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24章

作者:梨庐浅 标签: 日常 美食 种田文 穿越重生

一直帮着烧柴火的婆子见她们在品尝,早就开始咽口水:“柳娘子要是不吃,我就端走了。”

柳娘子顾不上搭话,挥了挥手。

那婆子欢欢喜喜端着红糖糍粑,和人一起去分食。

几人迫不及待咬下去后,个个发出赞叹,那红糖的甜意从喉咙滑进胃里,哪怕嘴角沾了红糖浆都来不及擦,生怕晚一步就没了。

没吃到的人在那里捶胸顿足,眼巴巴看着柳娘子,希望她再多做一点。

吃到的人全都笑眯眯的,不知情的还以为是什么乐事。

林杏月把先做好的几盘往三娘子和四娘子那边送了送,余下一盘打算带去给松姐儿、小云她们吃。

晌午的饭不用她操心,陈妈妈和杨宏娘做得有模有样,林杏月不过提点一二,就端着盘子走了。

赵嬷嬷她们一见林杏月过来,喜笑颜开,忙拉板凳让她坐在火前:“外头冷了,快来烤烤火。”

林杏月来到熟悉的地方,脸上露出满足神情,把带来的红糖糍粑递过去:“这是刚做出来的,你们也尝尝。”

看到那做成长条、裹着红糖芝麻的糍粑,小厨房的几人赶紧伸头过来。

松姐儿嘴里还埋怨着:“当你天天忙得都忘了咱们了呢。”

“怎么会,忘了谁也忘不了你们。”

松姐儿才高兴,就见小云坐到了林杏月那边,挨的很近。

小云也好久没去林杏月那边玩了,看见她就想贴一贴。

松姐儿不高兴,挤在另一边:“我也要挨着你。”

两个人就挨着林杏月,吃起来那红糖糍耙。

“好好吃。”

“真的哎,又甜又黏的,好好吃。”

赵嬷嬷在她们不远处坐着,说起西府那边的事:“该找的关系约莫都差不多找着了,只等西府的人收拾妥当就能走了。”

“可赶紧走吧,到时候西府整治整治,咱们住的地方也宽敞了。”胡娘子接话。

林杏月一想也是,等二老爷他们走了,确实会空出大片地方,脸上带了几分兴致,问赵嬷嬷:“可是还会重新分房子?”

“这就不知道了,有那才成家的,约莫能分着住的地方,咱们这些怕是够呛。”

林杏月不过随口一问,那边的董婆子突然想起来林婆子和林大海:“西府那边是不是也有亲戚,他们没来找麻烦?”

“敢来!他们以前对我们是什么样子,我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没的还欢欢喜喜把他们接过来,那就太对不起以前的自个儿了。”

林杏月笑了笑,把章亲家帮忙看过的事情说了:“听说还去找了那边的封管事帮忙看着,很是够意思。”

“那就好,这越到最后关头,越怕他们鱼死网破。”

林杏月记在心里:“回头我就和我娘再说一声,白日里我们不在家,也得把那门锁上。”

又说了一通话,见赵嬷嬷脸上带笑,很是高兴,想着她对侄女能过来也是欢喜的。

林杏月扭头看去,就见董婆子和辛嫂子正在那边忙,定睛一看,做的却是肠粉,这也是林杏月教给她们的,做起来不难,却很好吃,小厨房的人也爱做这道吃食。

“月姐儿,你是不是还没吃饭?一会儿说什么也要在咱们这边吃。”

林杏月点点头:“行,那我就留下来吃,等会儿可别让我动手。”

“倒是跑到咱们这里躲懒来了,你且放心,来这儿就跟回到家一样,绝不让你动手。”

等吃了她们做的肠粉,林杏月不由竖起大拇指:“竟然这么好吃,就是我来做,也不能比这好到哪里去了。”

