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后宫生存手札 第63章

作者:春夜载月 标签: 宫廷侯爵 种田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这时候,她的神情难得轻快了起来, 思及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几乎有一半都是在宫里度过的,面前的男人,是皇上, 也是她的表哥,丈夫,自己曾经憧憬过,钦慕过, 甚至在心底里怨恨过,到后来也都全部看开了。

千言万语到最终也只汇成一句话:“表哥,我真是给你添麻烦了。”

皇帝握着她的手摇头,到了这步田地, 曾经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说,表妹说到底也没有做过什么过激的事情,愿意拿一个皇后的名头来安抚她,其实已经很能够代表他的态度了。

皇贵妃的视线开始涣散,她似乎在皇帝身侧寻找着什么,皇帝心知她放心不下胤禛,正要招手让人去叫,却听她喊出来的是一个“娘”字。

正微怔着,旁边的舅母赫舍里氏便整个儿地扑了上来,神情哀痛,满脸都是泪水。

白发人送黑发人,皇帝带着愧疚扭过身去,有些不忍心再看。

也是这一扭头,才看到窗外僵立在原地的胤禛,走进了一瞧,这孩子红着眼睛,早已泣不成声。

皇帝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抚道:“你额娘她入宫十余年,不能日日得见家人,她也想自己的额娘了。”

四阿哥胤禛这会儿已经伤心得听不进去旁人说话,听了也只胡乱点着头。

相较于太皇太后去世,对于孝懿皇后的去世,皇帝接受度明显更高一些。

后宫的日子还是照着从前一样的过,皇上并没有将宫权移交给钮祜禄贵妃的意思,那位倒也乖觉,并不闹腾什么,至于底下的四妃以及未经正式册封,但也有了妃位的宣妃,平妃,皇上也只是令她们各自约束位下的嫔妃。

经过这么些年,皇上后宫的主位嫔妃,细数起来竟也有不少人。如今打头的便是储秀宫的钮祜禄贵妃,妃位足足有六人,惠荣宜宁宣平,底下嫔位数量多了些,可大多数没有经过册封,只是因为生育有功而提了待遇。

攸宁从前还和她们中的几位打过交道,不过后来位份高了,做事也随意些,大多数时候在宴会上见到打个招呼便算是尽足了礼数。

因此,对于孝懿皇后去世后,后宫新一波的人心变动,她实在是没什么感觉。

谁叫这会儿的宫斗顶了天不过是大家互相练练嘴皮子,使唤底下的宫女太监去找对方麻烦,什么下毒堕胎之类的事情想都不敢想,消息不灵通些的,兴许人家孩子都生了,才知道宫里又多出来一个嫔妃。

攸宁的消息当然是灵通的,毕竟整个启祥宫都是她的人,可她基本上也不关心这些个,宫里又冒出来几个孩子几个嫔妃,只要不住在她宫里,那就不关她的事情。

——以上这些事情,她确实有些听腻了。

她现在反而更期待听到外面的事情,消息来源总共就两个,一个是在上书房读书的胤禩,作为一个乖巧可爱的弟弟,前头的阿哥们都还算待见他,经常有什么新鲜事儿都愿意讲给他听,他再回过头来讲给攸宁听。

另一个就是皇上了,在给太皇太后侍疾的时候,攸宁也算是见识到了他真性情的一面,渐渐地也有些放开了心扉,从前不敢表现出来的兴趣也敢表现出来了。

当然,这绝不是因为什么“真爱”之类的,反正绝对跟爱情挂不上钩,纯粹是在这位皇上跟前,完全没有女人干政的可能性。

就像是假如一个金发碧眼的小孩,站在攸宁面前对她宣告,她要竞选当上华国主席,这件事的可笑程度和攸宁现在对着皇上宣告她要当武则天是一样的。

永远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说出来,那也不过是玩笑话。

更何况攸宁不过是好奇皇帝御驾出征相关的事情,反正她没有给自己家里人谋个官儿什么的意思,相信经过这么多年相处,皇上对她的秉性也是知道的。

皇帝听她的问题一个接一个蹦出来,从“军营里不许有女人,所以皇上亲征的时候会不会带宫女服侍”的好奇,到“原来皇上你所说的亲征也只是从京城到直隶,而不是真的上前线”的失望和松了一口气,对此,皇帝颇觉无语。

也就是她了,彼此相伴十余载春秋,皇帝对宁妃的脾气性情也算是了如指掌,她是个极普通也极不普通的女子。说她普通,倒不是什么贬义词,只是她大多时候也同一般的贵族女子一样,心地善良,相夫教子,为人孝顺。她不爱理会俗物,也并不过分在意那些,素日里只好琢磨吃喝打扮,对于旁的嫔妃并不嫉妒,但也并不深交,喜欢听些八卦,越是离奇的越是能引起她的兴趣,对于孩子经常狠不下心来,还要托他训斥惩罚,对于外头的事情,更是半点都不了解。

