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240章

作者:梨庐浅 标签: 日常 美食 种田文 穿越重生

想了想,又拿了新鲜的藕来,要做一道鱼香藕盒。

小丫鬟一步三回头回了老太太的院子,把这消息告诉了她。

老太太就对大郎君和二郎君说:“既如此,你们两个也先回去各忙各的事,等到午间再来我这边吃。”

二郎君和大郎君也不多耽搁,二郎君还得去给周大娘子请安,吴娘子也还没见上一面,心里也是惦记得很。

路上,大郎君又说起前段时间林杏月给安亲王家的娘子做的吃食:“听说送来了不少的谢礼,又拿走了些点心。”

二郎君也是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笑着说:“咱们家出了这么一个厨娘,真是得了个宝。”

大郎君明白二郎君这是什么意思,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已然不能再进一步,指望着宫里的娘娘,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他们两个也做不来。

可二郎君要走仕途这条路,也不是那般的好走,汴京城里多少勋贵人家。

像安亲王府这样的,能结交好自然是不能得罪的。

“我听府里已然有传言说,这林小娘子再做一段时间就要出去了。”

二郎君一愣,他在外面倒是还没听说过这事,就追问了两句:“老太太可是允了?”

大郎君点点头:“就是老太太允了,这话才传出来的。”

话里自然带了几分不舍来。

听见既是老太太允了,二郎君不明白为什么,随口道:“却也是这样,像她这般手艺好又什么都不缺的人,咱们家也不好硬留着,反倒是出去了,还得多些门路。”

两个人在岔路口分别,二郎君就去了周大娘子的院子里。

周大娘子看见他自然高兴,问了许多问题,连国子监的那些博士可爱吃点心也问到了。

“自然是爱吃的!我回来的时候,张博士还把我拦住,说夜里常常挑灯读书的时候,总是腹中饥饿。”

周大娘子笑了起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大厨房那边这几日倒是没那么忙,让他们多做些点心出来就是。”

大厨房的人不用给这些主子做饭,只给那些小娘和底下的丫鬟做,一直清闲着。

周大娘子就让他们把点心多做一些出来,不说郡主那边要吃,就是安亲王家的那娘子要是回头要的话,总不能没有。

“这次回来,除了官家省亲,还有你妹妹要定亲的事,你大哥和你爹最近一直在忙,你回来了也能搭把手。”

二郎君恭敬地应着,又提起他同国子监那边请了假,同窗们如何舍不得:“一个个的都指着我过去带些点心呢。”

周大娘子又捂着帕子笑了一会儿,听着二郎君如此受欢迎,她心里也很是熨帖:“记着吧,等下回去国子监的时候再带一些。”

又催着二郎君赶紧回去陪陪吴娘子:“怕是早就等着你回去了。只是一点,她有身子还不安稳,你们当心些,别胡闹。”

二郎君脸烧了一下,赶紧应下。

周大娘子就对一旁的梁妈妈说:“这一个个的虽说不注重口腹之欲,可真碰上好吃的了,却都还是眼馋。”

梁妈妈笑眯眯:“是啊,人这一日三餐,哪一顿都马虎不得,要是少吃了,自然不得劲。”

梁妈妈又想起那些从西府回来的奴仆,大多都是跟着府里的人连着亲,推脱不开。

杨管家就把他们都分到了各个地方,这些地方虽然不打紧,可也怕闹出什么幺蛾子,失了体统。

就再三叮嘱,要是真有个什么事,就乱棍打死。

这些人能从西府回来,都是花了大力气的,有的还把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都拿了出来,听了这话,赶紧应声,又是赌注又是发誓的,生怕被撵了出去。

杨管家也不是说说而已,这些人当初跟着分到西府之后,也没少和东府打擂台。

不管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总归是有这话在先。

这些人在东府适应了一段时间,慢慢也就融入进来。

说来如今他们一个个最盼望的事,就是去小厨房打饭了。

西府当初和东府憋着劲的时候,也设了个小厨房,专供他们这些下人们吃。

只是和当时东府这边一样,小厨房做饭的婆子都没怎么学过手艺,还不如原先的赵嬷嬷她们做出来的吃食,难吃的很。

“早就听那些闲汉说过,你们这小厨房做的吃食好了之后,去外头叫东西的次数都少了。”

“我也听说了,真是艳羡啊。”

他们每个月不知要花多少钱,让闲汉跑腿从外头买吃食。

可是东府这边,小厨房东西好吃之后,每个月都能攒下来一大笔钱。

“要这么想可就差了,这东西这样好吃,嘴巴就会越来越馋,自然会想着买些零嘴来吃。”

西府来的人还不知道哪里能买零嘴,忙追问道:“咱们府上难不成还有这样的地方?”

“自然是有!你们还不知道,这小厨房的手艺都是跟着谁学的?就是大厨房那边的林小娘子,如今在老太太膳房那边帮忙,没见主子都去那边吃?图的就是她的手艺!”

“这个我知道,当初她就是在小厨房呆着,手艺好了起来才去了大厨房那边的。”

说完这个,就缠着说话的人要问清楚到底是在哪里卖。

这小厨房哪里都好,就是东西总觉得不够吃,吃多少都会馋。

“就在她家!不过以前的时候,半下午闲了有空能做些东西,如今在老太太那边,时间就不大固定,有时候是早上开,有时候是晚上开门。”

“我还知道他们家在外头也开了个铺子呢!”

