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菜汪汪
清河王眼圈红红的,重重的点头。
官员们与晋王辞别,想来这一趟西河之行,他们收获颇丰。
其实独孤钺不怕人来,来了好。
看过了他西河的一切,才会有信心啊。
独孤钺和柳氏安排了很多东西送走,给长辈的,给兄弟姐妹的。
还有独孤钺给岳家的,礼数周全。
东西不见得贵重,却样样都是心意。
一行人远走,远到看不见,独孤钺才策马回城。
这是大安朝德武四年的仲春,晋王带着家眷返回西河的第二年。
年轻的晋王在生养他的故土上重新耕耘,远离京城的纷争,在这遥远贫瘠的地方重整旗鼓。
身后,是暂时告别了的弟弟和亲眷们。
但这背道而驰终究是短暂的,总有一天,可以不再远离自己的家人。
晋王始终相信着。
时光匆匆而过,三年春秋弹指间,西河的变化却已经是翻天覆地。
德武七年盛夏,今年的葡萄大丰收,今年酿的酒,明年就可以大规模的贩卖。
去年就已经把商队铺出去了,不愁销量。
三年前,晋王府带头的改革都初见成效。
葡萄田逐年增加,而那些开好的荒地也有人耕种,去年起西河的粮食产量就增加了一成。
可不能小看这一成,听起来很少,那也是能养活许多人的。
要知道如今的百姓基本还在温饱线上,基本没有存粮这个东西。
到了农历三四月,是肯定青黄不接的。
苜蓿草种的很多,西河如今养了许多战马。
牛羊也多,尤其是羊。
这不光是能给西河人提供肉食,这也是能换钱的东西。
铁器的改进才是大头,虞铮盯着铁匠们反复精炼过的武器比原来的硬度和韧性都上升了不少。
这就是利器!
还有各种铁制的工具,大规模在西河各地铺开。
比如铁锹,锄头,镐头,斧头,铁铲,各种耙子,大一点的各种爬犁。
因为打铁工艺的进步,这些原本只能铸造的东西经过了铁匠的反复淬火,更加耐用。
至于铁锅,如今几乎已经铺遍了西河各处。
按照正常的路程走,扑街铁锅可能还需要几百年。
虞铮也只是取巧,叫西河先领先用上了铁锅。
渐渐就会蔓延全国。
西河蒸蒸日上,可见未来十年二十年,都是上升期。
晋王府中,这三年来,又多了两个孩子。
范氏生下了府上的三姑娘,慕容氏就在上个月,生下了府上的四姑娘。
府上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
白氏和她的孩子还是病歪歪的。
可好像变换又很大,柳氏稳坐高台,无人能触碰她的威严。
虞侧妃专注前院,至今没有子嗣。
白侧妃还是侧妃,也依旧还会侍寝,可谁都知道她已经完全不是以前的白侧妃。
就连她自己好似也灰了心,整个人都黯淡了下来。
又是一个早请安,柳氏笑道:“我才收着信,宫里张美人生了十一皇子,这是个喜事啊。”
“那可真是大喜,咱们也得预备礼物了。”虞铮笑道。
“预备了,也替你们预备了。”柳氏笑盈盈的:“好事,子嗣兴旺嘛。”
陛下是德武四年秋天纳了后宫,二十位年轻姑娘留在后宫,位份都不高,最高的也就是个才人。
陛下根本没有要立后的意思,所以后头也没人提起这件事。
后宫格局变化不大,虽然贵妃年岁上来了,侍寝或许没有原来多,但是她地位稳固,依旧管理后宫。
这几年下来,后宫添了三个孩子,两位皇子,一个公主,都是那些年轻嫔妃生的。
可惜,就算生下了孩子,最高的位份也还只是个婕妤。
柳氏扫了一下下首:“还有个事,陛下选了两家女孩子,要送来西河,如今已经在路上了。”
众人都愣了一下,也都应和说是好事。
晋王后院里人不不算少,可孩子确实还不算多。
请安结束后,虞铮又被留下来了。
柳氏开口也直接:“我还没跟你说,我这身上又有了。”
虞铮一愣就笑:“真的啊?您怎么不说?”
柳氏摇头:“也没想着这么早说,倒是你,光顾着瞎忙,身子不看看嘛?”
