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阙锁春风 第268章

作者:菜汪汪 标签: 穿越重生

虞铮倒是先给德武皇帝的那两个幼子封了爵位,一个是楚王,一个是吴王。

这两个孩子也一样没有功劳,但是怎么办呢,人家辈分高啊。

跟先帝一个辈分的,开国皇帝的幼子。

虽然封号好,俸禄好,但是食邑就跟不上了。

不管他们的父亲多牛,但是他们出生的太迟了。

如今这等于是在没有血缘的嫂嫂手里过日子,有这个就不错了。

这俩孩子一个是德武四年生人,都还小,没成亲呢。

如今也就跟皇子们一起都在宫学里念书。

如今封了王,他们自己要过来谢恩,他们的母妃也要来谢过太后。

虽说按照辈分算,他们的母妃才是长辈,但是这是虚的。

这两个皇子的母妃在德武皇帝后宫虽然还算得宠,可也没高位。

等德武皇帝去了,在元和一朝更是没存在感。

如今元和皇帝都去了,她们哪里敢摆长辈架子?

虞铮倒是知道她们心思,没见她们。

该怎么赏赐就怎么赏赐,正常来就是。

虽然还在正月,不上朝,但是虞铮已经忙碌起来。

当然,她并不要求下面人跟她一起忙,剥夺别人的假期是很不道德的行为。所以一些不要紧的折子批复好了暂时也不发,等着过了元宵节再说。

“娘娘,慕容氏那边,按照您的意思,已经叫人送进去药了。”梅雨进来,先给虞铮披上一件斗篷才说道。

这个慕容氏,当然是大皇子……哦不,如今该叫敦王了。

是敦王的母亲,罪人慕容氏。

“病的重吗?”

“是风寒,不过不严重,服药就能好。她那东西也算一应俱全,热饮热食,自然会好的。”梅雨道。

这里是北方,如果罪人关起来不是想叫她立马死,那肯定要给烧的。

不然慕容氏早死了。

她那里确实一应俱全,但是她必须自己做,不然就要饿死。

宫里会提供给她饮食,但是好的就别想了。

膳房给什么就是什么,给什么要取决于剩下了什么。

主子们剩下的好东西,下面奴婢都不够分,不可能落在她那。

所以她吃的基本跟最低等的宫女和内侍差不多。

当然,倒是不会有人费心思的给她弄馊饭吃。

去年的时候,敦王费尽心思花了不少钱打点,偷偷给她送去了一些东西,有药也有保暖的东西。

那时候独孤钺还在,自然独孤钺也知道。

虞铮劝了几句就算了,睁一只眼闭只眼就过去了。

如今虞铮当家,敦王没有再送过。不过他是否暗地里给别的人使银子叫别人委婉照料就不好说了,虞铮也没盯那么死。

“说起来,大郎关心他生母倒也没什么好说的。二郎就扭捏的多,怎么岁数越大,倒是与左氏越发的生疏?过年碰头,都像极了不认识,太刻意了。”虞铮摇头。

其实虞铮不介意康王和他母妃有往来,但是他们两个格外克制。

克制得叫人有些……觉得怪异。

“是啊,他们私底下鲜少往来。原本听说左太妃还询问一句,自打那年之后,就不询问了。”梅雨说的那年,就是慕容氏出事那一年。

“怎么?这是被吓坏了?”虞铮好笑。

“那奴婢不知,反正母子两个都克制得很。”按说母子是天性。

明知道哪一个是你母亲,你就不可能不关注。

就算从小不在一起不怎么亲,难道还不好奇?

太克制了,就显得很刻意。

虞铮摇摇头:“算了,他们想如何就如何吧。”

很快就到了元宵节,今年的元宵节也要一切从简。

自家人吃个饭,主要是与诸位公主,这边习俗如此,十五就是要与出嫁女们过节。

当然,元宵节是个大节日,民间热闹得很。

只是先帝新丧,今年京城也要冷肃一年。

刚过完元宵节,十八就要开始上朝。

早朝上,有官员上奏了一件事:“太后娘娘,边境来的消息,说是突厥可汗冒极三个月之前病逝了,如今是他的幼子可鲁继承了汗位,这个可鲁今年大概还不到二十岁。”

也不能怪大臣们的情报不准,主要是太远了。

别说那边的可汗死了三个月消息才送来大安,就是独孤钺的死了这几个月,那边也不一定知道。

“这突厥人一向狼子野心,新可汗登基,只怕不肯安分啊。”有臣子担忧。

一般来说,年轻的突厥王继位,他们都是要秀肌肉,显示一下自己的统治的。

虽说大安兵强马壮,之前几次摩擦都被狠狠打回去了,可如今这不是幼帝登基么。

虞铮听着众人叽叽喳喳说完后道:“先帝在世的时候,也担忧突厥。边境之上从未放松过。虽说老一代的将军们去了,但是如今在边境的将军们,多数也都打过大仗。”