这事本来就瞒不住人,张婶娘和林金兰她们得了空就出去,日日拿着东西往外走,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就都知道她们在外头摆起了摊子。

“我听说,以后这林小娘子也是要出去一块做那买卖的。”

“如何就这般傻?留在咱们府里,老太太他们也都器重着,不比在外头坐那摊子强?”

“人各有志,谁和谁想的又不一样?你觉得在这府里好,人家娘从前就是被卖了来,清清白白的,自然是愿意出去,谁生下来就想做奴才秧子不成?”

闲话一堆,小厨房那边也要开饭了,这些人一看,全都冲到前头去排队。

抬出来饭的,除了胡娘子之外,还有赵嬷嬷那远房的侄女,叫做慧娘。

慧娘先前也在厨房帮忙,不过手艺没学上多少,眼见着要分家,她扒拉来扒拉去,这才找到了赵嬷嬷。

慧娘也是个命苦的人,爹娘都不在之后,是跟着姥姥一家过活。

不过姥姥他们一家对她就一般般,舅舅和舅妈有自个儿的孩子,在府里找前程的时候,也是先紧着自己的孩子来,这也无可厚非。

她到了进府的年纪,就稀里糊涂去了厨房,要说有多喜欢做这些吃食,那也是没有的。

眼见着舅舅舅妈他们都是个小管事,也回不了东府,就想着让自家两个孩子回来。

当时慧娘也想帮忙来着,表哥表姐对她还不错,又是一块长大的。

不过赵嬷嬷没答应,不想让他们骨肉分离是一回事,另一回事就是,府上也不要这种断不清关系的人。

慧娘是个心思软的,把这事同舅舅舅妈说的时候,还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眼见着她是能留下来的,以后要有个什么事,还能求到她跟前,舅舅舅妈也没说什么,来之前还给了她一笔银子。

慧娘一来就把这笔银子给了赵嬷嬷保管。

赵嬷嬷本就有心认她做干女儿,见她这样懂事,就把钱收下来了,说要给她攒嫁妆。

来到这边之后,慧娘一开始只是帮着洗菜切菜,她们做吃食的时候,也不敢往那边多看一眼。

在西府大厨房那边,规矩严,不允许偷看,要是偷看了,那就叫偷艺,严重的可就会被赶出去!

可是来到这边,赵嬷嬷直接就让她一边看一边学:“要是有什么不懂的,你就直接问。”

慧娘私下里还和赵嬷嬷说了一声,让她别对自己这样与众不同:“省得其他人有意见了。”

赵嬷嬷知道慧娘在担心什么,便同她解释起来:“这倒是无妨,咱们府里不说那么些个规矩,且这些做吃食的法子,都是月姐儿教给咱们的。”

慧娘不止一次听到林杏月的名字,很是好奇,这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心甘情愿把自己会的东西拿出来。

“那是你没见过她,见了你就知道,她人有多好!且她会的东西可不少,怕就是做了这么多道菜,她肚子里的东西也还多着呢!”

“即便再多,那也没有这样全拿出来的道理。”

赵嬷嬷想起之前她也问过林杏月这样的话,林杏月当时好像同她说:“若是只有我一个人会,能吃到的人总共就这么几个。可要是会的人多了,能吃到这些好吃的人,也就会多上许多。”

“咱们只看到了眼前的一层,可她已经看到了往后很多事情。别看她年纪小,可不能小瞧了去。”

慧娘把心思收回来,见来人已经排了很长的队,就和胡娘子开始一块打饭。

“今儿吃什么饭?”

“是恭州小面。”

排队的丫鬟婆子们听了这名字,先念叨了几遍,就开始看那碗里的面条。

这红油小面看着汤色红亮,面条却是略微的鲜黄,里头还放着些蔬菜,又点缀了些葱花、豆芽等等。

“不能吃辣的,这边还有清汤小面。”

几个怕辣的人赶紧就去看那清汤小面,只见汤体是乳白色,面条同样微微发黄,除了没有那炒出来的红油之外,倒是没什么区别。

“我要吃这边红油小面!光闻着就能感受到那花椒带来的麻味,吃起来肯定好!”

“哎哟,我这几天火大,还是吃那清汤的吧!看这样子,里头应当是放了高汤呢!”

胡娘子点点头:“这红油小面,是用热油泼过的,香味才被激出来。那清汤小面,别看着没那红亮的红油,汤底还真是骨头熬出来的。”

【作者有话说】

谢谢各位宝子的关心,心里可开心了!谢谢你们

我去诊所看了,拿了药之后稍微好了一点,不过其他症状也出来了,可能也和最近比较忙有关系,领导又给布置了很多活,最近压力很大,抵抗力可能就不如从前了

总而言之,大家也要好好休息,好好吃饭,保护好自己,和大家在这里说说每天的状况,很开心,很感动,谢谢有你们[绿心][绿心][绿心]

105

第105章

◎板栗炖红烧肉◎

慧娘在小面做好之后,已经先尝了一碗。

她吃的是那红油小面,入口先尝到的是那胡椒的麻、茱萸的辣、葱姜蒜的香,里头又放了些芝麻磨出来的酱,配着那汤底熬出来的鲜味,吃上一口就直让人直呼过瘾。

慧娘觉得再也没有像现今这般好过的日子了。

赵嬷嬷说,林杏月叫她们做面时,还能往里面放些肉酱、杂酱等臊子,味道会更好吃些。

可惜今儿采买的路管事没给拿那些酱,只得这般吃。

上一篇:霸总女儿三岁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