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颜昔年
九十年代地图还是印刷版,展示效果并不怎么好。
地图摆开后,可以看出现在省城的核心区域相比后世小了很多,中心位置更多的是一些厂矿企业。
她先是将省城后世重点发展规划的区域圈出来,同时又将余家桥及附近几所高中也给标识出来。
因曹学雅预计等她家农村宅基地拆迁手续办理完后,将带她爸妈来省城定居。
到时她的学校将是一个重要问题,保险起见,她这次准备先去咨询一番,如果需要提交材料,此次回去后也好一并办理。
因明日是她们此次留在省城的最后一天,明日上午先去学校咨询,下午再回到医院帮她爸办理相关的出院手续及相关回程事项。
一切计划好后,曹学雅又拿起课本开始复习。
晚间曹学雅出了招待所去附近买了几块大饼就当做简单的晚餐了。
吃完晚饭后继续复习。
约摸晚上十点半,曹学雅准时合书关灯休息。
第二日早上起来后,第一时间曹学雅用意识探入空间,发现无法进入。
曹学雅暗暗思量:此次升级倒是比上次花费时间更多,可能是升级等级更高。
随后,曹学雅简单收拾了下房间内的物品,洗漱后走出招待所。
她先去了附近大学对面街上买了些她爸妈喜欢吃的早餐,这才来到她爸的病房。
到了病房门口后,她发现她爸病床前围着几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其中就有一名是她爸的主治医生。
曹学雅见他们此时在忙,在靠近她爸病床几米远的地方站定,听着医生几人的讨论:
“ 曹德明你恢复的很不错,明天出院后每日仍要坚持做康复治疗。”
这是她爸的主治医生的叮嘱。
主治医生看曹德明明显气色极佳,笑着对他道:
“出院后要定期回来复诊,有情况及时过来咨询。”
这时就见一个年轻的医生满脸疑惑,出声询问:
“老师,我看曹德明相比其他人,恢复的效果很好,不知是有什么特殊治疗吗?”
主治医生对学生的提问点了点头,看了看其他学生,这才转向曹德明:
“像曹德明的这种情况却不多见,但也不是没有,这和每个人个体差异有关系,还需要后期多观察。”
主治医生并没有过多解释,其实他自已也解释不清。
对曹德明的恢复情况,主治医生心中也是诧异万分,但医学上的事情,有些无法用常理来看待。
同样的病理、同样的医生、使用了同样的药物及治疗,但恢复效果却大不相同。
第63章 余家桥中学
曹德明就属于此种情况。
他们并没有对他做任何特殊治疗,仅是常规例行性的检查与康复疗法,但没想到这才短短几日功夫,恢复情况就有明显进展。
他虽有些吃惊却也并没表现出来,暗暗思量这曹德明可作为重点观察对象,后期不论是教学亦或是治疗案例讲解都有借鉴性作用。
不一会儿几个医生检查完后就呼呼啦啦的全走了。
曹学雅这才慢吞吞的来到她爸妈面前,夫妻俩看到女儿过来,连忙让她上前。
程丹琴更是满脸笑意的说着刚刚医生检查时的说辞:
“雅雅,刚刚医生来检查,说你爸恢复的特别好。”
程丹琴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她来讲,现在没有比曹德明身体恢复更重要的事情了。
医生的回复也就意味着曹德明后期恢复的可能性更高。
曹学雅也是笑着点头,同时开始默默的整理她带过来的早饭,让她妈一个人乐呵去。
等程丹琴反应过来后,父女俩已经吃上早饭了,看着爷俩你一口我一口吃的香喷喷,有些无奈:
“你们好歹给我留些。”
说完等不及也大口的吃起来,别说,这省城的早餐不仅种类就是口感都比他们县城强多了。
吃完饭后,曹学雅与父母打了声招呼后就离开了医院。
她昨日已将余家桥的附近地形以及位置标注清楚,今天一出医院,就直奔今日要去的余家桥中学。
就她所知,这余家桥中学并不是市重点中学,甚至连区重点都不是,仅是一所普通中学。
但对曹学雅来讲,这些倒不重要,只要离家近就可以了。
她相信以她现在的情况,哪怕不进入重点中学也一定可以考到她心目中的理想大学。
因不熟悉地形,兜兜转转花了差不多将近五十分钟才来到了余家桥中学。
余家桥中学是一所综合性中学,包含了初中与高中。
远远望去,此时的余家桥中学仅有两栋教学楼,一栋是初中,一栋是高中,还有一幢两层的小楼应是学校老师或后勤人员的办公区域。
学校建筑一目了然,曹学雅围着学校外围转了几圈后,缓步走向学校大门。
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坐在门口的三个大爷闲聊:
“我听说今天区教委的一些领导要过来视察,估计这次刘校长又要紧张了。”
“可不嘛,听说9月份全区的高三统考又让那林安坝中学夺了头名。”
“你说这林安坝原来和我们学校平分秋色的,怎么这才几个月功夫就渐渐要将我们甩开了?”
