很正常,他现在来问己经算晚的了。”
小胖哥在电话那头皱起眉:“我今天找借口敷衍了过去,但看他那眼神,跟饿狼盯着肉似的,肯定还会再来打听。
那我千万不能让他知道,不然真让他赚到了钱,我们之后的计划,效果就减弱了。”
苏渺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语调里染上几分愉悦:
“深股翻倍涨了这么多,他随便去交易所门口转一圈,或者找相熟的老板打听两句,都能知道行情。
既然如此,那不如我们扇个风点个火,让他走得更‘顺’一点?”
两人在电话里细细谋划着,从王大锤的性格弱点聊到深股即将到来的波动,直到挂了电话,苏渺还忍不住笑出声。
不用她出手,王大锤就要自己找坑跳了。
深股的确让一部分人发了财,可他现在才想着追高进入,晚啦!
经过长时间的拔高,从11月下旬开始向下波动。
这段时间还只是小意思,到12月下旬才是正式的由牛市转为熊市。
而且这一波暴跌一直持续到明年的9月,特别是4月到8月底天天跌停,跌幅高达55%。
可以说是黑色旋涡,不止让一些没及时抽身的把之前赚的全吐出来了,还让一些进场迟胆子却大的倾家荡产。
王大锤……不就是自诩胆子大过天吗?好啊,那就让他去啊。
不过,可不能让他去气象晴朗的沪股,得引他去深股才行。
同一时间,挂断电话后,小胖哥靠在真皮座椅上,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办公桌。
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茶叶的清香在舌尖蔓延,就像即将展开的计划一样令人回味。
两天后,王大锤果然又来了。
他穿着崭新的皮尔卡丹西装,锃亮的皮鞋踏在小胖哥公司的瓷砖地面上咔咔作响,脖子上小指粗的金链子随着步伐一晃一晃。
“潘总!潘总在吗?”
王大锤的大嗓门穿透了整个办公区,几个员工偷偷交换眼神,嘴角憋着笑。
他们心中暗想这个暴发户又来了,今天又有好吃的了,他每次来都不会空着手的。
还别说,王大锤生意能做得成,很重要的一点是会来事儿,出手阔绰。
能不能收买得了人心另说,至少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巴掌不打笑脸人
“晓梅啊,今天王哥带了些点心和水果过来,一会儿你受累给大家分一分啊。”
王大锤将手里的一篮子点心和一篮子水果放到前台,笑得一脸豪爽。。
前台姑娘笑盈盈地收下,说:
“王总,您真是太客气了!回回都给我们带东西,潘总己经吩咐过了,如果您来了,可以直接到他的办公室找他,他今天一天都在的。”
“好嘞,那你忙,我直接进去找他。”
王大锤走到小胖哥的办公室门口敲了敲门,里面传来一声:“进来。”
门开后,小胖哥看到是他,立刻合上手中的文件,脸上堆起热情的笑:
“是王哥啊!快请进,前天真是不好意思,工地上出了点急事,忙得脚不沾地,都没能好好招待你。今天我们哥俩儿好好聊聊。”
他起身相迎,特意提高了音量:“小李,把我那盒特级龙井泡上!”
“哎呀,小潘总生意越做越大,肯定是大忙人嘛,园湖路的宿舍项目己经结款了,今天我拿了账本过来,你过过目。”
前天王大锤吃了闭门羹,今天是有备而来,小潘总在他公司有股份,看在赚了钱的份上,总得和他说上几句吧。
小胖哥接过账本,随便翻了两页就合上了,放在一边:
“还麻烦王哥亲自跑一趟,让财务他们对接就行了嘛,你办事我放心的,竣工验收都没问题,结款也是迟早的事。”
两人闲聊了几句工程上的事,王大锤频频看表,显然心不在此。
终于,他按捺不住,身体往前倾了倾,压低声音问:
“潘老弟,上次我问的股票的事…… 你到底知不知道点门路呀?”
“嘘——”小胖哥立刻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起身走到门边,小心翼翼地把门关上。
他走回座位,凑近王大锤,声音压得更低:
“王哥,这赚钱的门道得小声说,让所有人都听了去,我们能赚的不就少了?”
王大锤连忙点头,肥厚的手掌拍着小胖哥的肩膀,力道大得差点把人拍得晃了晃:
“明白明白!兄弟可真够意思,那你是真知道那炒股是什么意思了?”
“不止知道,今年还没过年我就己经去了深圳了,把所有能动的资金全投了进去,然后……你自己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