说她极不普通,便是她有时候又对寻常女子不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有时候眼界却比一般男子都宽广些。问她,她也只说是自然而然便想到了。她并未读过几本书,可竟也耐得下性子自学写字,还要了他的字帖拿去学,虽说练了许多年也没有太大效果,可能够坚持一件事情这么久也是很不容易的。

——他着实有些欣赏她的坚持,对于一切的坚持。荣华富贵并没有腐蚀她的本性,反而成为她的陪衬,使她变为一个更加夺目动人的宝物。

不过,皇帝之所以能够容忍她这么问东问西的,也不全然是因为她这么问显得极可爱,也是因为皇上再清楚不过,一个连武英殿大学士是几品官儿都不大清楚的人,自然不可能有什么权力欲。

既然如此,她不过是对这些东西好奇,那说给她听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八十章 打卡第八十天

皇帝要御驾亲征, 这在后宫里是一件大事。

对于读过书知道些历史的人来说,御驾亲征安然无恙回来就罢了,若是一不小心有个什么闪失, 一世英名能毁掉一大半儿。

哪怕是不识得几个字的嫔妃也极担心, 对她们而言,亲征不就是要上战场么,

要是人出个什么事儿,自己不就成了寡妇?

然而皇上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谁敢在这个时候预设他出去一定会战败?连皇太后,也只是旁敲侧击地关心了下他出行的事情。

还是皇帝知道皇太后的担心,多加解释了一番, 安了老太太的心。

对于后宫嫔妃,他就没有这份闲心思了, 但攸宁好奇的时候,他还是详细给她解释了, 顺带着便叮嘱她去劝嫔妃们不必担心。

攸宁于是尽职尽责将这话转述给了在坐的贵妃,以及跟她同品级的惠妃,荣妃,宜妃, 以及宣妃和平妃。

话刚说完,屋里几人神态各异,虽然表现得不明显,但攸宁哪还能感觉不到。

贵妃不必说了, 皇上对她的宠爱与看重程度都极为有限,论看重,以前有孝懿皇后在她前头,论宠爱, 更是不及四妃。哪怕去年她终于得了个心心念念的小阿哥,也仍然是如此。

初进宫时对于四妃的看轻和不屑,也早磨得干干净净。她知道宁妃这几年来愈发得宠,因此也并不意外。

只是这样的事情倒要叫她来告诉自己,心里难免不舒服。

荣妃听罢念了一声佛,惠妃却对此事早有预料般,笑眯眯道:“皇上心中自然有成算的,要是早些年三藩刚乱的时候亲征,那才吓人呢。”

宜妃心情不错,看了眼攸宁见她也面露疑惑,倒也愿意捧这个场:“那可是老黄历了,那会儿我都没进宫,只听人说南边儿乱的很呐。”

于是话题便从皇上亲征的事情,陡然一转转到了十多年前。

待到最后人都走得差不多,启祥宫宫门一关,攸宁才真正放松下来,换了身衣裳跟宜妃挪到暖阁里说话。

这几年她们和惠妃荣妃之间的关系,倒是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以前大家都是按资历排着顺序,惠妃荣妃有宠爱,有资历,有子嗣,她们二位顶在前头,底下的自然是心服口服。

如今却不同了。

论资历惠荣二妃还排在前头,论及宠爱,却是一日日的走了下坡路。

皇上再怎么念旧情,也只是不至于叫她们见不着他人影罢了。

像亲征这类型的话题,攸宁敢提,也是仗着自己还有宠爱,容貌不说是嫔妃中最出色的,可经过系统提升也丝毫不逊色给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光有这一项在,也不怕一个不慎皇上不高兴了,日后他再也不来启祥宫。

——人人都爱美色,便是攸宁自己,没事儿干的时候也能盯着镜子里的自己欣赏个不停。

相比起来,惠妃与荣妃难免就谨慎些了。

而宫廷生活就是这么现实,谁伴驾多,近水楼台得赏赐的机会就多,也更得宠,内务府得了什么新鲜玩意儿,自然也是愿意送给能时常陪伴圣驾的人。

以往凡是得个什么南边的好布料好首饰,都是按着排位一个个领的,以皇上的脾性,自然是不会缺了谁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惠妃和荣妃就开始自谦了,那些颜色鲜亮的料子也都给了攸宁和宜妃。

一次,两次,渐渐地,便成了习惯了。

虽说大体上没什么,到了惠妃和荣妃这个位置,难不成还能缺这点布料?然而从前有的,现今却因为宠爱渐渐失去,还要做出一副识大体的样子来,甘居人下,这滋味到谁身上都不好受。