第182章 喘症
虞铮摇头:“也看了,药也吃了。我身子倒也没什么大碍,就是阴亏宫寒,不太容易怀孕。”
“哎,不行还是换个郎中再看看,不过你还年轻,倒也不急。”柳氏叹气。
“是,姐姐有孕在身,可千万要注意。好在如今二姑娘和二公子都大了,也不必姐姐如何费心。所以姐姐只管养身子就好。”虞铮道。
“是,可这许多事,我一时也顾不过来。”柳氏蹙眉:“也不知道是不是我年岁上来了的缘故,这一回怀孕,这身子就不如上一次。这才两个多月,我就头晕目眩。郎中和府医也说了没事,就是需要静养。”
虞铮了然:“那您就养着,用得着我的地方只管吩咐就是了。”
“我知道你也许多事,不过这后院里,我只信得过你,该叫你搭把手的时候还是要叫你的。”柳氏拉着虞铮的手。
虞铮笑起来:“瞧您说的,我再忙,也是瞎忙。哪有这些事要紧?”
柳氏含笑点头。
“大王此番巡视,估摸还要个三五天回来。中元节就要到了,咱们也要预备吧?”虞铮问。
“自然,这件事你就去忙吧。你也是熟练的,有什么不好办的,我叫人帮你。另外就是新来的那两个人,我已经指好了住处,你帮忙看着布置好就是。等她们来了,也是谢你的。”
虞铮嗔怪:“妾是为这个?”
柳氏拍她的手:“好好好,你不是,那我放心给你安排事,还有就是秋冬的衣料,各处提前发了吧。免得就跟去年似得入冬太早,来不及。”
虽说这才七月,可谁叫西河的夏天短呢?
虞铮一一应下回了鸿雁阁。
一回去就见慧娘和杏枝都在候着。
请安后,她俩先汇报了铺子收益,现在她俩都关着铺子呢。
慧娘早就不是刚来时候的样子,如今精明干练,因为帮着虞铮做事,难免要跟前院接触,有些侍卫们年岁大了没媳妇或者是死了媳妇的,想娶她的人还不少。只是她自己不肯再嫁。
杏枝两口子也过的红火,背靠晋王府,生意做的不错。
“外头有什么消息?”
“姑娘您不问,奴婢也要说的。外头还真有消息。”杏枝蹙眉:“怎么外头这阵子都传陛下要改立太子的事?这话……没头没脑,我叫我们家那口子去打听了一下,城里说这话的人不少呢。”
“哦?改立的是谁?”虞铮问。
“那说的当然是咱们大王了,可这种事……不好说的呀。”杏枝道。
到底是当年在虞家做过丫头,跟着虞铮,出入虞稻台的书房见识多了。
虞铮皱眉:“确实,这件事值得关注,还有什么?”
“别的倒也没什么,主要就是这件事,传的有鼻子有眼,说陛下厌恶了太子什么的,奴婢就是觉得不该这么瞎说。”
虞铮点头:“好,我知道了。”
她看着两人:“别光说这些了,你们这阵子可好?杏枝姐姐家里好不好,孩子呢?”
“多谢姑娘惦记着,都好着呢。”杏枝欢喜:“家里人健健康康的,跟老家也通信了,那边也好。前一个半月之前,我家那口子的哥哥来看望,他不是顺带带回去您给那几位夫人的礼物么,他自己也说了,在本地也受人照顾,家里也很是不错。”
虞铮点头。
这几年,她与绥州那几位官家夫人都有交往。
她是女子,并且只是晋王侧妃,肯定不好直接与官员往来。
说实话,人家也不屑于跟她往来。
但是跟他们的夫人往来,却就不一样了。
她与绥州刺史夫人宋氏,别驾夫人齐氏,司马夫人余氏都有往来。
这是绥州,其实虞铮有往来的女眷很多。
比如三公主,这几年她们虽然不见面,但是每年书信往来也不少,互相送东西也是好几次。
还有当初在京城结识的玉氏等几位夫人,都有往来。
并且这几年,虞铮与本地的几位官夫人也关系还不错。
只是这里毕竟还有晋王妃,反倒不如远处的交往顺遂。
毕竟有些事,独孤钺都知道,他会叫人帮着预备,但是却不会跟柳氏专门说。
上一篇:当她可以操纵反派少年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