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303章

作者:梨庐浅 标签: 日常 美食 种田文 穿越重生

徐叔这才哦哦了两声,跟着乐起来。

宋石头则把玉姐儿举起来转了两圈,把玉姐儿吓得连连尖叫。

“快把我放下,哥。”

玉姐儿虽然害怕,可想到宋石头以后就能和她日日在一块儿了,又重新高兴起来。

宋石头原本想同徐柏道个谢,要不是因为他们帮忙,他还一时半会儿脱不了身呢,只是挤过去才发现,徐柏正和林杏月在那里说着什么。

他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就站在两个人中间,扯着嘴角听着他们两个对话。

“以后我也来铺子里帮忙。”

“行,只是上次你不是还说想要读书?”

“自然也是要读的,不过该帮忙的时候我也得干活,总不能吃闲饭。”

徐柏有好多话想和林杏月说,这次能从府里出来,除了大娘子帮他之外,大老爷那边他也是费了些功夫的。

毕竟他做的这种事情,对于大老爷来说很难能高兴起来,一个不好,别说是大娘子的面子了,就是老太太来了,大老爷也能给驳回去。

这也是这段时间他一直在琢磨的事情,好在最后总算是全身而退。

“我出来之前,福生哥也和平春姐姐定下了。”

宋石头听了这消息,忍不住在旁边啊了一声,两人这才注意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这里了,目光都齐齐地看了过去。

“没事,我就是好奇,他们两个怎么突然在一块儿了?”

“谁和谁在一块儿了?”

林金兰听了个尾巴,就赶紧过来问道。

徐柏便又重说了一遍:“是福生哥亲自去大娘子那边求的,平春姐姐也答应了。”

“哎哟,那到时候是不是就能去吃喜酒了?”

这样热闹的时候,林杏月也想到了要吃些米酒,说:“正好再往里下一些汤圆来吃。”

一听有好吃的,大家就都眼巴巴地等着,林杏月便去后院里把米酒挖了出来。

这冬天做米酒,保温很关键,她把米酒埋在了地下,上面还用干草盖着,只是不知道这样做出来的效果如何,林杏月也不敢打包票。

“我跟着一块去。”徐柏乐颠颠的跟在林杏月后面。

林金兰在后面啧啧,和冯大娘咬耳朵:“以后咱们家月姐儿屁股后面又得多一个尾巴了。”

冯大娘眼珠子转了转,啊了一声。

她不是没往这边想过,只是徐柏那时候没脱籍,她才断了想头。

如今再看,冯大娘心都噗通噗通跳起来了。

林金兰说这话,原本是想让冯大娘知道,再出面拦一下。

谁知道冯大娘听了只顾着在那里乐呵,还挑林金兰的理,“你说你咋不赶紧找一个,那个平春可是和你一般年纪呢。”

林金兰一听,直接翻白眼去旁边了。

林杏月先把干草掀开,从地里面挖出米酒之后,打开一闻,就闻到了那米酒散发出来的清新酒香和米香,埋米酒的小坑里也渗出了清澈的酒汁。

“没事,做成了。”林杏月松了一口气,看来埋在地下还是不错的法子。

腌制豆豉的时候,也可以这样,上面盖一层厚厚的干草,里面的温度便不会太低,哪怕下着雪也能做成。

徐柏也伸着脑袋凑到米酒罐子前闻了闻,米酒的味道带着一股自然的甜味,虽然不及夏天那般发酵得好,甜中带着微酸,却也能感受到那淡淡的酒香味。

“我来抱出去。”

“那我去做小汤圆。”

他们最近一直在做奶茶,灶间有很多木薯粉,把木薯粉先揉成不粘手的面团,再搓成长条,切成小剂子之后揉成小圆球,水开之后放进去,就成了木薯小圆子。

另一种便是用糯米做的,需要将糯米粉和糖混合起来,慢慢加入热水搅拌成颗粒状,剩下的便和那木薯小圆子的做法差不多,只是需要在切成小剂子之后撒上些糯米粉以防粘连。

能感受到大家都兴奋得很,原本很大的院子,在这时候也不显得那般空旷了。

张婶娘和冯大娘两个人则在那里帮忙安排住处,玉姐儿从张婶娘的屋子里搬出来,和冯大娘住到了一块儿,徐柏则和宋石头徐勇他们住在一个屋。

玉姐儿没和冯大娘在一块住过,拿着东西过来的时候还十分不习惯。

“没事玉姐儿,以后你就跟着我就行。你看你兰姐姐和月姐姐,都是我养大的,我别的不在行,养小娘子最是在行。”

林金兰在旁边帮着搬东西,听到了就哼了一声。

“你哼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吗?”

“不是不对,这可太对了,你把我俩养得多好。”

林金兰说完,就冲冯大娘吐了吐舌头。

“玉姐儿,你可别跟你兰姐姐学这个,她这人哪里都好,就亏在了这张嘴上。”

“上次可不是这么说的,上次说我哪里都好,就亏在了这脾气上,怎么又换了个词儿?”

林杏月和张婶娘两个人在灶间把那小汤圆都下锅煮熟,最后再把米酒放进去,一碗酒酿汤圆就做好了。

“快别吵吵了,赶紧来吃。”

一说这个,林金兰和冯大娘两个人果然就不再多说话,赶紧招呼着大家过来。

大厅的桌子上,那酒酿汤圆已经摆放好,汤色是淡淡的米白色,表面上还飘着几粒枸杞,里头的小圆子白白胖胖,在汤里半沉半浮。

“这个汤圆怎的这般小?”