“突厥要是敢骚扰冒犯,自然是要打回去的。不过,据我所知老一代的突厥王有十几个儿子吧?这个可鲁是他幼子,如此的话,他们内部还不知如何混乱,一时半会的也没余力来骚扰。”

“传吾的旨意,叫西北边防加紧防守,如有敌情,务必不要手软,要给与敌人迎头痛击,吾不懂军事,但知道我大安是打出来的天下,脊梁骨不能弯。”

“是!太后娘娘英明!”

独孤钺还在的时候,也尽力搜集突厥的消息,别的不好说,至于老突厥王子嗣如何还是有点数的。

这个可鲁确实是幼子了。

老突厥王在他们那可算长寿的,这都六十几了。

要是一般的突厥人,当真活不到六十几。

生存条件太过恶劣,可汗也一样。

散朝后,虞铮叫人传旨给西河,直接传到了宋二宝那。

“叫他派人潜入,好好打听打听突厥怎么一回事。”

人家要是打进来了,当然要打回去。但是只要能避免,最好别打仗。

第341章 民以食为天

任何人该知道打仗对于一个国家的消耗。

本来十八年前的混战,造成的人口损失至今都没有彻底弥补起来。

新一代的孩子们还没有长成,她绝对不想让他们再上战场。

好在突厥确实是在内乱,虽然消息一时传不回来,但看他们换了汗王几个月都没有对大安用兵,他们应该也是颇为忌惮。

不过现在这个时候大安皇帝去世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到他们那儿了。

所以接下来的几个月格外关键。

不过边关将士们血性未失,随时都可以上战场。

太后娘娘这一年还是增加了一项新的政策。

原本并不太受重视的司农,忽然被太后娘娘提了出来。

“打从今日起,我要给你们重新安置一项任务,司农卿,我要你单独成立一个部门,专管天下农作物。”

司农卿愣怔:“太后娘娘明示,臣愚钝。”

“北方的麦子,南方的稻谷,以及一切可以食用的农作物,你们要花时间去研究,让这些农作物变得更高产。我先前也看过你们那儿的一些东西,太过保守了。”

虞铮看着众位大臣:“所以我要你们走出去,到民间去研究。招募一批有识之士,走遍全国去寻找,去发现,如何让农作物能够生长的更好,如何杂交能让这些农作物产量更高?最好发现一些新物种。”

“臣明白了,臣谨遵太后娘娘旨意。”司农卿惊喜。

“昔年汉朝的时候张骞出西域,带回了许许多多的植物种子,才有了我们中原大地如今丰富的物产。我想在我有生之年也要派人出海,西行,好带回更多的稀罕东西,让我们的百姓过得更好。但是在这之前,你们也要努力。”

“司农卿,你要从头到尾好好做这件事。招募了多少人,花多少钱,尽可拿来由我过目。我希望你能做的好,但是你要切记,如果只是每年都拿来让我批钱,事情一件也做不成的话,我会摘了你的脑袋。我会让你得到最大的便利,但是你要让我看到成绩,明白吗?”虞铮的眼眸冷肃的看着他。

“臣遵旨,绝不敢让太后娘娘失望。”司农卿把腰弯下去,高高的举起笏板。

“无论我们大安想如何发展,首先就要解决吃饭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到了什么时候百姓吃不饱饭都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吾今日坐在这里,想必有明公并不服气。

那也无妨,吾并不需要你们歌功颂德。只需要诸位都把手头的事情做好,让我们大安繁荣起来,昌盛起来,让百姓们都能吃饱饭,如此足矣。”

大臣们忙都弯腰:“臣等不敢,臣等谨遵太后娘娘教导。”

今日陛下并没有来,他还要读书。

虽然陛下今年十一岁了,但他要读书没有人敢说什么。

散了朝,大臣们三三两两的往外走。

彼此关系好的大臣们低声絮语,有人说太后娘娘看重农桑。

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皇帝都重农桑,因为这确实是天下百姓的立身之本。

其实很多大臣心里仍然有牝鸡司晨之类的想法,奈何先帝亲口将天下的担子放在了虞后肩上。

几位辅政的大臣对此乐见其成,一言不发,那其他人还敢说什么呢?

不是没有人想要亲近陛下,奈何陛下还在读书,他们暂时找不到机会。

而且太后娘娘的决策跟先帝在的时候差不多,今天就算是她办的第一件新事物,但是也没有什么错处。

户部和吏部当然可以提出异议,但他们都没有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