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府小厨房 第89章

作者:梨庐浅 标签: 日常 美食 种田文 穿越重生

陈妈妈看见她,立刻就堆着笑脸凑了上去:“这不是念冬姑娘,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有什么事只管让小丫鬟跑一趟就是,何苦自个儿来。”

念冬对大厨房只是好奇,倒没流露出什么嫌弃的样子。在这些婆子身上转了一圈,就把目光落在了林杏月身上。

她是见过林杏月的,和陈妈妈笑着点了点头,就几步走到林杏月跟前:“月姐儿,在大厨房可是还适应?”

陈妈妈脸上一尴尬,她堆着笑脸过去和念冬说话,没想到她理也不理,扭头去和林杏月说话去了,让她的老脸往哪里搁。

林杏月记得念冬,知道她和平安一样,都是个爱吃的,时不时就会让小丫鬟过来找她。

只是不知道她今儿来是有什么事,说了两句闲话,就问了出来。

“不为别的,是梁妈妈让我过来找你的。”

本来众人就神思各异,听到念冬说的话,一个个的就都露出吃惊的表情。

那边的柳娘子神色却是若有所思,想到刚才林杏月做的那馄饨有多受欢迎,心下就有几分了然。

那陈妈妈和杨宏娘,却是吃惊的很,两个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一个念冬也就罢了,不过是个二等的丫鬟,可那梁妈妈怎么也来找林杏月?

她们把目光重新落在了林杏月身上,这次多了几份打量和审视,再不像以前那样轻看了。

林杏月自然把这些人的反应收在了眼底,笑盈盈的问念冬:“梁妈妈可是要吃些什么?”

“上次梁妈妈不是喝了那石榴饮子,现下还惦记着,问你那边可还有什么饮子要喝。正巧我也要来找你,索性就替小丫鬟跑了腿。”

林杏月想了想,想起来上次冯大娘拿回来的那些个荷花,都被她酿了酒,算算日子正好能喝了:“等我回去瞧瞧,要是能用的话,就给妈妈送过去。”

念冬说了声好,又往前靠近了几步,小声的问她:“可是还有那碎蟹酱,我拿来拌饭正正好。就是先前被平春姐姐看到了,要了我一大半去,要是有,我就让小丫鬟一会儿过去拿。”

当时林杏月做完碎蟹酱,给这些搭得上话的大丫鬟们都送了一罐子。

平春那边也是有的,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平春并没有要,把碎蟹酱给她退了回来。

林杏月没心思去猜平春到底是为什么,只当她是不喜欢吃,退回来了她就自个儿留着。

没想到平春原来也是个爱吃的,还从念冬那边拿了不少回去。

先前就有老太太房里的两个小丫鬟过来要碎蟹酱,后头还有徐勇他们,再加上黄婆子和罗老汉,可是有不少人。

林杏月之前趁着有空的时候,又出门买了不少的草蟹,都腌制了起来。

这碎蟹酱倒是不用太长时间,想着差不多也能吃了,就应了下来。

“那可太好了,我还怕你这边没有,来的时候都还在想着。”

大厨房的这些人平日里没少跟这些丫鬟们打交道,哪里见她们露出过这样的笑脸来,在那边干活的时候,也要往这边打量几眼。

念冬像是丝毫没有察觉到这些人在打量她们一样,说完才不疾不徐的从腰间拿了个荷包递给林杏月,让她做好了就叫个小丫鬟送去。

又扭头给李妈妈说了一声:“不知道可是能让林小娘子帮咱们这个忙?”

李妈妈笑着说:“这有什么不能,平日里咱们也不是没私下开过小灶。这会儿月姐早饭都已经做好了,本该就是她休息的时候。”

林杏月点点头,和其他人点头行了礼,直接出了大厨房的院子。

柳娘子也跟着林杏月出来,只是这次要比先前还要热络一些,问她每次做吃食都收多少钱,又眼巴巴的看着念冬递给林杏月的那个荷包:“看着就不少,这些个在主子跟前得脸的,手里都有钱得很。”

林杏月笑了笑,没接这个话茬。

柳娘子现在看林杏月就像是看金元宝一样,她不说话也不恼,还给林杏月指了她住的地方:“虽然咱们在厨房里干活又脏又累的,可每天都还能回趟家,就比那些个丫鬟们强上一些。”

这说的也是,林杏月虽然有时候总是说冯大娘和林金兰,可三个人一直相依为命,还有隔壁的张婶娘和玉姐儿。真要让她住到了府里,还舍不得呢。

“现下你知道我住在哪里了,回头有空就来家里坐坐。”

“好,得空了就来。”

