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红薯柠檬汁
做完了这些,赵静舒直接要求出院。
杜健林听说后,第一个不同意。
按照陆志国现在的状态,出院不出一天人就没了,他又怎么能同意。
杜健林不同意,但是赵静舒却是一再坚持,两个人为了这事还差点吵起来。
最后杜健林败下阵来,因为赵静舒是家属,她有权决定。
医院里的医生见赵静舒要求陆志国出院,不少医生都狠狠松了一口气。
按照陆志国现在的情况来说,除非有奇迹出现,不然只有死亡。
要是这个人在他们医院没了,他们医院是有很大压力的。
现在家属主动要求出院,这对他们医院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医院恨不得陆志国立刻马上跟他们划清界限,出院的手续就办的格外的快。
当天下午,赵静舒就带着陆志国回了冯玉兰之前送他们的四合院里。
这里之前一直有人打扫,虽说没人居住,但是还算干净。
简单收拾了一下,再去买点生活用品,就算是有了一个家。
收拾房子的时候,冯玉兰来过,想让他们一家人去冯家住。
都被赵静舒拒绝了。
他们来的人比较多,全住在别人家里,总归不方便。
再说了,今天因为陆志国出院的事,她跟杜健林闹得不愉快。
要是现在还去冯家住在一起,见了难免尴尬。
当然,赵静舒还有最主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她要让陆志国慢慢恢复。
要是灵泉水有效果,陆志国迟早会恢复,这要是住在别人家肯定会惹人怀疑。
在这里就不一样了,她完全可以说是找了个大夫给陆志国治好的。
至于家里的周文娟跟陆志民,她也有办法搪塞过去。
要是连灵泉水都没有效果,到时候陆志国还是救不活,她也认了。
打定了主意,赵静舒直接开干。
前两天,赵静舒就忙活着打理家里,把这处院子整的跟家一样,温馨、安逸。
这几天,她也没有停止给陆志国注射灵泉水,早晚各一次,不曾间断过。
虽然陆志国跟出院之前一样,没有任何醒来的迹象,但是赵静舒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
因为要照顾陆志国,赵静舒每天都早早起床,洗衣做饭,比周文娟起的都要早。
不仅早上起的早了,一天到晚,赵静舒都不让自已闲着。
两天下来,周文娟跟陆志民都看出了赵静舒的不同。
可是他们也不敢说,因为他们都清楚,赵静舒这是让自已忙起来,才不去想陆志国的事。
别看从事情发生到现在,她一个人都在硬扛,也不说苦不说累,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她这是在硬挺。
只有忙起来,才能麻痹自已,不让自已胡思乱想。
三个孩子也像是知道爸爸妈妈出事了一样,每天都格外听话,不哭不闹跟个小哑巴一样。
几天的情绪大起大落,赵静舒就开始奶水严重不足了。
以前三个孩子还能吃个三分饱,可是几天下来连一个孩子的奶水都没了。
好在来的时候也带了两罐奶粉,不然还真让孩子饿着。
又过了两天,赵静舒一点奶水都没了,几个孩子彻底吃上了奶粉。
好在赵静舒商城里多的是,三个孩子可以随便吃,根本不用担心钱和货源的问题。
在他们搬进四合院的第五天,杜健林第一次登门。
他是跟着冯玉兰来的。
自打来了京都之后,冯玉兰基本每天都会过来,看看录制过的情况,也顺便照顾一下赵静舒跟几个孩子的日常生活。
赵静舒突然没奶水的事,她也知道,今天来就是给孩子送奶粉来的。
赵静舒一家刚来京都,人生地不熟,冯玉兰带来了不少孩子的日常用品。
怕自已照顾不到,还特意问了赵静舒,家里缺少什么东西就跟她说,她会找人买了送来。
第250章 有他们哭的时候
冯玉兰的好意,赵静舒心领了,但是并没有开口的打算。
不论是需要用什么东西,商城里都不缺,她可以直接在里面买。