这肠粉吃起来先尝到的是那股子纯粹的米香,里面还放了些猪肉的馅料,吃起来就带着肉香。

那酱汁也是按照林杏月说的做的,咸甜适中,上面还放了芫荽和芝麻等等。

说得董婆子她们脸上都十分高兴,哪怕知道林杏月这话有夸大成分,也喜滋滋的。

她在里头吃,董婆子她们就搬着东西去外面,过一会儿丫鬟婆子们就要过来打饭了。

她竖着耳朵,听到外面叽叽喳喳,不知在说着什么,好奇问松姐儿:“都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松姐儿出去一趟,神秘兮兮的回来,压低声音:“你知道是谁回来了嘛?大娘子屋子里的绿夏回来了!”

林杏月的眼睛一下子睁大:“你说什么,绿夏回来了?”

松姐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劲儿,把刚听到的都和林杏月说了:“开始只是求到门房那边,花了不少钱,见了我姐姐和怀秋姐姐她们一面,说是想见见大娘子。”

林杏月听着,也不继续往下吃了,只觉得心都快跳到嗓子眼,这绿夏胆子可不是一般大,人人都知道她是被大娘子赶出去的,就算后来和那小厮闹得不愉快,也没人想到她会转头来找周大娘子求情。

周大娘子也十分意外,平春说她来了,她眉头就先皱起来。

平春心里也没底,可到底和绿夏在一个屋子许多年,见她如今这样憔悴,再一联想她之前也差点被给了大老爷,难免有了兔死狐悲之感,就答应帮她撮合撮合。

“我姐也真是,回头我娘知道了,肯定要说她!好不容易有了如今这样的前程,还为了绿夏把自己搭进去,肯定着急。”

松姐儿既骄傲又觉得有些害怕。

林杏月也叹了口气:“你娘说的有道理,可你姐也真是个有义气的人。”

外头的人也在议论:“我仿若看到她了,不大真切,想着是不是看错人了。”

“我也觉得不会是她,她可是被大娘子赶出去的,还和大娘子闹成那样,又如何能回来?”

“别忘了她那一手算盘,打得可是好的很,以前大娘子都离不了她。”

“再打得好,那也是驳了大娘子和大老爷的面子,我看悬。”

众人议论纷纷,打饭的时候都没来往日的精神。

可看到端上来的是肠粉,一个个的都不再说闲话,喜滋滋的去端里肠粉吃。

绿夏也是实在走投无路了,她要是在那庄子上待下去,迟早有一天会和那小厮成了真正的夫妻。

一次不行,定然会有第二次,她能次次都躲过去?

躲不过去,生米煮成熟饭,事情就成了定局,再往后再生了孩子,绿夏简直不敢往下想。

与其过那样的日子,倒不如试试运气。

她赌周大娘子会是个心软的人,她在正院里好歹也当了十几年的丫鬟,只要念着一分的情,她就有活路。

梁妈妈听着平春跪下来回话时,手都哆嗦:“她倒是还有脸面回来。”

周大娘子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把点心推到一旁,显然没胃口再吃。

平春心一直扑通扑通跳着,知道自己今儿是莽撞了,回去少不了要挨骂。

可是人总得有豁出去的时候,不能天天循规蹈矩。

她继续大着胆子说:“绿夏说,要是能回来,愿意为大娘子当牛做马,一辈子在娘子身边,梳了头做姑姑。”

周大娘子缓缓开口:“当初说来,也是那小厮把她从这府上接走的,说到底还是她的恩人,仅仅是不愿意同房,就要闹到这一地步,她的性子……”

周大娘子实在觉得绿夏的性子过于固执,当日里去了大老爷那里时是这样,如今把那小厮也闹成这样。

平春不知道怎么回答,只跪在那里,手指无意识颤抖着,不知道以后会是个什么命运。

周大娘子看向梁妈妈:“你说,她是怎么有胆子又跑回来找我的?”

