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第66章

作者:蒙小茶 标签: 穿越重生

此时外头站着6个男人,似乎是两拨人,一方问:“冯主任,是哪一间?确定都在吗?”

一个男人回答:“在巷尾最后一间,别靠太近,以免打草惊蛇,等会儿我们就去敲门,这个点小孩子差不多上床了,跑也跑不了这么快,门一开你们就闯进去,不管是谁家的,看到孩子就先抱住。”

另一个人问:“冯主任,我们从下边儿来的,不知道市里的规矩,在这也能这么抓吗?会不会出事?”

“你们放心!这个严打超生是由上至下的!市里也抓的很严,况且举报者言之凿凿,说下午还看见在呢,到时候真要闹起来,有我在里头疏通出不了事。”

“哎呀!那一切就仰仗冯主任了!这家真是可恶,不配合工作就算了,还把我们耍得团团转,不把他们抓住真是咽不下这口气。”

“这回我们算是联合执法,到时候作报告的时候可别忘了……”

“您放心,一切都靠您才成的,您的大名必须放报告第一位!”

第120章

巷口最后一间、孩子、联合……

这些关键词连起来,苏渺脑海中有个猜想。

外头的人说:“我们再等10分钟,10点整准时行动!,大家对表!”

之后外头就没了说话声,但是没有脚步声苏渺觉得他们应该是蹲在自家门外等着行动时间。

她朝苏裕招招手,两人一起进了屋,苏元正这时从浴室洗了澡出来,见两人鬼鬼祟祟的样子,问道:“怎么了?”

“嘘!爸爸小声些!我和裕哥听到外头有一群人商量着要去吴家抓人!”

“什么?他们怎么找上这里的?”吴家的事在巷子里是公开的秘密,苏元正也是知道一些的。

“被人举报了,之前听说举报有奖,前几天他们老家被抄了,计声没抓到人不甘心,竟然联系了市里的计声委,今晚要来联合zf呢!他们10点整就要行动了,说要直接冲进去抓人,看到小孩儿就抓。”

“哎呀!现在抓到处罚很重啊!要是被抓到就跟被扒层皮一样的,渺渺,现在还有几分钟,要不我们赶紧从后门出去通知他们吧!”

“是啊,渺渺,要是被抓到真的会很惨啊!联合zf,肯定处罚得更重了。”

他们都在征求苏渺的意见,而平时不管别人闲事,尊重他人命运的苏渺,这次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好,前面是走不了了,我们从嘉音姐姐那借道,得快,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苏元正犹豫了一秒说:“渺渺你别去,小孩子危险,你乖乖待在里不要开门。”

时间紧迫,苏渺也不想自己的小短腿拖后腿,立马点头,跟着父亲和裕哥敲响了月亮门。

叶阿姨这两天又出差了,家里只有叶嘉音,正好她还没睡,很快就出来开门了。

“咦?渺渺?怎么了?”

“嘉音姐姐,我们要借道后门,先让我爸和裕哥过去,我慢慢和你说。”

叶嘉音听后马上带着他们去开后门,苏元正叮嘱了她们一句,便带着苏裕朝巷尾跑去。

叶嘉音把门关上,疑惑的问:“这是发生了什么事?”

“嘉音姐姐,巷尾吴家来了超声游击队你知道吗?”

叶嘉音这段时间忙着准备羽毛球比赛,天天除了上课就是练球,还真没空去听八卦。

“啊?游击队?我不知道啊!”

苏渺快速的将事情和她说了一遍,叶嘉音眉头紧锁,没想到这里抓超声这么严,简直就像以前WG抓资本主义似的,动不动就要抄家。

“嘉音姐姐,京城也查得这么严吗?”