林杏月辞了柳娘子,回到家里就把之前酿的那荷花酒给打开了。

盖子一掀开,最先扑鼻而来的就是发酵之后的醇厚香味,仔细的闻一闻,那荷花的清香若隐若现。

再看那酒液清澈透亮,没有明显的悬浮物,就知道这荷花酒酿成了。

林杏月舀了一小勺子上来,抿了一小口。一入口,舌头尖儿就先尝到了醇厚的酒香,再之后便是荷花的清香萦绕其中。

要不是怕度数高,林杏月很想咕咚咕咚的喝下几口。

“这家的酒曲味道不错,下次还从他们这家来买。”

念冬也是个利索的,林杏月才给她装好,那小丫鬟就探头探脑的,看见林杏月就咧了嘴笑:“林小娘子,念冬姐姐让我来拿那碎蟹酱。”

林杏月把那一罐子碎蟹酱递过去,想着梁妈妈既然要酒,多少也要吃些下酒的东西,她就顺手装了一些糟笋干和酱八宝。

不过是个顺水人情,要是梁妈妈念着她的好,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着。

顺带着给了小丫鬟一些吃的,小丫鬟拿着就高高兴兴地走了。

梁妈妈早就在屋子里等着了,二郎君沐休在家里,周大娘子定然是要留他们。梁妈妈向来不在这时候上去讨人嫌,才想着喝些什么饮子。

等看到念冬拿过来的是那荷花酒,梁妈妈的眼睛就亮了亮,脸上的笑容也多了几分:“这个月姐儿倒是个有意思的,竟然还会酿酒,就是不知道味道如何。”

念冬也好奇,她和梁妈妈自来走得近,也不拘束,就在她屋里坐下,等着梁妈妈把荷花酒给打开。

“那月姐儿还是个有心的,还给妈妈带了些下酒的。”

梁妈妈平日里喝饮子,从来不吃这些下酒的:“就这样慢慢的品着,才是有滋味。”

念冬见梁妈妈不要,就想着把那些糟笋干和酱八宝带回去:“回头我就着粥喝,倒是下饭的。”

梁妈妈佯装生气:“你个促狭鬼,把我当成个傻子,我不用来下酒,留着来配粥。你要想吃,自儿个去要。”

念冬嘿嘿笑了两声,拿着杯子给梁妈妈倒上了。看着梁妈妈凑近闻了闻,脸上表情比之前还要高兴几分。

尝了几口之后,梁妈妈就竖起了大拇指:“你说这人不信邪也不行,就说这月姐儿,原先也不起眼,她那娘在园子里四六不着调的,姐姐也是那样的,偏偏她自小就稳重,手艺还这样好。我瞧着她们家以后指不定能起来。”

念冬也羡慕:“要是我有个这样的姊妹就好了。”

梁妈妈没提念冬的伤心事,正好有小丫鬟进来要说宋小娘屋子里的状况。梁妈妈没避讳念冬,让她也坐下听着。

那小丫鬟脆生生的就把宋小娘在屋里如何哭,觉得大厨房是如何怠慢她的,都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周大娘子生平最恨两个人,西府的大娘子不在跟前,周大娘子的手也伸不了那么长,可是宋小娘就不一样了,周大娘子要想拿捏她还不是信手拈来。

这么多年,她那个屋子里发生点什么事情,周大娘子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梁妈妈听见那小丫鬟说,随手给了她几个铜板,让她出去玩。转过身来就和念冬冷哼:“这宋小娘也真是,多大的岁数,还天天的伤春悲秋的,连大厨房怠慢她这样的话都能说出来。”

念冬眉头也皱起来了眉头:“可千万别让大郎君知道了,不然回头可有的闹腾。”

梁妈妈也担心这事,单单一个宋小娘根本就掀不起什么浪花来,就像那曹小娘一样,在府里就跟个隐形人一样,还嫌大厨房给的和平日里不一样,爱吃不吃。

偏就是因为有了大郎君,宋小娘那边才不好办。

当初宋小娘那边先生了大郎君,老太太虽然恼了周大娘子,却也不想家里生了嫌隙。刚一知道宋小娘生了大郎君,就打算把大郎君抱到周大娘子这边。

偏周大娘子那时候和大老爷闹了起来,使了性子,闹出来这么一个庶长子,让她在整个汴京都抬不起头来,连出门应酬的次数都少了许多。

老太太提了让大郎君过来的事,周大娘子一口就回绝了,说绝不让他占那个嫡子的名分。

因为这个,大老爷后头也生了气,觉得周大娘子没一点容人的气量。老太太只能把大郎君抱到她那个院子里,没让宋小娘插手。

可能就是母子血缘连着,即便宋小娘和大郎君平日里见面的次数不多,连话也没说上几句,可那大郎君心里还总惦记着宋小娘。

周大娘子的屋子里,吴娘子端坐在下方,听着周大娘子和二郎君你来我往的说着话,心里没来由的就是一阵烦闷。

二郎君在外头上学,十天半个月的才回来这么一回。别人家的婆婆是巴不得自家的儿子和媳妇多亲近亲近,可她这个婆婆,一边催她生孩子,一边又霸着二郎君不放,让她和谁生去。

二郎君可能也是察觉出来吴娘子的心情不大好,和周大娘子说了一会儿,就推说身子乏了,想回屋歇着。

周大娘子哪里看不出来二郎君是顺着吴娘子,不好当着她的面说什么,只让他先回去歇一会儿:“等会儿开饭了,你们再过来一块用饭。”