日子一长,纵然是关系再好的人也难免不自在起来,更何况最初的四妃本就是同事关系。

谈及这个,宜妃也颇有感触,这两年攸宁逐渐得宠,连她也逊色几分,不过她没这个精力在意这些了,光是五阿哥跟九阿哥就足够她忙。

再者,兴许是年轻时在意过了,如今年长居然也慢慢想开了,皇上喜欢谁,宠爱谁,本来也由不得她。

彼此情浓时,拈酸吃醋也不过是小把戏,过了那个时候,就是不识趣了。

她也不再往深了,人要是活得太明白了,反而没了意趣。难道要为了皇上,就要把自己好好的后半辈子搭上就不成?到时候自讨没趣不说,连个说话的人也没了。

这也忒不值了。

因此,她嘴里说着丧气话,面上却没有叹息之意,只是颇有些感慨道:“现如今是她二人,再过个三五年,便轮到我了。”

她今年也不过三十岁,比攸宁大了三岁,可是宫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过着锦衣玉食的富贵日子,日日保养,瞧着也不过是二十来岁的样子。

攸宁本来想说不至于,可想想其实惠妃和荣妃今年也不过是三十五六岁的样子,只好把话咽下去不说了。

要怪,也只能怪皇上眼光忒挑剔,分明他自己跟荣妃和惠妃就是同龄人,自个儿都蓄起了胡子,如今倒是嫌弃起人家来了。

当然,这些话就是宜妃也不好跟她说的,只能自己心里想想罢了。

攸宁只是思考了一会儿,设身处地想了想,将来自己年龄大了估计也要自谦,把一些鲜亮又难得的好布料让给新人,这倒是没什么难以接受的,时下什么年纪穿什么料子,大家心里都是有成算的,即便非把料子抢过来,难道四十岁的她还好意思天天穿着嫩粉色出吗?

让个料子,不侍寝,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前者她无所谓,后者似乎也可以接受,毕竟她不想当什么高龄孕妇。

唯一让她有些耿耿于怀的,是她居然一到三十五岁就会被皇帝给嫌弃,也不想想那时候皇帝自己都有四十了!

这个想法一旦起来,就有些摁不下去了。

皇帝自然察觉到了,毕竟他印象中,攸宁是个相当心大的人,她几乎从不拈酸吃醋,大度得让人惊讶,甚至让人有些郁闷。

这还是她头一次露出这种有些怨念的神情来。

皇帝心里好笑,可也好奇,想了一圈,自己从玛嬷去世后就没往后宫里挑人,又因为孝懿去世,乾清宫有些宫女子也至今没有挪出来过,这几年来的最多的莫过于她的启祥宫。

他如此想着,便也这么问出来了。

被人轻易看穿就是这点不好,不过攸宁跟他的相处方式一直是这样的,与其伪装自己的真实意图,说点儿不咸不淡没意思的话,倒不如有话就直说,自己心里也痛快。

——当然动不动就吐槽大清两百多年后要亡,甚至时常在心里算距离大清灭亡还有多少年多少天这种话是决不能说的。

攸宁于是把自己心里的担忧说了出来,没有明言惠妃荣妃她们,但这么浅显的意思谁都可以领会得到。

至于吐槽皇帝自己跟她们是同龄人这点,她闭口不言,可皇帝难道还不知道她的脑子里是怎么想的。

——他刚开始蓄须的时候,她就有些嫌弃来着,只是自以为掩饰得很好。

他瞪了她一眼。

攸宁忙坐到他身边去,殷勤地给他喂茶捏肩,冲他讨好的笑着。

皇帝自是欣然接受,小臂一揽把人圈在身边,似乎有些为难,但最后还是简短地解释了一句:“这与她们的年纪并没有关系,只是她们早前生育有了损伤,到了这个年纪很该好好保养,不宜再有妊了。”

攸宁万万没想到是这个答案,反应了一下,又觉得这没什么问题,很符合皇帝的人设,森严的宫规之下也是有人情存在的。

虽说嫔妃本就是为了繁衍子嗣,皇后才是不可缺的一国之母,可是总不能真把嫔妃当工具人用,从年轻一直生到老,这也忒吓人了些。

再退一步来说,宫里有的是嫔妃,要生孩子也没必要一直逮着那几个嫔妃薅吧。

那就不能不生?

攸宁自己默默摇头,谁叫人家家里真的有皇位和爵位要继承?

好吧,这个世道从来就不讲道理。

能在这样一个不讲道理的世道,遇到一个还算是讲道理的皇帝,运气已经很好了!

心里的疑惑有了解答,不用担心自己会在十年之内下岗,攸宁就放心了。

她当然希望自己得宠的时间越长越好,这样成为旧人的时间就短了,最理想的状况莫过于是她老了,皇帝也老了,力不从心就只能每天找旧人谈心了。

——比皇帝年轻就是这点儿好!

谈个十来年的心,两人双双寿终正寝,打出完美结局。

至于等皇帝没了做太妃,再跟一群太妃挤在一起住大通铺什么的,她一点儿也不期待。

皇宫里的寡妇也是寡妇啊,丈夫死了,登基的不是自己儿子,日子能好到哪里去?

上一篇:僵尸恋爱守则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