杜健林今天来也是来看陆志国的。
之前医院说出院了,人活不过一天,可是现在都距离出院五天了。
从这就能看出,赵静舒当初坚持出院,并不是没有道理的,那些庸医在杜健林眼里更成了不中用的东西。
杜健林这次来,刚进门的时候跟赵静舒两人谁都没有开口。
在杜健林去看了陆志国之后,见人除了脸色苍白并没有其他事,这才放心。
见人没事,杜健林对赵静舒这才尴尬一笑,来表达自已的歉意。
赵静舒知道,这是杜健林对前两天陆志国出院的事跟自已道歉。
杜健林都是为了陆志国的人身安全,赵静舒能理解。
杜健林见赵静舒没有真的生自已的气,就想要建议再带陆志国去医院看看。
对于他这个提议,赵静舒并没有马上回绝。
杜健林不清楚现在陆志国的情况,但是她自已知道,现在的医疗水平根本救不了陆志国。
想要陆志国恢复,还是要看灵泉水。
现在灵泉水对陆志国这次受伤部位的修复有多大的效果,甚至是有没有效果赵静舒都不清楚。
赵静舒仔细想过,要是灵泉水真的有效,按照现在陆志国的身体状况,想要恢复到他人清醒过来,保守估计大概需要一个月。
这只是让身体有所恢复,并不是痊愈。
想要恢复到之前的样子,最少都需要两三个月。
可话又说回来,灵泉水这次的效果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赵静舒也不清楚。
杜健林、冯玉兰走的时候,想要带着北笙回冯家的,但是北笙担心陆志国一直不愿意离开。
知道孩子现在不愿意离开叔叔婶婶的视线,杜健林也没有多说什么。
倒是冯玉兰有点不情愿,但她也是尊重孩子的意见,不会勉强。
他爸妈,还有哥哥都等着见北笙,看来这次又让他们失望了。
两个人临走,赵静舒还请冯玉兰帮她一个忙。
“什么?你要买房子?”冯玉兰不解,不知道赵静舒在这个时候要在京都买房子是什么意思。
“就是看着喜欢,家里也有点钱,就想着再买几处。”赵静舒语气平淡。
她可不敢告诉冯玉兰真相,总不能跟她说:
过些年这里的房子能翻几十倍,我先屯几套留着吧。
她都想好了,陆志国万一出个什么事,那她就带着孩子搬来京都,让孩子上京都户口。
至于部队,陆志国要是不在了,她也没有必要再回去。
那个时候回部队,还不如回南方老家呢。
当然,要是陆志国没事,那就回部队发展,她跟孩子当这也是赶着,一家人在一起的。
就算回了部队,京都的房子放在这也不会坏,等过些年又是一笔巨额财富。
穿越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被她给撞上了,可不能错过这个发大财的好机会。
不管怎样,以后还是要生活的,总不能没了男人就不过了吧。
再说,她还有孩子,她一定会把他们的孩子好好养大,钱自然不能没有。
冯玉兰在京都的人脉很广,没两天就找到了卖家。
赵静舒立刻就跟人家约好时间,直接就去看房子。
冯玉兰一共给赵静舒找了三处,都是附近的四合院,距离也都不算远。
这几家人都是觉得房子放着没人住浪费了,还不如直接卖了。
到时候,拿着钱去买点米面粮油吃着还香,不必这房子放在这落灰强。
赵静舒看了第一家,是一处大面积的四合院。
东屋六间房,西屋、北屋也是一样。
,就是南边少量见是做了大门口,占了点位置,就做了四间房。
四合院里有大好的水井,也有排水管道,一看就是前不久还有人居住的院子。
经过了解,赵静舒知道,这原本是一个老教师的院子,可是人年纪大了,儿女也都在外地。
老人年纪大了,儿女就把他接到了外省,这里没了最亲近的人,以后也就不回来了。
房子是托朋友处理的,找了不少人来看,却没有人愿意买。
就在前两天,房子的主人还特意降了价,就为了尽快解决这个事。
之前这个院子的价格定在六千块,但是现在只需要五千块。
赵静舒刚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嘴直抽抽。
好家伙,六千块都没人买,现在都降到五千了。