“是啊,这次9月份的,不仅前几名都是林安坝的,平均成绩也是比我们高不少呢。”
“这次成绩出来后,刘校长脸色可是黑了好几天,大会小会更是开了无数,这一次区教委领导过来视察,不知是是不是因为这方面的原因。”
“听说那林安坝中学来了个超级学霸,也不知那边是从哪里挖的,带动的整个高三成绩都有提高。”
“这下子,我们校长可有的愁了。”
几人虽在闲聊,但因为也都是学校的工作人员,心里不免也有些担忧。
虽说余家桥中学和林安坝中学都是普通中学,但几人可都是听说了,就在这几年,区教委会从两所学校中选出一所作为区重点中学。
前几年两所学校各方面的表现,可以说半斤八两,但自从今年6月份林家坝中学的那名学霸来后,整个林家坝的成绩渐渐与余家桥拉开了距离。
长此以往,恐怕要不了多久区重点中学就会落户林安坝。
曹学雅站在不远处将几人的谈话听了个真,也是没想到这余家桥中学和林家坝中学正在竞争区重点中学。
曹学雅微微思索了下,她记得二十年后的余家桥中学也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学校,籍籍无名。
虽然她对学校并不太关注,但还是有些印象。
相反,这林安坝中学她却听说过,应是一所不错的学校。
没想到在此时,两所学校各方面情况相差无几,拉开差距应该就是这一两年。
曹学雅不再多想,走上前去,微笑着询问:
“请问大爷,我想找这学校的老师,我有事情想咨询,请问可以帮忙通传一下吗?”
其中一位带着老花眼镜的老头,上下打量了下曹学雅:
“小姑娘,你是有何事要找学校的老师?”
曹学雅今日并没戴‘玉面’,是她本来面貌。
曹学雅落落大方,随意还找了个地方坐下来,这才看向几个大爷:
“是我想转学到余家桥中学,不知需要什么手续?”
那戴眼镜大爷听到曹学雅如此如询问,愣了愣,倒是有些没想到这个姑娘是自已打听入学的事,再次打量了一下曹学雅:
“你现在是在哪里上学?为什么要转到余家桥来?”
曹学雅听后,连忙规规矩矩如实回答:
“我现在并不在省城上学,在下面的县城中学,因我爸身体不好,后期需要长期在省人民医院治疗,为方便出行,这才在省城买了房子,户口也已迁到了余家桥。”
那大爷听完后了然的点了点头:
“嗯...如果你有余家桥的户口,那倒没什么问题,只是今天老师们都在忙着接待区教委的领导一行视察,没有时间过来。
关于材料,这我倒是知道,和你细说说,不用再去专门问老师。”
这大爷虽是学校看门的,但家里也有孩子是学校里的老师,而且他作为门卫,了解的信息很多,这想转学的信息,更是他们接触最多的。
曹学雅听后心里一喜,没想到这中学的看门大爷都知道这些,忙做出洗耳恭听状:
“转学手续倒不复杂,你转学那天带上你的户口本、房产信息、转出学校的证明,直接来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就行了。”
曹学雅仔细聆听,不放过大爷的一个字。
最后更是连声感谢大爷的告知。
那大爷却是大手一挥:
“回去吧,回去吧,转学再来。”
第64章 回程前
曹学雅猜测这大爷心情不是很好,得到了自已想要的信息后,也没多打扰就转身往回走。
回去路上,曹学雅边走边思索着:这余家桥中学目前可是处在一个关键期,结合后世发展看,余家桥中学此次若无法晋升为区重点中学,后期将很难有更好的发展,只是一所平平庸庸的普通中学。
不知不觉已来到了公交车站台,她微微思索片刻,从包里将地图取出来,仔细研究后步行二十分钟左右来到了省城最大的一家新华书店。
九十年代高考那是千万人过独木桥,这时候想考上好大学大多时候需要去靠题海战术。
但小城市各类教辅资源稀缺,曹学雅这次来到省城前就预备着购买一些教辅材料回去。
进入到新华书店后,这家新华书店作为省城最大一家共有三层,而高中教辅资料在第三层,曹学雅并没有在一二层停留,直接来到了第三层。
来到第三层找到高三教辅区域后,她开始仔细寻找她需要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