叶嘉音摇摇头:“有听说,但是没见闹成这样。”

叶嘉音从小是在军区大院长大,里头的叔伯爷爷不是司令就是将军,手底下有那么多兵,谁敢造次。

除了她家,很多家里都还有多种树多生娃的传统观念,家里两三个孩子都是常见了,连唐子逸都这么大了,唐家阿姨前年都还给他添了个小妹妹。

听说也就交了几百块钱,若是在平常,单位里的工作肯定是保不住的。

但是唐伯父只被不痛不痒的批评了几句,调离了原岗位,而且还是明降暗升的那种。

说话间,巷口传来尖锐的哭闹声,应该是计声的人冲进吴家去了。

“哎呀!不知道我爸和裕哥来没来得及通知,这不是还差一分钟呢嘛!那些人的表怎么不准啊!”

“别着急,等你爸他们回来就知道了。”

巷尾的动静越来越大,不少人家都打开门查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苏裕火急火燎的跑回来了,手里还抱着一个瑟瑟发抖的孩子。

“快!快关门!把孩子藏到房间去。”

苏渺让裕哥把孩子带到她的房间,那是游击队里第二小的女孩,此刻明显被吓坏了,叶嘉音抱着她轻声安慰,苏渺看她穿得很单薄,便用厚被子把她裹起来,这样她才停下了发抖。

“裕哥,怎么只有你回来了,我爸呢?”

大冬天的,苏裕愣是跑出了一头的汗:“时间太急了,我们刚进院子那些人也来敲门了。

伟叔说不能一群人跑,得分头,他带着大的从后门走了,我抱了这个回来。

那嫂子抱着最小的那个,还来不及走,那些人就翻墙进来开门了,你爸说留下帮挡一挡,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苏渺开始担心起老爸了,那些人一副势在必得的样子,如今跑了两个,肯定会拼命抓住最后一个,这种情况很容易发生肢体冲突。

正当她想着,外头传来了汽车开过的声音,外后就听见了更清晰的女人孩子哭喊声,5分钟后车子驶离,巷子又安静了下来。

过了一会儿,前门响起了敲门声,苏元正在外头说道:“阿裕,开门,是我。”

苏渺和苏裕赶紧出去开门把他迎进来,关门时苏渺往巷子里看了一看,几乎每家都将灯打开了,不少人出来看,还三三两两凑一起讲着话。

苏渺回到院子里,问道:“爸爸,情况怎么样了?”

苏元正叹了口气:“最小的那个没跑掉,来的人多,要把孩子先送到福利院再处理,才这么丁点小,她妈妈肯定不愿意啊。

拉扯了好一阵,现在折中,孩子妈妈和奶奶带着孩子去了,幸好跑出来两个,否则更难办了,现在是要抓典型,恐怕不是交罚款就能解决的了。”

“这……难道真的要坐牢?”

苏元正摇了摇头:“现在不知道,现在他们已经明确知道这家有5个孩子了,这可严重了,得等之后的处理结果。”

苏渺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要不是因为现在人口问题确实严重,也不会出台政策,该罚还是得罚的。”

被苏裕抱过来的小女孩之前一直忍着不发出一点声音,如今听到这,再也忍不住了,发出了轻微的啜泣声。

为了防止被打回头枪,吴婶过来接走小女孩,连夜送到另一个亲戚家去了,吴大伯带着大的在外头躲了一夜,第二天才回来。

今晚的事让不少人都胆战心惊的,还确实达到了上头想要的警示效果,很多想走边边的都暂时打消了念头。

第121章

两天后,婆媳两人从福利院回来了,皆是面色惨白蓬头垢发,尤其是孩子妈妈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刚走到吴家门口,便双眼一闭,一头栽倒在地上。

那晚事情闹得大,从她们走进巷子里的时候开始就有不少人关注着,看到她倒地,都纷纷跑过来,有帮着扶的,有帮着按人中虎口的,还有帮上前敲吴家门的。

吴婶和吴大伯出来开门的时候,她悠悠转醒,随后是一阵撕心裂肺的哭喊:“啊!!!我的孩子!!他们抢走了我的孩子啊!!!”