平日里他们吃的汤圆要比这里头的小圆子略微大一些,也是有馅儿的,不过这小圆子吃上一口,就能感受到那糯叽叽的口感,带着糯米的绵密感,加上酒酿的米比较酥软,滑溜溜的就进了嘴里。

这酒酿小圆子的主调是甜,是酒酿发酵之后带着的那股清甜,混合着酒香。

这酒香不冲不烈,刚入口的时候似有似无,只在回味的时候能感受到那股子香,让人只觉得温润舒服。

喝下去之后,从喉咙到胃里都是暖暖的,身上也暖和起来。

“这也太适合这样冷的天喝了。”

冯大娘在喝第二碗的时候就往里加了些红糖,这样比原先的味道更多了几分红糖特有的焦甜。

“你们也都放一些。”

“好勒,咱们也放些尝一尝。”

“我看咱们也能在卖奶茶旁边卖着酒酿汤圆,多好吃。”

林金兰随口一说,就被冯大娘给采纳了,她拍着大腿说:“这个法子好,到时候包汤圆也让那些大娘来,她们都乐意的很。”

林杏月一边喝着,一边看向了铺子的二楼,如今人手多了,这二楼的雅间也是时候可以收拾出来了。

柳娘子瞧见了林杏月的视线,跟着往上看了看,问她:“你这是有新的打算了?”

林杏月点点头:“等过了年,咱们就开始收拾收拾。”

徐勇在那边已经期盼起来,从来没觉得过年是让人如此觉得高兴的一件事:“月姐儿,要不明天咱们还做上次吃的那把子肉?”

自打进入腊月以来,林杏月时不时就会做些好吃的,可要让徐勇说,他最喜欢吃的还是那把子肉。

宋石头和徐叔这一路上可以说是风餐露宿,去的时候还有林杏月给拿的那些火腿,可是回来的时候就都已经吃完了,靠着啃干粮过来的。

一听把子肉,即便没有尝过,口水都险些要流出来。

“想吃把子肉了?上次你们不是也看着怎么做了,明儿你就试着做一做。”

林杏月想着让徐勇慢慢往灶台这边学,当初说他鼻子灵,说不定有做饭的天赋,也不是信口胡说。

徐勇嘿嘿地笑起来:“这不是总觉得你做的好吃。”

“你那是没有动手做,做上一两回就知道,没有比自己做出来更好吃的了。”

林杏月没打算再做那把子肉,却想着做窑鸡出来,他们后院的面包窑正好可以拿来用,窑鸡一锅能做出来好些个,摆在外头完全可以当成年货来卖。

“就是需要一些肉鸡。”

张婶娘把最后一点酒酿圆子喝到肚子里,拍着胸脯说:“这事儿交给我,咱们家的那些鸡排、鸡翅都是找那小郎君去要的,这回我还去找他,他家的鸡还不错。”

这窑鸡在不同的地方做出来的方法也不大相同,有的地方是直接在鸡外面用湿泥糊住,再放到窑里面进行烤制,有的则是会裹上树叶或者一些其他方便裹住的叶子。

他们家之前在园子里摘的那些荷叶,都做了荷叶粉蒸鸡,一点也没剩下,听说有的地方还有干荷叶,不过现在已是来不及,林杏月便打算用麻布加上黄泥的方法,直接裹着那鸡肉来做。

【作者有话说】

[绿心]

144

第144章

◎窑鸡◎

张婶娘很快就把鸡拿了回来,处理干净之后,就需要用到盐、蚝油、香菜、葱段、胡椒粉等等这些东西。

麻布也需要提前用清水浸湿,拧干之后备用。

腌制鸡的时候,也可以在鸡身上划几道,这样更方便入味。

差不多等上一两个时辰之后,鸡腌得差不多入了味,面包窑里的炭火也已经点燃,烧到发红发烫。

这时候,只需要在腌制好的鸡的表面刷一层油,再用麻布紧紧地包裹住鸡身,外面再糊一层泥。

玉姐儿把这件事情当成一件新奇的事,很是积极的过来帮忙。

宋石头回来之后,林杏月就和他说了想让玉姐儿去读书的事情。

宋石头的反应和她预料的差不多,听到之后先是大吃一惊,犹豫了好半天才说:“我觉得让她跟着你学学做饭的手艺就挺好的。”

别说这时候读书了,就是许多年之后,人们对女性读书还是持一种打压和怀疑的态度。

林杏月早就想好了理由:“咱们小饭馆终究还是需要一个自己人来算账,玉姐儿这几天认字也能看出来,她也是个很有天赋的孩子。”

宋石头还想再说话,却不知道要如何说,只得把目光投向徐柏和徐勇那边,想寻求他们的帮助。

徐勇只傻笑了两声,林杏月让他做的事情,他从来不会反驳,也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宋石头。

徐柏想了想,还是放下东西过来劝宋石头:“这读书识字没有什么不好的,你看府里的三娘子、四娘子,都是能写能算,玉姐儿以后学成了,打理铺子不是更轻松自在些?”

宋石头看看林杏月,又看看徐柏,最后干脆扭过去不再管了:“你们看着办便是,左右又不会害了她。”

上一篇:霸总女儿三岁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