吴娘子想着一会儿还要走那么远的路,心里就腻烦,没忍住顶了回去:“郎君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何苦这样跑来跑去的,没得休息不好。倒不如就在娘这里稍微休息一会儿,等吃了饭再回咱们院子。”

二郎君摸不着吴娘子是个什么意思,单听这话听不出什么毛病,可吴娘子的眼底却没什么高兴的神色。

周大娘子却很是满意,觉得吴娘子终于懂事了一回,也大方的让吴娘子回去先歇着:“晚上你就别过来了,省得跑来跑去的。”

吴娘子走了老远,还觉得胸中那口气憋着,心火也腾腾的往上冒,恨不得吃上一碗冰才行。

可自从吃起那些苦药汤子,别说是冰碗了,就是屋子里也不能放冰了。好在这个时候,也就只有晌午的时候才会热上一会儿。

吴娘子自顾自的生了会儿闷气,问身边的大丫鬟:“可是还有冰饮喝?”

身边的大丫鬟哪里敢应承吴娘子,回头梁妈妈就能把她们给撕了,只能劝道:“娘子要是觉得热,我去大厨房看看可有什么爽口的。”

吴娘子一边拿着汗巾子扇着风,一边摇摇头:“还是算了,大厨房做来做去总是那几个菜色,想想就没胃口。”

戴妈妈没跟着吴娘子去正院请安,在小院子那边收拾院子里的丫鬟婆子。

她发现最近小丫鬟们都有些不大听话,一到了吃饭的点,人就不见影了。

不过是些吃的,有什么好去争抢的,合该先把手上的活计做好才是。今儿个又是这样,往常戴妈妈也就忍下不说了,可是二郎君都回来了,要是让他看到,觉得是吴娘子不会管家,那可如何是好,就没让这些小丫鬟们走。

小丫鬟们一个个的苦着脸,只能认命的干活。戴妈妈进了屋子,她们才小声的说起来:“也不知道小厨房那边还会不会有吃食?”

“应该会有的吧,那林小娘子都去大厨房了,咱小厨房不是又和从前一样了?”

“我听说小厨房那些个人都拜了林小娘子当师父,先前吃着她的手艺,可是长进了不少的。”

“谁知道呢,就怕过上几天,又给咱们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

想到这个,小丫鬟们倒不着急往外跑了,一个个的都埋头干起活来。

林杏月在家里睡了个午觉,初秋的阳光正好,她们屋子是西屋,睡醒的时候,阳光正好铺满了整个床,她有些懒懒的不想动。

这大概是觉醒记忆以后最悠闲的一天了,甚至都没想着出门去逛一逛。等起来准备洗衣服的时候,小厨房的松姐儿和胡娘子才过来。

松姐儿见了林杏月就先问她在大厨房待的怎么样:“可是有人欺负你?”

林杏月摇摇头:“感觉还挺有意思的,不过那边人是真不少,比起来咱们小厨房,人可就多多了。”

“谁说不是呢,小厨房都不愿意来。等什么时候咱们月钱涨上去了,说不定就有人愿意来了。”

林杏月想着左右也没什么事情,把衣服搭好以后,就说要给她们做凉皮吃。

“凉皮是什么?”

“等会儿你就知道了,这几天不是天又热起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秋燥,有些吃不下东西。”

林杏月也觉得老天爷在故意跟她开玩笑,从前屋顶漏的时候,一整个夏天叮叮当当总是下个不停,外头下大雨,家里面地面就没有干过。

可她挣了钱把屋顶一补好,倒好,雨也不下了,天天大日头晒着。

有松姐儿和胡娘子两个人帮忙,做凉皮的活计就简单多了。先把小麦粉用筛子又过了一遍,把里面的麸皮去掉,就开始揉面。

现下松姐儿的刀功和揉面的技术都大有长进,她一边揉一边和林杏月炫耀:“如今小厨房这揉面的活计都是我的,都说没几年,我这手艺就能练出来,揉的就会又光滑又筋道。”

上一篇:霸总女儿三岁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