那声音,凄惨至极,让听到的人无不感到悲伤。

大家还不太明白事情到底如何了,只能先安慰她,并七手八脚的把她扶进去。

她情绪十分激动,四肢无力,几乎是被抬进屋里去的,泪水不停地流淌,嘴里喃喃自语道:“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做?他们怎么可以抢走我的孩子?我的孩子都还没断奶,她要怎么活!”

她的眼神充满了绝望和无助,让人看了心疼不已,街坊们都围在院子外头低声交谈着,生怕真的出什么事他们好帮着送医院。

听着院子里的哭泣,大家都纷纷叹息,只能无奈的摇头,国有国法,被抓了也是没有办法的,毕竟谁也没想到,竟能从那么远的一个县城追到首府来。

这样的场合,苏渺一个小孩儿是不便去凑热闹的,只知道那天的哭声持续了很久,再后来,那婆媳两个就没再出现过了。

直到后来八卦小分队开会的时候,她才又听到了这个事。

张婶婆一脸的同情,说道:“惨哦!那个小小孩被计生抱走了。”

其他人纷纷追问:“抱走了?抱哪了?他们还能抢孩子?”

张婶婆回答道:“她们县里自己出的通知,说是计划生育工作严峻形势,为了严格执行“控倒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政策,不能足额缴纳罚款的,需要在超生子女中选择一个进行社会调剂。”

这个词汇大家都是闻所未闻的,纷纷催张婶婆快点细细说来。

张婶婆也是听别人说的,哪里能把政策每个字都背下来,只能大概的把意思说一下:“哎呀!就是你生的多了,又交不上来钱,那就把一个抱走,送到福利院或没有小孩的家庭去养!”

“草!那不扯淡嘛!自家能养送什么福利院,送福利院岂不是更加占用社会资源?简直是本末倒置!”

“就是啊!哎哟!每个孩子都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啊!真的是天杀的竟然抢孩子!”

“欸!这算不算拐卖儿童啊?能不能告他们?”

张婶婆悲悯的摇了摇头:“那里有政策规定做支持,再怎么闹也没用啊,老吴家和几个亲戚奔走了好多各部门。

最后得出的结果是,孩子已经送走了,肯定要不回来,他们县里就当作对这家的处罚已经完成,只要不再继续生,今后都不会再罚了,他们不用东躲西藏的,都可以安安心心回家去了。”

大家面面相觑,只能道:“啊……这……也算塞翁失马,至少剩下的孩子都不用到处跑了。”

“是啊,以后可以安生过日子了,我看她家孩子都是懂事的,指定能有出息,慢慢养大就苦尽甘来了。”

看到大家竟然一副已经接受了的样子,王婶婆特别不能理解:“不是!什么塞翁失马!现在是抢孩子了!割人骨肉那是要天打五雷轰的!难不成就这样过了?”

林阿公说:“那还能有什么办法?如果不是闹得厉害,说不定其他孩子都得抱走,现在已经是最好的结果的,哎呀!民不与官斗,我们小声些吧!”

一个大婶看了看四周,弯下身子轻声说道:“我知道那些县份社会调剂的事儿,没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去福利院选,得交钱,健康的,年纪越小长得越好的,交的保证金就越多!”

这番话又引起了一片惊呼:“啊!那不就是卖孩子吗?”

“嘘!!!知道就行了还说出来干什么!都别传出去啊!”

大家都拍了拍胸脯,庆幸目前市里没有这样的政策,这简直是太骇人听闻了。

而在之后的岁月里,苏渺一直忘不了这件事情,偶然也会听吴家的人说起过那家的现状。

免受处罚后,家里其他的孩子都被接回了家中抚养,夫妻两人靠务农和做小买卖拉扯大了四个孩子。

因为有着颠沛流离的童年,四个孩子也比同龄的孩子要听话懂事,学习生活都特别认真刻苦,所有人都读完了高中。

但是这家人共同的心病就是那个被抱走的小妹妹。

这么多年来,他们都没有放弃寻找,但是因为计划生育的政策一直在持续,相关单位每次都以规定为由,搪塞过去。

直到三十年多后“二孩”政策的开放,让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上一篇:乾隆能听见我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