梁妈妈到底心软了一下:“想着是大娘子心肠软,她跟在咱们房里多少年,打小就是伺候您的,自然也知道您到底是个什么人。”

周大娘子听了,唇角往上翘了翘,想起来绿夏也的确在她身边待了不短时间,只是就这样把她放进来,实在有些打自己的脸。

正想着,就见梁妈妈又提了一句:“倒是不妨把她再换个差事,回头去外头查那些庄子上的账。她那时候算盘打得好,当初董顺家的事,她也只是查了一半,后头可是查出来不少东西。”

顿了顿,又继续说:“留在咱们身边好用是好用,就是大老爷怕是看见了她就不喜。”

这话也是故意说的,边说边去看周大娘子的神色。

周大娘子却没如梁妈妈所想,已然对大老爷彻底失望,不像以前为了个小娘还愿意和大老爷闹,现在听到大老爷三个字都只想翻白眼。

要是把绿夏放在跟前,大老爷看到了肯定膈应。

“那就先让她进来,自梳了头当个姑姑。”

平春大喜过望,恭恭敬敬磕了几个头,谢过周大娘子。

她今天求的不单单是绿夏的未来,求的也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将来。

这一试探,也知道周大娘子真是个面冷心软、虽然不大靠谱却也不会要了她们性命的主子。

平春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

梁妈妈也恭维了几句,一边想着,怕是以后都不用再为大老爷和周大娘子之间的事烦心了。

“我倒是觉得那小厮也是个不大机敏的,既已把绿夏娶回了家,何必着急一时?慢慢等她有了那意思,两个人顺顺当当、理成章不就真成了夫妻?”

周大娘子是真的好奇,就不知道多等一等。

梁妈妈却深知这些男人的心思:“怕不是被谁三言两语刺激一下,说他是个没本事的,这小厮再一喝酒上头,觉得对绿夏那样好,她还不知感恩。”

这一屋子除了平春、梁妈妈和周大娘子都对这些爷们儿没一点好感,说话自然也就不客气。

“你且把她叫进来,我再问问她。”

平春忙起身去外头找绿夏,还想着再拿一身自己的衣裳,得让绿夏换上一身,免得穿了那在庄子上的旧衣,显得太落魄。

梁妈妈见周大娘子心情不赖,说起大厨房才做的红糖糍粑来:“像那糯米枣一样,也是个甜点,刚做出来还热乎,娘子可是要来一些?”

周大娘子点点头:“那就来一些,再配些茶。”

梁妈妈笑眯眯应了,没多大会儿,小丫鬟就把一碟子红糖糍粑端上来,放在周大娘子跟前。

“这又是那林小娘子才做出来的?”

“是呢,听说是两个小娘子那边想要吃甜食,她才做了来。”

周大娘子点点头:“她也是个有心的。既然说到三娘子,这赵家人也快要上门来提亲了,府里一应事情都要忙起来,针线房那边再抓紧一些,给三娘子快些做衣裳。”

又想起来宫里的榴姐儿,周大娘子叹了口气:“到底是亏欠了她,从来没为她操过这样的心。”

梁妈妈赶紧劝:“娘娘在宫里,那是多少人羡慕都羡慕不来的福气,娘子且宽心就是。”

周大娘子没往下说,心里却狠狠叹了一声,那宫里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别看着如今榴姐儿还算得宠,到底没有怀上,此次她心里也是不安的很。

那红糖糍粑散发着诱人的糖浆味,周大娘子拿了筷子夹起来一个放到嘴里,咬上一口,先吃到外面裹着的一层红糖浆,甜滋滋的。

心里头突然想到,不仅是榴姐儿,宫里头好些年没有人生出皇子了。

除了上次的绵姐儿,可还没往外露出风声,没蹦跶两天,就听说那小产了。

周大娘子咀嚼的动作一顿,像是发现了什么大事一样,眼睛里全都是惊恐。

上一篇:霸总女儿三岁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